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让众人觉得哭笑不得,酿酒师傅居然被自己酿的酒醉倒了,这恐怕也是古往今来头一遭了。
全程观看了制作酒精过程的朱元璋突然想到,酒精实质上便是将烈酒经过数次提纯后得到的产物。
在进行第一次或第二次蒸馏后得到的酒,其实已经是香味扑鼻了,比起如今大明烧酒来,不知烈了多少。
那么,以后在生产酒精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顺便生产出这等好酒出来呢?
待张德旺醒后,便让他去尝试尝试吧。
朱元璋又找来小瓶装满酒精,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太医院。
老李说这东西能杀死细菌,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验证一番。
来到太医院,见到楼英寒暄一番后,楼英有些激动道:
“陛下,多亏了奇人送来的显微镜,如今微臣已经发现,这世上,有多种多样的细菌,不同的细菌还能造成不同的后果。
就像是以往有人受重伤后,往往在养伤的时候会伴随发热高烧甚至剧烈咳嗽的现象,以前我们总认为是风邪入体,现在微臣弄明白了,其实便是伤口感染了细菌。”
朱元璋惊奇的看著楼英,自己还想著在他面前炫耀一番呢,没想到他已经自己发现了。
不过这也多亏了老李送来的显微镜,才让他有了如此重大的发现。
“但如何祛除伤口上的细菌,却让微臣百思不得其解,虽然通过烧开水能烧死细菌,但显然不能用在受伤之人身上,那只会加重伤情!”
楼英有些苦恼道:“微臣愧对陛下的苦心栽培啊,也愧对奇人的期待,唉……”
“楼太医不必过于忧虑,咱有办法!”看著楼英苦恼的样子,朱元璋又开始得意起来。
“陛下,您真有办法?”楼英闻言,顿时喜上眉梢,满眼期待的看著朱元璋。
“楼太医,你看这是什么?”朱元璋掏出了装了酒精的小瓶,递给了楼英。
楼英有些狐疑的接过瓶子,然后拔开了瓶塞,顿时,一股浓郁的酒味扑面而来,充斥著鼻腔。
“酒?”
“不,是叫酒精,这东西,可以杀死细菌!”朱元璋得意道。
“能杀死细菌的酒精?”楼英满脸不敢相信,慎重起见,他连忙做了一个切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紧接著又用试管往上小心翼翼的滴了一滴酒精。
然后,他在显微镜的镜头里赫然看到,在酒精的刺激下,一个个刚才还生龙活虎的细菌,瞬间便偃旗息鼓,直到一动也不动。
居然成功了,楼英欣喜若狂,一时激动得不能自已,有了酒精,能挽救多少百姓的性命啊!
这酒精,应该也是奇人送给陛下的吧,奇人真乃当世活菩萨,想到这里,楼英心中对李晗的敬意,又多了几分。
第195章 电影下乡
“楼太医,如何了?”
虽然看楼英那惊喜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已有了定数,不过还是忍不住问道。
“陛下!”
楼英叩拜在地上,向朱元璋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楼太医这是为何,还请快快起来。”朱元璋急忙上前去搀扶楼英,楼英却激动道:
“陛下仁慈,心怀百姓,送来这酒精,能挽救千万人之性命啊!”
“楼太医言重了,这千万人之性命,咱还得仰仗你啊!”
“陛下请放心,此乃臣分内之事!”
确定了酒精有效后,朱元璋心中的激动之情,其实比楼英更甚。
楼英想到的是万千百姓,而他考虑的则更加深远,酒精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战场上啊!
老李啊老李,你还真是送给咱一份大礼了,朱元璋对李晗的感激和崇敬,又加深了几分。
当即命人,给太医院划出一块地来,专门用来生产酒精,同时也封了张德旺为酒厂的主事,在生产的酒精同时,也生产上好的烧酒。
不过这工艺流程,却是要严格保密的!
酿个酒而已还能酿成朝廷命官,这天大的喜讯,几乎让张德旺再次晕倒过去。
这不是祖坟冒青烟,这是祖坟被地龙给拱炸了啊!
弄出了酒精后,朱元璋并没有歇著,还有无数的事情在等著他去处理。
增强全民的民族认同感,已经和海洋贸易一样,被他确定基本国策之一了。
在和徐达观看了《中华通史》的纪录片后,在接下来的大朝会上,他盒饭众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纪录片的循环播放活动。
而这一活动,被他命名为电影下乡。
虽然不一定都是在乡村播放,但这名字是老李给取的,他自然就直接拿来用了。
毕竟皇权不下乡,很多政令也只到县衙这一级别,因此乡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实际上是不怎么受皇权影响的。
不然也不会有天高皇帝远这么一句俗话了。
因此用纪录片来宣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增强偏远地区百姓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这一政令的宣布,倒是获得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不过也有提出反对的人。
这些人反对的理由,无外乎是教化万民,应采用圣人之言,方为正道也。
这让朱元璋差点在朝堂上就破口大骂了,那些什么圣人之言儒学之道,就连自己这个开国之君都只敢说一知半解,你让那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山间村民去学圣人之道?
信不信人家一个锄头就挥了过来,告诉你锄头才是硬道理!
他也懒得和这群老夫子去辩经了,因为老李说过,辩经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东西。
当即,他便命太监在朝堂上架起了投影仪,然后当著满朝文武播放起了《中国通史》。
虽然如今知道“会动的画片”的人并不在少数,但除了徐达等几个勋贵和在京师匠造书院任职的工部官员外,亲眼看过投影仪的,还真没有几个。
要知道在如今的应天府,看过“会动的画片”,可是一件最高尚的事儿了,无论是谁,都能吹上几句,说那画儿有多么的神奇,里边娘们儿的腿,有多长有多白。
谁要是说自己亲眼见过,那更会引起无数人的羡慕。
因此画面一出,随著激扬的音松下响起,伴随著那浑厚而具有磁性的男声旁白,满朝文武在瞬间便被震撼到无以复加!
就连见识过未来战争,在匠造书院看过无数次投影仪的李敏,此时也被震惊到了,那精良的CG动画,那宏大的场面,顿时让他目瞪口呆。
唯有徐达在一旁洋洋得意的看著众大臣那震惊的表情,心中别提有多得劲儿了,嘿嘿,就喜欢看这群家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知道那个穿草裙的是谁吧,那是有巢氏,咱们如今居住的房子,最早就是他盖的。”
“那叫钻木取火,诶,那个吃草的是神农氏,嘿嘿,你们不知道吧,我老徐都知道!”
徐达忍不住的喋喋不休著,然后念叨著其他人实在受不了了,直到李敏忍不住大喝一声“住嘴吧魏国公”,徐达这才闭上了嘴。
不过一会儿后,他又忍不住念叨了起来,不过这一次声音小了许多。
当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化为画面呈现在眼前时,几乎让所有人都重新认识了一遍中华的历史。
而这一次,印象更加深刻,也更加让人热血澎湃!
满朝文武观看了《中国通史》后,所有人都沉浸在那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久久不能自拔。
不少人眼睛都红红的,李敏和杨思义等人,更是看得热泪盈眶,祖先的智慧令他们动容,那拼搏的精神让他们感动,那恢弘壮阔的历史,更是让所有人久久不能忘怀。
而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提出反对声了。
将《中国通史》拷贝了数份,当然,朱元璋早就学会了拷贝这个技能了,复制粘贴嘛,再简单不过了。
最先选择试放映的地点,便是在京师匠造书院、国子监以及工业司三个地方。
匠造书院和工业司是最早接触投影仪的,而国子监,却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经过论学大会一事后,国子监的儒生们,虽然平静了许多,不过保不齐他们以后又会闹什么么蛾子,因此首要便是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中国通史》一经放映,顿时在三个地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令朱元璋没想到的是,反向最积极的,竟是国子监的儒生。
不少人纷纷前往方孝孺所主管的书局投稿,文章无一不是《中国通史的》观后感,也有对中华历史的讨论和赞扬。
第一步放映大获成功,朱元璋逐步开始调集投影仪,开始在应天府内公开放映。
同时,也从京营中抽掉了人马,带著投影仪,开始往云南、川蜀等地开拔。
川蜀等地天高皇帝远,而云南前年才收复,正是朱元璋需要笼络民心的地方。
这一下,更是引爆了百姓们的热情,不少人一开始是抱著看新鲜玩意的心理去的,也有人是想去看又长又白的腿,但是当音松下响起时,所有人都彻底被震撼到了!
就连日本的使团,也被惊动了,当第一次看到时,便被那画面震撼到无以复加,甚至以为见到了神迹,都跪拜了下来,惹得周遭的百姓都是一阵哄笑。
投影仪的放映,让日本人对大明的恐惧,又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一个能造出如此奇观的大帝国,还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第196章 子孙后裔
菅原忠次从观映的现场回到同文馆后,浑身直哆嗦,双腿发软,走路都走不稳,如果不是有人搀扶著,恐怕此刻的他,早已瘫倒在地上了。
其余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小野英世撑著一口气回到房里,然后便彻底跪拜在了地上,大口喘著粗气,眼神中尽是恐惧之色。
此时的他们,耳边依然萦绕著那激扬的音乐和震天动地一般的画面,只不过,那音乐于他们而言,就像是索命的魔音,而画片里那山崩海啸的场景,更是宛如地狱一般。
当画面里出现了千军万马时,他们在那一瞬间,几乎都认为那势不可挡的军队会从画面中跳出来杀向他们。
《中国通史》如同梦魇一般深深的折磨著他们,太可怕了,所有人都被这超出常识的一幕给深深震慑到了。
大明什么时候,拥有犹如魔神一般的伟力了?
同文馆内沉寂得可怕,一种名叫恐惧的氛围,正在逐渐酝酿发酵,就像是会感染一般,让所有人沉浸其中。
小野英世更是忘不了画面中的那一幕幕所展现的内容,远古之时,盘古开天辟地,之轻者上浮为天,之浊者下沉为地,原来,天地是这么来的啊!
还有那女娲造人、补天,这些自己耳熟能详的中华上古传说,原来都是真的!
这些,都是自己亲眼所见的,自己,是真正见到了上古之神了!
还有三清,还有雷公电母等各路神仙,小野英世第一次感受到了,传说照进现实的震撼和可怕!
虽然那宏伟的画面中,有个声音在说,这些都是中华先祖的美好想像,但是,这个世界上,谁又能将想像给呈现在世人眼前?
中华拥有真神之庇护,为何还如此谦虚?
小野英世对自己看到的神话传说深信不疑,同时,又对本国的创世神话开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什么伊邪那岐、伊邪那美,什么须佐之男,什么天照大神,如果是真的话,那为何自己从未见过?
他们是假的,通通都是伪神,可笑那天皇,居然还自称是伪神之后裔,厚颜无耻,南朝还把那狗屁不通的三神器当宝贝一样供著,简直可笑!
既然这个世界都是中华之神所创造的,那自己,不也是中华的后代吗?
而且大秦之时,始皇帝曾派五百童男童女东渡寻仙药,最后落脚日本,在九州、四国、富士山等地繁衍生息,而自己的家族,祖上正是来自四国,那岂不是说,自己是纯正的大秦后裔吗?
他越想越觉得如此,突然间,他感觉到,大明提的条件,好像也没那么苛刻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诱人。
同样都是中华之后代,为何日本不能像高丽一样,全盘接受大明提的要求呢?
在昨日之时,他还觉得这些条件无法让人接受,如今在他眼里,这是大明对海外流落的子孙的关爱啊!
而且鸿胪寺的崔少卿,不不,如今已是代理寺卿了,他提的这些条件本身,也的确非常诱惑。
就像是高丽一样,全面恢复通商,让大明的货物,毫无阻碍的进入日本,这大明满满的父爱,为何菅原忠次等人还看不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