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英法即便有自造的能力,也不妨碍他们向大唐军购。
这两者又不矛盾!
英法即便现在就开始量产新型武器,但受限于生产线和供应链的不熟练,短时间内产能也必然有限。
装备军队肯定是不够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军购,购买大唐技术成熟且经历过战争考验的产品,用于补充己方的产能缺口,等到他们自造的产能稳定,再行替换。
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再说了,大唐现在向外边买军火是既定事实。
还是他们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
那些军火武器就摆在那里,他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嗯,就比如说某个正和他们在克里米亚打生打死的斯拉夫国家。
所以,即便是为了不让沙俄能那么轻松的得到大批量的军火武器,为了给沙俄抬抬价,这军购他们也得掺和一手。
第二件事就是在京城新建一座大型兵工厂的事情。
至于兵工厂的选址,李奕则是定在了景山。
之所以选择在景山,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景山距离京城很近,方便控制。
当初李奕拍板在佛山建设佛山兵工厂,也有这样的考虑在其中。
而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就要建设景山兵工厂。
一是因为沙俄和英法的大额军火订单,为大唐提供了建设兵工厂的资金支持。
第二就是因为佛山兵工厂距离京城太远了,不方便控制。
李奕不管是为了就近知道兵工厂的发展,亦或是分权制衡佛山兵工厂,以免佛山兵工厂变成某灯塔的军工复合体,尾大不掉。
建设一座新的大型兵工厂,用于和佛山兵工厂分庭抗礼,就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三是因为有竞争才能有发展。
如果大唐只有一座佛山兵工厂,那么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佛山兵工厂就会因为垄断地位,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懈怠,不思进取的现象。
甚至是进一步的滋生贪腐和权斗。
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方法也很简单。
那就是扶持另一座大型兵工厂,用于和佛山兵工厂竞争。
有竞争,才能有发展,有竞争,才能有活力。
如果佛山兵工厂和景山兵工厂一起堕落了怎么办?
答案也很简单,扶持第三座兵工厂就是了。
只要还有外部竞争,即便堕落也堕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外有敌国外患的重要性。
四则是为了补充目前唐军的军械缺口。
五则是因为,李奕准备要通过一座大型兵工厂的建设,来带动北方的工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大唐向工业化迈步!
而第三件事,则是从关外传回来的消息。
满清在承德内斗之后,分为了东清西清。
其中东清退守辽东的同时,派出了使者同大唐联络,想要赎回他们的皇帝奕。
而西清,则也是派出了使者,但他们的目的却是想要向大唐称臣,获得大唐的册封。
如今,分别来自东清和西清的两份国书,已经送到了李奕的面前。
看着两份国书上的内容,李奕表情有些纠结。
按理来说,当前大唐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处理关内事务上。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是无力出关收复辽东甚至是草原的。
既然如此,那暂且和东清西清虚与委蛇,扶持他们内斗,以保持关外势力之间的平衡,并持续不断的削弱关外各势力。
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嗯,这个就叫离岸平衡,或者大陆均势。
当然,李奕这招不是和某个搅屎棍学的,而是和老祖宗们学的。
玩儿平衡这一套,华夏的老祖宗们早就玩出花来了。
但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李奕膈应啊!
他对满清是真膈应!
不管是西清请求的称臣,还是东清请求的放归奕,李奕都不想答应。
理性上他知道自己应该答应,可感性上却是不愿答应。
所以,李奕陷入了纠结之中。
深吸一口气,李奕将面前的这两份国书给放到了一旁。
他先处理其余事务,等到待会儿召集参谋部众人议事,在定此事。
琢磨着这些,李奕翻看了下一份奏报。
这份奏报上所汇报的,乃是和石达开所部有关。
石达开派来详谈归附事宜的张遂谋已经到了京城,暂时入住鸿胪寺。
就等李奕抽出空来,然后接见于他。
李奕在奏书上批了一个准,并授意侍从室那边安排时间,准备接见张遂谋。
除此之外,就是最后一件事情。
那就是广南总督陈玉成请求在广南当地募兵,募集良家子为军,以解决目前广南局势大唐所面临的兵力短缺问题。
看着陈玉成的奏报,李奕陷入了深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从广南当地募兵,当地训练,然后投入当地战场。
确实是一个解决当前广南局势中,大唐所面临的兵力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
但是,李奕心中却是隐隐感觉有些不妥。
原因无他,现如今的广南方面,陈玉成的权力实在是太大。
当初为了征越,李奕是给了陈玉成临机专断的权力的。
整个征越的部队全部都归他指挥。
而在拿下越北,并划分广南省之后,李奕为了尽快平定地方,也是给了陈玉成全权。
也就是说,在就目前的广南省,不管是财政,行政,亦或是别的,陈玉成全部都能插手。
再加上早就在他掌握之中的军权。
这就是财、政、军三权合一。
三权合一,那就是土皇帝。
如果李奕这边再给陈玉成于广南当地募兵的权力,那么陈玉成的权力就实在太大了。
这倒不是说李奕不信任陈玉成。
虽然现在陈玉成大概率没有别的心思。
但是,今天他能因为兵力短缺,请求在广南当地募兵。
明天就能因为军械补充困难,请求在广南当地建设兵工厂,就近补充军械。
后天,就能因为军费转运麻烦,请求在广南当地自己征收军饷……
真要这么搞下来,陈玉成即便不想反,也得反了。
第383章 人性从来经不起试探
李奕始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去试探人性。
因为,人性从来经不起试探。
如果不想底下人造反,最好的法子就是防患于未然,从刚开始就别给底下人造反的机会。
而不是底下人造反之后,怒气冲冲的呵斥下属的背叛,然后再去镇压。
人都是有野心的。
更进一步的机会摆在面前,当这个机会触手可及的时候。
极少有人能够忍得住!
思索一阵,李奕亲自做出批示。
【于广南省当地募兵之事可行,募兵,训练,整编事宜,可交由征兵司派遣专员来负责。】
最终,李奕还是批准了在广南当地募兵的事情。
但是,却是并没有将募兵的权力交给陈玉成,而是给了参谋部。
让参谋部征兵司派出专员去负责此事。
是分权,但更是保护陈玉成。
李奕不希望从广西桂平就开始跟着自己的陈玉成,最后上了断头台。
做完这些事情,李奕伸了个懒腰,准备去休息。
但就在这时候,李梁在养心殿外敲响了房门。
“报,启禀陛下!”
“军情处处长李梁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一名侍从来到李奕身边汇报。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命李梁进来。
李梁从养心殿外推门而入,迈步走到了李奕身边,微微欠身,然后开口汇报道。
“启禀陛下,南洋婆罗洲特别经济开发区送来急报。”
说话间,他将一封急报呈递给了李奕。
李奕接过急报,然后便翻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