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38节

  “陛下,咱老徐近来也觉得眼神越来越不好了,白天还好,每每到了夜晚,想要看地图、读兵法时,眼前却是模糊一片,让咱老徐甚是烦恼啊!”

  李文忠和李敏一听,顿时心感不妙。

  徐达正准备继续开口,未想,却被李文忠给截了胡。

  “陛下,我也一样啊,年纪上来了,眼睛也大不如从前了,如今排兵布阵,眼睛看不清的话,那还如何用兵?还请陛下,不,舅舅,这眼镜能给外甥戴戴吗?”

  好家伙,徐达瞪大了眼睛,没想到啊没想到,李文忠看着忠厚老实,没想到也有这么多花花肠子啊!

  连舅舅都叫上了,你还要不要脸了!

  “陛下,不,亲家!”

  徐达这张老脸也豁出去了,“亲家翁,你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老徐眼睛再也看不清东西了吧!”

  李敏站在一旁,那叫一个目瞪口呆,本以为抢无线电手台那次,就已经是此二人无耻的极限了,没想到这一次,再次让他大开眼界。

  颜之厚,天下莫与之为敌!

第51章 大明军工,从枪开始

  看着徐达和李文忠二人争来抢去,李敏无奈摇头。

  其实我的眼睛也老眼昏花了呀现在。

  只是咱和陛下攀不了亲戚,还是打消去争一争的念头罢。

  不过,李敏转念一想,陛下唤他们三人前来觐见,必会有深意啊。

  就像上次那般,几人为了无线电手台抢来抢去,结果陛下说有十个。

  那么这一次,陛下特意将眼镜戴上,面见他们三人,是否也在暗示,其实这眼镜,每人都有呢?

  想到这一层,李敏不禁心中暗暗得意,你们这些大佬粗,就是不会揣度圣意。

  咱就不去掺和了,等着陛下赐下眼镜就好。

  免得在陛下面前失了风度,也让陛下知晓,咱堂堂工部尚书,也是识时务、知进退的。

  和这群大老粗完全不是一路人!

  “李文忠,你是陛下的外甥,我是陛下的亲家,按辈儿来算的话,你还得叫我一声叔,这小辈儿咋这么不懂事,老和你叔抢东西呢?”

  徐达也是急眼了,干脆和李文忠论起了辈分。

  “徐达你这厮好不要脸,论年纪咱俩一般大,你好意思么你?”

  “嘿,你儿子都管我儿子叫叔,我咋不能当你叔?”

  见两人吵了半天,朱元璋才咳嗽了一声。

  “行了行了,都别争了,咱知道平时你们一个个的,那双招子都精着呢,现在咋一个个都老眼昏花了?”

  徐达讪讪一笑,“陛下,嘿嘿,这不是近日夜夜在看地图反复推演嘛,所以这眼睛就不好使了呗。”

  李文忠也不甘示弱道:“陛下,我也一样啊!”

  “你们一个个的,都别争了,每人都有,一人一副!”朱元璋没好气道。

  “真的陛下?”

  徐达和李文忠闻言大喜,“多谢陛下!”

  李敏心中甚是得意,我就知道,陛下肯定有此后招的。

  不过他人老成精,并未在脸上露出任何表情,也跟着徐达李文忠一起谢恩。

  命人拿来眼镜,在朱元璋的应允下,三人便纷纷挑选了起来。

  徐达一眼就相中了一个金边眼镜,这玩意看起来就富贵。

  拿起来,也学着朱元璋的样子,往鼻梁上一架,诶,还真别说,看东西确实比以前清楚了很多。

  来到镜子前,左看看,右看看,徐达怎么看怎么都满意,感觉自己顿时增添了好几分书卷气。

  这眼镜这么一戴啊,咱老徐也从猛将变成儒将了。

  李文忠和李敏也挑选到了适合自己的眼镜,纷纷戴上,然后又着急忙慌的去找镜子照。

  看着几个大男人跟妇道人家似的猛照镜子,朱元璋也是忍俊不禁。

  不过看着几人戴上眼镜后,气质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是那李文忠,在戴上眼镜后,为什么会有几分斯文败类的模样呢?

  明明自家外甥看着都是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啊。

  几人戴上后,都舍不得取下来了,朱元璋也就随他们去了。

  然后又将无线电手台分配好,徐达和李文忠各领二十台,用于军中通讯之用。

  李敏分到五十台,朱元璋命他以工部无线电司之名,将手台分配到各驿站中,开始组建大明第一条无线电通信网络。

  因为驿站归兵部管辖,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谕旨,让兵部全力配合工部。

  同时也命李敏制定相应的手台操作律令,培训相关人员。

  只不过如今手台数量还是太少,除非天灾、民乱等紧急事件外,普通政令,依然以信件的方式传递。

  至于剩下的十台,徐达很懂事的表示,“陛下,我懂,我都懂,宫中事务,也需要手台来传达消息嘛。”

  徐达倒是说得也对,宫中的防护要职,用手台的话,确实比以前快捷方便了许多,一遇急情,马上就能用手台通报。

  将一切都办妥后,徐达等人便告退了,朱元璋也得了空闲,开始给李晗回信。

  这一次,是两人自通信以来,朱元璋观念最为颠覆的一次,因此他回信的重点,只有一个,如何发展火枪,以及火枪部队的组建。

  如今大明的火器有两种,火铳和铁炮。

  火铳,由宋朝的突火枪演变而来,以火药来发射石弹、弓箭、铅弹和铁弹等物。

  但火铳一是操作复杂,在发射前,需要事先往铳管中倒火药,燃火再装填弹丸,最后还得点燃火绳引爆火药。

  这一套流程,工序太复杂,往往有时候,一场战斗都打完了,有些手忙脚乱的士兵还一弹未发呢。

  更要命的是,有些士兵在手忙脚乱时,火药不是装多便是装少了。

  装少了还好,顶多崩敌人一脸黑,吓唬吓唬敌人。

  要是装多了的话,那就要命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崩了。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组建了火铳队,却一直对火铳不上心的原因。

  这玩意太不靠谱了!

  至于铁炮的话,用倒是能用,就是太笨重,射速也慢,准头也差了许多。

  那么组建火枪部队的话,便需要一种足以超越火铳许多的火枪,只是朱元璋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

  至于未来的那些武器,朱元璋自然是眼馋得紧,如果舔着脸问老李要的话,老李也不会不给的。

  只是,那些武器并不适合大明。

  原因很简单,大明,养不起,用不起,也不会用!

  铺天盖地的爆炸,漫山遍野的战车,能遮天蔽日的空中大铁鸟,海上那如同高山一般的巨舰,都是怎么来的?

  自然是用白花花的银子造出来的啊!

  造出来后,要用得花钱吧,要养多花钱吧,哪一样,不是钱?

  现在的大明,就连让大部分的士兵穿上靴子都费劲,就更别提养那些玩意了。

  虽然大明的兵制主要是卫所制,卫所军户平时屯田耕种,因此平时养兵也不用怎么花银子就是了。

  朱元璋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唯一可行的,便是问李晗,如何改进火铳,让其成为能改变如今战争模式的武器!

  或许在未来,大明也能实现如那画中的场面,但绝对不能急于一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道理,对于从一无所有到万人之上的朱元璋,理解再深刻不过了。

  一切,或许就从那一只小小的火枪开始吧。

  求收藏追读和票票,多谢书友们的支持,晚八点还有一章

第52章 老李的头号粉丝

  洗手焚香,摊好笔墨纸砚,这一次回信,朱元璋显得极为虔诚。

  轻挽衣袖,掭了掭笔,正待下笔时,门外传来太监的声音。

  “陛下,太医院院长楼英求见。”

  嗯?楼英回来了?

  朱元璋一愣,楼英回来,是否意味着洞庭湖洪涝一事,已经解决差不多了?

  连忙放下笔,“快宣,让楼英前来觐见。”

  一会儿后,楼英进入殿中,一见朱元璋,叩拜行礼。

  “微臣楼英,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上前将楼英搀扶起来,“楼爱卿,你千里迢迢回来,咱应亲自迎接你才是,爱卿何须行如此大礼啊!”

  上下打量着楼英,身形消瘦,满面倦容,不过一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不见浑浊。

  想必楼英在那洞庭湖,吃了不少苦吧。

  朱元璋有些心疼,又有些感动,“爱卿,你消瘦了啊,在那受了不少苦吧。”

  楼英道:“陛下言重了,为陛下做事,何来辛苦一说,此次洞庭湖之行,微臣感受颇多啊。”

  “哦?”

  朱元璋也对新的防疫方法是否有效好奇得紧,忙道:“还请爱卿快快道来,新的防疫法子,效果如何?”

  “陛下,新的防疫法子,起了大作用了!”

  楼英激动道:“灾民,灾民一个都没死,瘟疫,完全被防止住了!

  从古至今,每逢天灾,灾民多死于疾病,而后会爆发瘟疫,但这一次,瘟疫完全没有出现!”

  朱元璋一听,顿时也激动了起来,瘟疫没有出现,意味着防疫的法子有效,更意味着,从今往后,大明再也不用惧怕瘟疫了!

  楼英长长出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

  “陛下,瘟疫真的被咱们制止了啊!这是天大的功德啊,陛下,赤脚医生手册,真乃奇书也,是大明之福,也是百姓之福啊!”

  “楼爱卿,此功,也有的一份啊!”朱元璋微笑道:“咱必须得赏赐你。”

  没想到楼英却说道:“陛下,我可以不要赏赐么?”

  朱元璋愣了一愣,道:“楼爱卿,此防疫一事,你居功至伟,就不用和咱谦虚了。”

  “陛下,楼英不需赏赐,但有一事,还请陛下成全!”

首节上一节38/1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