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55节

  翁同闻言,知道自家兄长心意已决,只能点头说道。

  

  “兄长放心的去吧,我会照顾好嫂子侄子,还有父亲他们的。”

  语罢,兄弟俩也就不再说这些,而是开始一起举杯喝酒。

  翁合絮絮叨叨的向自己弟弟讲述着自己这段时间的见闻。

  而翁同也是向自己哥哥分享最近家里生意的详情。

  喝酒喝的迷迷糊糊,翁合拍着胸脯说道。

  “等哥将来在南洋站稳脚跟,就让咱们家的生意也做到南洋去……”

  翁同也是大笑道。

  “好!好!好!”

  “以后,我就要靠兄长你多多照顾了!”

  “……”

  ……

  大唐昭武三年,四月二十。

  唐军各部前后接到了来自广州的电令,三大战区开始分别对长江以南的清军发起了总攻。

  四月二十一日,唐军两广战区向福建方向发兵。

  大军海陆并行,向福州杀去。

  四月二十六日,唐军抵达漳州城下,对漳州展开炮击,旋即漳州归降。

  五月初一,唐军唐军至泉州,泉州城内天地会爆发举义,随后攻取泉州城门,向大唐请降。

  随后,兴化知府企图负隅顽抗,但被反正的兴化都司黄鹤擒拿,兴化归降。

  仅仅只是五月中旬,唐军前锋便抵达福州外海。

  看着海面上黑压压一片的唐军战船,琅岐屿上负责望的清军士卒不禁心中生惧。

  “快!快去禀报提督大人!”

  “唐贼,唐贼杀来了!”

  一名清军士卒从震惊与惊慌之中回过神来,扯着嗓子大喊。

  一群望的清军一哄而散,跑着奔向己方大营。

  很快琅岐屿上的清军营内便响起了一阵骚乱,一名名清军惊慌乱窜,军官们扯着嗓子大喊,想让麾下士兵集结起来准备作战,但却根本不起作用。

  施德露一边手忙脚乱的穿衣,一边慌慌张张的往营外跑去,很快便在一群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岸边。

  看着海面上那黑压压一片的唐军舰队。

  施德露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神情惊惶口中喃喃。

  “祸事了,唐贼来犯,这下真的要祸事了……”

  ……

  还完了!

  欠的更新终于还完了!

  求一下月票了!

第289章 琅岐屿炮战

  看着海面上浩浩荡荡的唐军舰队,靖海侯兼福建水师提督的施德露只觉心惊胆战。

  唐军现在的海军力量相较于八国联军的舰队,自然是不足的。

  但这个不足指的是作战力量上的不足!

  至于说普通的运输船只还是不缺的。

  即便大唐朝廷手上没有足够的船只,那不是还能向民间征调吗?

  所以,唐军才能在刚刚和洋人舰队两败俱伤后,很快又组织起一支舰队,对福建发动跨海远征。

  施德露深吸一口气,表情无比凝重的喃喃。

  “唐贼杀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前段时间他曾和福州副都统恩铭一起,以观察团的身份加入联军,和联军一同前往广东沿海同大唐作战。

  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真的见识过唐军舰队的战斗力的。

  就连在他眼中坚船利炮不可战胜的联军都拿不下唐军,就更别说大清的福建水师这三瓜俩枣了!

  深吸一口气,施德露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说道。

  “快,立刻派人去通报总督大人。”

  “就说唐贼舰队来袭,琅岐屿岌岌可危,请总督大人速发援兵增援……”

  施德露身边的亲兵闻言,当即点头应下。

  然后马不停蹄的寻了一艘小船,离了琅岐屿,沿着闽江向福州城方向而去。

  ……

  吴全美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眺望远处的琅岐屿,转头对一旁的方海洋说道。

  “司令,根据军情处那边传回来的消息,现在琅岐屿上的清军主力乃是清军的福建水师,以及新建的琅岐屿炮台驻军。”

  “其中,福建水师方面共有红单船,快蟹船等不同类别的大小战船57艘,额定兵员五千五百人,实际兵员三千二百人。”

  “而琅岐屿炮台则是共有不同口径的大小火炮近百门,额定兵员二千一百人,实际兵员一千六百人……”

  吴全美给出的信息很详尽,甚至,他还将清军在琅岐屿上的兵力布置,防御重点等都给讲了出来。

  之所以如此,并非大唐的探子真就这么神通广大,能把清军内部的事情给摸的这么清楚。

  而是因为清军中出了二五仔!

  在江宁战役后,整个南方都已经意识到了满清大厦将倾。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人琢磨着要跳船。

  尤其是那些绿营兵中的汉人将领,他们手上有兵,且还不是没退路只能跟满清一条道走到底的八旗。

  他们有想法,且还有付诸实践的能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背着大清这个苦主,去和大唐这个隔壁老王勾勾搭搭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正因为有这些二五仔的存在,大唐现在掌握着不少清军的军事机密。

  也就是说,目前,整个战场对大唐其实是单方面透明的。

  方海洋听完吴全美的汇报,忍不住咋舌道。

  “这些鞑子也太贪婪了些?吃空饷兵额都吃没了一半,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

  吴全美闻言,嗤笑一声说道。

  “司令或许有所不知,这吃空饷只吃一半的,在清军中都算是战斗力比较强的精锐。”

  “下官当初尚在清军中时,那空饷吃的可不止是一半,夸张些的,甚至兵员十不存一……”

  方海洋闻言,点点说道。

  “不怪乎清军战斗力稀松。”

  “就这么个吃空饷法,清军也没办法不稀松。”

  说罢,方海洋有些感叹的说道。

  “不过,这清妖吃起空饷来虽很夸张,但这修炮台的时候倒是出了大力气。”

  “一座琅岐屿炮台上竟有近百门火炮,这个数量,都和我大唐在沙角,大角炮台的火炮数量相差无几了。”

  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位于珠江入海口。

  正好一左一右辖制入海口,是为珠江江防的第一线,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所以,大唐在修缮加固沙角和大角炮台时,对他们进行了史诗级加强。

  可即便如此,沙角炮台和大角炮台也才分别只有百多门火炮。

  可清军却是在琅岐屿一口气布置了近百门火炮,不怪方海洋为之惊讶。

  吴全美闻言,开口解释道。

  “回司令的话,根据我军军情处传来的消息,这座琅岐屿炮台上原本是没有那么多火炮的。”

  “但是,八国联军舰队在从我大唐沿海撤离后,曾前来福州修整。”

  “在联军修整的时候,清廷向他们购置了一批火炮,用于加强福州海防。”

  “所以,现如今的琅岐屿上,才能有这近百门火炮。”

  联军在离开中国沿海之后,计划要北上去打日本。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不该向清军出售火炮才是。

  但是,在和大唐的战事中,八国联军前后战损了不少船只。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具备修复价值。

  所以,联军在将船只上的火炮什么的值钱玩意都给卸掉之后,便将这些战损的船只给坐沉处理掉了。

  但是,每条船只上的炮位都是固定的。

  这些临时卸下来的火炮,联军也没地方安置,实在不好处理。

  清廷见此,便在联军撤至福州休整时,主动派人联络,想要购买一批火炮。

  联军正好发愁卸下来的火炮不好处理,清廷的人便主动来联络了,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然后,清廷便搞到这么一批火炮!

  方海洋闻言,冷哼一声道。

  “这些鬼佬还真是罪该万死,都要撤退了,还不忘给我大唐添堵。”

  “哼,迟早有一天,本将军要亲自带兵打到他们本土,给这些鬼佬一个厉害瞧瞧!”

  吴全美在一旁附和道。

  “司令说的是,这些鬼佬当真该杀!”

  “这次是他们来犯我大唐,下次,便该轮到我大唐反击了!”

  吴全美身为大唐海军的高层之一,他是知道大唐关于海军的发展规划的。

  

  他相信,如果大唐海军真能按照规划发展下去。

首节上一节355/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