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309节

  基哥淡然说道,故意省略了“代理”二字。

  “陇右节度使?”

  郑叔清大吃一惊,方重勇这毛孩子已经当节度使了么?

  基哥摆了摆手,不想聊关于方重勇的话题。

  “鉴查院之事颇为要害,微臣先行告退,回家思虑一番再说。”

  见天子已经跟自己没什么话要说,郑叔清只好带着满心疑问行礼告辞。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基哥若有所思。

  方重勇给他出了一明一暗两套组合拳,可解军费之急。鉴查院是明面上的一套,暗地里还有一套。只是,暗地里的那一套要交给谁去办呢?

  基哥一直在揣摩合适的人选,却依旧是毫无头绪。

  ……

  安人军所扼守的通道,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星宿川”。

  这条路,是陇右通往大斗拔谷的必经之路。当然了,这条路中间一段,是吐蕃军控制区,人迹罕至条件恶劣,吐蕃人在当地也没有据点。

  但他们却可以从这里发兵,北上可攻大斗拔谷,南下可攻鄯州。唐军在陇右其实一直处于战略被动状态,发起进攻的人反而是吐蕃这边,决定是战是和的,也是吐蕃而非是大唐。

  说白了,河湟谷地就是个四处漏风又水草丰美的“低地”,要守住这里跟吐蕃人对峙,就必须大量驻军,暂时没有第二种办法。

  自上次在河源军中军收服王难得没过两天,方重勇就带着一众被囚禁在河源军营地,那些参与哗变安人军乱军刺头,来到了星宿川的大通城。

  又叫“大通堡”。

  相比于河源军的营地分布松散,安人军的军营与堡垒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属于石城外有木堡的结构,经营得非常森严。

  看着安人军建设规整的营地,方重勇忍不住点点头,总算在陇右看到个靠谱的人了。不得不说,哥舒翰还是有点才干的,做的事情比本职工作更多,任上不断加固了堡垒的防御,并扩展了堡垒外营地的布置,箭楼拒马比比皆是。

  当然了,哥舒翰也是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

  陇右边军缺编,其实是一个年度跨度很长的事情,有数十年之久,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

  并且这种事情具有非常强的弹性。

  大唐与吐蕃的局势一旦缓和,比如说金城公主外嫁吐蕃那一段时间,大唐与吐蕃关系就缓和了不少,战争停止。那么陇右边军就会开始缺编,吃空饷,放募兵回家耕田。

  表面上看不可思议,实则是边军军费压力太大而不得不如此。

  方重勇记得前世互联网上有件“唐军大胜吐蕃”的网红战例。

  就是史书记载,陇右安人军在驻地附近一个叫浑崖峰的地方,一个没记录姓名的将领,以五千之众抵御吐蕃四十万大军,并战而胜之,将吐蕃人的攻势化解。

  其他槽点先不说,这里头有个关键信息,就是安人军五千人!换句话说,当时安人军只有五千人,或者说只拿得出手五千人!

  方重勇认为,吐蕃人四十万突然压境,安人军居然还留一半人在营地,让出一只手跟吐蕃人打仗,这未免也太托大了,怎么看怎么不符合正常逻辑。

  所以这五千人极有可能就是安人军的全部兵力了。

  本来他对这种“网红史记”不屑一顾的,今日才知道,或许史官没搞错,只是不太好意思说吃空饷的事情。

  当时安人军能战斗的应该只有五千,吃空饷吃了不少是一种原因,还有可能是不少伤兵不能出营或者阵亡的人来不及补充。但大唐陇右边军数量某些时候少于预计,这是没有问题的。

  前世安人军的军使应该不是哥舒翰,方重勇也不知道这位当了安人军军使以后有什么改变。

  不过方重勇在经过调查后发现,哥舒翰在安人军军使的位置上,居然是陇右各军吃空饷吃得最少的!

  所以当朝廷欠饷后,安人军因为“小金库”里的钱最少,入不敷出最后忍不下去哗变了!

  而陇右其他各军,则因为军使们手里还有点小金库,可以对付对付,适当补一点春衣冬衣发下去,所以闹得不那么厉害。

  简单点说,就是哥舒翰这个老实人,没有适应职场的新变化。

  在方重勇看来,一件事正确与错误的执行方式,也要看外部环境如何,不存在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有一条看不见的弹性潜规则。

  “末将拜见方节帅!”

  胡须已然半白的哥舒翰,此刻疲态尽显,单膝跪下行礼。

  他是突厥突骑施人,从军的时间相当晚,四十岁才进入陇右边军。虽然爬得很快,但实际上却是陇右各军军使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比现在担任河东节度使的王忠嗣还老不少!

  方重勇顿时明白,哥舒翰并不是靠着卖体力和敢冲敢打往上爬的,一定是个富有军略与谋略,善于统帅兵马的人。要不然解释不了他为什么爬得这么快。

  事实上,哥舒翰的年龄也不允许他在战场上瞎折腾。

  “哥舒军使,安人军前些日子哗变,某便是来处置此事的。某身后这几十个安人军刺头,先带回来你好好安置,等候朝廷的圣旨。在圣旨没到之前,不能将他们杀了,不然有泯灭人证之嫌。”

  方重勇面色平静的说道,由于王难得说了很多内幕,再加上管崇嗣之前告知的情况,他对安人军内部的情况可谓是一清二楚。

  但是,现在他要装作自己什么也不知道。

  “末将明白,方节帅里面请。”

  哥舒翰做了个请的手势,低眉顺眼异常恭敬,身上没有任何边镇丘八该有的跋扈嚣张。事实上,现在哥舒翰没叛逃吐蕃,就已经是心理素质强大了,换个人说不定早就跑路了。

  安人军被河源军抓回来几千人,还有数百人不知所踪,损失可不小。得亏哥舒翰当时是在陇右节度府开会,有一大票证人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一个“煽动哗变”的罪名早就坐实了。

  “嗯,去中军。”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不怒自威。此时此刻,安人军上下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重勇对朝廷上书的处置建议。

  这位代理节度使不高兴了,后果很严重。

  走进大通堡,方重勇好奇的观察着这座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的石头城堡。

  它位于宝库河沿岸的一处山丘上,扼守着星宿川最窄的一个咽喉,地地道道的依山傍水,风水宝地,压根就不缺水源,足以保证万人级别的军队饮水无忧。

  山丘下的狭窄通道还不到十米,无论是吐蕃步卒还是骑兵,通过这里都会遭到山丘上安人军的伏击。道路两边一边是山一边是宝库河,神仙来了也只能摇头叹息。

  不得不说,当初选址在这里筑城的唐军陇右主将郭知运,确实眼光非凡。河源军的营地平平无奇,一戳就破,因为只是为了控住节点,属于是守不住的地方就别逞强。

  而安人军的堡垒则是花了大力气建设,也遵循了那条“该省就省,该花就花”的原则。

  方重勇在哥舒翰等人的带领下,走进安人军主将办公的签押房,也是哥舒翰居住的地方。

  这里乃是山丘上最高的一处居所,除了结实以外,其他陈设的无论怎么看都十分简陋。长期住在这种地方,条件确实很艰苦,而这已经是安人军堡垒内最好的住所了。

  在这种苦寒的驻扎条件下,朝廷还拖欠冬衣两年不发,而且春衣也不足数。

  方重勇大概也理解了为什么安人军士卒率先哗变了。

  别的不说,在这件事上,朝廷是真的狗!确实不是安人军这边的丘八们故意闹事找茬,而是日子苦,待遇差,还欠饷,这踏马谁受得了?

  屏退众人之后,哥舒翰便直接跪下给方重勇磕头道:“安人军是什么屯扎条件节帅也看到了,这件事还请节帅高抬贵手!某代安人军全体将士拜谢节帅!”

  “唉,哥舒将军先起来再说。”

  方重勇将哥舒翰扶起来,长叹一声说道:“安人军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圣人震怒,这支军队,恐怕是留不得了。”

  他做了一个用手劈砍的动作。

  有这么严重么?

  哥舒翰已经站起身,听到这话一屁股跌坐到旁边的石凳上,惊吓得无言以对。

291.第252章 去,就是九死一生

  291.

  2023-12-14

  “安人军不能留了,是什么意思呢?”

  哥舒翰压住内心的恐惧,面色平静询问道。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方重勇摆了摆手说道,似乎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换了个话题询问道:“哥舒将军以为陇右局面如何?”

  一提这茬,哥舒翰明显兴致不高。安人军的哗变,让他大受打击。自己手下人居然哗变,短期内,哥舒翰很难往上爬了。而他年纪也不小了,在生命所剩的时间里,还可以绽放出多少光辉呢?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哥舒翰有些敷衍的回道:

  “短期看风平浪静,大唐在陇右依旧军势占优。但长期看,陇右部分州县失陷却是必然,现在的状态是无法长久维持的。

  大唐能维护并稳固通往西域的通道就算很不错了,河湟谷地我们与吐蕃人必定有一番旷日持久的争夺,福祸难料。”

  哥舒翰长叹一声说道,感觉到安人军似乎会遭遇灭顶之灾,他亦是不想再隐瞒什么了,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看法。要知道,这种话是很犯忌讳的,要不是安人军这档事,他凭什么跟方重勇说这些啊!

  方重勇微微点头,不置可否的淡然说道:“哥舒将军心思缜密,胸有韬略,确实是经略陇右的大才啊。”

  说完,他把基哥给他的“监军使”的官身文书递给哥舒翰,后者看完以后恍然大悟,这才察觉陇右边军似乎所有人都低估方重勇了。

  他们把方重勇当背锅的,但实际上这位方衙内本身腰板就硬的很!只是因为行事低调,选择没有发作罢了。

  监军使是干啥的呢?

  一方面钳制地方边军,另外一方面,也有选拔边将将其告知天子的义务。如果一个边军有节度使推荐,又有监军使褒奖,那么他获得升官机会是很容易的。

  方重勇有监军使的身份,无论他有没有向基哥禀告的权力,对边将都是一种无声的威慑。

  用方重勇前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手里没枪”,和“有枪不用”,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况。

  “末将惶恐,还请监军使将来能在圣人面前美言几句。”

  哥舒翰连忙拜谢道。

  “哥舒将军不必客气,都是分内之事。”

  方重勇拿捏着回道。他说话轻巧,看起来并不是那么令人信服,却也让哥舒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大家非亲非故的又不是很熟,别人凭什么无缘无故帮你呢?

  哥舒翰若是不跪下当狗,那方重勇自然也没有理由鼎力相助,或者就算鼎力相助,哥舒翰也无法相信。

  有来有往的互相抬轿,本身就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政治交易。

  “安人军挑头哗变的那几十个人,我想在送他们上路之前,先跟他们聊聊,可以么?”

  方重勇笑着问道。

  哥舒翰微微皱眉,国字脸上阴霾笼罩,随即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方节帅随某这边请。”

  哥舒翰起身,带着方重勇走出了用石头垒起来的签押房。

  二人弯弯绕绕的走了一大圈,来到大通城临近城门的一处简陋营房外。只见哥舒翰手下的十几个亲兵,看管着这里,旁人不许靠近。

  而方重勇从河源军那边带来几十个安人军哗变刺头,都被集中看管于此。

  河源军当初没有为难这些人,那是因为在鄯城当地,只要这些人敢逃跑,就会立刻被抓捕后斩杀,河源军甚至还希望他们闹得更大,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所以没对安人军的哗变士卒怎么样,看管也非常松懈。而除了这几十个刺头外,其他盲从的安人军士卒都已经送回了大通城。

  但哥舒翰对这几十个人却是恨得咬牙切齿!正因为这些人的闹腾,斩断了他用常规手段补齐拖欠冬衣的努力,也斩断了他的仕途。

  一进安人军大营,方重勇就看到这些人被戴上了脚镣,如同牲口一般被拴在营房内,压根没有任何逃脱的机会。

  而安人军其他盲从参与哗变的士卒,现在也从激愤中冷静了下来。

首节上一节309/6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