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564节

  乔治闻言,整个人顿时呆愣当场,脸上的表情是无比的僵硬和不敢置信。

  “什……什么?”

  “上帝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房间内坐在桌子旁,把玩这小黄鱼的托马斯闻言,也是坐不住了。

  从桌子旁起身,大步走到门前,声音中满是急切的询问道。

  “什么情况?!”

  “印度人兵变了?谁给他们的胆子!”

  在问这话的时候,托马斯将满是疑虑的目光投向乔治,仿佛是在问他,你踏马究竟干了什么?!

  竟让底下人兵变了!

  乔治闻言,也是一脸呆滞。

  因为他也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就因为几颗猪油子弹?

  不至于吧?

  其实印度人之所以会在这时候搞兵变,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此时的英国人在印度实在是得罪了太多人。

  首先是军队方面,随着克里米亚战局吃紧,英国准备要从印度抽调兵力去增援克里米亚。

  这对殖民地军中的印度士兵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

  并且更重要的是,英国人的新募兵法规定,不仅士兵不能晋升军官,还要减少士兵薪酬;不尊重士兵宗教的风俗习惯。

  这些的规定,极大的侵犯了军队的利益。

  其次,就是印度的封建统治者,也就是地方上的土邦如今也是被英国人给得罪死了。

  起初,英国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在印度地方建立有效统治,采取的是和当地的统治阶级相勾结的策略。

  也就是通过利用封建土邦,承认其存在,来减少征服的压力。

  可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爆发,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对于封建土邦的政策,英国对印度的封建土邦的政策也是开始转变。

  19世纪上半期,殖民者通过“无嗣失权”“治理不善”等借口,剥夺了大量土邦王公统治权及特权。

  达尔豪济担任印度总督后,更是以丧失权利和治理不善为由,大刀阔斧兼并了一批土邦,其中重要的有奥德、詹西、那格普尔、撒塔拉等大土邦。

  在英国的有意兼并下,1848-1856年兼并的结果,全印土邦的面积减少1/3,未被兼并的土邦也全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

  在每个土邦被兼并后,英国人派遣专员进行统治,他的三、四个随员替换了几十个土邦官员,几百个士兵替换了原来土王豢养的数千名军队。

  此外,还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号。

  甚至有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后,其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要从红堡迁居至郊区,皇室的赡养金则从每月10万卢比缩减到1.5万卢比。

  并且,达尔豪济在奥德、孟买管区还以清查免税土地持有者的合法资格为名,没收了一批地主的土地,导致地主人心惶惶。

  再加上就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将印度变成了自己的商品倾销市场。

  在英国人的工业力量下,大量的印度手工业作坊破产,大量印度人失去生计。

  以及英国的残酷掠夺,使印度经济破产,饥荒不断发生。

  1770年的大饥荒夺去了孟加拉1/3居民的生命,从1781年至1824年马德拉斯发生了5次大饥荒,1812一1813年和1824一1825年,孟买发生了严重饥荒,1803一1837年,西北省发生了7次大饥荒。

  可以说,大英帝国这几乎是要平等的撞死每一个印度人。

  英国统治者已经丧心病狂的,把印度的各个阶级,都给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整个印度的各个阶层,都被英国人给得罪死了,整个印度,都在英国的压榨下,到了忍耐的极限。

  如今的印度,就像是一个火药桶。

  而这次的猪油子弹事件,不过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只不过,骄傲自大的殖民者明显不把印度人当人看,自然也就不会注意到印度对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怨恨。

  所以,才会对这次起义感到迷茫,觉得事情实在不应该发生!

  但是,在深吸一口气之后,乔治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一名白人士兵开口下令道。

  “去,向大英的本土士兵下达我的命令,所有人立即集结,准备镇压暴动。”

  “这些该死的印度杂碎,我一定要杀光他们!”

  如今的乔治,是真的恨死了拿着造反的印度士兵了。

  因为,在他看来,即便自己这次能将印度人的兵变镇压下去。

  那他企图派人去克里米亚,为自己捞取功劳晋升的事情,只怕也要泡汤了!

  而自己给托马斯的贿赂,也将打了水漂!

  乔治岂能不愤怒?!

  他恨不得杀光那些该死的印度人。

  只是,就在乔治下令准备平叛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嘈杂,几名白人士兵被击毙,一队裹着头巾的印度士兵从外边杀了进来。

  气势汹汹的向着乔治而来!

  在这些印度士兵中,带头的,便被他下令关押进监狱,然后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被判处死刑的孟加拉第三轻骑兵团第一连的连长阿米尔。

  “阿……阿米尔,你,你怎么被从监狱中放出来了?”

  乔治下意识后退几步,脸色陡变。

  阿米尔举枪,瞄准面前的乔治,脸皮一抽道。

  “是时候终结你们这些该死的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了!”

  “印度独立万岁!”

  话音落下,阿米尔扣动扳机。

  啪的一声枪响过后,乔治胸口爆出一团血花,踉跄着连退好几步,然后捂着胸口倒在地上。

  在阿米尔身后,几名印度士兵也是纷纷扣动扳机。

  啪啪的枪声响起,房间内包括托马斯在内的一众英国人都被击毙。

  “安达尔先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阿米尔将目光看向了带头起义的安达尔,询问他的意见。

  安达尔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去德里!”

  “拥护我们的皇帝陛下,重新统治他伟大的印度!”

  现在摆在起义军面前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个切实可行的政治纲领,缺乏一个具备足够威望的领袖。

  因为,带头起义的安达尔等人,多是些基层军官,他们在军中的威望有限,根本不可能控制军队。

  所以,他们迫切的需要一个威望足够的领袖,来借此获得法统,获得控制军队的名义。

  否则,他们的起义就只是乌合之众,迟早会被英国人剿灭。

  而如今的印度,适合做他们的领袖的,也就只有莫卧儿帝国的现任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了。

  以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数百年的威望,如果巴哈杜尔沙肯站出来振臂一呼,领导起义军,那整个印度都有可能应者景从。

  到时候,他们便真的有可能推翻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

  阿米尔闻言,点头说道。

  “好,我们这就准备往德里去!”

  “相信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愿意站出来领导我们,去抵抗英国佬的统治的!”

  ……

  德里,红堡!

  印度王宫!

  巴哈杜尔沙二世站在一座塔楼上,眺望红堡外。

  在红堡外,汇聚着大量的起义军士兵,整个德里城区,都变得闹哄哄的。

  在昨日起义之后,士兵们很快便一路从密拉特杀到了德里。

  并击败英国人在德里的驻军,控制了德里地区。

  在做完这些之后,起义军的士兵们开始在德里城内搜杀英国官员,以及基督教徒。

  而这些行为,又夹杂着抢劫,强奸,杀人。

  整个德里,都变得异常混乱。

  巴哈杜尔沙看着红堡外的骚乱,忧心忡忡。

  “阿里,那些起义军围了红堡究竟想要做什么?”

  巴哈杜尔沙忍不住开口询问自己身边的宦官总管。

  名叫阿里的宦官总管闻言,表情凝重的说道。

  “尊敬的皇帝陛下,据小人所知,那些起义军聚在红堡外,是想要皇帝陛下您站出来,领导他们起义。”

  巴哈杜尔沙闻言,却是非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是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这……这怎么可以?!”

  “我不行的,我真的不行的!”

  巴哈杜尔沙并非是对起义不感兴趣,他只是对英国有心理阴影。

  他实在太知道英国究竟有多强大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主。

  哪怕是大唐,也只能是在东亚和东南亚范围内不将英国当回事。

  一但出了这个范围,这个世界依旧是英国人的主场。

  否则的话,巴哈杜尔沙也不至于皇位都要没了,还老老实实的不敢反抗。

  他如果真的有反抗的勇气,早就反抗了!

  好一阵纠结之后,巴哈杜尔沙对一旁的阿里说道。

  “阿里,你代替我去拒绝他们吧。”

  “就说,我老了,折腾不动了,只想安度晚年……”

  只是,就在这时候,又有一名侍从进来汇报道。

  “皇帝陛下,出事了!”

  “米尔扎皇子被起义军拥戴为了总司令……”

首节上一节564/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