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刘辩:三兴炎汉 第126节

  一处营地之内,此时的黄巾军渠帅张饶正和一名“公子”发生争执。

  张饶身穿黑色甲胄,身披黄巾,一脸威仪,“我等举兵奋战,皆是为了完成天公将军之愿,唯有北上与张燕会合,方可实现黄天更易之举,此时中途而废,岂不是辜负了将军之志?”

  那公子面目白皙,五官精致,细看之下,竟是女子假扮。而她的真实身份正是张角之女,张角死后,她先后逃亡黑山、青州,辗转多处。

  曾经的她,只感叹命运不公,父亲为黎庶请命,却惨遭分尸之祸;

  可如今见到乱军对天下的危害,更甚于贪婪的朝廷,她已经明白,黄巾之败不在于皇甫嵩,不在于卢植,而就在于黄巾内部。

  乱而不治,不足以成大事。

  而张燕、张饶这些人,只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们只有祸乱天下的能力,而没有济世救民的胸怀,继续下去,且不说自己的性命难保,就是自己身边的亲人,以及他们的家眷,这数十万黄巾,终究难逃一死。

  “冀州幽州,皆兵强之地;袁绍、公孙瓒皆非易处之人。昨日那刘辟你也见过,汝南黄巾其势不在小,而那袁术又有意接纳我等!我们何不避难就易,舍北就南。即使张帅有意完成我父亲未尽之业,也可坐等时机,坐观鹬蚌相争之时。”

  “妇人之见!”张饶气愤的说道,“那刘辟不过是一趋炎附势的小人,袁术又是名门之后,怎么会接纳我等?此举不过是为了借我们之力而壮大他的声势而已。我等如今与曹操拒于此,若是流传出一丝后撤之意,恐怕军心顷刻散尽,我等即刻便要死于尺蠖之下。”

  “即便那袁术不是出于诚心,我等亦可南下去往荆州江东之地,这些地方朝廷的约束会轻上许多,以我们数十万之众,占山为王,割据一方,总好过做无畏之斗争。”

  “南下千里之遥,我等数十万众何处取食?即便真到了江东,又能剩下几人?”

  “如今任城东平多地已经人烟散尽,剩下几座城池皆有兵马固守,仇视黄巾之心日盛,我等盘踞此处,再过半月,荒野无一粒可食之粮,同样岌岌可危。”

  “张娘子放心,既然我陈兵于此,自然有办法弄来粮食。”张饶收到徐州密信,说陶谦有意占据兖州,到时候臧霸会带着泰山黄巾运送粮食过来。只要粮草到手,麾下士气高涨,对付只有数千人的曹操,不过是举手之劳。

  张娘子有心询问粮草来源,张饶却闭口不言。

  气愤之下,张娘子离开大帐,来到湖边,开始钓鱼,却发现湖边早有一人。

  “管叔,你怎么有闲暇来此钓鱼?”张娘子上前询问道。

  眼前之人,正是黄巾另一方渠帅,管亥,实力仅次于张饶。

  “饿!”管亥轻轻吐出一个字。

  “管叔!”张娘子觉得管亥在开玩笑,毕竟普通人缺衣少食是事实,可是他们这些首领,却还是酒足饭饱的。

  “我是真的一天没吃东西了!”管亥嘴角勉强露出一丝微笑。

  就在昨日,他麾下也发生了活人相食的情况,他把这些人都鞭打了一顿,然后把自己的吃的都分发了出去,一直到现在,都吃不下去一点东西。

  管亥把这些告诉张娘子,后者脸上露出无助的苦笑。

  “我父亲不过是想为天下人挣条活路,可是现在,我们却成了祸乱天下的根源。”张娘子说着,眼角便流出了眼泪。

  “魅娘现在还相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吗?”

  魅娘是眼前假公子的小名。

  昔日张角曾对管亥有恩,所以张娘子逃到青州后,也一直得亏管亥的照顾,二者之间也熟络一些。

  “或许苍天该死,可是黄天却不是一剂良方啊!”曾几何时,张娘子逃到青州,是希望管亥为他父亲报仇的,但是现在,她更希望带领剩余的族人生存下去。

  “魅娘打算怎么做?”

  张娘子把适才与张饶的争论说了出来。

  “张渠帅说的是对的,刘辟这个人胆小懦弱,见利忘义,不是一个可信之人,袁术更不是一个会真心接纳我们的人。”管亥曾和刘辟私下洽谈过,一旦提及粮草待遇等问题,对方就闭口不言,这已经不是诚意多少的问题,而是根本没有诚意。

  “难道管叔也认同张帅的做法吗?”

  管亥摇了摇头,“北上只有死路一条。”

  “那”

  “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黄巾之所以人数众多,却屡战屡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内部不和。若是我们现在分道扬镳,死的会更快。而且,我也找不到比北上更好的办法。”

  管亥无奈道。

  “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出路吗?”张娘子脸上布满了绝望。

  “黄巾没有出路,但是魅娘的出路我已经为你想好了!”

  “何意?”

  “魅娘看着大野泽可以藏多少人?”

  张娘子放眼望去,见这湖泽遮天蔽日,一望无垠,便说道:“万人不成问题。若是有心隐藏,没有十倍之众,恐怕难以围剿。”

  “但这天下之大,却还有比这大野泽大百倍的所在。”

  “管叔的意思是出海?”

  “是的,胶东一直有个传说,海外有仙山,我想或许魅娘可以去那。”

  “那管叔呢?”

  “我身边的人太多,怕是找不到那么多船!放心吧,到时候我会从我亲近之中挑选一千人,护送你和他们家眷一同渡海。”

  ……

第215章 困惑

  边柳一众千余兵马,经过颍川,沿陈留边境很快就抵达了济水边。

  古代皇帝祭祀名山大川,便是指五岳和四渎。渎是指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

  华夏有四渎,分别为:江、河、淮、济。

  看着这条千年前存在的大河,边柳百感交集。

  倒不是因为山川之美,而是因为民生艰难。

  原本在缑氏,在嵩山,边柳觉得百姓已经够苦了,可这次外出,真正踏入这个时代,边柳才体会到什么叫残忍。

  颍川陈留尚且还有安居之处,可是到了济阴,沿路都是逃难的百姓。

  济水润泽万物,却波澜不惊,没有长江的汹涌,也没有黄河的怒吼,似乎对这个世界已然充满了绝望。

  郭嘉站在边柳身边,他开口道:“如今泰山太守应劭已经封锁了泰山边境,东郡太守曹操封锁了北面,陈留的援兵已经驻扎在州治昌邑,准备把青州黄巾困死在大野泽。我们只要沿着济水穿过济阴郡,两日时间,就可以抵达战场。”

  “奉孝,你可知我出发之时,满是雄心壮志,可是走到半路,却只剩下满目悲伤了。或许我们此行根本没有丰功伟绩,只剩下满身杀孽了。”

  “大帅后悔了?”

  边柳摇了摇头,“没有后悔,我也曾种过田,所以我明白,要让地里长出庄稼,第一步就是要先去除杂草。”

  “大帅悲而不殇,仁而不弱,正是终结乱世的天命之人。”

  “理智告诉我事以缓成,可是一路走来,我却恨不得明日就功成身退。”

  “大帅,定乱世容易,定人心难,大帅切勿生出急躁之心。”

  边柳笑了笑,“我就知道奉孝是豁达之人,所以才在奉孝面前吐露一二罢了。不过我想问一句,奉孝觉得这治理天下,难吗?”

  郭嘉想了想,说道:“治理天下其实很简单,不过是耕和战罢了,一部分人种田,一部分人保护国家,最后一部分人从中斡旋,也就是所谓的官,三者合一,能者上,强者战,这就够了。

  可是当人产生了私心,这所谓的官想把权力和富贵始终留在手中,还要用出各种手段谎言让这个过程显得合情合理,这天下治理一下子就复杂起来了。”

  “奉孝的话可谓是一语道破本质,可是就是本帅,怕也不能免俗啊。”

  “大帅说的正是,天下人如此,大帅亦是如此,而我亦然,若陛下真是清心寡欲之人,恐怕臣就要避而远之了。毕竟这追随大帅的人心中,挂念百姓最多占据不过一成,剩下的多是功名之心。”

  边柳释然,是啊,自己要争的是真真正正的皇帝之位,权倾天下,此行要的不过是招揽流民。说是招揽,其实也不过是欺骗抢夺罢了。

  万一失败了,史书上记载说不定和董卓挟持洛阳百姓西进是一样的。

  这感怀悲悯是失意诗人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可不能被所谓的仁义给约束住了手脚。

  “大帅可要小心,其实黄巾之患从来不在本身,事实上,大帅要小心的更多是其他人。”

  “哦,有何说法?”

  “大帅可有听过一个说法?”

  郭嘉停顿了一下说道:“曾几何时,京城有流言,说黄巾其实是世家有意操纵的。当初先帝罢黜世家子弟,重用宦官,黄巾骤起。后来先帝接触党锢,重用皇甫嵩等人,黄巾很快就平定请降了。等到先帝有心用宦官取代这些刚升起来的世家子弟时,各地黄巾又纷纷复燃。”

  边柳点了点头,这个说法他自然也听说过。

  而且时间点也恰如郭嘉所说的一样,世家利用黄巾来和皇帝争取取士的权力。

  “或许这其中有一部分的确如此,不过黄巾动辄几百万人,恐怕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操控,也没有人有这个胆子。”边柳也思考过,汉灵帝重用宦官,肯定有他的想法,不过他通过买卖的办法任免官职,一旦这些人派往地方,肯定横征暴敛,他按照自己的心意任免官职,百姓活不下去,黄巾复起是很自然的。

  就比如河北地区,第一次黄巾平定后,本该休养生息,结果,朝廷的加税马上就来了。百姓如何能不反呢?

  郭嘉赞同道:“大帅说的极是,可这其中也不乏玩火自焚者。本想养寇自重,最后却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的黄巾之中,依然和各地官员世家有着各种联系。就比如泰山出身的臧霸,虽然臣服于陶谦,可是他时而为兵,时而为匪,其中就有陶谦有意纵容的原因。汝南的黄巾,多是仰赖世家的鼻息,其中最大的主顾便是袁术。”

  对于汝南黄巾的首领,边柳也认真回忆过,这些人先是投靠袁术,接着又投靠曹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又响应袁绍,后来又跟着刘备准备南下,一直到建安中,才被彻底剿灭。

  可谓是朝秦暮楚,首鼠两端之至。

  “奉孝的意思是?”

  “这被困在大野泽的青州黄巾有三十万之众,定然不是他人之附庸,可若是有人给予一些好处,暗中提供一些粮草,他们也不介意为对方铲除一些政敌。”郭嘉暗示道。

  这让边柳想到了鲍信,不过想到鲍信对曹操的支持,边柳还是不愿意用这种恶意去揣测曹操。

  “臣是想提醒大帅,大帅的本意是驰援兖州,最多不过是接引一部分百姓,和些许财物罢了。可是人心难测,这兖州官吏之中,怕多是叼着腐鼠的鸱鸟,这黄巾猖獗之时尚好,一旦黄巾落败,怕不是要故意排挤大帅了。若是有人故意放出一部分黄巾, 后果不堪设想,大帅须知,此行可信的,只有这麾下千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

  虽然自己没有占据兖州的意思,可是在他人眼中,嵩山怎么也比不上富饶的兖州,自己此行过来,意图不是很明显吗?

  边柳原本是想在兖州多待些时日,让自己的名声传播的更远,但眼下看来,恐怕是要速战速决,达成目的后就及时撤离了!

  ……

第216章 世家壮大之根

  行过定陶,在前往大野泽的路上。

  探骑来报,说前方出现一伙贼人,正在对一支商队出手。

  郭嘉转头看向边柳。

  此时的边柳一副儒生打扮,容貌也与平时迥异。除了马如风、程咬金、狄青、李元霸以及郭嘉外,其他人只以为他是郭嘉的一名书佐。

  不得不说,左慈的易容术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边柳冲着郭嘉点了点头,郭嘉随即下令李元霸前往除寇。

  在边柳等人抵达现场的时候,贼寇已经被驱散,现场只留下了四五十具尸体。

  询问之下,得知这伙贼人是青州黄巾。

  “这伙黄巾显然不是主力,他们辗转到此定是为了抢夺财物,如此看来,任城东平附近恐怕都被劫掠的差不多了。”郭嘉说道。

  边柳此时则是看着一旁的商队,他们的实力并不弱,从地上黄巾的尸体来看,多数还是死于他们之手。

  此时,许多人手里仍旧拿着刀戒备的看着边柳等人。

  “你们是哪里的人?”

  “我等乃是泰山府君辖下,泰山羊氏的商队,感谢诸位朋友伸出援手。”一人自报家门道。

  郭嘉跟上来说道,泰山羊氏虽然在关中洛阳名声不是那么显赫,可是在泰山却是响当当的存在,而且商贸遍布青徐,甚至通过船只去往辽东江东等地,势力盘根错节,十分庞大。

  边柳知道羊氏自然是因为这家后来出了羊祜,羊徽瑜,但当他拿到蔡邕的书信后,也对羊氏多做了一番调查。羊家早在汉安帝时期就出过司隶校尉,之后家族二千石的大员一直没有断过,甚至还有“悬鱼太守”被称为廉政典范。

  所谓的名声不显,只是相对于汝南袁家、弘农杨家这种顶级世家而言,事实上,羊氏强得可怕。

首节上一节126/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