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478节

  “基本上没能发挥出什么效果来!”

  这名官员汇报完,见阿方索一幅心不在焉的表情,继续开口询问道。

  “总督阁下,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吗?”

  阿方索忽然脸皮一抽,然后说道。

  “不用!”

  “坐壁上观就是!”

  “在今日的这场大戏中,我们荷兰是导演,是观众,唯独不是演员。”

  “等着那边出结果就是了。”

  官员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转身离去。

  在这名官员离开后,侍女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捂着嘴往一旁的花盆去了……

  ……

  随着建筑垮塌,那些土著终于开始恐惧。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快逃,原本租界外乌泱泱汇聚着的土著,瞬间一哄而散。

  王晖见此,当机立断道。

  “敌军已溃。”

  “传令下去,准备追击!”

  “尽可能扩大战果!”

  他的话音落下,四周的众警员齐声应是。

  一群人各自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便冲了出去。

  他们很快追上了正在溃逃的土著。

  然后从背后开枪。

  啪!啪啪!

  清脆的枪声中,逃的比较慢的那些土著背后爆出一团团血花,不断扑倒在地。

  见此一幕,那些溃逃的土著越发恐惧。

  无数人争相逃跑,混乱之中,踩踏事故几乎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不幸摔倒,那就只有被践踏成肉泥这一结局。

  租界中的巡警继续追击,直到将土著给追杀出巴达维亚城区,这才停下追击的脚步。

  之所以不继续追下去,并非追不动了。

  而是因为租界这边担心,一但租界的护卫力量离开租界,荷兰人可能会釜底抽薪。

  趁机对租界下手!

  这种事情,并非不可能。

  ……

  租界,区长办公室。

  宋正清正在翻看着广味楼一案的卷宗。

  随着这次土著进犯租界的事情平息,大唐这边逐渐回过味来。

  自己貌似被人给算计了!

  是故,宋正清命人将卷宗取来,他要将这件事情从头到尾自己好好捋一遍。

  看着卷宗上的案件经过,宋正清发现了好几处疑点。

  比如说,在广味楼发生冲突后,荷兰巡警为什么可以那么快到场?

  比如说,荷兰人释放被关押的颂猜等人,为什么要和大唐这边释放刘全等人是同一天?

  比如说,为什么在大唐处斩了颂猜等嫌疑犯之后,荷兰人那边紧接着就抓到了真凶?

  比如说,为什么广味楼一案是冤假错案的消息,会传的那么快?

  一般而言,一则消息如果没有有心人特意推波助澜,绝对不应该传的那么快的。

  宋正清提笔,将这些疑点一一标明了出来。

  最后,他又在一个人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这个人,名为梁有顺,正是荷兰人抓到的所谓的真凶。

  嗯,这是个华人。

  当然,这并不奇怪,现如今的南洋地区,华人海盗的数量并不比西方人少。

  甚至是,华人才是南洋海盗中的主流!

  大唐这边如果想知道真相,便只能从梁有顺身上着手了。

  现如今,唯一令宋正清感到欣慰的就是。

  梁有顺目前还在租界警署中关着,并没有被处决掉。

  否则的话,这次的事情,便死无对证了。

  到时候,宋正清即便再怎么怀疑这次的事情中背后是荷兰人搞鬼。

  可如果没有证据,他也没办法向荷兰人发难。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外一阵敲门声响起。

  宋正清抬头说了一声进来。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宋正清的秘书从外边走了进来。

  秘书脸色凝重的来到宋正清面前,然后开口汇报道。

  “区长,租界警署那边出事了。”

第382章 敌国外患的重要性

  宋正清闻言,当即心中便是一个咯噔,生出了不好的预感,急忙开口询问道。

  “出事了?”

  “快说,到底是出什么事了?”

  秘书深吸一口气,然后说道。

  “回区长的话,在警署主力出击主动追击来犯的土著时,有贼人趁着警署守备空虚,袭击了警署监狱。”

  “企图劫狱解救监狱中的犯人!”

  宋正清闻言,心中不好的预感越甚。

  忍不住追问道。

  “然后呢?”

  “结果如何了?”

  秘书接着说道。

  “幸而留守的警员训练有素,很快反应了过来,挡住了企图劫狱的贼人,保卫了警署安全。”

  “甚至还抓到了几个俘虏!”

  租界警署中的警员都乃是军人转业,办案探案他们确实不太精通。

  但战斗杀敌却是绝对不成问题。

  宋正清闻言,忍不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又吩咐道。

  “对了,叮嘱一下警署那边,让他们记得将嫌犯分开关押。”

  “尤其是这次劫狱的嫌犯和上次广味楼案件的嫌犯,一定要分开关押。”

  宋正清怀疑,这次劫狱的嫌犯,有可能是被荷兰人给派来杀人灭口的。

  既然如此的话,那他们这边再怎么小心些也是不为过。

  秘书闻言,当即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转身告退出去。

  宋正清则是埋首书写起了报告,准备要向朝中报告一下这件事情,请朝中决断。

  ……

  深夜,紫禁城。

  明月高悬,点点繁星点缀在漆黑一片的天幕上,美丽到了极点。

  养心殿内,尚亮着灯火。

  李奕坐在书案后,正在埋首批阅着奏章和军报。

  现在送到他手上来的,一共是五件事。

  第一件事为,大唐分别和沙俄以及英法等国签订了军贸合同。

  沙俄和英法一共从大唐这里买走了小二百万块银元的二手军械。

  其中包括后装步枪,后装线膛炮,转管机枪,以及金属定装子弹,后装炮所用的炮弹,火箭弹等若干品类。

  这笔大规模军贸订单,非但一举帮大唐清空了一下军队换装换下来的旧武器库存。

  还将李奕在京城新建一座大型兵工厂所需的资金,以及前期投入都给整了出来。

  甚至还有空余!

  至于说英法和沙俄为什么要花大价钱向大唐购买军火,而非自己生产?

  沙俄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没这个工业能力,想自己造也造不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时代的沙俄的工业能力,真不一定比满清强多少。

  在沙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解放农奴,发展工业之前。

  沙俄和满清,其实是半斤八两的同层次选手。

  沙俄虽比满清强点,但强的有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哪怕是现在,沙俄的灰色牲口们还有相当一部分装备着生产自上个世纪的老旧火绳枪呢。

  而英法则是因为时间来不及。

  英法虽然有自己造的工业能力。

  但一款武器从研发,到成熟,到定型,到组建生产线,到量产,最少也得一两年时间。

  而现在克里米亚那边正打的如火如荼,急需武器补充前线。

  怎么可能有那么长的时间让他们慢慢研发武器,装备军队?

首节上一节478/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