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嘛,处著处著就有了,更何况还有著婚约。
以前看电视剧,李虎并不喜欢林黛玉,嫌弃她爱耍小性子,矫情爱哭;后来看了原著,开始欣赏她的真性情,知世故而不世故,即使偶尔耿直刻薄也很可爱。
看完了最后一页,李虎又拿起了那个荷包,打开,果然有几片粉色芍药花瓣。
李虎低头看了看荷包里的芍药花,送到鼻子下闻了闻,然后笑了,林黛玉没骗他,芍药花的香气清新淡雅,幽远绵长。
后花园还有些空地,或许该种上几畦芍药。
李虎下了决心,种上几畦,明年用竹篓装上两株带土带泥的芍药花给她送过去,这丫头一定感动的要死要活,轻松拿捏!
李虎一边想像著,一边将林黛玉的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专门的匣子里收好。
摊开空白信笺,李虎握住了笔,在砚池里蘸饱了墨,准备给林黛玉回信。
就在这时,王大牛一阵风似的从院子的月门里闯了进来,大声喊道:“将军,大营传来军令,请您立刻回营!”
李虎一惊,几滴浓浓的墨汁滴在信笺上!
突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传了过来,李虎注目望去。
太子身边的近侍太监跑了进来,一边高喊“李将军!”一边向李虎飞跑过来。
那太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气喘吁吁地:“太、太子爷的信”
李虎接过那信撕开展看,他的眼睛一下子直了!
陕西开战了!
就在二皇子从关中、陕南各府抽调兵力,前往陕北镇压民乱的时候,那些躲藏在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的土匪攻破了汉中府府城南郑县,迅速占领汉中府。
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可攻陕甘,南可入四川,还能进入中原,不容有失。
陕西总兵云光派出西安守备,率五千精锐出征,遇伏全军覆没。五月初三日,一支土匪攻入西安府,并在西安城外击溃了刚从凤翔府、乾州两地赶来的援军。
这是土匪?
二皇子抽调的兵马被拖在了陕北,四川、甘肃的兵马不能动,邻近的河南、湖北两省兵马战力是个未知数,只能从京营抽调大军驰援。
西安距离京城两千多里,最快也要一个多月才能赶到,西安城高墙厚,城内粮草充足,守城器械齐备,土匪很难攻破,其他地方就危险了,估计等援军赶到,关中只剩下西安一片净土。
信中好几个字的最后一点点得有些过于粗黑,可见这件事超乎了太子的意料,或许也超出了永昌帝的意料。
一句话,这父子俩玩脱了!
第28章 六月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太阳还没落下,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天渐渐的昏暗,雪雁点亮了书案上的灯笼。
卸了头饰的林黛玉从卧室走了出来,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正是李虎送她的《王摩诘全集》,翻开封面,背面上画了一个小女孩儿,眉眼有些像她,只是画风奇怪,脸蛋似包子,笑咪咪眼,一手还比了个V。
林黛玉扑哧笑了。
在一旁默默做著事的雪雁也忍俊不禁,捂著嘴笑了起来。
林黛玉偏头瞪了她一眼,“你笑什么?”
雪雁没说话,含笑站在那里看著林黛玉。
林黛玉脸红了红,说道:“我有些饿了,你去让小厨房熬一碗枣仁粥。”
雪雁忍住笑说道:“是。”快步走了出去。
望著走出去的雪雁,林黛玉一改刚才的神态,叹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诗集,伸手打开书案上的匣子,掏出了那封李虎五月中旬命亲兵送来的信,凑近身侧的灯火,又看了起来。
李虎在信中说了领兵出征的事,还告诉林黛玉,平定陕西匪乱,他的武职官阶和爵位都会晋升,到时候就有资格居住两跨五进四合院。他已经与太子说好了,将边上那座五进四合院留著,晋了爵位就出钱买下来,然后将两处四合院的后罩房给拆了,盖个大花厅,在花园里挖个荷花池,建一个水榭。
林黛玉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她扑闪了几下眼睛,似乎想像著自己在水榭中钓鱼的样子,嘴角不自觉浮出了笑容。
李虎还在信中与她说了些京城的新闻故事,最后告诉林黛玉,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都无法给她写信,等局势稍微稳定,再给她写信。另外,李虎将送信的亲兵留了下来,告诉林黛玉,有急事让亲兵送信给他,当然,想他了也可以写信。
每次看到这里,林黛玉都会羞红了脸。
贾敏走了进来,看著林黛玉那副神态,微微一怔。接著,她站在门口轻咳了一声。
林黛玉转过头来,见贾敏望著她手中的信,慌忙将信收进匣子里,站起身,红著脸喊了一声:“母亲.”
看著她那娇羞的样子,贾敏心里泛起一阵酸楚,目光中也露出了复杂的眼神,女儿长大了。
林黛玉:“母亲。”
贾敏回过神来:“嗯。”望了一眼客厅,问道:“雪雁呢?”
林黛玉:“去小厨房了。”答著扶著贾敏在椅子上坐下。
贾敏望著她笑了笑:“老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我平日和你说的,你总是这样那样的拧著,送来了也是喝上两口应付。怎么他一说你就听”
林黛玉脸上挂不住了,撒娇地抱著贾敏的胳膊:“.母亲。”
贾敏如何看不出她这番欲藏更显的女儿之心!
贾敏笑著点了点她:“你呀!”
林黛玉一笑:“我去给母亲沏茶。”
“不用,我说件事就走。”
贾敏笑著说道:“盐运使夫人送来了帖子,邀请我和知府夫人去瘦西湖泛舟赏景,你去不去?”
林黛玉来了兴致:“什么时候?”
贾敏:“盐运使夫人说,明日还有小雨,下雨天的瘦西湖,别有一番韵味。”
林黛玉点了点头。
贾敏忽然想起:“盐运使千金也会去.”
林黛玉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不去了。”
贾敏想了想:“也好,又是风又是雨的.”顺手拿起了那本诗集,翻开封面,先是一怔,接著笑了。
林黛玉脸儿一下红了,慌忙抢过诗集,微低著头,紧咬著下唇。
贾敏笑著看了看她:“画的还不错。”说完,起身走了出去。
林黛玉心里一松,接著她把诗集放在手心重重地拍了两下,嘟嘴:“都怪你!”
这时雪雁走了进来,微微一怔,问道:“姑娘说我呢?”
林黛玉倒唬了一跳,瞪了她一眼:“粥呢?”
雪雁有些奇怪:“米刚下锅,在火炉上熬著呢。”
林黛玉微微一怔:“你故意气我是不是!”
“我也没说什么啊!”雪雁一脸茫然。
林黛玉气乐了:“真是个傻丫头!先去给我沏碗茶来”说著又坐到了椅子上翻看诗集。
雪雁捧了碗茶进来,放下,望著林黛玉手里的诗集,说道:“姑娘,平定这场匪乱,姑爷能不能晋封伯爵?若是姑爷晋封伯爵,姑娘就是超品伯爵夫人了.看她们哪个还敢在背后嚼舌根!”小脸上满是兴奋。
林黛玉没好气地:“你懂什么!流爵和世袭是两码事,流爵中的公侯伯也分一等、二等和三等。再说了,中间还隔著子爵呢.”
说到这里,她突然反应过来,连忙低声呵斥:“你说的什么胡话!什么‘姑爷’?什么‘超品伯爵夫人’?王嬷嬷知道了,一定打你板子!”
雪雁慌忙捂住嘴,向四周张望了一轮,接著拍了拍胸口。
突然,院中传来了王嬷嬷的声音:“雪雁。”
雪雁小脸一白:“哎~”声音都发颤了。
王嬷嬷不满的声音:“怎么不去打水来给姑娘洗脸?”
雪雁闻言心里一松,大声答道:“知道了。”飞也似的跑了出去。
“慢点走,当心摔著!”
林黛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想起雪雁的话,不觉红了脸,将诗集合上,望向窗外,心中盘算著:道路条件好,一天可以走四五十里左右,先锋营是急行军,在直隶、河南境内不需要安营扎寨,沿途各州县负责食宿,这样能达到七八十里每天,先锋营应该已经进入了陕西。
想到这里,林黛玉闭上了眼睛,心中默默祈祷。
林黛玉猜的不错,先锋营已经进入了陕西。
六月初七,先锋营终于赶到了潼关,随即对围困潼关的叛匪发起进攻,一举收复了华阴、华州和渭南。
五军营之所以叫五军营,就是因为它由五个相同编制的大军合在一起组成的。李虎所在的先锋营只是左哨军的先锋营,也就是说皇帝实际上调了五个先锋营驰援西安。每个先锋营下辖两营战兵,且都是近三千人的大营。
在先锋营急行军的时候,陕西的局势也发生了改变,叛匪在一场大战后没能拿下西安城,便开始劫掠关中各地,一边还派兵攻打潼关。
叛匪中还是有高人的,在得知皇帝调京营入陕平叛的时候,立刻分兵北上,意图偷袭二皇子部大军,引陕北灾民南下。
二皇子虽然在赈灾上被人狠狠地戏耍了,但指挥打仗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利用叛匪几路人马行动上步调不一致,打了个时间差,连战连捷,将叛匪赶下了陕北高原。
皇帝得知此事后,对先锋营的人事和兵力进行了调整,李虎所在的左哨军和中军、右哨军继续驰援西安,其余两路先锋营经黄河渡口进入陕西,清剿渭河以北的叛匪。
六月初十,双方在骊山以北相遇,一场激战下来,叛匪被砍了两千多个人头,知道了京营的厉害,叛匪舍弃临潼向西安转移。护卫大军的骑兵穷追不舍,终于在斜口镇追上了叛匪,双方一场厮杀,叛匪又被砍了九百多个人头,再次败走。
接连被先锋营击败,叛匪首领十分恼火,在得知先锋营只有不到两万人马时,立刻集中全部人马,在西安东北向摆下阵势,号称八万人马,决心同先锋营拼个高下。
第29章 一战而溃
六月十四月亮已经圆了,升上东墙时,天也就刚黑不久。
月光静静地照著,整个先锋营大营笼罩在一片安宁中。
所有将士皆戎装贯甲,在大营中列队待命,一个个满头油汗,却没有一点声音。
大帐里灯火通明,李虎等人更是发脸俱湿,汗透甲衣。
缮国公石光珠双目微闭,盘腿坐在正中的几案前。
或许是慌了神,又或者是想要迅速平定陕西叛乱,永昌帝钦点四王八公一脉的缮国公主持平叛。
不得不佩服这些老家伙,当真是用兵如神,叛匪的战略意图全部被石光珠提前预判,并迅速作出正确部署。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进来,响至大帐外停了下来,接著一名探子奔了进来,向石光珠跪倒:“报!从汉中府来的叛匪援军已经抵达叛匪大营!”
石光珠仍未睁眼,只是蹦出了两个字:“再探!”
那探子:“是!”又奔了出去。
大帐里又陷入了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又一名探子奔了进来向石光珠跪倒:“报!叛匪开始生火做饭!”
石光珠猛一睁眼:“开饭!”
他的亲兵队长匆匆走了出去。
少顷,一队亲兵托著摆满了食物的托盘走了进来,在石光珠面前摆了一碗肉汤、两张肉饼,又在李虎等人面前摆上相同的食物。
石光珠端起肉汤:“吃饭。”接著自己先喝了一口。
李虎等人一齐端起肉汤,大帐里一片喝汤的声音和嚼肉饼的声音。
咽下嘴里的肉饼,李虎喝了一口肉汤,他有些不明白,石光珠已经猜到叛匪会来劫营,不仅不先发制人,还放任汉中叛匪援军前来支援。
叛匪没有八万,四五万还是有的,加上汉中来的援军,估计能达到六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