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友朱元璋 第142节

  虽然明白黎季嫠的意思,但黎苍心中,依然充满了不忿。

  眼看着父亲黎季嫠即将逼得陈日炜退位,然后坐上王位改朝换代,而他黎苍,便是这安南国的王世子,未来这王位,还不是他了?

  到时候,这安南便属于他们胡家了。

  黎季嫠本姓胡,只不过因为祖上给清化宣尉黎训做了义子,才改姓的黎。

  虽然对外表黎姓,不过对内,他们还是以胡氏家族自居。

  可偏偏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大明却来掺了一脚,硬生生将黎季嫠所有的部署都给打乱了,这让黎苍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哼,黎苍,你和为父从政多年,怎么还是如此不长脑子,现如今,安南的军政、财政大权是在谁的手中?”

  黎季嫠冷哼一声,神色颇为傲然。

  “是在父亲您的手中!”黎苍恭敬回道。

  “整个安南大小官吏的俸禄,都由我来发放,官员之任免升迁,也是我说了算,安南的一兵一卒,也都由我来调遣!

  他陈日炜手中无一官可用,无分文可发,亦无一兵可调,甚至他陈氏宗亲的用度,都由我这个相国说了算!

  黎苍,且说说,这样的安南王,即便勾结上了明廷使臣,又能奈我何?”

  “父亲,我明白了,那我们接下来,便是什么都不要做,等着明廷的使臣回去?”黎苍道。

  “不,现在有一件事情,我们要做,而且速度越快越好!”黎季嫠目露凶光,恶狠狠的说道。

  “父亲,所为何事如此着急?”

  黎苍有些弄不懂了,刚才黎季嫠不是才说不要轻举妄动吗,此时又是什么事情如此着急?

  “立即往老挝方向增兵,越多越好,一旦明朝使臣回国,我们便要以雷霆万钧之势拿下老挝!”黎季嫠的语气不容置疑。

  黎苍闻言,顿时大吃一惊,“父亲,明廷已经知晓我们对老挝的意图,如今肯定会在云南方向有所部署,我们继续增兵,是否会进一步刺激明廷?”

  “不怕,大明才收复云南没几年,如今云南和大漠一样局势未稳,甚至情况比大漠更糟,云南丛林密布山林众多,地形之复杂不是大漠可以比拟。

  因此明廷的精力,肯定会放在稳定云南之局势,对付那些土司上面,根本无瑕顾及老挝!

  况且……”

  黎季嫠冷笑一声,问黎苍道:“你好好想想,接下来会是什么季节?”

  黎苍想了想,突然间恍然大悟,“雨季快到了,一旦进入雨季,连日阴雨不断,那明廷最为仪仗的,便是那犀利的火器,但在这雨季里,火器就是无用的烧火棍!

  我明白了父亲,雨季对于明军是巨大的劣势,但于我们而言,却是巨大的优势,我们早已习惯在大雨盆泼的泥泞中作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雨季结束之前占领老挝!”

  黎季嫠哈哈大笑道:“孺子可教也!不过,你也得去跑一趟!”

  “父亲,您是让我去当督军?”黎苍有些疑惑道。

  “不,你从老挝,直接进入云南,那里有不少对明廷不满的土司,在我们攻打老挝时,他们可以给明廷制造不小的麻烦!”黎季嫠沉声道。

  “明白了父亲,我便马上启程前往云南,这件事就包在孩儿身上了!”黎苍眼中露出了凶狠的目光。

  ……

  对于新枪的制造,整个工部加上重工厂都是连轴转,所有人都忙疯了。

  李敏再一次体会到了当初造蒸汽船时的紧迫感,因为新枪的制造牵涉的部门太多,需要他这个尚书在各部各厂之间予以协调,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不过众人的辛苦也带来了一些好处,便是各部各厂之间的,已经开始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协同配合机制。

  现在李敏每日必备浓茶和可乐等碳酸饮料,就是为了在疲惫之时喝上一口解乏。

  工部的顶头上官如此,底下的大小官吏更是忙得晕头转向。

  工部的侍郎,每日奔波于各厂之间,有时就连大朝会也不见人影,对于此,朱元璋也表示了充分的谅解。

  而吏部和兵部也没逃过这一劫,新枪的制造需要充分调配各级官员,这自然是吏部的职责,而兵部的话,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唯有礼部,虽然礼部权限重大,但和其他各部一比,倒成了最清闲的一个了。

  这让礼部的官吏们,心中多少有些酸溜溜的,自嘲为清水衙门。

  当然除了工部外,压力最大的便是户部了,造预算,批钱,审计,每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都需要户部支持,总结一句话就是,打钱!

  新枪的制造,前期投入巨大,不过让杨思义和李敏没想到的是,在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制过程中,倒也出现了不少意外之喜。

  钢铁厂在试制无缝钢管时,倒是弄出了不少全新的钢铁材料,有的硬度和坚韧度,比起之前的钢铁,有了大幅度提高,可以用在蒸汽机以及锻造机,甚至是各种机床以及切割机、铣削机的刀片上。

  还有的钢材,延展性和耐热性特别好,用于制造蒸汽机和酿酒设备的锅炉以及管道,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还不算什么,在工业司和钢铁厂的精英工匠的捣鼓下当然他们现在都被朱元璋授予工程师的荣誉称号了。

  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钢铁架构,其承重性是以往任何建筑结构都无法比拟的。

  这种全新的钢铁架构,用途自然是造桥了!

  由于钢铁工艺的进步,弹壳的一体成型压制机也很快被造了出来,由于多处新铜矿的开采,用于造弹壳的铜料也是准备充足。

  除此之外,负责制造火药的军器局,也试制成功了硝化棉,无烟发射药也很快制造了出来。

  当一系列成果摆在朱元璋面前时,他这才彻底明白,什么叫推动工业的飞跃式进步了!

  不过要论最忙的,刘三悟肯定能拔得头筹,大禹治水三年路过家门而不入,他刘三悟如今是有家而不得归。

第223章 令人瞠目结舌的新枪

  作为新枪督造,刘三悟只能整日吃睡都在武备研究所,甚至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在忙些啥。

  有一段时间,他家夫人甚至都以为他犯了啥事儿被锦衣卫抓了,还带着家中娃儿哭着喊着到诏狱去找人,这让毛骧也好一阵头疼。

  对于刘三悟的人品,毛骧还是颇为钦佩的,将这件小事儿汇报给朱元璋后,朱元璋也是哭笑不得,不过也是佩服刘三悟夫人的胆大泼辣。

  敢去诏狱要人的,这位也算是开了大明之先河了。

  只得下了一道诏书以示安慰,并赏赐了不少绫罗绸缎,这才打消了刘家夫人的疑虑。

  自家夫人给锦衣卫指挥使还有当今陛下造成了一些小困扰,刘三悟还不得知,此时他也没有心情去管这些。

  因为新枪的制造,快要成功了!

  由于有现成的图纸和详细的工艺制造流程,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制造还算顺利,其中不少零部件比如活塞、机匣、枪机、击发机、弹匣与枪托等已经制造出来了。

  而难度最高的枪管和复进连杆,也造出了好几个样品。

  此时枪械所有的零部件,都摆在军备研究所的大桌上,众人看着连日来的成果,心情既是激动又是忐忑。

  刘三悟早已将枪械的构造熟记于胸,他小心翼翼的装配着枪支,一会儿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一支全新的步枪出现在了大伙儿的眼前。

  新枪油光锃亮,散发出充满了金属的冰冷寒光,和以往的针发枪比起来,更具某种奇特的机械美感。

  众人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枪虽然造出来了,可不还不知道效果如何。

  枪是全新的,子弹也是全新的,会不会顺利击发,有没有炸膛的风险,一切都是未知数。

  刘三悟抚摸着枪身,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然后拿起黄橙橙的子弹,毅然决然的向靶场走去。

  众人也忙不迭的跟了上去,来到靶场,大气也不敢出,紧张的看着刘三悟将子弹一发一发的压入了弹匣中。

  随着刘三悟举枪瞄准,众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刘三悟却是深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毫不犹豫的扣下了扳机。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声,然后“叮咚”一声,弹壳被自动抛了出来,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弧线。

  那声音,在众人耳中,是如此的美妙动听,紧接着,又是“砰砰”几发连射,数枚弹壳被连数抛到半空中,在众人眼中,就如同美妙的舞姿一般,令人陶醉。

  一口气打完十发子弹,刘三悟放下了枪,大伙儿在反应过来后,瞬间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不少人热泪盈眶,这段时间的辛苦鏖战,总算是有了成果,他们也将为大明的武备发展,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刘三悟倒是淡定得很,他挥了挥手,让大伙儿安静下来,“大家先不用着急,得通过兵部和京营的测试,才能算是完全成功。”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立刻禀报陛下,我们马上去演武场,试验新枪!”

  当朱元璋率领着徐达等人赶到演武场时,刘三悟已经等候多时了。

  这等重要时刻,朱棣、徐辉祖和李景隆三人组,自然也是要凑凑热闹的。

  看着全新的枪支,朱元璋心中一阵激动,从刘三悟手中接过新枪,端在手中爱不释手的仔细观察着。

  泛着寒光的枪身,充满了机械的质感,端在手中就觉得踏实。

  能进一步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经过多日的努力,终于制造出来了。

  又看着刘三悟带来的子弹,一颗颗黄橙橙的,闪耀着耀眼的光芒,看着就跟金豆子一样,煞是惹人喜爱。

  随手拿起一颗,放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刘三悟趁机说道:

  “陛下,有了这黄铜所造的子弹,就再也不用担心下雨或是在海上时,子弹受潮了,而且……”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此种子弹,在战斗结束后将士打扫战场时,还能予以回收,这样的话,亦可节约铜料。”

  “嗯,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对这个还没有概念,但是能节约的话也是挺不错的。

  不过李敏和杨思义一听弹壳还能回收,顿时就来了兴致,这陛下不当家真不知柴米油盐贵,虽然目前有好几处大型铜矿在开采,但铜矿价,真比铁矿价高出不少啊!

  起先杨思义看着那一车车的铜给做成子弹,也是有些肉痛,这哪是用铜做子弹,这完全是在用钱做啊!

  现在得知子弹壳能回收,肉痛的感觉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徐达看着新枪也是眼热不已,忍不住问道:“刘主事,这枪比之针发枪,其射程和威力如何?”

  这个问题,在刚拿到图纸看到膛线时,刘三悟还有些疑虑,不过如今,他能做出答复了。

  他正色道:“回国公爷,由于新枪的枪管采用了全新的制造工艺,此种工艺,名为膛线,便是在枪管中,用特殊的机床拉出一阴一阳两条线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击发子弹时,弹头顺着膛线经过枪管时,会产生极速的旋转,从而提高枪口初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大大提高射程和精度!”

  在枪管内拉膛线,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枪管那么小,又是如何在里边拉线的,这得是何等的精妙绝伦的工艺啊!

  刘三悟继续说道:“不仅如此,由于子弹采用了全新的底火和发射药,其所带来的威力提升,也是以前的纸包弹所无法比拟的。

  这么说吧,针发枪的最远射程在二百二十米,也就是七十丈左右,而新枪的标准射程就达到了四百米,也就是一百一十多丈,至于最远的话,我还没有试过。”

  四百米,一百一十多丈?

  所有人闻言,皆是大吃一惊,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如今他们都已经熟悉了厘米、米这些单位了。

  这新枪,居然能打四百米远?

  天爷啊,四百米接近一里路了!

  而且这还只是标准射程,最远能打多远,没有人知道!

  朱元璋虽然见多了李晗带给自己的惊喜,但这一次,依然是被震慑到了。

  “标准射程有四百米,几乎超过原来针发枪的一倍了,你刘主事吹牛的吧,我不信!”

  徐达难以置信道。

  刘三悟笑笑说:“魏国公别不信,我真没有吹牛,而且不光是射程远超针发枪,就连威力,也是大幅提升。

  针发枪能发挥最大威力的距离是七十到一百米,而新枪的话,在射程超过四百米后,其威力依然大于针发枪!

  这样吧,我光说的话陛下和诸位上官没有印象,不然自己试一试便知道了。”

首节上一节142/1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