阿巴泰宽慰:“大贝勒,从私心来说,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我是没有觊觎的,我们一直也不是一路人,你们也没有把我当一家人。如今你们在反叛天朝,我没有你们的本事,就只好做个忠臣孝子。”
代善唾骂道:“你是哪里的忠臣、谁家的孝子?”
阿巴泰笑了笑指着东北方说道:“忠臣自不必多说了,我是大虞皇朝圣人天子的臣子,辽阳的知府。至于孝子,那自然是爱新觉罗家的,你们不顾祖宗陵寝,我总要守着他们。将来我致仕了,我会去陪着祖宗们,你们就不用再操心了。”
代善惊道:“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巴泰道:“镇远郡主已包围了赫图阿拉,圣天子诏令无论军民人等不要破坏爱新觉罗家的祖坟,你回去后,武烈王不会为难你,他前日打败了阿济格都没有为难他,而是放他回去和多尔衮多铎团聚了。”
代善张口结舌,只好一声长叹无言以对。
阿巴泰道:“你告诉黄台吉,出于孝悌之义,我不能去打他,这不是皇帝忠臣所为,但皇帝没有逼迫我,我要在别的方面为圣天子尽忠。至于你们要讨伐我不帮着你们,将来我们可以在父汗面前让他公断,我不会便捷。”
连日来毛文龙等人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没能让代善心灰意冷。
可面对阿巴泰,看到拖着车牵着牛带着老婆孩子拿着粮食去过日子的女真人,代善心里已经冷了一多半。
他在过盖州的时候,已经听周遇吉说了沈阳的情况。
如今的辽东,武烈王席卷四方战无不胜,又收揽各族人心,一年前还威震天下的黄台吉却只能坐守孤城无法脱身。
大清的国运,算上后金也才不过三十年,只怕到这里就要中断掉了。
他心里绝望,毛文龙便是心如死灰了。
他此来负荆请罪只是个噱头,他笃定武烈王也一定能看得懂。
但他自问有皮岛三十万军民,有东江镇那么一个根据,他应该还不至于被清算,他对平定辽东还有巨大的价值。
可如今连努尔哈赤的儿子都被征服了,整个辽东除了沈阳,其他地方的清军加起来能有几万吗?
以如此局势,王师还需要他毛文龙做什么吗?
孙传庭挑了挑眉头。
这个毛文龙,这下他可算是自己跳到罗网里面来了!
他看得出阿巴泰虽然嘴上说的绝情,但毕竟对他们爱新觉罗家族还是有挂念的,心中一想,遂道:“阿巴泰老兄,你随我一起去沈阳罢。圣天子宽容,极体谅臣子,武烈王英雄盖世,又岂能不顾你孝悌之情?去看一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阿巴泰一想,他如今问心无愧,那也不怕去中军求个机会,哪怕亲眼再看一看那些兄弟也好。
于是将政务暂时托付给反正的辽阳读书人主簿,阿巴泰找了一辆车叫代善坐着,自驾车陪着他一起向沈阳而来。
第三百七十三章 保守了,比起土著,穿越者保守了!
官道通畅无阻,孙传庭三五日便赶到了沈阳。
众人放眼望去,如今的外围阵地已完全修建成了沈阳外城,甚至浑河南岸的土地都修出了好几块居住区,见大军秋毫无犯,从荒野逃过来的流民已住在了那里。
再进了外城,到两条外城墙之间的军营里,果然高低错落修建了数十个居民区与集市,将来一旦交付给沈阳县,两条外城墙之间百余丈的居住区都能住得下十多万人口。
而且这里比内城更高档。
沈阳内城哪有沼气池,哪有集中供暖区啊。
甚至外城还有数十栋五层小楼,那是当地卫戍军驻扎的地方。
正西门城门内,一个有几栋小楼的大院子外面都挂起了“辽中指挥使司”的牌子。
代善越看越震惊,不由与阿巴泰说道:“他们明明能攻城,为何还不动手?”
“急什么,城里的粮食想来已经不多了,再过两三个月,中军可以兵不血刃收复沈阳。”阿巴泰说。
代善沉默着。
这该怎么破局?
忽然,孙传庭与他说道:“黄台吉与李是兄弟,弟弟不来找哥哥,哥哥为什么不去找弟弟?”
以孙传庭的眼光,不难看出李征对高丽虎视眈眈,他虽然不知哪个破地方有什么好,听说连小白菜都种不出来。
可既然是储君看上的地方,我们也不是没有那个实力拿下,那就得支持。
那就让黄台吉先去跟高丽人打一打,等我们消化了辽东后,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可以对高丽下手了。
代善眼睛一亮,可想想万门火炮围着沈阳的局面,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毛文龙也眼睛发光,若要征讨高丽,皮岛可是个关键地方!
这时,传令兵来传令,叫众人去阵地上相见。
如今的真谛在外城内城墙下面,分区块修建的缓土坡正面对着沈阳城,当日值守阵地的军卒来回巡逻。
中军帐依旧正对沈阳大西门。
孙传庭见军容整齐,防御十分严密,心下越发喜悦。
然进了中军帐才见了礼,孙传庭直言:“大王,与其叫黄台吉在这里空耗时日,何不叫他自去帝号赶紧去高丽?”
李征刚在城外种树开荒,才回来便得知这些人来见,一时让孙传庭先来,却没想到一见面,他竟提了这个问题。
“孙督帅之意是?”李征讶道。
孙传庭笑道:“驱虎吞狼,进占虎穴。以我军如今之强盛,大王战无不胜之英武,若不许黄台吉出逃,以李氏高丽之本性必然俯首称臣,朝野内外必定有人聒噪‘重建藩属国,使万邦来朝’之言。既如此,可使黄台吉南下,他在前面跑,我军在后面追,谁能说什么?”
李征暗喜,这些时代的精英真不愧他们的历史地位。
然不等他赞许,孙传庭又道:“高丽既下,便可督黄台吉入海进占倭岛。这倭岛有个好,别的不多,银子很多。况且我大虞皇朝自太祖皇帝以来便开海向洋,然东南海商势力强大犹如国中之国,要与之争夺海洋利益,必折损我天朝实力,既如此,何不以征讨黄台吉为借口,在东海培养水师?”
李征喜悦道:“真当世高见!不过,此事不能急!”
“岂能不急?”孙传庭力劝,“大王,臣于北都,可不伤民心、不损民本,发百姓三十到五十万,只要以皇庄养护民众,赐之以土地,何愁辽东无人?若是大王能有粮草充足供应,臣可在河北山东再征调三十万到五十万民众。”
他目视巨大的辽东地图力荐:“如此,再杀毛文龙,夺皮岛三十万民众,辽东我们汉人便有百五十万,如此足以将辽东消化下去。辽东既归我有,无论北上还是南下乃至入海,我大虞均优势在我!”
李征就跟见了鬼似的看着这个名将。
我,藩王!
你帮我吃下这么大一块地?
他心里一转,假意道:“那也要三五年光景。”
“三五年?东海之水都冷了!”孙传庭力主,“大王勿虑,臣虽无才,作辽东巡抚还是可以的。待吞下高丽,这乐浪知府臣也做得。大王只要坐镇北都,三五年后,倭岛也为我大虞皇朝之疆土。”
这下李征就不是见了鬼,他只觉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年头,这些名将都这么激进吗?
不至于啊,孙传庭可不是年轻小伙子,他有的是定力!
那他这么着急干什么?
孙传庭岂能不着急,三五年内打下一个超过大虞皇朝现有疆域还大的国土,而且还能在打下来的土地上进行有效的王化治理。
到那时,李征也就可以安心以皇储之身为国本了,天下也将无人可以与他抗衡。
这样的储君,以北方与东海数千万民众、百万大军为后盾,江南那帮子地主士绅还想翻天?
李征借着洗脸的工夫琢磨了一下。
若是能有百万汉人,再加上东蒙女真等各部,辽东很快便能有两百万人口。
或许还会更多!
有这个底蕴,开发北大荒,以北大仓为养活大虞度过小冰河期的粮仓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但这需要和现代商量一下。
他需要现代援助一个甚至数个数万人规模地时空农业队伍。
于是李征与孙传庭道:“事关重大,容我三思而定。你们连日奔波,先去休息半日,沐浴之后再来见我。”
孙传庭也不好催促,只好先出去传令叫毛文龙等人也先去辽中指挥使司衙门休息。
李征收拾好卫生,急与现代联络员联系。
那边也正好要找他。
“要合作,农业合作,我们需要地,每年所产粮食给你留一半,我们也要在你这边建立仓库存留一半。”联络员通报。
随后那边传过来一张地图。
李征一看,北大仓是一个,中南半岛是一个。
富饶的黑土地,还有红河三角洲等两年七熟的广大地区,这是他目前能打到并控制在手里的最好的几个地方之二。
略算了一下人口前景,李征当即写了一份简单的合同递过去。
那边讪笑着又传过来一张地图:“想想办法,远处暂时鞭长莫及的几块矿产福地也拿下吧,近处的得给你留着,远处的先支援咱们这边一下。”
李征定睛一看,很想把那张地图给扔回去。
乌拉尔山西部,阿拉斯加,还有澳洲。
你咋不让我去打下得州呢?要不沙漠那一块也给你打下来?
倒不是他没那个实力,有时空援助,他随时都能一路打到昂撒老家去。
可这些地方打下来你也控制不到自己手里,搞不好汉地反倒要被玩崩溃。
没五万万人口给他做后盾,他连恒河入海口都拿不住,而且很可能反倒会扯碎还很弱的向心凝聚力。
第三百七十四章 辽东出粮,国之祥瑞啊!
李征精打细算,那是他手里可用的人太少。
大虞皇朝至今也才掌握着七八千万人口,他没法大刀阔斧地推动疆域开拓计划。
孙传庭不这么认为,入住还生火炉子的住处,他算了又算,还是认为向高丽推进完全可行。
高丽并非生地,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大军南下后,这些人会带着受中原王朝影响广泛的高丽人安分守己。
到那时高丽半岛只需要一个巡抚数千大军,这个总是能偷偷摸摸威胁辽东安全的破地方是可以被国朝消化殆尽的。
不过对大军北上征服大北方他不是很有信心。
太冷了,也太贫瘠了,到处都是沼泽地,无论春夏都不能供应农业生产,人没法生活。
“以中军那些钢铁巨兽,改造倒不是太大难题,然气候寒冷,每年有半年在降雪,庄稼根本活不成。”孙传庭心想。
他能想到已经出产矿物的辽东地下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可要是人口不能在这里得以繁衍、农业不能在这里得到发展,这里就没办法进行开发。
正在这时,毛文龙来求见。
他见到中军军容整齐,担心自己会被清算。
孙传庭不知道李征对待东江镇的想法,但想来不至于对毛文龙下手。
此人在东江镇威望太高,动了他,至少会动摇东江镇军队的军心。
以中军如今的实力,划不来处置毛文龙激化辽东矛盾。
故孙传庭宽慰道:“毛督不必多虑,以锦州祖大寿吴襄等人之罪,王驾尚且至今不予惩处。”
毛文龙怕的就是祖大寿吴襄这些人如今还没有得到惩处。
这就像一把刀悬在头顶,若落下还倒罢了怕的就是一直不落下来。
一时歇息了片刻,到了午膳时候,孙传庭心中连道“奢侈”。
在别的地方,纵然是南都禁军中,米饭管饱那都是相当高的待遇了。
可中军如今每顿饭有鱼有肉,每个人两颗鸡子,饭后还有水果,这日子,孙传庭自己家都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