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8节

  方孝孺大喜,立即去安排旁听事宜。

  其实这也是他的本意,让人来旁听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旁听论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讨论的时候,都会拿出真才实学,会暴露真正的学问。

  很多人并不希望被太多人旁听,尤其是被外人旁听。

  方孝孺知道陈景恪不是藏私之人。

  但人家大度是人家的事情,你拿着别的大度当理所应当,那就是不会做人。

  所以,他不能直接提这个建议,只能旁敲侧击的去问。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陈景恪并不在乎这些,直接就决定让人来旁听。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先是来了五个朝鲜学者旁听,一天下来五人彻底心服口服。

  他们回去将所见所闻告诉其他人,却依然无法让众人相信。

  第二天又换了五个人,结果还是一样。

  这些旁听的人还做了笔记,学子们发现,之前需要师长手把手教才能理解的知识点。

  自己竟然能通过笔记自学了。

  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自然明白。

  至此,这群来自朝鲜的读书人彻底服气。

  之前因为唯物学生出的那一点骄傲情绪,也被打的消散一空。

  果然不愧是中央天朝,人才辈出。

  如此妖孽般的天才,也只有天朝才能出现了吧。

  之后这些人就老实了,开始潜心学习,再也不提打出一片天地的事儿。

  不过他们也联名请求,希望准许他们派人每天去旁听。

  陈景恪自然没意见,不过在之后的探讨中,他绝口不提大同世界的事情。

  眼下这算是大明的最高机密,知道的人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是绝不能提前暴露出来的。

  

  且说外界,《辽东书》编成和方孝孺归来,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毕竟作为儒家叛徒,当年他可是喷过很多人的。

  至今,‘脱了裤子再说话’还广为流传。

  当初他为了帮朝廷稳定人心留在朝鲜王国,中原的儒生可没少嘲讽。

  什么被吓跑了,什么中原再无其容身之地云云。

  方学在朝鲜取代理学成为显学,依然没有引起儒生们的重视。

  方孝孺这个叛徒被撵出中原,却在朝鲜成为文宗,岂不正说明朝鲜乃蛮夷小国学艺不精吗。

  逻辑直接闭环了。

  现在这个叛徒竟然还敢回来,还带着几百徒子徒孙,简直太猖狂了。

  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方孝孺建了一座书院,还取名叫伊洛书院,更是愤怒。

  这简直就是挑衅。

  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给他迎头痛击。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最积极的是年轻一辈的儒生。

  年龄稍微大一点,经历过当年方孝孺嘴炮洗礼的老人们。

  都只是躲在后面喊喊口号,没有几个真正愿意往前冲的。

  只是方孝孺根本就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从辽东回来先去朝廷复命,然后就去了陈景恪家里,说是要交流学问。

  给那些儒生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去陈景恪家门口闹事儿啊。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针对方孝孺。

  找不到你本人,还不能去你的书院?

  把书院大门上的匾额摘了,看你能不能沉得住气。

  然后他们就发现,这个匾额还摘不得。

  因为那踏酿的是老朱的亲自题字。

  老朱的凶名自不用多说,现在别说摘匾额,连找书院麻烦都不敢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也只能在口头上对方孝孺进行打击。

  很多人开始写文章进行指指点点,比如把他之前的文章拿出来进行批判。

  还有就是《辽东书》,也成了他们攻击的对象。

  这种道德败坏的人,怎么配写史书?

  作为一部正史,朝廷自然是很重视《辽东书》的。

  毕竟,这是华夏大融合的一次尝试,其经验对朝廷非常的重要。

  如果这一次能成功,那以后大可以用相似的手法,来为大融合创造理论基础。

  正因为重视,朝廷更不希望这部书出问题。

  为了防止里面有什么违禁的内容,必须要让人进行全方位审核。

  这个工作自然落在了翰林院的头上。

  而翰林院最多的就是儒生。

  他们可不管朝廷的什么计划,对这部史书展开了全方位批判。

  什么史料不详,什么杜撰内容过多……最大的问题还是主体思想上。

  史书的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

  首先是先秦时期,那时候的史官是世袭的,记载内容的真实与否关系着家族荣耀。

  要是哪个史官敢胡编乱造,会被整个圈子鄙视,国君也不会用你。

  子子孙孙都会背负骂名。

  所以,当时的史官记史的标准是真实,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

  非万不得已,不会选择胡编乱造。

  最著名的莫过于齐国的太史兄弟了,为了一句‘崔杼弑其君’先后赴死。

  维护了史官的尊严,同时也维护了家族的荣耀。

  等到秦朝大一统之后,史官这个群体被废,史书的编写就变得很私人了。

  《史记》、《汉书》都是私人编写,里面难免掺杂了大量的个人喜好。

  《史记》是个人特色最鲜明的一部史书。

  《汉书》也是私人编写,只是‘主旋律’的气息就比较浓烈了。

  但直到这会儿,史书的编写标准依然是尽量符合真实。

  后来朝廷也渐渐注意到这一块,开始官方修史。

  尤其是为前朝编写史书,成了继任朝代必做的事情。

  继任朝代为前朝编写史书,自然会‘有所’删减和侧重。

  关键是,史官从世袭变成了临时官僚。

  史书编写的好不好,内容真不真都不重要了,皇帝满意才是首要标准。

  结果可想而知,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

  方孝孺主持编写的《辽东书》,是带有强烈政治目的的。

  前面说过,内容六分真,三分推测,一分假。

  现在这些推测和虚构的内容,自然就成了儒生们攻讦的地方。

  而且,方孝孺本身还是个唯物论者。

  整本书的风格,基本抛弃了天命观,偏向于人民史观。

  比如有天灾了,别的史书会说国主失德。

  或者强行和当时发生的某件大事,牵强附会在一起,强行解释称苍天示警。

  辽东书就直接说,天灾人祸是正常的,和什么天意没关系。

  如果灾害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那是地方豪强掣肘朝廷赈灾,导致受灾严重。

  同样的灾害,另外一个君主就做的很好。

  可见,天灾虽无法避免,却可以通过有效的赈灾手段,将损失降到最低。

  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在观点上完全是遵照了客观规律去写的。

  这种论调,自然不符合现在的主流观点。

  因此,那群儒生将这部书批判的体无完肤。

  总之一句话,方孝孺也配写史?

  这么大的事情,朱标岂能不知道,又是气愤又非常无奈。

  不过他不是老朱,并未发脾气。

  而是下旨将这部辽东书给收了回来,换了一批自己人去审核。

  其实到了这一步,他已经知道这本书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了。

  否则儒生们不会只抓着伪造和主旋律进行抨击。

  之所以还让人审查,不过是出于谨慎罢了。

  皇帝竟然护着这本书,儒生们对此自然极为不满。

  纷纷上奏说有问题,必须重新编写。

  方孝孺那个沽名钓誉的家伙,必须打倒狠狠批判,要剥夺他的进士身份和所有荣誉。

  对此朱标很是头疼。

  陈景恪得知此事后,却一点都不担心,提议道:

首节上一节478/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