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外城变成了贫民窟,但内城却是依旧被满清权贵们牢牢占着。
在大唐收复京师,并抄家八旗之后,内城的宅邸自然是全部收归国有。
而李奕则是将这些宅邸都给进行了简单规划,准备要按照功劳的不同,对大唐的开国功臣们进行赏赐。
而就在这朝中群臣们开始看房子的时候,紫禁城中也是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李奕亲自带着赵氏等人在紫禁城中闲逛,为他们介绍一座座宫殿不同的用途。
“现在母后看到的,就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里面最大的,也就是太和殿,即传说中的金銮殿。”
“后面两座略小些的,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
李奕亲自搀扶着赵氏,登上御阶,往太和殿走去。
李奕指着眼前红墙黄瓦,朱楹金扉的建筑开口说道。
“这保和殿,就是皇帝平时上朝,御门听政的地方。”
“前明时候叫奉天殿。”
打开太和殿的殿门,赵氏看着太和殿中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以及最上方那块““建极绥猷”的金匾,眼神中满是惊叹。
这就是所谓的金銮殿啊!
在此之前,赵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么一个老妇人,有朝一日竟能在金銮殿上散步闲逛。
李奕继续说道。
“儿子将来正式登基后,三大殿的名字,包括上面的匾额都得改一改。”
“儿子准备要将三大殿分别改称承天殿,紫极殿,慎笃殿。”
“其中,承天殿取承奉天命之意;紫极殿取紫微无极,上应紫薇星之意;慎笃殿则是慎思笃行的意思,象征执政颁布政令前要慎重的思考,政令颁布后要踏实的履行。”
“至于说那块“建极绥猷”的匾额,则最好改成“驱除鞑虏”四字,借此昭示子孙,勿忘祖辈创业之艰。”
赵氏闻言,也是点头说道。
“皇帝所言甚是。”
“确实是该改名,我大唐乃中华正朔,皇宫之中岂可沿用鞑虏之名?”
随后,李奕又带着赵氏等人前去参观了乾清宫,坤宁宫,翊坤宫,慈宁宫,寿康宫……
罗彩玉看着眼前这一座座宫殿,眼神有些期许的询问道。
“陛下,我等以后就要住进来了吗?”
李奕闻言,摇摇头说道。
“不住这里。”
“这紫禁城自永乐年间修成,如今已经过去了五百年,五百年的风吹日晒,这紫禁城虽表面上看起来富丽堂皇,但内里很多东西都已经不成样子。”
“养心殿的窗户晚上甚至还漏风呢!”
“要住的话,着实不舒服。”
“所以,朕的想法是,咱们住圆明园去。”
“圆明园作为一座新建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设施齐备,住起来肯定比紫禁城舒服。”
至于说离朝中各部门衙署远了,不方便处理政务怎么办?
这很简单,在圆明园外围分别为内政部和参谋部以及下辖的朝廷各机构,再加建一座办公衙门就是了。
反正大唐如今增设了这么多衙门,京城中满清原来的衙门本来就不够用。
罗彩玉闻言,当即应了下来。
表情中隐隐有些期待!
紫禁城虽然在李奕口中好似有多么的残破不堪,但在罗彩玉看来,已经足够奢华。
她有些不敢想象,被李奕颇为赞许的圆明园,究竟得好成什么样子。
李奕继续补充道。
“太后和皇后随时可以动身搬去圆明园,但朕却是还得在紫禁城中多住上一段时间。”
“一是筹备登基大典。”
“二是圆明园那边正在加紧修建朝中各部的办公衙署,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工。”
“各部门自然也就无法搬迁,朕为了办公处理政务方便,也只能暂缓搬迁的事宜。”
罗彩玉闻言,忙不迭的说道。
“臣妾还是与陛下一起吧!”
赵氏也是说道。
“为娘也是一样。”
“咱们母子许久未见了,离得了的话,为娘想见皇帝一面也不容易,便先在紫禁城中住下吧。”
李奕闻言,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
“正好,朕趁着这段时间,命人为圆明园加上供暖系统和上下水系统。”
“等这些都装好之后,圆明园住起来只会更加舒服。”
说话间,李奕继续带着赵氏等人在宫内溜达。
在到处都转完之后,赵氏被安排去了寿康宫住下,傅善祥去了翊坤宫,而李奕则是带着罗彩玉往养心殿而去。
之所以赵氏要去寿康宫,而非慈宁宫,主要是因为当初孝庄死后,曾长时间停灵慈宁宫内。
然后,慈宁宫便没人住了。
历代太后都搬去了慈宁宫隔壁的寿康宫,赵氏自然也是如此。
在回到养心殿后,李奕命奶娘将李载待下去照看,而他则是将罗彩玉横抱起来,往床榻方向走去。
罗彩玉埋首于李奕胸前,有些羞怯的说道。
“陛……陛下,妾身还没有沐浴呢……”
李奕笑呵呵的说道。
“不急,朕现在有一笔价值好几个亿的大生意要和皇后谈。”
“等谈完咱们一起洗……”
虽然他劝罗彩玉不急,但他现在其实很急……
第387章 投降就要投彻底
安徽,颍州府!
颍州府城外,唐军军营。
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军营,一顶顶军帐排列整齐,大营内的道路规划的横平竖直。
训练场,餐厅,医疗营,马厩,军械库,粮仓,草料仓被划分为不同区域。
每个营区内,都有一座座望塔耸立!
寨墙更是被修的十分之严整,寨墙外是一道壕沟和铁丝网。
营内,随处可见背着枪的士兵在巡逻。
训练场上,一名名骑兵奔马疾驰,练习着马术和骑射。
嗯,骑在马背上开枪!
中军大帐内,张乐行站在一张舆图前,蹙眉深思。
不时的还拿起指挥棒,在舆图上对着河南方向比比划划。
仿佛是在策划着对河南方向用兵的作战计划。
在李奕率军北伐的时候,为了防止河南方向的太平军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不理智的动作。
他在山东和安徽方向都布置了重兵。
山东方向,唐军主要布置在曹州和济宁。
而安徽方面,则是将重兵布置在了颍州。
嗯,便是张乐行所部的第二骑兵师。
按照李奕的规划,如果太平天国在大唐北伐的时候有所异动。
那么,驻扎颍州的张乐行所部便能直接出击,由颍州出发,经陈州,直插开封。
或是经由陈州,许州,汝州,直插洛阳。
张乐行所部不管是直插开封还是洛阳,都能实现断太平军后路,并扰乱太平军后方的目的。
到时候,驻扎曹州和济宁的唐军再沿着黄河西进,便可实现将东进的太平军围而歼之的目的。
除此之外,如果双方谈崩了,太平军那边拒绝归附大唐。
那么,唐军这边也可按照此计划西进。
曹州济宁方向的唐军西进的同时,张乐行率军直扑洛阳和开封,同样可以实现歼灭太平军的目的。
可以说,此时的张乐行,其实是被李奕赋予重任的。
张乐行明白这一点!
心中感动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期盼。
只是可惜,根据现在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大唐和太平军的谈判很是顺利。
如此一来的话,对天下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张乐行却是失去了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
让他心中不免感到苦闷。
只能对着舆图设想着战策,借此来解闷。
就在这时候,军帐外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旋即,便见一名通信兵从外边走了进来。
通信兵大步来到张乐行身边,先是行了个军礼,然后说道。
“启禀师座,京城急电!”
说话间,这名通信兵将一封军报呈递给了张乐行。
张乐行接过军报,一边翻阅一边询问道。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