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28节

  “碰!”

  崔乾佑捶了一下桌子,怒气在胸,无法发泄。

  最终,崔乾佑向安禄山上书,询问是否渡黄河,攻潼关。

  这一下直接把安禄山气发病了。

  暴躁的安禄山,先是鞭挞近侍李猪儿,把李猪儿打得哭爹喊娘。

  随后又将严庄叫来,询问对策。

  严庄头大,一时间哑口无言。

  “啪!”

  “都是你们让我造反,害我失去富贵……”

  安禄山一鞭子抽在严庄身上,不顾他谋主的身份。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尽管严庄心中愤怒,但他还是一个劲地向安禄山赔罪,希望安禄山的怒火消散。

  恢复一些理智的安禄山,又把高尚叫过来。

  高尚一会说进攻潼关,一会说渡过黄河,还扬言撤回河北,对付郭子仪、李光弼。这把安禄山气得够呛。

  他明白想进攻潼关难如登天。

  于是安禄山将严庄和高尚赶回出皇宫,限他们三天之内想出计策。

  安禄山令崔乾佑先在灵宝平原上严阵以待。

  实际上在他心里,已经有退回范阳据守的想法。

  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去当一方土皇帝。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严庄、高尚没有想到办法。

  此时安禄山病情暂稳,没有那么暴躁,他知道自己不能离开严庄、高尚。

  安禄山只能全力打探范阳的消息,看看能否将大军撤回范阳。

  至于在中原一带招募的兵马,可以提前分离、舍弃,防止他们闹事。

  而奚、室韦、、契丹、同罗、六胡州等胡部家乡在东北,不得不跟随燕军拼命突围。

  唐军攻势迅猛,调度有方,严庄知道指望不上吐蕃和回纥,默认安禄山的做法。

  哪怕最后只能带著数万燕军铁骑,和诸胡部回范阳,也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总比在洛阳送死强!

  但噩耗随后又传到洛阳。

  唐军李广琛、辛云京率军出太行陉,进攻汲郡。

  斩杀伪太守徐璜玉。

  三日后,辛云京率铁骑五千北上,配合郭子仪进攻邺郡。

  邺郡太守为薛仁贵的好孙儿薛嵩。

  他膂力过人,擅长骑射。

  这一世,他没有历史上的那种运气。

  既然从安禄山叛军,薛嵩就没有回头路。

  郭子仪从北面进攻,辛云京从南面进攻。

  诸县横扫,莫不开城投降。

  最终郭子仪与辛云京共四万多兵马,在邺城下会师?

  而邺郡一再支援史思明,守军早已空虚。

  安禄山又没有援军调遣给薛嵩。

  薛嵩只能强征邺郡百姓守城,不得人心。

  “忠臣之后,何故为贼?”

  郭子仪向城上的薛嵩质问。

  但薛嵩因羞愧不敢回话。

  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薛嵩因家族被排挤,自身没有晋升的门路,对大唐深为不满,于是参与其中。

  须知,他的父亲薛楚玉、伯父薛纳都做到主帅的位置,而后辈却只能门荫低职,这种落差使薛嵩走向极端。

  由于薛嵩作战勇敢,很快就被安禄山提拔为邺郡太守。

  但此时的局势让薛嵩大惊失色,因为他的家人还在范阳。

  “徐璜玉死守汲郡,已城破人亡。还想死守,让自己断子绝孙吗?”

  郭子仪又呵斥一声,他认为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

  薛嵩转眼看周围,真正效忠他的,除了薛氏子弟,只有几百人。

  其他的士卒是强征而来,战斗的时候随时可能反水。

  “开城投降吧!”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被抽空力气一样,瘫坐在地。

  悔恨没有像之前的太守一样,向大唐投降。

  兵临城下投降者,为俘虏。

  他背上污点,为祖父蒙羞,李一定不会再用他,甚至还会处死他。

  只希望薛氏家族能够保全。

  世家大族又如何?

  真正战乱的时候,没有谁比谁更尊贵。

  世家大族组织起来的力量,和朝廷动员的力量相比不堪一击。

  唐军浩浩荡荡进入邺城,百姓夹道欢呼。

  这意味著河北范阳以南,全部光复。

  郭子仪、辛云京并没有停下。

  李已经封建康军使张仁贤为邺郡太守,让他驻留在此。

  郭子仪、辛云京继续南下,与汲郡的李广琛汇合。

  李封郭子仪的部下李国贞为汲郡太守,驻留汲郡。

  两部并拢,共有边军、郡兵、义军七万余卒,渡过黄河,到达东郡(今滑县),伪太守弃城逃离。

  郭子仪、李广琛开始行安禄山攻占洛阳的路线,进攻陈留。

  此时,张巡、许远举义兵奉命开始对陈留郡西南发动进攻。

  两路大军压境,直接让安禄山跳脚。

  因为这是他逃跑的路线。

  安禄山终于向崔乾佑下达军令,让他率主力回援洛阳。

  他也不再顾去进攻潼关、河东。

  此时洛阳周边兵马不足,如果不往回调,用不了多久郭子仪、李广琛就会兵临洛阳城。

  先将郭子仪和李广琛扫平再说。

  与此同时,王难得收到李的军令,他率领一万支援来的陇右骑兵,岭南、山南、南阳、黔中、江南、剑南等地兵马,共八万士卒,向颍川郡、临汝郡进攻,直逼洛阳。

  燕军在唐军的牵制下,一日不如一日。

  崔乾佑收到安禄山撤军的旨意后,心乱如麻。

  十六万大军,哪是那么容易能撤走的?

第389章 收复范阳 渔阳,平卢归唐,大决战

  范阳。

  李光弼自得到李的军令后,带著大将王思礼、仆固怀恩等人,率领三万河陇边军,以及两万郡兵、义兵,跨越上谷郡,进攻范阳郡。

  现如今上谷郡的义兵已经逮捕伪太守,各县纷纷宣布归顺朝廷。

  毕竟上谷郡是以汉人的为主的郡县。

  即便官吏架构是安禄山任命,但前线失利,兵力抽调后,已不足以抵抗忠于大唐的势力。

  上谷郡北面的范阳郡则不同,那里汉胡杂居,民风彪悍。

  从世家大族,到小族小部,大多被安禄山所控。

  亦或者本就是属于安禄山将领的家族。

  李光弼渡过易水,不管其他县,直插范阳城。

  他已经得到消息,史思明将全部兵马调到范阳固守。

  范阳各家各族为一条绳上的蚂蚱,在史思明谋士周贽的说和下,各大世家倾尽全力,帮助史思明守卫范阳城。

  现在史思明只能祈祷安禄山能在中心开花,重新打通河北的道路。

  范阳、渔阳等固守都难,已经没有办法再反攻河北。

  史思明又听从周贽的计策,派人去向契丹、奚、室韦、、同罗求援,并表示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诸胡部有不少兵马在中原。

  如果是以往,胡人叛而降、降而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唐不一定会征伐,甚至还会和亲,稳住东北。

  但现在是天策上将李当政。

  这是什么角色?海内外皆知!

  曾经回纥只是多看大唐一眼,损失五万兵马。

  大唐的铁骑在李的率领下,远至里海,封狼居胥亦不能比。

  这个强硬派一定不会饶恕东北诸胡。

  史思明希望以这一点,说服、同罗、室韦等部再遣兵支援。

  然就在李光弼即将到达范阳之时,卢龙郡发生大事。

  安禄山范阳起兵的时候,安东副大都护为夫蒙灵察担任,实际上统治安东都护府,管理胡人之事。

  夫蒙灵察还任保定军使,一向防备安禄山,在平卢一带有影响力。

首节上一节728/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