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87节

  赵昕看苗娘子竟然还在一旁看戏,也是道:“苗娘子你不救救我么?”

  苗娘子便道:“我救你做什么,就让你爹爹狠狠地教训你一顿才好!”

  赵昕无言以对。

  只能是一边挨打,一边更加地坚定了,等他长大了,必须要到外面走一走的想法。

  这不走一走不行啊!

  不走一走的话,这朝堂上的臣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自己想发挥一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一下主动权都不行。

  见赵昕安静下来了,又似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估计下一步,说不定是苗娘子也薨了。

  赵祯也是道:“此前给你封了豫王,其他的赏赐,都没有提。”

  “正好,最近孟州有一片庄园,土地方圆十里,河贯其中,尤为膏腴,有佃户百余家,农田大约三四万亩,就赏给你了。”

  赵昕一听到这,眼前便是一亮。

  “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赵祯不解,“怎么,你觉得爹爹难道做不出这样的好事?”

  赵昕便道:“倒也不是,只是这方圆十里地,而且还有三四万亩的良田,这应该不小了吧,爹爹你是怎么要来的?你查贪官了?”

  赵祯便没好气道:“是这庄园的主人犯了点事,所以他的庄园被官府给没收了,本来是要予以拍卖的,但我看这地方还行,离东京城,也就二百里。因此,就直接用一万五千贯给直接买了下来了。”

  赵昕也是立马就在心里面算了一笔账,一万五千贯,四万亩地,这一亩地,才值三百七十五文?

  这不科学吧!

  便道:“爹爹,这一亩地才值三百七十五文?”

  赵祯也是回道:“那你以为应该值多少?”

  赵昕便道:“再怎么样,也不能少于十贯吧。我怎么觉得爹爹你被别人给骗了,若真的是尤为膏腴,怎么可能才值这么点!说不定根本就种不上庄稼!”

  赵祯便道:“这东京城周边一般差一点的土地,五六百文一亩,好一点的一两千钱,甚至是两三千钱,这都很正常,这土地的价钱,受很多东西影响,土地的肥力,灌溉的难度。而且……大概是这片庄园太大,没有人接手,所以这才以最低价一万五千贯来拍卖。这当地官府的估价,错不了。”

  赵昕便道:“所以爹爹你拿你的权力,直接就以最低价买了?”

  赵祯白了他一眼,“你爹爹我是看他一万五千贯都没人接手,甚至后来降到了一万一千贯,还没有人,才以一万五千贯给买的。”

  赵昕:“额……那你可真大方!”

  不管了!

  此前他确实没怎么留意过这土地的地价。

  可假若大宋的地价真的如此便宜,为何百姓还活不下去?

  这只能说让赵昕很是费解。

  感觉……

  这里面绝对有什么猫腻。

  说不定根本就是块烂地,否则,谁家的好地每亩就卖三百七十五文。

  当然!

  好与坏的,都无所谓了!

  对赵昕来说,只要是块地就行!

  然后……

  赵昕便又开始问起了他爹爹其他地方的地价。

  (本章完)

第97章 可以当宰执?

  只能说……

  大宋的地价,各地跟各地不同。

  而且,这上等的田地,跟下等的盐碱地,自然也有不少的差距。

  像是一般的上等田地,基本上就在两贯一亩左右。

  当然,如果是在山区,由于田地缺乏,也有卖到足足三五贯的。

  因此你非要说这价格有没有一个什么标准的话。

  在平原地区,基本上就是两贯一亩吧。

  显然!

  赵昕这四万亩封地,能卖到如此便宜,绝对是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是因为面积太大,所以能接手的人太少,因此,才卖不出去高价么?

  或许吧!

  反正……

  接下来,赵昕只要往那边走一趟,就清楚大概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烂地当好地卖,还是好地真的卖不出去了。

  赵昕当场便申请,明天他要去封地走一趟。

  一共二百里路,坐马车,一天算他走八十里便停下休息,再慢,两天半也就到了。

  赵祯则是有些犹豫。

  毕竟……

  这天下本来就开始动荡不安,这要是万一在路上出了什么意外的话。

  那可怎么办?

  便道:“爹爹调五千禁军陪着你一起去吧。”

  虽然说赵昕很想拒绝。

  不过……

  考虑到他爹爹确实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了。

  赵昕也只能是默许了。

  隔了一日!

  赵昕便带着自己的五百厢兵,还有五千禁军一起出发。

  另外……

  还把杜衍、欧阳修、王素、余靖以及蔡襄,都给一起带上。

  杜衍今年六十五岁了,是个又矮又瘦,头发都已经花白的老头,赵昕对其的印象,只能是从他处事当中,看出对方,做事颇为严谨细密。

  除此以外……

  便看不出其他的东西来。

  当然!

  这一趟出行,倒是可以很好地观察观察这些人。

  至于欧阳修,长得奇丑。

  个子不高,肤色差,虽说不是丑得惨绝人寰,但绝对也称不上好看。

  妥妥的,人丑就要多读书。

  出发的时候,自然,这五人也以长得奇丑的欧阳修为代表,率先提出了对豫王殿下的议论。

  只见他对其余四人道:“我怎么觉得官家这是在有意培养豫王?”

  余靖也有这种感觉,只不过,在他的理解里,官家这培养方式,比之其他帝皇的培养方式,都还是有点过于超前了。

  然后便有人道;“官家就剩下这么一儿子,也正常。”

  说话之人,是王素。

  王旦之子。

  王旦又是谁。

  真宗时的宰相,最后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

  可见,王素比之这杜衍、欧阳修来说,绝对是名门之后。

  再加上,又还很年轻,所以很敢说话。

  不过这也正常!

  自己的爹爹,都做到了国公了,自己作为国公家的儿子,肯定不能辱了先祖的名声。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千万不要学得急功近利。

  否则……

  这先祖的名声最终也就说不定成了负累了。

  蔡襄应该是这里的人当中最小的,比王素,都还要小了五岁,此时听得王素这么说,自然也开口道:“可难道不是因为恰好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才必须好好地看着,不要让他独自出远门?”

  蔡襄有着一把非常好看的美胡须。

  虽然年纪最小,但也不至于让人看着他觉得他不够稳重,这都是蓄须的功劳啊,可就是因为他打理得这么好,反倒是让人感觉他有点油腔滑调的。

  相比之下,余靖就没有他那么喜爱打理自己的胡子了,显得有些不修边幅,说道:“杜公怎么看?”

  ……

  这就是赵昕所带出来的五人。

  一个谨慎细密,又矮又瘦,头发花白的老头。

  一个奇丑无比,因多读书而从此出名的男人。

  一个国公之子,先辈盛名在身。

  一个喜欢把自己的胡须打理得很漂亮,可却反倒让人感觉有点油。

  以及一个不是很修边幅,说话还会喷口水的。

  杜衍!

  欧阳修!

  王素!

  蔡襄!

  余靖!

  赵昕由于不怎么熟知这一段的历史,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些家伙其实都是支持新政的改革派。

  当然!

首节上一节87/1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