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54节

  “而是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争霸的格局!”

  

  “我大唐不是唯一,只是诸强之一。”

  “在当前这样的世界格局下,处理好和西方各国的关系,为我大唐发展工商,以及迈向海洋争取时间和谋求机会,乃是外交司的主要任务。”

  “郭司长,你们肩膀上的责任很重,很重!”

  郭嵩焘闻言,神情十分庄重严肃的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做完这些之后,李奕大手一挥道。

  “散会!”

  ……

  广州,新会!

  翁合处理完手头的公务,抬头看了一眼外边,红日西垂,时候已然不早了。

  他放下手中的纸笔,伸了个懒腰准备下值回家。

  走出衙门大门,向门前和自己打招呼的衙役点头示意,然后牵过毛驴,迈步向着自家的方向走去。

  路过街头的腊味摊时,翁合闻到了香味,要了一只烧鹅。

  路过酒楼,又要了壶酒。

  提着烧鹅和酒,翁合悠然回家。

  他的并非什么庄园宅院,而只是一间有着三间青砖瓦房的普通小院。

  还是租的!

  翁合虽考过了科举,但他们家在朝中没什么关系。

  是故,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做官。

  如今也只是一个县里的户房主事。

  虽权力不小,掌管县内的税收征收权力,但却连个佐贰官都算不上。

  若非大唐改制,官吏一体,他现在最多算是一个吏,地位不算太高。

  最起码,他这个级别的官员朝廷是不给配宅子的,所以他只能自己置办。

  虽然翁家有钱,给他置办个豪宅不成问题,但是,他现在毕竟是官。

  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待遇,那么多同僚都盯着呢,不好太过招摇。

  所以,日子就过的简朴了些。

  带着满身晚霞,翁合走到家门口,刚停步,他便听到自家的小院中传来一阵谈笑声。

  推门而入,便见是自家弟弟正在和自己六岁的儿子玩耍。

  翁同听到开门声,转头便看到翁合领着东西进门来。

  他伸手抱起自己的小侄子,向翁合打招呼道。

  “大哥回来了!”

  “今日怎么这么迟?”

  翁同此次前来拜访自己大哥,是卡着衙门往日下值的点来的。

  不成想,竟等了有一会儿翁合才回家。

  翁合笑笑,提起自己手中的烧鹅和酒,说道。

  “手头的事情有些多,不好留着公务过夜,就处理完才下值,这不,路上闻到了烧腊的味道,还去买了一只烧鹅,所以迟了些。”

  “二弟你来的正好,咱们兄弟俩喝点。”

  翁同笑着应道。

  “好啊!正好我也有段日子没和大哥一起喝过酒了。”

  说话间,兄弟两人回到屋子里,在一张八仙桌上相对而坐。

  家中的老妈子拿了烧鹅去,帮他们切一切,并准备炒几个菜。

  翁合给自己弟弟倒了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兄弟两人举杯共饮。

  喝光了杯中酒水,翁合开口说道。

  “二弟,今日你来的正好,为兄有一件事想同你商量。”

  翁同放下酒杯询问道。

  “大哥可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尽管讲来,若我这个做弟弟能够帮上忙,绝不推辞。”

  翁合摇摇头,说道。

  “那倒不是。”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朝中发下来公文,朝廷在打赢来犯的鬼佬之后,携大胜之威,在南洋的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租了一块租界。”

  “准备要从朝中征募一批官员,调往南洋管理租界,为兄想要报名去试一试……”

第288章 望风而降(还五)

  翁同听罢自己哥哥的话,满脸震惊的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伸手就摸向了自家兄长的额头。

  摸了一下额头,发觉不烫,翁同收回手来,十分吃惊的说道。

  “没发烧啊,大哥你怎么尽说胡话?”

  翁合嘴角抽了抽,但还是耐着性子向自己弟弟解释。

  “为兄没说胡话,是认真的。”

  翁同忍不住蹙眉。

  “大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听那些下南洋的商人说,南洋那地方气候酷热潮湿,瘴痢遍地,毒虫猛兽横生,实在不是善地。”

  “常日里下南洋的,去十个,得活的最多半数。”

  “大哥,你这户房主事做的好好的,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升任县里的佐贰官,怎的忽然想起来要去下南洋了?”

  翁合叹了口气说道。

  “我翁家历代商贾,虽有些家业,但在朝中毫无关系可言。”

  “我若是按部就班的做官,这辈子能否做到府里都不一定。”

  “我实在是不甘心!”

  “这次朝廷要挑选官员去南洋,虽然有危险,但对我这等毫无背景根基的官员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朝中的公文说了,若这次能被选中前往南洋为官者,品级全部提一级,将来还能优先提拔。”

  “并且,这次的事情若是做好了,说不定将来就能入得朝中大佬的眼。”

  “若能得贵人相助,方才有可能青云直上啊!”

  翁合有野心,但他的家境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去发挥。

  所以,他如果想要升官,就只能靠自己去拼,去搏。

  翁同闻言,张了张嘴,但还是劝说道。

  “大哥还当三思。”

  “我看报纸上说,江南那边不是也缺官员吗?甚至为了补缺,朝廷都准备要今年再加开一次恩科呢。”

  “江南那边如今局势未定,若大哥你申请调去江南,想必也是可以升官的吧?”

  翁合闻言却是摇摇头说道。

  “哪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江南那边缺人,和南洋缺人不是一回事。”

  “江南那边看似局势未定,但在去年的江宁之战后,江南其实已经定了。”

  “朝中这次加开恩科,说白了,就是给江南人开的。”

  “只要恩科一开,不,甚至只要开恩科的消息一出,江南必定是传檄而定。”

  “这一点,很多人都能看得出来。”

  “也就是说,江南现在的缺人,是朝廷有意在卡着,准备要留一部分官缺给江南人,用于安抚江南士绅,而不是真的缺。”

  “那毕竟是江南啊,去江南做官可是真正的肥差,抢手着呢。”

  “轮不着我们这种没后背没背景的去抢!”

  “反而是南洋的缺人,那是真的缺。”

  “我打听了一圈,县衙内基本上没人愿意去……”

  翁同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还是忍不住皱眉头。

  “大哥,我还是觉得不妥,你要去南洋,那嫂子和侄子怎么办?爹怎么办?”

  “你要实在想升官,不行咱们花点钱。”

  “给上面花点钱,把大哥你调到江南去……”

  翁同动了要给上面行贿的心思。

  反正他觉得花点钱买个升官的机会,肯定比自家大哥前去南洋搏一搏来的靠谱。

  翁合却是摇头道。

  “不可!”

  “大唐刚刚组建了监察司,监察司那群鹰犬最近正在监察官场,纠正风气,已经有好几位大员落马了,这个时候绝不能撞到枪口上去。”

  李奕对底下人虽然宽容,但不是无底线的宽容。

  你稍稍贪点补贴家用无所谓。

  可你要是敢把事情做过分了,那你就等着被查水表吧。

  虽然现在大唐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李奕不至于说是发动大案清洗官场。

  但监察司那边也始终没歇着,时不时的就会抓那么几个典型出来,用于纠正官场风气。

  翁合当官这么长时间,他不是没想过行贿升官。

  只是他这人性格老实又胆小,所以始终也只是想了想,没敢真的付出实际行动。

  “至于说你嫂子他们?”

  “二弟你不是要回湖南吗,有劳你顺带把他们也给带回去!”

  翁合向自己弟弟交代道。

首节上一节354/6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