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得知视频是要给老朱看的时,李默默竟然还想亲自上阵,她以为自己口中的老朱是欧洲那个,即便李晗一再强调老朱是男的,她也还不放心,这是要借此机会宣誓主权了。
拍完了视频,李晗感觉跟打了一场大战似的,那叫一个精力被抽乾了,看著越来越兴奋的李默默,似乎还有再想来一次的劲头,他不得不感慨,女人就是天生拍照的动物啊!
看了成片,李晗自己都惊呆了,还真是古今结合啊,视频里,既展现了南京现代化的一面,又有江南庭院小桥流水,更有雄伟的山川河流,而自己,则是一袭文士打扮,看起来著实是仙气飘飘。
而在一旁和自己搭著拍视频的李默默,更是一副九天玄女下凡的模样。
这视频,不会进一步加深对朱元璋对自己的刻板印象吧?
李晗心中嘀咕著,算了,管那么多,老朱爱想啥便想啥吧。
然后再给朱元璋写好回信,等著李默默送来电影重新剪辑后的样本,便可以一起给老朱寄回去了。
将电影交给李默默去操作,自然还希望由她来完善,最起码而言,也要把片头和片尾,以及配乐给加上去,这样才是一部完整的电影嘛。
几天后,李默默送来了重新制作的影片,并告诉李晗,片子已经送审了,并且也联系了播放平台,相信过不了多久,便可以取得网标上映了。
不过她这次过来,除了送影片外,还有便是和李晗商量一下和平台的合作,平台在看了样片后,也觉得电影的潜力十足,不过在报价时,却是出现了分歧。
平台希望一次性买断,并给出了一个普通人无法拒绝的价格,不过却被李默默给一口回绝了,平台清楚影片的潜力,她更清楚,在一番据理力争之下,和平台达成了分成的意向。
至于如何分成,她便是要找李晗商量商量,不过李晗则表示,全权交给她去处理了。
对于李晗的信任,李默默自是感动万分,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如奔赴战场的战士一般,奔赴向了谈判的桌面。
看了重新编辑的样片,李晗大为满意,影片除了加上精美的片头片尾,配乐也是一流,特别是古典和现代音乐的结合,非常符合影片里出现工业化场景时的蒸汽朋克风格。
画面也被重新调色,看起来更像是院线电影。
除此之外,影片里一些地方也被重新剪辑,看起来叙事更加流畅,而且悬念感十足,情节更是高潮跌宕起伏,应该是找的水平很高的专业团队制作,看来李默默是下了很大的一番工夫啊!
将电影拷贝进了优盘,和信件一起,给朱元璋送了过去。
……
此时,朱元璋正好在佛堂中,正想著李晗啥时候给自己回信时,便看到佛案上毫无征兆的闪起了蓝光。
太好了,老李终于给回信了,还真是给咱及时解了围啊!
自从上次将电影给李晗寄过去后,朱福宁几乎每天都会来催上一次,问李晗回信没有,一开始还好,朱元璋还能耐心和她解释过几天李晗就会回信了,可任谁也经不住天天催啊。
如果是别人的话,拖出去打一顿板子就好了,而且也没有人敢催促他朱元璋的,可现在面对的是自己的宝贝闺女,真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最后只能以礼佛为借口跑到这佛堂里边图个清静。
除了朱福宁这个小麻烦之外,在皇宫外,还有个大麻烦,铁轨在一路的磕磕碰碰中,总算是往前修了一点,但总体而言,进度还是过于缓慢。
而这儿,还是在他派出大量京营官军看守下,才勉强保证了工程进行,不过想要按照原来的时间进度完成,现在看来是基本不可能实现了。
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还顺利,量产型火车头已经生产出来了,就等著第一段铁路竣工后,便可以开始大明第一次火车发车了。
可这铁路迟迟不能竣工,火车也不能发车,这让朱元璋和李敏等人极为恼火。
现在老李回信了,朱元璋心中一喜,而且还给自己送来了一大堆资料,他几步走上前去,拿起一看,只见上边写著《基础数学入门》几个大字。
看来为了配合教育改革,老李给自己送来教材了,还真是贴心呢,有了老李送来的教材,相信很快大明便能培养出大量技术工人出来。
拿起书信,拆开来后发现,里边还有一个优盘,这又是啥呢?
朱元璋心中好奇,还是先看信吧。
命人将一大堆教材给搬回了寝宫,命宫女烧上茶水,一边品著茶,一边看起信来。
“老朱啊,虽然我也想和你一起开怀畅饮,痛说古今,聊个痛快,也想见见徐达朱棣等人,更想见一见朱标和朱允两父子,不过鉴于某种不便细说的原因,我暂时还不方便和你见面。
自从上次你将画像送予我之后,我也在想,是否应该将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于你,思来想去,咱们现在已经知心好友,哪有好友不知道对方长啥的道理。
于是我便拍了一段视频送与你,当你在视频中见到我时,或许就如见到我本人一样了。”
什么?
老李自己拍了视频送过来了?
朱元璋心中猛的狂跳起来,也就是说,自己即将见识到老李的真面目了?
一时之间,他竟然有些呆了。
第296章 老李你好毒辣
老李的真面目?老李的真面目。老李的真面目!
此时此刻,老李的真面目这几个字,不断萦绕在朱元璋的脑海中,此时此刻,他竟然连看信的兴趣都没有了,信纸上写的什么竟仿佛看不懂似的,他的注意力全在李晗长什么样上了。
真的能看到这个神人长什么样子了吗?
一时之间,朱元璋竟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和老李通上信以来,他无数次想像过李晗长什么样子。
仙风道骨的仙人,鹤发童颜的老者,老谋深算的中年文士,英明神武的彪形大汉,甚至是年迈的老妪都有想像过,而如今,覆盖在老李头上的那神秘面纱,终于到了揭开的时刻了。
一时之间,朱元璋竟有些失神,心情既是无比紧张又是万分激动,哪怕是在他登基当皇帝时,也没有如此激动失态过!
如果说他一生中在某个时刻也如此时此刻一般心情的话,恐怕就只有和皇后马氏新婚洞房时,他颤抖著双手揭开马皇后头上的红盖头时的那一刻吧。
现在的朱元璋,完全就不像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而是个即将见到多年未见的最要好的伙伴时的普通人。
他好不容易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让自己彻底冷静下来后,再继续读著信件。
“有句话怎么说来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咱们二人惺惺相惜,又有共同的志向,无论咱们相处有多远,即便不能相见,也能心意相通,你说是吗老朱?”
没错啊,老李你那份希望大明永远强大的赤子之心,和咱老朱是一模一样的!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当你在宫中举杯邀明月时,便如同与我对饮一般。”
看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睛似有些湿润了,擦了擦眼角,心中竟是感动万分,思绪,也飘到了那遥远的天空之上。
咱和老李,都生活在同一片月光之下,想来中秋良辰时,月光洒在自己身上,也洒在他的身上。
“题归正传,鉴于你提到的十万安南俘虏一事,用俘虏来做工,无可非议,只是这驱使手段吧,老朱啊,你的手段确实还嫩了一点点。”
朱元璋眉毛皱了皱,老李这话说得倒是没错,无论是严加看守,还是杀一儆百,都不能让那些俘虏安心做工,甚至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但老李又会提出什么有效建议呢?
不会是让咱优待他们吧,那咱可做不到,咱大明仗都打赢了,便是为了将这些俘虏供起来?
见李晗说自己的手段嫩了一些,朱元璋心中确实有些许不服,且看老李如何说。
“当然,无论哪国自古以来对待俘虏都是这一套,要么生人活祭扒皮点天灯,或是活人殉葬,要么强迫做苦力,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蒙昧年代,这么做也算是属于路径依赖了。
不过老朱你得跳出固定思维,如今大明是什么时代,是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是工业化大步向前的时代,因此在新的时代,如何管理俘虏,也是有一套新思维的。”
管理俘虏的新思维?朱元璋成功被李晗勾起了好奇心,不过又该如何跳出固定思维呢?
要么严加看管,要么好言相劝,除了这两种,难道还有第三种方法不成?
跳出固定思维,跳出固定思维啊!
朱元璋不自觉的用手指轻捏著信角,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老李让自己跳出固定思维,是不是让自己从人心的角度思考,让俘虏自发的干活?
想到这里,他不由心中一动,如果这样也可以的话,那该少费多少事儿啊!
“老朱啊,绩效考核你是否还记得?”
这一句话,便让朱元璋差点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老李啊,你这……狠了点吧?
绩效考核他当然记得,而且还很清楚熟练,这一套制度,简直把那群勋贵纨绔给治得服服帖帖,堪称大治也!
当然,老李这里所说的绩效考核,肯定不是生搬硬套,他心中已经升起一种预感了,老李又要出损招了,而且还得把那群俘虏给治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对于任何群体的管理,虽然方法各有不同,但核心只有一个,那便是人心。”
“啪”的一声,朱元璋忍不住一拍巴掌,没错,咱就知道老李要提到人心了!
他不由有些沾沾自喜,咱就知道老李会提到人心,看来咱已经完全能跟上老李的思路了。
“事实上,要管理这群俘虏,和对付文坛的手段其实也很相似,便是离间分化,分而治之,再加上绩效考核那一套,齐活了,具体如何操作,且听我详细和你分析。
第一步,将俘虏们原有的编组打乱,重新编组,这一点很重要,便是打乱俘虏内部已经组织架构,防止他们再次联合起来。
老朱你想想啊,一群精壮男人给混在一起,一旦被他们组织起来,说好听点叫俘虏,说不好听的,那就是不稳定因素啊!
在重新编组之前,应防止原本同一建制的部队被重新编在一起,相信老朱你在给俘虏们登记造册时,也将他们原本部队的编制给弄清楚了吧。”
“哎呀!”
朱元璋一拍大腿,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咋没想到呢,幸好给俘虏登记造册什么的,都已经提前做好了,那么接下来按照老李所说的操作就行。
“而重新编组,也是有大学问在里头的,十万俘虏,按照安南军队的建制,应该可以分成为数众多的兵团了吧。
各兵团之间,应该不是铁板一块吧,那么将原有的建制打乱后,便将互相有矛盾的兵团之间相互编组在一起,并不时暗中挑拨他们的矛盾,让他们将精力用于内耗,这样还会有心思起来挑事么?”
毒,老李你真毒!
咱老朱得给你写个大大的服字!
“第一步编组完成后,第二步的话,便是为各编组挑选一个管事的头,挑选管事的话,原则同上,以尽量制造矛盾争端为主。
比如说,可以让大头兵去给军官当管事,或者是某一编组中最不受欢迎的一个,或是和众人矛盾最大的一个。
在挑选出管事后,那么管事为了自己日子过得好一些,只能依附大明,此时便可以赋予管事一些权力了,而这些权力,一定要和俘虏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比如说让管事来分饭什么的,具体而言,得结合第三步,即绩效考核!
这样的话,便是让俘虏来管理俘虏,而省去大明不少麻烦事,大明要做的,便是抽身事外,成为两者的仲裁者!”
看到这里时,朱元璋已经是冷汗淋漓,让俘虏管理俘虏,这么天才的点子,老李到底是咋想出来的?
第297章 别啥事都赖祖宗头上
不过这绝对是一条妙计,朱元璋不由又想起了李晗和自己提过的,利用占城人来管理占城人,便是和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占城的种植园模式已经开始试行,相信用不了多久,种植园将开满整个占城,而大明也将源源不断的获得廉价的甘蔗。
“那么到第三步,便是俘虏们的绩效考核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给俘虏采取评分制,如何考核,我建议采用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即道德、行为和贡献。
道德,主要标准是对大明的忠诚,行为,即日常表现得怎么样,是否闹事,还是乖乖干活,贡献,即干了多少活,当然,具体如何制定标准,就交给老朱你了。
那么考核评分的目的呢,当然是为了奖励了。
不过老朱你不要误会,我自是不会同情安南的俘虏,而这么做的目的,便是为了用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管理安南俘虏,最终达到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目的。”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这句话真是妙极,完美而深刻的阐述了自己面对俘虏时的心理,比什么诗词歌赋美妙多了,朱元璋看著这句话,都想忍不住来一句“但浮一大白”啊!
“那么奖励的设置的话,便是根据评分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奖励档次,先设置最低的奖励线,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奖励,比如加一块肉,加一块糖什么的。
奖励的目的,自然是在于不断勾起俘虏们的欲望,但永远也不要填平他们的欲望,这么说的话,老朱你能明白么?”
当然能明白了,而且咱老朱还从老李你的字里行间进一步看出了俩字儿“吃人”!
还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那一种啊!
老李你不去当监工真是可惜人才了。
“有奖励的话,自然就有处罚了,低于多少分的话,便行使某一登记的惩罚,就像是打板子抽鞭子什么的,这个老朱你更在行,相信上朝时你应该没少打大臣们的板子吧?
那么管事的权力从哪儿呢,便是这评分了,让管事的来评分,便将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老李啊,咱俩熟归熟,话你可不能乱说啊,自从认识你以后,咱老朱基本上就没咋打过大臣的板子了。
朱元璋也忍不住在心里和李晗开了个玩笑,不过老李这一套,还真是绝了。
“在平常的待遇这一块,管事应比普通俘虏好一点,这就很容易让管事成为其他俘虏集火的目标了,同时,对于管事也可以采取考核淘汰制,即不合格的话,便可以从表现好的俘虏中挑选出新的管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