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94节

  对普通人来说,能看到大人物倒霉,也算是生活中难得一见的调剂了。

  见众人都是疑惑,人群中有人开口解惑道。

  “你们平常都不看报纸的吗?”

  “大唐日报上说了,这几位勋贵走私贩卖鸦片的事情发了,皇帝大发雷霆,下令严查,严惩,绝不姑息。”

  “这不,就要掉脑袋了!”

  听罢这话,四周众人不由得恍然。

  “原来如此!”

  “原来是因为贩鸦片的事情啊,真他妈活该。”

  “就是就是,都当官封爵了还不满足,还要去贩鸦片害人,简直就是死不足惜,皇帝杀的好啊!”

  “看来朝廷是真的决心要查禁鸦片了,竟连这些勋贵贩鸦片都要被杀头。”

  “何止啊,朝廷为了禁烟,这不又和英吉利国的洋人开战了吗?”

  “不过,这倒也是好事,鸦片那可真是害人的东西,都禁了才好!”

  “对,打死那些洋鬼子,叫他们往我大唐贩鸦片。”

  乔致庸站在原地,看着囚车从自己面前走过,听着四周的议论纷纷,神情相当复杂。

  都说他们这些商人可怜,在当权者面前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可这些所谓的勋贵大臣,其实和他们也没什么分别。

  皇帝一声令下,照样得人头落地。

  ……

  刑场外,一间茶楼二楼。

  听着茶楼外的喧闹,彭正觉忍不住叹了口气,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砸在桌面,怒其不争的说道。

  “哎,老张他们糊涂啊,干什么不好,非要去贩鸦片,这下好了,把自己的小命都给搭进去了。”

  彭正觉也是天地会出身,在大唐打天下的过程中,他出了不少力。

  如今在朝中同样身居高位。

  不过,他这个人比较识相,在李奕下令禁烟之后,他便断了自己手上的那些生意。

  所以,这次朝中严查禁烟,才没有牵扯到他身上!

  一旁,瘦的和麻杆一样的徐胜闻言,神情不是很好看的说道。

  “老张他们固然有些不对,可陛下直接下令赐死,也着实过于不留情面了些。”

  “他们几人当年可也没少为了大唐赴汤蹈火,如今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啊,脑袋就没了。”

  徐胜虽然明面上什么也没说,但话里话外却是在指责李奕过河拆桥。

  就差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给直接说出来了!

  彭正觉闻言,没好气的说道。

  “徐胜,你踏马慎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你小子哪里来这么多的屁话?”

  “脑袋不想要了?”

  李奕身为一名开国之君,他在军中的威望很重,自然不是底下人能随意置喙的。

  这人闻言,也知道自己失言,轻轻抽了自己一个嘴巴,不再说什么。

  一旁,另一名叫做周开的汉子开口说道。

  “不过我倒是觉得老张他们死的不冤枉。”

  “当年德祖仁皇帝可就是为了禁烟,而与英夷作战,牺牲在鸦片战争中的。”

  “别说陛下贵为皇帝九五之尊了,如果我老子是因为鸦片而死的,谁敢在我面前提鸦片这俩字,我也得弄死他……”

  周开是个孝子,所以对李奕的行为能够理解。

  嗯,这里他口中所谓的德祖仁皇帝,便是李奕登基之后,追封自己先父的谥号和庙号。

  众人闻言,皆是默然。

  彭正觉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好了,都别再说这些了。”

  “咱们今日前来刑场,也不过只是为了送老张他们几人最后一程,都少说两句吧,别把自己也给搭进去……”

  “喝酒,喝酒!”

  ……

  刑场上,平乐侯,安平伯,怀宁伯,东安伯等人,以及孙祥,鲍勃等人犯,都被押上了刑场。

  监斩官站在一座高台上,手持一封圣旨大声诵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平乐侯孙东来,安平伯张二河,怀宁伯李虎,东安伯宋波等,涉及贩卖鸦片,贪污腐败,故意杀人,走私商货,侵占田地,偷税漏税,投机倒把等十余项大罪。”

  “证据确凿,人证物资俱全,经三法司会审,判处死刑,剥夺爵位,并抄家!”

  “立即执行!”

  “望朝野上下,黎民百姓,引以为戒,遵守律令,若有再犯者,定当依法查办,绝不姑息。”

  “钦此!”

  监斩官话语落下,刑场上的士兵纷纷举枪。

  “打开保险。”

  “瞄准。”

  “放!!”

  下一瞬间,执法的士兵扣动扳机,伴随着一阵枪声响起。

  第一批押上来的四名人犯背后齐齐绽放出几团血花!

  在子弹携带的动能的推动下,他们的身体向前扑倒在了地面上。

  没挣扎几下,便没了气息。

  尸体被拖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第二批人犯。

  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声。

  尸体再次扑倒于地!

  刑场四周,传来一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

  英国公使馆!

  柏尔德密翻看着手中的报纸,脸色阴沉。

  这封报纸上是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报纸上登载着最近比较重要的国内外消息。

  报纸的第一页,上面便是加粗加黑的一行大字。

  【来自印度莫卧儿帝国大汗的承认,天可汗再度诞生!】

  在这篇报告中,详细记载了印度莫卧儿帝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尊奉大唐皇帝陛下为天可汗,并愿为大唐之藩属。

  而大唐也将开放对莫卧儿帝国的军火贸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来支持莫卧儿帝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支持印度人民争取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而这,对于英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噩耗。

  印度对英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英国看来,印度就是大英帝国的后花园。

  可现在,唐国却是将一只脚伸到了大英的后花园中,并且还要搅风搅雨。

  这是英国人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对英国人来说,相较起唐国插足印度的事情来,就连海峡殖民地被唐军攻陷,查尔斯总督沦为俘虏,也不算什么大事了。

  柏尔德密心中满是凝重,他都忍不住首相阁下感到为难了。

  被唐国这么一掺和,英国再想平定印度叛乱,难度真可谓是凭空增加。

  而这也使得柏尔德密哪怕在报纸上看到了沙俄丢掉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易手的消息,也不觉得高兴。

  因为,现在大英可要比沙俄难受的多!

  柏尔德密忍不住感叹。

  “哎,也就是印度距离大英的本土实在是太远。”

  “否则,大英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

  奥地利,维也纳!

  和会现场。

  英国,法国,沙俄,奥斯曼,奥地利,普鲁士等国的使者聚在一起,正在激烈的争吵着。

  而他们所争吵的焦点,则是在于克里米亚的利益。

  “沙俄必须得全面退出克里米亚,退出黑海,沙俄不许再黑海和多瑙河沿岸建立兵工厂和军舰港口,这是大英的底线。”

  英国使者弗莱明拍着桌子,十分强硬的表态。

  沙俄使者当即提出反驳。

  “不,这绝对不可能!”

  “帝国绝对不会退出克里米亚和黑海,克里米亚和黑海乃是帝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我们并没有战败,我们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

  此时的沙俄要比历史上参加维也纳和会更具底气。

  因为,现在沙俄所面临的局势,要比历史上好的多。

  反而是英国所面临的局势有些被动!

  一旁的法国代表见此,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帮着沙俄代表说话。

  法国并不愿意看到沙俄在近东的力量被过分削弱,以至于英国一家独大。

  普鲁士的代表也是站出来,帮着沙俄说话。

  而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则是站在英国代表身后,立场不言而喻。

  奥地利代表则是不做表态,只是偶尔帮英国说两句,但也不过分得罪沙俄。

  随着时间流逝,谈判逐渐陷入僵持。

  

首节上一节594/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