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83节

  说白了,春天对草原开战,其实就是用国力来欺负人。

  嗯,当初汉武帝北伐匈奴时,便也是这么做的,靠着文帝和景帝积攒下来的家底子。

  在春天趁着匈奴最虚弱的时候,大军北上对匈奴开战。

  虽有以本伤人的嫌疑,但也确实有效,匈奴是真的顶不住汉军的春季攻势。

  稍稍思索一阵,李奕开口吩咐道。

  “传令下去,召骑兵第二师师长张乐行率军入京,筹备北伐事宜。”

  “除此之外,参谋部作战司,立即着手制定完备的作战计划。”

  “后勤司,立即开始筹备大军北伐所需的各项物资。”

  “军械司,也要做好军械弹药补充的准备。”

  “除此之外,立即准备从各地征召民夫,准备为出关大军转运粮草军械等物资……”

  李奕此言一出,叶致胜开口提议道。

  “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唐此战或许不用专门去召集民夫,只要调一批八旗劳改犯随军充当民夫即可。”

  李奕闻言,先是思索一阵,然后点头道。

  “嗯,如此也可。”

  叶致胜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当前山东方向的黄河大堤工地上,其实并不缺乏劳动力。

  即便大唐不出面组织,山东的百姓为了自己以后不再遭灾,对于重修黄河大堤的事情,也都是挺卖力的。

  目前黄河大堤的修葺进度并不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开春之前应该就能修完。

  既然如此的话,让那些八旗劳改犯充作大军民夫,以减少春季开战对百姓农时的影响,也是一件好事。

  如此一来,便也解决了春季开战会对农时有所影响的后顾之忧。

  嗯,还有就是,八旗劳改犯出关之后,路上死多少也无所谓。

  因为劳改犯是没有人权的。

  大唐这边最多给他们出个火化费。

  但是,如果民夫随军出关后,路上死的人太多了,那对大唐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别的不说,光是脸面上就会很不好看。

  敲定了这些事情,李奕这才摆手命人都退下,而他也是准备休息。

  ……

  第二日,天色放亮。

  李奕早早的起床,准备要去着手处理公务。

  很快,伴随着一阵敲门声,唐瑞从外边走了进来。

  “启禀陛下,通州方面电报。”

  “雨已经停了,迁都队伍已经从通州动身,继续向京城而来。”

  “估计今天下午迁都队伍便能抵达京师城外!”

  李奕闻言,脸上不由自主的绽放出了笑容。

  “好!好!好!”

  “唐瑞,立即着手安排,朕要亲自去迎一迎太后他们……”

第386章 抵京

  如果这次入京的仅仅只是皇后罗彩玉。

  那么,李奕这个皇帝亲自动身出城去迎接,其实是有些超规格的。

  大唐朝中的老夫子们不免会有所非议。

  但是,谁叫赵氏这个太后也在队伍中呢?

  儿子出城去迎接母亲,这可是孝道。

  谁也不能说出半个不字。

  否则,那就是不孝。

  在这个时代,孝,其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唐瑞听罢李奕的话,当即应下,然后转身前去准备。

  李奕简单洗了把脸,换了一身干净衣服,便动身向着京师外城而去。

  ……

  京师城外。

  浩浩荡荡的迁都队伍抵达了京师。

  李奕骑马从京师城内赶出,来到了一辆马车前。

  在来到马车前之后,李奕翻身下马,亲自伸手将自己的母亲赵氏搀扶下了马车。

  “不孝子李奕见过母亲!”

  “母亲万福!”

  李奕主动向赵氏行礼。

  赵氏连忙伸手将自己儿子搀扶了起来,满脸笑意的说道。

  “皇帝快免礼!”

  “你乃一国之君,岂能大庭广众之下,对我这么一个老妇人行礼?”

  “那成何体统?”

  李奕闻言,只是继续说道。

  “在旁人面前,儿子我是皇帝。”

  “但在母亲面前,儿子永远都只是儿子,今日,我是以儿子的身份来向母亲行礼的,这又有何不可?”

  “没有母亲的辛苦哺育,岂会有儿子今日?”

  赵氏闻言,依旧是笑着,用力点头,看向李奕的眼神依旧温煦。

  只是眼角之中却是有泪水溢出,现在她的心中真的是颇多感怀。

  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自己的丈夫如今还活着,这该有多好?

  随后,赵氏身后的罗彩玉等也是分别上前向李奕行礼,口称臣妾参见陛下。

  李奕伸手将罗彩玉搀扶起来,然后说道。

  “皇后辛苦了。”

  “朕长期在外征战,顾不得家中,你既要照顾内廷,又需孝敬母亲,哺育太子。”

  “实在是辛苦,朕愧对于你啊!”

  罗彩玉只是笑着说道。

  “臣妾不苦。”

  “这些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说话间,罗彩玉又将一旁的傅善祥拖了过来,然后说道。

  “要说辛苦,也是善祥妹妹辛苦。”

  “若没有善祥妹妹从旁协助,臣妾也管理不好内廷。”

  李奕同样冲着傅善祥笑了笑,然后说道。

  “皇后和贵妃能和睦相处,不生事端,朕很是欣慰……”

  虽然罗彩玉和傅善祥之间的关系肯定不像表面上的这么友好。

  但只要她们做事不越过底线,李奕是不会管的。

  嗯,妃子们争宠,最后受益的可是他这个皇帝。

  随后,李奕又一一接见了范希元,赵科,吴兴,郭嵩焘等内政部的一应高官。

  一一勉励了他们,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随后,这才带着队伍,往京师城内而去。

  很快,一行人便抵达了紫禁城。

  李奕命人于紫禁城中设宴,招待群臣。

  宴席上,大家开怀畅饮,一杯接一杯的美酒下肚,都很是畅快。

  所有人都明白,天下已定!

  他们这次从龙的豪赌,算是成了。

  接下来,便该轮到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了。

  至于说兔死狗烹什么的,则是并没有人在意。

  因为李奕实在是太年轻了,今年不过才25岁。

  比起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时的年龄,还要小两岁。

  以李奕的威望,只要他还活着,就没有人敢造反。

  而以李奕的年龄,基本上可以熬死全部的开国功臣。

  所以,他压根没必要去杀功臣。

  既然如此,大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宴席结束后,群臣各自出宫,准备前往李奕在京城中给他们准备的宅邸入住。

  嗯,李奕早在刚刚打下京师时,便开始准备给朝中群臣的赐宅了。

  而这些赐宅的来源,则是原来京师内城中,那些满清权贵的宅邸。

  在满清刚入关时,便颁布了圈地令,占房令,剃发令,以及迁界禁海令,这大名鼎鼎的清初四大暴政。

  而这其中,占房令所指的便是入关的八旗子弟要来京城占房子落脚。

  在占房令颁布后,整个京师几乎都变成了满清八旗的自留地。

  哪怕是汉人大臣,都不被允许在京城购房置产。

首节上一节483/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