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罢,李奕接着说道。
“在我大军攻取镇江和扬州之后,参谋部方面要立即筹备在镇江和扬州营造岸防炮台,组织防线,做好在镇江和扬州迎敌的准备。”
“嗯,修筑炮台和工事时,尽量从南京招募民夫和工匠,就当以工代赈了!”
虽然李奕觉得洋人不一定敢从上海方向沿江西进,深入内陆来进犯南京。
但也说不准!
要知道一鸦的时候,英军可是就曾经从长江入海口西进,一路深入内陆,打下过镇江,切断漕运,然后迫使清廷求和的。
这次洋人的远征军有清廷相助,保障他们的后勤供应,在这样的前提下,洋人远征军深入内陆作战的可能性非但有,而且极大。
当然了,不管这些洋人远征军会不会来进犯南京,反正李奕提前在镇江和扬州布防肯定没错。
真来了,那自是最好,唐军的准备工作不算白做。
即便没来也无所谓,就当是以工代赈了吧。
反正南京城内那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不赈济不行。
众将闻言,再度齐声应是。
李奕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再筹备一下祭拜孝陵的典礼和具体事项。”
“孤准备要先去祭拜孝陵,再进南京。”
这么说其实不够准确,因为李奕现在所属的位置其实就在南京城内。
只不过这个城内属于外城而非内城!
这个时代的南京城规模大的惊人,占地足足230平方千米,城市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尖的。
只不过,也正是由于南京城的规模太大,占地面积太广,外城其实都不是城市,而是一大片的乡村。
所以,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外城不算南京,内城才是。
李奕这里说的进城指的其实是内城。
众将闻言,纷纷下拜领命,表示明白。
李奕要去祭拜孝陵,其实就和改江宁为南京,并准备定都南京的目的是一样。
说白了就是为了政治上的需求!
他要通过定都南京,祭拜孝陵,来向天下表示自己立志北伐,绝不偏安的态度。
进而进一步的拉拢天下人心!
嗯,天下人对于割据政权和天下正统的态度可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容不下割据势力存在。
要么一统天下,要么被别人统一,没有第三个选择。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统一才是大势所趋,才是历史的必然。
李奕自然明白这一点!
……
会议散去,唐军诸将开始各自去忙起了自己的事情。
而李奕则是待在军帐中处理各项军务。
比如厘定军功,拟定升降名单,规划粮草后勤等……
很多事情都需要李奕来操心。
就在李奕处理军务之际,外边响起了一阵通报声。
随后,李鸿章手中捧着一封报告从外边走了进来。
其在来到李奕面前之后开口汇报道。
“启奏王上,有关此次南京大火的具体损失的账册已经统计完毕。”
“还请王上过目!”
自从庐州归降大唐之后,李奕便将李鸿章唤来驾前见了见。
在接见过之后,李奕便将李鸿章给扔进了自己的秘书处,负责跟在自己身边协助处理各项事务。
李奕准备要先将李鸿章留在自己身边稍加历练,随后也好予以重任。
虽然李鸿章这家伙历史上是个贪官。
但相较于他的能力来说,贪污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底下官员能帮着李奕完成工业革命,把蛋糕整体做大,那么他们偷偷把自己兜里捞的点,李奕其实是不在乎的。
就全当给底下的项目经理分红了!
对于有能力的人,总得有点优待不是?
还有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贪官其实并不可怕。
可怕是官员们光贪,不做事。
这才是真的亡国之兆!
举个例子,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贪污腐败程度可是众所周知冠绝全球的。
可是,英国却凭借着这一群贪官污吏,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让英国成为整个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英国官员贪归贪,但他们贪了也是真的做事。
而反面例子自然就是我大清了。
我大清的国力虽不如英国,但官员的贪腐程度却是不遑多让。
但两者却一个是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另一个被欧洲列强,乃至于小鬼子轮番暴击刷战绩。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根本原因便在于英国的贪官是既贪腐又做事,可我大清的官员们却光贪腐不做事。
然后嘛,就懂得都懂了!
反腐,这其实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这个世界上只有还是由人来治理,那贪腐就永远不可能根除。
当然,如果你硬要偷换概念,把贪腐改个名字叫“政治献金”,然后宣布贪腐被彻底消灭,那我也没有办法。
所以,李奕对李鸿章还是很看重的。
嗯,即便知道他这个人有缺点,也愿意重用他的那种。
李奕从李鸿章手上接过报告,然后翻阅了起来。
李鸿章在一旁开口汇报。
“王上,此次南京大火,整个明皇城都已经被烧成了白地,江宁将军府,两江总督府等重要建筑全部被焚毁。”
“除此之外,统共还焚毁了民宅三万二千间,近四千南京百姓葬身祸害,烧伤着逾二万一千余人。”
“被火灾牵连而导致无家可归者,将近十万之数……”
李奕闻言,脸上的神情忍不住凝重。
他现在是真有点麻了。
三万间民宅需要灾后重建,两万多的伤员,十万人无家可归……
这尼玛安置起来得多少钱?!
李奕现在更恨怡良那个狗东西了。
煞笔怡良,孤誓杀汝!!!
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莲花!
李奕深吸一口气,可还是咬牙切齿的询问道。
“渐甫啊,孤命人在南京城内寻访精通凌迟的刽子手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人找到了吗?”
嗯,这件事李奕也是交给李鸿章去做的。
李鸿章闻言,摇摇头说道。
“回王上的话,精通凌迟的刽子手没找到。”
“但找到了几个会片鸭子的烤鸭师傅。”
“这里面有几位在南京大火中被害的家破人亡的,微臣想来若将凌迟怡良的事情交由他们去做,应当不成问题。”
李奕闻言,表情略显古怪。
这话说的,确实没啥毛病。
私人恩怨加持下,这些烤鸭师傅片怡良肯定会比片鸭子更用心。
点点头,李奕说道。
“如此也好。”
“回头送几头大肥猪过去,让这些师傅好好练练手,争取剐怡良的时候多剐几刀。”
“别让他轻易死了!”
李鸿章点头表示明白。
他刚准备退去,李梁经过通报从外边走了进来,向李奕汇报道。
“报,启禀王上,北边满清那里传来最新消息。”
李奕神情一动,然后询问道。
“何事?”
李梁开口汇报道。
“回王上的话,军情处接到最新消息,清妖近期市面上近期开始有一些成色极差的银元以及大钱流通。”
“相关人员在深入调查之后发现,清廷现在开始效仿我大唐铸造银元,并开铸大钱。”
说话间,李梁将几枚清廷铸造的银元,以及大钱都给呈递到了李奕面前。
李奕拿起一枚银元,仔细观察其成色,然后还吹了吹放到耳边听动静,不由得撇撇嘴。
这清妖还真是黑心,这银元的成色也太差了些吧?
看起来用银最多五六成,甚至还不到。
都踏马快成铜币了!
心中吐槽着,李奕又拿起另外几枚大钱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