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232节

  待会儿看完信就去找相关的资料,他抖了抖信纸,继续看了下去。

  本以为李敏捣鼓出了蒸汽发电机已经够令人震惊的了,让李晗没想到的是,震惊的还在后头。

  徐达他们在淡马锡遇到了一伙奇怪的人,而这伙人的头领还叫唐费迪南马卡洛斯,来自卡斯蒂利亚王国?

  这,这尼玛不是西班牙人么?

  唐,典型的西班牙贵族姓,不过唐也可以作为名字使用,费迪南,好家伙,还是王室成员啊!

  至于马卡洛斯,这个姓氏倒是没怎么见过,或许是对欧洲贵族家族不是那么了解,他还真不弄不清楚西班牙有哪个贵族是姓马卡洛斯的。

  但费迪南这个姓氏,那就太有名了,阿拉贡王国的王室姓氏啊!

  那么这位唐费迪南马卡洛斯,便是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联姻的产物了?

  至于卡斯蒂利亚王国,不就是西班牙统一之前的其中一个王国的名字么。

  公元711年,阿拉伯帝国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从埃及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而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天主教徒们,也从第二年起,便开始了长达800余年的收复失地运动。

  而卡斯蒂利亚王国,便是在收复失地运动中,于11世纪初在卡斯蒂利亚地区所诞生的王国。

  以洪武十六年的历史节点来看,1383年的伊比利亚半岛的主要势力,除了卡斯蒂利亚王国外,还有阿拉贡王国,以及阿拉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几个据点,如格拉纳达城等。

  而直到九十多年后的1479年,卡斯蒂利亚王国和阿拉贡王国通过联姻合并在一起,并于1492年占领了阿拉伯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城,这才完成了统一,创建了西班牙这个国家的雏形。

  只是令李晗没想到的是,这才1383年,西班牙人咋跑到淡马锡去了,而且还是驾船去的?

  这和自己所学的历史完全不符啊,而且第一个打开大航海的,明明是葡萄牙人……

  1383年的葡萄牙,恐怕还和卡斯蒂利亚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吧。

  等等,李晗突然一拍脑袋,那个叫马卡洛斯的家伙,他要从西班牙走海路到淡马锡,那应该经过好望角吧,莫非他才是发现好望角的第一人?

  历史记载,第一个经过好望角的欧洲人是个叫迪亚士的葡萄牙人,当时因为这里风暴大,所以被迪亚士称为风暴角。

  而在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昂二世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若昂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

  难道,历史记载错误了?

  要么就是,马卡洛斯经过好望角的这一段历史,根本就没有被记载下来。

  因为在葡萄牙正式打开大航海之前,的确还有零星的船队试图找到从欧洲到东方的海路,只是这些人并未在历史上留下名而已。

  不过还有另一种可能,那便是自己对大明进行填鸭式的工业发展,已经深深改变了那个时间段的世界历史线了!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是于1388年派出蓝玉北伐元庭,最终在捕鱼儿海将元庭最后的力量一鼓作气给歼灭了,而元庭最后一任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在逃亡过程中,被瓦剌首领也速迭儿所杀。

  但是经过自己插手后,大明歼灭元庭的历史被提前到了1382年,足足提前了六年之久,而且也顺手把也速迭儿给灭了。

  而这有可能给欧洲带来的后果是,大明征服了大漠,而原本在大漠的各个蒙古部族,包括瓦剌部,统统都往西迁,进入欧洲地界。

  而在原来的历史中,瓦剌部的也速迭儿在弄死了脱古思帖木儿后,成为大漠各部的新大汗,一直在大漠和大明纠缠,并未西进进入欧洲。

  这或许便是刺激欧洲先一步开始大航海的原因吧?

  一只改变历史的小蝴蝶煽动了它的小翅膀,那么欧洲也提前开始了大航海?

  这是李晗想到的唯一解释了。

  不过,这大航海可不能被欧洲抢先了,大明必须先一步抢占航道,并且要先一步登陆美洲!

  在这一点上,自己和老朱算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那么老朱要了解欧洲的具体局势的话,会不会因为历史的变动,而对欧洲的局势产生了影响?

  李晗仔细推敲了一下,觉得即便产生了影响,这才短短一年时间,也不会在大方向上改变欧洲目前各国之间的局势和关系,因此目前欧洲各国之间的态势应该和自己所熟知的历史不会有太大变化。

  那么1383年的欧洲是个什么状况呢,此时英吉利和法兰西还在进行百年死磕,圣女贞德还未出生,而英格兰已经吞并了苏格兰。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的神圣罗马帝国依然是一堆小公国的松散联盟,德意志主体民族意识还未觉醒,哈布斯堡家族已经从低谷中走出来,正迈向自己的巅峰,只是还未通过联姻控制神圣罗马帝国。

  亚平宁半岛依然城邦林立,佛罗伦斯还只是个港口城邦,美第奇家族还未崛起,文艺复兴尚在襁褓之中。

  此时的欧洲已经步入中世纪的尾声,各国之间通过联姻也创建了错综复杂的外交体系和联盟。

  虽然梵蒂冈的势力依然强大,宗教裁判员所依然可以为所欲为,在之后献祭了布鲁诺等人后,宗教裁判员所也即将随著猎巫运动的兴起而进入自己的辉煌。

  宗教裁判员所挺好的,欧洲发展的刹车片,科学进步的减速带,李晗觉得,应该大力发扬一下宗教裁判员所的作用嘛。

第407章 卖不卖?

  至于说到欧洲各国的关系和局势的话,李晗脑海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乱,乱成了一锅粥,跟晋西北似的。

  英法继续死磕这就不用说了,欧洲内陆一堆的国家互相各种联姻,其关系错综复杂也是令人头痛不已。

  拜占庭帝国此时处于帝国的余晖之中,由于绿教内部的分裂,给了帝国一口喘息的机会,目前属于回光返照的状态,而一旁的奥斯曼继续虎视眈眈。

  大概再过个70年左右,也就是1453年的样子,拜占庭帝国会最终被奥斯曼帝国吞并,罗马帝国的历史,也会就此终结。

  虽然拜占庭也曾向西方的老乡求救,甚至答应了罗马梵蒂冈两教合一,但是西方的天主教徒们对东正教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而罗马梵蒂冈的那点穷酸援助也属于杯水车薪,挽救不了帝国的末日。

  在莫斯科大公迎娶了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公主后,宣布成为东正教的保护人,而其继承人也以此为理由,认为自己是罗马帝国和君士坦丁堡的合法继承人,而厚颜无耻的宣称自己为第三罗马帝国。

  想到这里,李晗不由觉得有趣,如果说莫斯科公国为第三罗马帝国的话,那么神圣罗马帝国呢?

  这是一点也没有把神圣罗马帝国给放在眼里啊!

  反正后世历史学界的主流观点从未承认过这俩货和罗马帝国有哪怕一毛钱的关系。

  这或许也是后来的大毛子会一直对欧洲心心念的原因之一吧,哪怕欧洲虐他千百遍,他都待欧洲如初恋,或许是因为祖上和罗马沾了那么一点点的关系有关吧。

  斯拉夫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奴隶的蔑视意味,毛子在欧洲也一直是在歧视链的最底层,好不容易娶了高贵血统的落魄公主,那还不得往死里榨干价值啊,这或许也导致了毛子钻尖了脑袋的要往欧洲挤了。

  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当罗马在你身边时,罗马是你最大的敌人,一旦罗马有朝一日轰然倒塌,那么所有人都会争著抢著说自己就是罗马了。

  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老朱要想往欧洲扩展势力,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绕不过的坎儿。

  如今奥斯曼帝国已经崛起,占据亚细亚,卡在了东西方之间的要道上,收取高昂的过路费。

  大明千辛万苦的将货物运到欧洲,还得被中间拦路虎给吃回扣?

  可不能被中间商赚取差价啊!

  如果是走北线呢?

  那么首先摆在老朱面前的,是察合台汗国等一堆蒙古汗国,然后还有帖木儿帝国,往更北走的话,便是莫斯科公国,然后再是一堆的欧洲公国。

  当然,大明也可以考虑和这些国家做买卖,相信欧洲那一堆的公国是欣然乐意的,不过蒙古各汗国和帖木儿帝国可能会有不同的心思。

  而大明要一路打过去的话,著实有些太麻烦了,费力不讨好。

  倒不是说这些大小帝国公国的实力有多强大,而是战线太远,后勤跟不上,除非老朱把铁路给修过去。

  从现阶段来看,走海路无疑是最划算的,虽然海路依然风险很大,不过这却是大明必须要走出的一步。

  更何况,必须要让大明抢占大航海的先机,先一步抢占航道,最终成为世界海上霸主。

  看来得为老朱好好规划一下前往欧洲的方法和路线了。

  至于说到欧洲各国目前的实力和工业化进展的话,额……

  十四世纪末的欧洲啊,怎么说呢,虽然有了一定的手工业产业,不过大部分地方穷得跟个鬼似的,欧洲内陆吃饭基本靠天收,沿海地区基本是买买买,除了贵族和僧侣,人均文盲的时代。

  一想到中世纪的欧洲人,基本上不洗澡,从而催生了香水产业,李晗不由就有些觉得恶趣味盎然。

  工业?基本上别想了,能有铁匠铺打出斧头锄头什么的,就已经算是工业发达的了。

  国家实力?那玩意儿基本上等于不存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差不多和大明的农村械斗一般,贵族带著骑士去打仗,就和村里的族长带著子弟们去打架差不了太多。

  至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那是想都没想,八字还没一撇,日不落帝国更是没影的事情。

  也不知道老朱是如何看待欧洲的,要是他知道了此时的欧洲是这般景象,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信看完了,得开始给老朱找资料了,李晗将信收了起来,此时却听到门外传来了一阵呼喊声。

  “老板,老板在吗?”

  “在,在呢!”

  这是来买卖了啊,李晗连忙出了内堂来到店内,只见一位年约六十来岁的老大爷推门走了进来。

  大爷看起来和其他的客人不同,以往来李晗店中的客人,要么是李默默闺蜜圈的富二代,职业女强人,要么便是土大款,一身神豪装亮瞎氪金狗眼。

  眼前的大爷却是与以往的客人不同,一身朴素的打扮,身上还穿著个老式的绿色记者马甲,看起来像是哪个中学的退休教师。

  这应该是退休了日子闲下来了,想找点业余爱好打发时间吧,就像是一些退休老头喜欢养鸟养花什么的。

  不过在李晗的眼中,所有客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不能因为人家穿著朴素,就怠慢了客人不是?

  而且人家退休老头的工资高著呢,生活无压力,身上的闲钱也多。

  “大爷,您随便看,看中什么了我拿给您看。”李晗微微笑道。

  大爷点了点头,然后便在店内观看了起来。

  李晗也随他去了,自己在柜台内继续翻起书来。

  古董行和其他的买卖行当不同,可不兴导购啊推销啊那一套,古董买卖说白了是一个考验眼力和心理的艺术。

  说白了,在这个行当中,买古董的客人几乎都会有老板是骗子宰肥羊的心理,比起店主的推荐外,客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光。

  和老板一样,客人也会存在捡漏的心理,因此大部分古董老板便是利用这部分心理,从而宰了不少肥羊。

  老头在店内仔细看著,来到了李晗摆放古典扎小样的地方,驻足观看了良久,然后叹了一口气道:

  “我还从未见过如此精湛的扎小样,这手艺,应该是明代宫廷的手艺吧!”

  李晗抬起头来笑道:“大爷,您眼力真好,懂行呢!”

  老头摇摇头,“小伙子过奖了,我就是瞎玩瞎看看,对了,你这扎小样卖吗?”

第408章 神秘老头

  老头话一出,李晗一口气差点没出得来,眼前的老爷子,是在开玩笑么?

  这扎小样可价值上亿啊,退休老头工资再高,也不能这么离谱吧,或许老人家是深藏不露的大佬?

  不过不管如何,那明代宫廷的扎小样可不能卖哦,而且那玩意儿实际上是自己的生祠,要卖出去的话,岂不是等于把自己也出卖了?

  在剧烈咳嗽了一番后,李晗笑著说道:“老爷子儿,这扎小样是小店的镇店之宝,可不能卖啊!”

  “咋?”老头顿时呵呵一乐,也是开玩笑道:“瞧不起老人家呢?”

  “老爷子儿,您这话说的,哪能呢,只不过那扎小样是一知心好友送我的,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您怎么说也是个文化人,也不能夺人所爱不是?”

  “文化人?”老头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道:“还是第一次有人称呼老头我是文化人,小伙子有点意思。”

  然后他话锋一转,直视著李晗道:“小伙子真不卖?”

  李晗摇摇头,“老爷子儿,您看看其他的,那扎小样就是我唯一的念想,还真不能卖。”

  见李晗说得认真,老头顿时露出了惋惜的神色,也不再强求,来到玻璃柜台前,看起了木艺品。

  不过,当他的目光扫过柜台时,无意看到李晗摆在柜台上的大明志,不免有些诧异。

  “现在这年头,难得见到年轻人读古书了。”

  说著,他凑近一看,不由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这书,这纸张,不对啊,这纸张,还有这装订的技法,明显是明代的工艺,可是看起来却像是最近才印刷的书,现在谁还会用这种古艺法来出书的?”

首节上一节232/24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