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387节

  ……

  峨堡岭的最高处,一千多颗吐蕃军的人头,被做成“京观”,摆放在一起。不断有秃鹫一类的食腐鸟在天空上盘旋,似乎是被京观的气势所折服,不敢下来。

  方重勇一脸无语看着面前得意洋洋的何昌期,又看了看被筑城京观的吐蕃军士卒人头,压住内心的火气质问道:“这京观里人头有多少颗?”

  “回节帅,一千八百四十五颗!一个都不少!一个吐蕃军都没放跑!”

  何昌期脸上就差没写着“快表扬我”了,要是长着尾巴,他的尾巴能翘上天。

  “你说这些人头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面无表情,已经在爆发边缘。

  何昌期想起出发前开会时的场面,不情不愿说道:“是比预料中的要少很多。”

  “对啊,你也知道比预料中的要少,那说明了什么呢?”

  方重勇反问道。

  “说明……吐蕃人对峨堡岭不重视?”

  何昌期疑惑问道。

  “蠢货!这说明源空虚啊!吐蕃军主力已经被调走了!

  你踏马怎么就不知道带兵冲到源呢!还等我过来,你等个屁啊!

  我要是路上拉屎拉一天,你也一直等一天吗?”

  方重勇对着何昌期大声咆哮道,周围数十米内各级将校士卒都听得一清二楚,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笑。

  “这次本节帅带了两千银枪孝节,一人双马。

  现在,留五十人守峨堡岭,其他的人,跟本节帅冲源。

  何昌期,这次要是再敢贻误军机,本节帅先砍你脑袋祭旗!

  走!现在就走!

  踏马的,有时间做京观没时间打仗,气死老子了!”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指着不远处陷入呆滞状态的银枪孝节军士卒骂道:“看尼玛看,都给老子去准备,一炷香以后开拔!你们以为打下峨堡岭就赢了么,还真不怕吐蕃人反扑啊,还不快去准备开拔!”

  听到这话,众将校作鸟兽散,他们从来没见过方重勇发这么大的火。

  “方节帅,我们是不是等刘军使他们带着大斗军主力来了再动手,现在峨堡不到三千士卒……”

  郭子仪走到方重勇身边小声建议道。

  守住峨堡岭,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反倒是在兵马没有到齐之前就带着先锋军去送,峨堡岭得而复失,会造成战略上的极大被动。

  现在的任务,应该是守住这个关键战场节点才对啊!

  郭子仪的建议实际上是非常中肯的。

  “银枪孝节军,是天子亲军。

  只有吐蕃人怕我们,没有我们怕吐蕃人的。

  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要是银枪孝节军的士卒还不敢冲,那这支军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没有军魂的军队,不配为精锐。

  郭军使守峨堡吧,刘军使(刘贡)应该已经带着大斗军出发了,本节帅早就派人快马通知他带兵过来了。”

  “方节帅呐……要是咱们这两千多银枪孝节军就能横扫源,那让大斗军过来有何意义呢?”

  思维敏捷,精通兵法的郭子仪,问了方重勇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如果让刘贡来,肯定是兵不够,兵不够就不该现在出发攻打源。

  如果现在已经决定出发,那就是兵马已经够了,也不需要刘贡带着大斗军来“旅游”了。

  方重勇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郭子仪心中非常疑惑。

  “这个嘛,本节帅也不知道。

  反正这次冲到哪里算哪里吧,万一我们把北线的吐蕃军打穿了呢?

  本节帅只知道,银枪孝节军是天子的亲军,可以战斗在最后一个人,马革裹尸而还。

  唯独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走了,我们源再见。”

  方重勇翻身上马,对郭子仪招了招手。

  现在的郭子仪还不知道,将来在大唐讨生活,唯一可以依靠的,便只有手中的刀啊!

  大好机会在眼前,怎能放弃磨刀呢?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吐槽,却不会将这些话说出来。

  他其实很想当一个磨嘴皮子的文官四处潇洒,但现实却逼迫他坚强,逼迫他尚武。

  当环境不能适应的时候,你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适应环境!

  这便是人生的选择!

  方重勇将疾风幻影刀放回刀鞘,目光坚定看着山下的青青草原。

  要能镇得住银枪孝节军这帮无法无天的丘八,主将就不能怂!在大唐的繁华落尽之后,怂货不配活着。

  这一战,方重勇要让银枪孝节军之名,成为吐蕃军中的一个禁忌,谈之色变!成为基哥身边不能替代的王牌,成为自己立足于大唐的杀手锏!

  什么叫做怕?方重勇嘴角露出冷笑。

  一众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井然有序的开始脱下羊皮衣等防寒装备,将其装入行囊,并挂在马匹上。

  然后他们换上皮甲,准备骑马行军。

  下一个目标就是吐蕃人北线的后勤基地:源!

  懵懂无知的世人此刻还不知道,关于银枪孝节军的传说,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

  骑着马走出峨堡岭,南面便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原。从俄博岭发源的俄博河,如同一条透彻的玉带一样,在绿色的草丛中蜿蜒向东。这条河正是峨堡岭的主要水源之一,亦是当年大汉在峨堡岭筑城的最主要原因。

  方重勇骑在马上,身后约一千骑兵。

  何昌期与管崇嗣分别带着另外两路骑兵约千人,分进合击,扫荡俄博岭南面外围草场的吐蕃牧民与吐蕃斥候。

  这条路往东南方向而去,就是著名的“祁连大草原”,当年吐谷浑的主要放牧之地。

  而再往东南,顺着山谷的方向而去,穿过一条不长的碍口,便是源边缘的农耕区了!这里便是吐蕃军与大唐对峙而准备的三个主要补给基地其中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哪怕吐蕃人心再大,也不可能一点兵马都不留吧,一场恶战是难免的。

  骑在马上,方重勇感觉屁股一掂一掂的,像极了他趴在某个美丽可人的女子身上欢爱,身体要跟着马的节奏一起动,如同在波浪上摇滚一般。

  又酸爽,又疲惫!

  如果凭借着在床上征服女人,就能征服世界,那就好了啊。

  多么简单的游戏规则,努力锻炼身体就行了。长得帅活又好,就可以为所欲为,为什么没有那样的世界?

  马背上方重勇的思维很发散,东晋的时候或许贵族们生下来就能靠娱乐活到老死,但在盛唐,这种游戏规则显然不适合他这样的“官宦子弟”。

  武德充沛的年代里,杀人与被杀,都是寻常事。唯有手中刀,才能砍出一片天!在大唐生而为人,便是要磨练杀人的技术,否则你只能当一条卑微的狗。

  当然了,这种技术并非完全局限于学习怎样拿着刀去砍人。这样想的人只配当一个阵前武夫。

  领兵指挥、收买人心、捞钱敛财甚至是安抚民心发展生产,都是为了武德而服务。这便如同一把刀需要刀刃,亦是需要刀柄和刀鞘一样。只有好刀刃的刀走不远,也用不长。

  吐蕃人正是因为有刀刃而无刀鞘,穷兵黩武盛极一时后落得崩溃千年。

  脑子里正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方重勇忽然看到视野尽头,似乎有一支辎重的队伍,骡子拖着平板车在草地上行进。

  他对不远处的辕门二龙喊道:“帮本节帅看看,那支队伍是什么旗帜。”

  方重勇隐约看到车队里有彩旗,但看不清上面画了什么图案。彩旗本身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哪怕是唐军,也会在某些场合使用彩旗。

  “节帅!这是吐蕃象雄茹的风马旗!一般是吐蕃囊霞才有的!”

  辕门二龙中的乌承恩对着方重勇喊道,他在河西军中二十年,对于吐蕃军队的旗帜早已烂熟于心。

  松赞干布对吐蕃进行的行政区改革,政治军事一体化,便是所谓的“五茹六十一东岱”。一般一“茹”下面十个东岱。不过松赞干布征服了象雄地区后,却并未设立“象雄茹”。

  吐蕃为什么不设立象雄茹呢?

  因为象雄据传在上古时期,雄踞青藏高原西南,鼎盛时期人口推测超过千万!

  那时候青藏高原气候温暖湿润,象雄所在的西藏阿里地区,是成片成片的草原与森林,气候宜人。换言之,象雄曾经创造过相对水平极高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因此为吐蕃深深忌惮,并且象雄地区的文化,还反过来深刻影响着吐蕃的文化,同时也是苯教文化的发源地。这是被征服者反向文化渗透征服者的又一个例子。

  既然已经用武力打散了象雄的政治体系,吐蕃人当然不希望象雄作为一个完整政治实体存在。

  虽然吐蕃国内不设象雄茹,但唐军习惯把象雄那边的十个东岱,统称为“象雄茹”加以区别。这些人,通常都被吐蕃军中的禁卫军,驱使到前线与大唐对阵当外围炮灰,经常从事后勤运输的相关任务。

  象雄地区的东岱,向来都是吐蕃军中的“囊霞”大户,承担后勤任务。西部的唐军边军也是看到风马旗,就知道这是吐蕃军的后勤队伍。

  论钦陵之后,吐蕃也开始军事专业化,打仗不再是青壮前方作战,老弱妇孺后方补给了,三大补给基地也是因此设立。调动象雄如与苏毗如的东岱,负责后勤与外围侦查任务,也是吐蕃军中常态。

  在河西打了二十年仗的辕门二龙,将这些告知了方重勇。他们看到行进缓慢的车队逐渐靠近,这下方重勇也看清楚了,都是花花绿绿的彩旗,上面并无图案。

  尼玛,难怪看不清的!

  方重勇在心中暗骂了一句,他之前还以为自己是在女人身上冲多了,搞得视力下降。

  “吹号角,打旗语。让弟兄们冲上去把吐蕃人的队伍杀散,放他们跑路!辎重留在原地,让刘贡派人来舔包。”

  方重勇对乌承恩下令道。

  “舔包?”

  乌承恩一愣,没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

  “就是……搬运物资到峨堡岭。”

  方重勇面无表情解释了一句。

  “得令!”

  乌承恩大吼了一声,随即从怀里掏出号角,直接吹了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响起,早就等得不耐烦,要冲上去砍杀的银枪孝节军士卒,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在草原上纵马奔驰,朝着吐蕃人的后勤车队冲去。

  一边冲刺,一边拿出马弓射箭。一面又一面“风马旗”被砍倒,那些来自象雄的吐蕃军三流士卒,毫无抵抗意志,扔下车队就撒欢了跑路,速度比兔子还快!

  原本以为的恶战,变成了一边倒的骑马与砍杀。好在这些都是战功,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们也没有矫情的嫌这嫌那。

  方重勇双腿夹着马鞍,双脚踩着马镫,骑在马上,孤零零在远处抱起双臂,冷冷看着眼前一边倒的厮杀,忍不住心中一阵阵的好奇。

  吐蕃军的主力,到底在哪里呢?不可能后勤基地都没有吐蕃军主力吧?

  据他推测,峨堡岭上的驻军,应该是来自苏毗区负责警戒任务的吐蕃二流军队,装束与装备都比较接近羌人,战斗意志薄弱,很可能是苏毗区孙波茹的人;

首节上一节387/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