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6节

  张齐丘得知前方的传报后,怒不可遏。

  他把程圭、崔湛调到后军,是因为这二人在本部经略军威望太大,会影响他指挥中军。

  他打算等探马遭遇敌人的时候,再将五千精骑和浑释之的五千胡骑调过来。

  中军与后军距离不过四五十里,两个时辰内就可以到达。

  程圭率骑连夜离开,竟然没人通知他。

  “叔父,程圭挑衅您的权威,应该以军法处斩。”

  张勉向张齐丘劝说。

  “荒唐。你觉得两万经略军会允许吗?王帅会允许吗?”

  张齐丘斥道。

  他是副使兼都知兵马使,按理说应辅助主帅掌训朔方军。

  但问题是他非本部经略军的直属上司。

  而且他远远没有王忠嗣那种巨大威望。

  唐军的募兵制,很容易导致主将对一支军队的彻底掌控。

  “突厥集五万骑,一天一夜被破。成就李的不世之功。李真就这么厉害吗?”

  张齐丘颓然地说道。

  活著的李,察觉到事情的不对,一定会将书信送到长安。

  李适之朝堂上攻击他,李林甫会帮他说话吗?

  他心中的理由,皇帝会认可吗?

  王忠嗣对他的看法也会改变。

  此时此刻,张齐丘有些后悔。

  本是偏师建功的局面,此战后他接替王忠嗣板上钉钉。

  现在突厥左厢诸部被破,和他有关系吗?

  出将入相,面对这样的选择,谁能静下来不被欲望所蒙蔽。

  这一早,张齐丘忘了念《金刚经》,他的侄儿张勉也未提醒。

  日晒三杆,军犹不拔。

  很快,全军都知道突厥左厢诸部被攻破的消息。

  也知道最先到的五千骑,随手获得军功。

  无数士兵推举郎将、衙将包围张齐丘。向张齐丘质问:为何一再拖延,阻挠他们的军功。

  财富和军功,是边军应募的目的之一。

  好不容易到来的机会,因主将无能而失之交臂,士兵们怎么会不怨恨?

  张勉狗仗人势,以为呵斥一下,这兵痞就会散去。

  谁知张勉被衙将、郎将围著,砰砰两脚,踹了个狗吃屎。

  是谁打得都不知道。

  边军可不惯著这种臭毛病。

  张齐丘只能在亲卫的护卫下,向衙将们花言巧语,并立刻拔营起寨,攻击阿波达干等部的营帐。

  将士们这才平息怒火。

  ……

  高坡。

  李在指导军医,教他们如何去照顾受伤的士兵。

  在丰安军城的时候,李就告知过军医,将包扎伤口的布条用沸水蒸煮,然后密封保存,待战场上使用。

  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伤口的感染。

  还有其他一些前世从军的医学知识。

  外敷内用的药物李不懂,丰安军携带有足够的药物,李让军医不要有顾虑,如果缺乏会立刻派人去中军、后军取。

  “爱兵如子,不外如是!”

  李光弼见李战后不休息,还在为伤兵尽心尽力,一改他为将者的理念。

  他能感受到丰安军对李敬而爱之。

  大部分将领驭军,士兵只会对其产生敬畏。甚至还多有“畏而心不服”的现象。

  李光弼也一直在思考李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问过李,这是不是一首诗,但李只是笑了笑,没有答复。

  李将伤兵们安顿好后,又将战死将士的尸体找全,运下高坡。

  程圭让麾下精骑也去帮忙。

  明天会组织将尸体运回丰安军城。

  这是最大的极限。

  如果行军再远一点,尸骨只能就地掩埋,魂魄无法归国。

  直至日落时,李才躺在地上睡一会。

  “将军,中军已至。”

  刚过亥时,罗兴小心地叫醒李。

  李睁开眼,又突然闭上,告诉罗兴:“这个时候,中郎将该休息,我等也要入眠。”

  说完,李继续呼呼大睡。

  这是讽刺张齐丘要战事吃紧的情况下,连续两晚,安营扎寨。

  罗兴懂了,向佐吏们回复这句话。

  丰安军无一人去见张齐丘。

  违抗军令的程圭更不可能去见。

  张齐丘虽恼怒,却只能强忍著。

  中军的士兵看到丰安军的战绩,心中对张齐丘更感到失望。

  翌日凌晨。

  李一觉起来,精神饱满。但身上的血迹,让李很难受。

  “将军,这是战报,您看如何?”推官齐冲将战斗的经过以文书写。

  李接过战报,上面主要记录战斗的死因,李如何去布防,还有战斗的过程。

  包括李的英勇记录、斩将拔旗、斩帅等等。

  冲锋陷阵,万人辟易,独杀数百人,斩敌帅颇黎,斩将十数。

  斩敌两万余人,获得战马两万匹。经略精骑至,追击三十里,再次俘斩过万。获马万匹。

  其余兵器无计。

  将来长安的史官一定会依此记录下来。

  “不单是我一个人,将士们用命,著重笔墨,这样圣人才会给予将士们更多赏赐。”

  其他方面倒也满意,就觉得对将士们的记录不够,他让齐冲重写。

  “遵命!”

  齐冲明白。用半个时辰重书战报,李看后点了点头。

  这时,程圭和李光弼见李,说是张齐丘召他们。

  在前往中军大营的时候,士兵们看到李血迹斑斑的盔甲,窃窃私语。

  “诸位可知?丰安军有个兄弟告诉我,宁远将军昨日神勇,如霸王再世,一个人就杀死上千人。”

  “嘶!是真是假?难道我们一营都不够宁远将军打?”

  “千真万确,我也认识丰安军的士兵。突厥的猛将被宁远将军抓在手中,如抓小鸡一样在阵中被砍头。”

  “我认识丰安军的骑兵,我还知道宁远将军胯下的宝马叫火云马,堪比传说中的汗血宝马,他骑上火云马千军辟易,突厥主帅自不量力,被宁远将军一槊刺死。”

  “真英雄气概,大丈夫当如是啊!”

  “起初宁远将军替代陈回光将军时,我还看不起他。现在是我无知。宁远将军真神人也。”

  “据说宁远将军还是大诗人,写出的诗风靡长安,可惜我看不懂。”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士兵们议论纷纷的时候,李等人来到中军大营。

  “程将军,为何没有本将军令,就擅自离开后军。”

  张齐丘见李等人不拜,先声夺人向程圭质问。

  “战局千变万化,机遇稍纵即逝。程将军英明,把握住局势,使得我丰安军残存,又令突厥左厢诸部溃散。这是古之名将,才能具备的眼界。古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周亚夫因此平定七国之乱;赵充国因此驱逐先零羌。如果失败,军法加身程将军不会有怨言。但成功了,足矣名留青史。”

  李嗤笑一声,帮助程圭说话,并再次讽刺张齐丘没有眼界。

  就算是到长安,李隆基也会夸奖程圭的机智,不会计较程圭没有听从张齐丘的话。

  张齐丘脸色铁青,先前李对还有礼,现在一再出言不逊,扫他面子。

  但李已成势,这一战后,必然平步青云。

  “本将就不追究了。此战李将军为首功,本将会如实向王帅禀告。”

  张齐丘强压著怒气,笑著对李说道。

  “末将斗胆问将军,您有什么更好的计策,去解前军之围?”

  李突然向张齐丘询问。

  “本将早就料到李将军有关张之勇,可以守住高坡。为保持士兵良好状态,故而正常行军。”

  张齐丘面不改色地说道。

  “将军统千军万马,读过《孙子》《吴子》吗?”

  李又不是猪,怎么会信张齐丘的鬼话。他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有一个人,可是一直想他死啊!

  “李将军什么意思?”

  张齐丘感觉李在侮辱他。

  “我觉得读过《孙子》《吴子》的人不会这么做?我又突然想到滥竽充数的故事。”李越说越过分。

首节上一节76/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