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打住,杨尚书,我懂算数,你不用算了。”
徐达连忙阻止了杨思义,刚才杨思义一通算帐,直让他瞠目结舌,七万贯,天爷啊,就是沈万三家也经不住这么造的!
一众勋贵武将也是目瞪口呆,他们平时只管拿枪就打,想的是如何在战场上干掉更多的敌人,即便是考虑到打仗的成本,那也是军饷、粮草什么的,没有人会去思考那颗小小的子弹。
他忍不住对朱元璋感慨道:“陛下,我老徐算是明白了,以后打仗,那就是在烧钱啊!”
朱元璋笑道:“所以咱大明才要坚持海贸,用番邦的钱,来武装大明的军队!”
“对对对,陛下说得没错,今后那些酸儒谁要是再敢反对海贸,我老徐第一个不会放过他们!”
第226章 粮税里的大文章
演武场新枪的测试大获成功后,新枪很快进入批产阶段,按照试制阶段的经验,刘三悟开始组织人手,培训新的流水线工人。
幸而匠造书院源源不断的给工业司各厂输送著优质工人,不然李敏又要头疼人手不够的问题了。
当然,新枪的制造,不可能一开始就全面替换掉针发枪,原有的针发枪,依然在继续生产之中,只不过产量比之以前开始减少了。
一方面当然是新枪采用的全新工艺,熟练工人并不多,而且许多新机械设备的产量还没跟上来,工人也需要跟新设备继续磨合。
另一方面,明军的规模过于庞大,要想全部替换新枪,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
京营加上各地卫所和边军,兵力已达一百万二十万之众,而这其中能装备上针发枪的,不足四成。
当然,这其中应天府京营的二十万京军,均已全被装备针发枪,北方边军和镇守西北、大漠、辽东、高丽等地的卫所,也已经实现了热武器化。
不过西南、以及内陆各地卫所,针发枪的装备率还不足两成,有的卫所甚至连一成都做不到,还是以刀枪等冷兵器为主。
不过在朱元璋的计划中,在新枪正式开始列装后,淘汰下来的针发枪,便可分批装备给各地卫所了。
很快,第一批一千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被生产出来,优先装备给了火枪营,随著大量的子弹到位,火枪营也开始了新枪的训练。
而朱元璋,也随即将三三制作为新的操练大纲,颁发了下去。
当徐达和李文忠等人,第一次看到三三制时,还有些颇为不理解,按照他们的观念,能够发挥出火枪最大优势的,当然是线列阵了。
这将组成阵列的官兵,拆分成三个三个一组,这不是分散火力么?
不过再试著用三三制训练了一个火枪营后,他们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虽然从表面上看,作战人员分散,火力自然就无法集中,但是在实操中他们却发现,人员虽然分散开来,但火力的猛烈程度和持续性,却是进一步加强了。
因为十发子弹的弹容量,能够保证每位士兵都能在不同时间内,做到持续射击。
而且每一组里的每位士兵,都能做到相互协同配合,而且进攻的速度,远超线列阵。
同时由于每位士兵都处于三三制的体系中,在一部分士兵向前进攻的同时,身旁还有士兵予以掩护射击,这既有效的保护好了自己,更能对敌人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
而且三三制不光可用在平原上作战,更适合山地丛林这种复杂的地形,几乎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战术了。
在训练了一段时间,用于实验的火枪营士兵和将士们熟练掌握三三制后,李文忠惊奇的发现,其实采用三三制所打击的对手,是同样装备了强大火力的敌人。
也就是说,三三制是用来以弱胜强的!
换句话说,如果是现在的明军,采用新枪和三三制和只用刀枪火铳的敌军来作战的话,那战果,啧啧,可能明军唯一需要担心的,便是训练不足的新兵蛋子不小心伤到自己了。
虽然陛下并没有明说三三制是谁创造出来的,不过徐达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除了奇人外,还有谁能有这般天才般的想法呢。
看来奇人不仅博通天地,更是军法大家啊!
随著三三制的推广,朱棣和徐辉祖也很快进入到了的训练中。
而李景隆看在眼中更是急在信中,北伐没有他的份,海贸更没有让他去,看著朱棣和徐辉祖都建功立业,而徐辉祖更是上了皇宫里的光荣榜,他就更眼热了。
在进宫找了朱元璋好几次后,好说歹说,才总算说服朱元璋,给他安了个火枪营百户的官衔,让他跟著一起去训练了。
……
云南,车里宣慰司,在和老挝交界处的曼撒茶山脉中。
刀罕自打出生起,便一直和族人生活在曼撒茶山脉中,一辈子也没出去过。
他们自称为“傣”,不过外边的汉人,却叫他们为白夷。
祖祖辈辈生活在老山里,与世无争,刀罕唯一知道的外界消息便是,如今外边大元已经亡了,现在是大明的天下。
这还是去年之时,有个大明的官员来到族中,宣称部族现在归车里宣慰司所管辖时,他才知道的。
什么大元大明的他不懂,有什么区别他也弄不清楚,不过他却觉得大明比大元要好一些。
因为大明的官员说,新朝创建要有新的气象,免征三年粮税,往后收粮,也只要种十收一便成。
正好这几年他可以好好种地,攒些银钱娶个美丽的萨妮,再生几个小娃娃,然后就这么过一辈子。
但是部族的土司岩温老爷似乎对大明很不满,刀罕对此很不理解,大明三年不收税负,这已经很好了啊。
以前大元时收税收得可狠了,都是种十收三,在最后的几年里,横征暴敛,都是种十收五,甚至最狠的时候都收到七了,刀罕的母亲饿死,就是大元给害的。
可自从大明的官员来了后,土司老爷却是整天骂骂咧咧的,好像大明不征税是害了他似的。
不过土司老爷的事儿,他刀罕可不敢去过问,不然会被土司老爷给扒皮的!
最近到了三七采收的季节了,刀罕趁著种地之余,也会去山中采割三七,然后卖给经常来山里收药材的行脚商,也能换一些盐巴啥的。
行脚商告诉他,大明朝廷又来人了,而且还是从京城来的大官,正在附近的几个部族放会动的画片儿呢。
那会动的画片可神奇了,里边的人会动,会说话,就和神仙似的。
看行脚商说得奇妙,刀罕心中也觉得好奇,也想去看一看,但是没有土司老爷的允许,族里的人不能擅自离开寨子。
刀罕也想去山外边看一看啊!
行脚商走得远看得多,在刀罕眼中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懂的东西也很多,于是刀罕便悄悄的问他,为何大明宣布不收税后,土司老爷会如此愤怒呢,明明免征粮税是件大好事啊!
行脚商听了后,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苦笑了一下,却是告诉他,因为土司老爷自己占不到便宜了。
这一下刀罕更奇怪了,税是给朝廷的,关土司老爷什么事。
行脚商偷偷告诉了他,因为在大元之时,朝廷税负是由土司代为收缴,这其中,可有大文章了。
虽然土司收上好几成的粮食上去,不过却可在其中私自扣留一两成,甚至朝廷要加一成的税,土司也会擅自加到两成或是三成。
而如今大明宣布免征三年粮税,三年后一成粮税也是由车里宣慰司的官员来收,这土司老爷啊,再也不能中饱私囊喽。
此为226章,我操作失误,把章节的数列弄错了,章节名的数列不能修改,也只能将错就错了,不影响阅读,以后就按起点给的章节数列来吧
第227章 电影下乡
土司老爷把大家交上去的粮食给中饱私囊了?
刀罕著实不能理解,为什么土司老爷要这么做?
他可是大家的族长啊!
一瞬间,刀罕心中,对以往那个高高在上,充满了畏惧的土司老爷岩温,第一次升起了一丝怒意!
行脚商叹了口气,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往别家继续收三七去了。
刀罕却是呆呆的立在原地,脑海中却是想到自己的阿娘饿死时,阿爹那红得可怕的眼睛。
大元时,朝廷让土司老爷收税,在税负那么重时,土司老爷还擅自给大伙儿加税,怪不得大伙儿活得那么苦,没米下锅的时候,只有土司老爷家的粮仓是满的。
是他,侵吞了大伙儿的粮食!
是他,害死了自己的阿娘!
站立了许久,刀罕的眼睛都红了,可是,自己又能怎么样?
土司老爷就是这寨子的主人,而且他还是族中的大祭司,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自己如何能奈何得了他?
好几年前,曾经寨中有人,仅仅是因为太饿了去土司家偷了点粮食,便被他当众剥皮以示惩戒。
那血淋淋的场景,至今还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中。
刀罕失魂落魄的回到家中,虽然愤怒不已,但对土司的恐惧,却让他只能将这份愤怒,给深深的埋在心底,甚至都不敢表露出来。
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他和往日一样,种田,上山采药,这段时间,寨中来了一些神秘人,那些人穿著古怪,看著也不像大明的汉人,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人。
土司老爷郑重的接待了他们,然后便让他们住在家中,整日也不见出来,神神秘秘的。
虽然后好奇,不过刀罕却不敢去打听,土司老爷家戒备森严,但凡靠近一点都会挨揍,甚至是会丢掉性命。
此时,在土司岩温的家中,岩温正大摆宴席。
桌上,摆著各种寨中的特色美食,香茅草烤鸡,烤鱼,炖山珍,竹筒饭,竹筒烧肉,火柴干巴等等,满满登登一桌。
这些吃食,有的寨中百姓只在过泼水节时才见过,而有的,却是闻所未闻。
岩温亲手给黎苍倒上一杯甘甜的米酒,“黎公子,你远道而来,尝尝我们傣家的美味。”
来到寨中的,正是黎苍一行!
在收到黎季嫠的命令后,黎苍便带著一众家将和黎季嫠的心腹阮承平,借道老挝,偷偷进入云南境内,秘密会见对大明不满的土司。
在见到岩温之前,他已经秘密见过第一个土司了,那土司拍著胸脯表示,只要安南对老挝用兵,他们便在云南起事,和黎季嫠南北呼应!
不过那土司也提出了条件,便是安南要给他们提供兵刃武器,因为大明对矿藏的管理格外严格,不少土司手中的矿,都被大明收回了朝廷,他们根本就没有钢铁可用。
对于这一点,黎苍当即表示一定会满足那位土司的要求的。
第一次会面,在黎苍看来是圆满成功,然后他们又带著第一位土司给岩温写的信,赶到了曼撒茶山脉的寨子中。
在接触几日后,黎苍感觉到岩温对大明的态度,比起之前的土司来,更为恶劣,这正是他要找的人啊!
在岩温把酒满上后,他端起杯子,一口饮了下去。
“好酒!”
米酒甘甜可口,喝入口中生津解渴,这让黎苍大为满意。
“土司大人,我这儿有封信件,还请土司大人过目!”
说著,黎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递给了岩温。
岩温接过信封,拆开来一看,先是满脸震惊,紧接著,便是面露喜色。
岩温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道:“黎公子,你们果真要攻打老挝?”
如果按照信中所言,安南攻打老挝,他们土司在云南合力起事,有安南的助力,说不定,他真能从大明中独立出来,自立山头,还能弄个土皇帝当当。
虽然岩温常年待在山里,不过经常会去州府,对外界的了解,远超寨子中的百姓。
大明前年派出傅友德和沐英等将帅攻打云南,虽然大败元军,但那时的元军,已经腐朽不堪,简直不堪一击。
而云南山脉众多,地势险恶,一旦各地土司揭竿而起,明军只能是有来无回!
因此他岩温才有这个野心,脱离大明的统治!
黎苍哈哈大笑道:“土司大人,您觉得我们冒著生命危险,潜入大明境内,是来和你开玩笑的?”
“有黎公子你这句话,我岩温便放心了,来,我敬各位一杯!”
说完,岩温倒上米酒,然后和黎苍等人,大吃大喝起来。
就在此时,突然间门外传来了家奴的声音,“老爷,大明的官员来寨子里了!”
岩温闻言,顿时大怒道:“这群该死的汉狗,他们来寨子做什么?”
家奴小心翼翼道:“小的听人说,他们是来搞什么电影下乡的,需要老爷您召集寨子里的百姓,小人也不懂,所以连忙过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