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吉祥话。
他们看向李奕的眼神中,全部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和感激。
因为,如果不是大唐赈灾,以工代赈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那么,今年冬天,这些灾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得冻饿而死。
也就是说,李奕切切实实的救了这些灾民的命。
这些灾民现如今都已经发自真心的认同了大唐……
李奕见此一幕,只是抬手说道。
“哈哈,百姓免礼!”
“地上凉,都别跪着了,快起来吧……”
李奕话音落下,四周跪着的灾民们听话的从地上起身,李奕开始对他们嘘寒问暖。
“今年冬天较之往年怎么样?冷不冷?”
一名灾民挠着头,咧着嘴,十分淳朴的说道。
“回王上的话,坐着的时候有点冷,但干起活儿来就不冷了。”
这灾民此话一出,李奕身后几名刚刚还劝说李奕要注意保暖的官员面色便是一垮。
好家伙,我们才刚劝王上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要不然天气太冷容易感染风寒,结果你这就来了一句干活儿就不冷了。
合着我们这些人就什么都没干,光坐着了是吧?
李奕却是不以为意,能到他身边的官员自然都是人精,可这些百姓却是淳朴的,哪里来的那么多心眼子?
说话冒犯才是正常,他们又不是故意的。
以李奕的肚量,不至于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和灾民过不去。
拉着一名汉子的手,看着他手上的冻疮,李奕接着开口说道。
“刚刚下了一场雪,天寒地冻的,哪里能不冷啊!”
“孤看你们这手都生冻疮了还在干活,这可不行。”
“这样吧,回头孤命人给工地上配发些手套来。”
这些灾民闻言,看向李奕的眼神都变得有些眼泪汪汪。
他们这些泥腿子以往卑贱惯了,别说朝廷的官员了,哪怕是见了地主老爷都得下跪行礼。
哪里经历过如此场面?
要知道,李奕可是大唐的王上啊,距离九五之尊的皇位也只差一步。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大人物,现如今却是在对他们嘘寒问暖。
他们如何能不感动?
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绪,在所有人心中酝酿。
一群灾民作势便要再次下拜。
但却被李奕给拦住了,继而笑呵呵的接着询问。
“工地上的伙食怎么样?能吃饱肚子吗?是否有人克扣你们的吃食?”
李奕此言一出,他身后跟着的几名官员身上冷汗都出来了。
生怕眼前的灾民口无遮拦说出些什么来!
很明显,他们贪了!
当然了,贪的不多,最多算是为自己捞点生活费,不会影响到赈灾的大局。
而这些官员们之所以这么收敛。
并非他们有良心,怜悯灾民。
而是因为他们被李奕的手段给震慑到了。
毕竟,就连曲阜的衍圣公都因为贪墨赈灾物资,而被抄了家。
悬首于曲阜城外!
他们这些人又岂敢顶风作案?
虽然孔繁灏之死,明面上是孔家自己大义灭亲。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背后是李奕在推动的。
否则的话,孔宪坤一个人怎么可能抄的了北孔的家?
真当孔家经营曲阜这么多年是摆设啊?
如果没有唐军在一旁震慑,孔宪坤公审孔繁灏之时,曲阜指不定就要举旗反了。
但让这些官员松了口气的是,灾民们并没有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只是七嘴八舌的称赞着大唐的赈灾。
“回王上的话,工地上的伙食很丰盛。”
“每天都有热饭吃,隔三差五还能见点荤腥,那烤咸鱼吃起来香的很。”
“有朝廷的官老爷监督,没人敢苛刻我们的伙食哩……”
看得出来,这些灾民的称赞,都是发自真心的。
李奕也是笑呵呵的,看起来相当和气。
大唐要赈灾,粮食不够,便只能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
捕鱼,就是李奕拿出来的办法之一。
因为满清迁界禁海的缘故,现在的黄河,东海,南海,渤海之中,鱼类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当丰富。
如果大唐能在海上大规模捕鱼,那所获的渔获,是可以极大的填补粮食上的缺口的。
至于说过渡捕捞会不会破坏生态?
其实不怕,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以及捕捞技术,很难对海洋生态造成致命影响。
再者说了,人踏马都要饿死了,和我说保护生态?
我保护你妈个头啊!
至于说渔获怎么运到灾区?
其实问题也不大,现在正是冬天,气候寒冷,渔获还是能保存的住的。
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根本坏不了。
至于说等天气暖和了怎么办?
李奕现在已经在沿海准备开设咸鱼厂和罐头厂,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应该就能够投产。
咸鱼不必说,直接用盐腌,腌好之后即便是盛夏也能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罐头虽然成本高了些,但却可以长期保存。
转运也不成问题的。
除此之外,李奕还在琢磨,自己要不要趁着黄河改道的档口,将山东这边的人口给移民出去一部分……
第321章 李奕:吃人嘴短
……
李奕结束了对泰安段黄河大堤工地的视察。
照相机又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他对灾民嘘寒问暖,甚至亲自上手搅拌水泥,参与大堤修建的照片。
在做完这些之后,李奕这才怀着心思,离开黄河大堤上的工地,准备返回济宁。
一路上,李奕都在琢磨移民的事情。
目前整个东亚范围内,能够承载大规模移民的方向一共也就只有两个。
一个是南洋,一个是关外辽东。
这其中,南洋还在荷兰和西班牙手上,大唐虽从荷兰和西班牙手上各自占了点租界。
但最多也就小规模移民,大规模肯定不行。
再者说了,北方人也适应不了南洋的气候,真要移民的话,不知道得死多少在路上。
李奕真要强行把北方人往南洋移民,那大唐刚刚收拢的民心,估计就要丢没了。
而关外,目前也不好搞。
因为,现如今关外尚在满清手上,大唐想往关外移民,那得看满清答不答应。
实在不行,还是得打啊!
只是,当前的大唐又着实是无力再启战端。
而李奕才刚返回济宁,还没来得及落脚,便见李梁脚步匆匆的前来汇报。
“王上!”
“卑职有要事禀报!”
李奕翻身下马,转头对李梁说道。
“跟上!”
“先进来再说。”
话音落下,他便带着李梁走进了临时行辕。
李奕进入书房,拖了张椅子坐下,然后抬头询问道。
“说说吧,出什么事了?”
李梁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回王上的话,上海那边传回最新消息。”
“日本的德川幕府遣使朝贡大唐,使者随行的队伍中,携带了十万石粮食。”
“准备要无偿捐献给前线灾区,算是幕府给大唐的见面礼。”
李奕闻言,脸上的表情不禁有些古怪。
小鬼子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他们援助别国救灾的时候,不是最喜欢捐千纸鹤吗?
这次怎么真给粮食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