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714节

  父亲李楷洛抵抗吐蕃,为国战死,让李光弼信念愈深。

  契丹大贺部一直在大唐的河朔一代,李楷洛战死后,李光弼理应继承大贺部的酋长职位。

  但李光弼却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弟弟李光进,自己门荫从军效力。

  哪怕安禄山承诺封他为郡王,他也没有一丝投降安禄山的念头。

  李光弼入河北的时间最早,他一收到长安的任命后,马不停蹄到太原调兵遣将。

  由于河东兵马一时间无法全部聚集,李光弼认为要尽快入河东,搅乱叛军的后方,所以从天兵军中调遣弩手,精兵,共五千人,飞马驰向井陉,进入常山郡。

  叛军虽然强大,但他们在常山的战斗并非一帆风顺。

  常山太守虽战死,但义军、团练层出不穷,扰乱叛军的粮道。

  百姓们恨透叛军的残戮,纷纷加入义军相助。

  没多久,义军就将伪郡守杀死,夺回常山城。

  团练子弟甚至还在伏击之中擒获燕军大将史思义。

  在得知朝廷天军到来后,团练首领押著史思义来拜见李光弼。

  常山郡作为叛军的最先劫掠地,叛军在这里率兽食人,奸淫掳掠。

  百姓但凡反抗,会被叛军毫不留情地杀死,以至于出现“露蔽野”的惨状。

  李光弼看到常山白骨露于野,忍不住嚎啕哭泣。

  安禄山叛乱,灾祸却要河北的百姓承受。

  李光弼第一时间下令收敛郡中尸体,酹酒祭奠阵亡军民。

  被叛军囚禁的人,也因李光弼的到来得到释放。

  此时史思明、李立节、蔡希德等燕军大将中在河北剿灭不投降的郡县。

  他们得知李光弼到来后,引两万胡骑,到达常山城下,准备将李光弼这伙援军击杀,成就自己的功绩。

  史思明自信以自己人多的优势,还都是骑兵,一定可以将唐军剿灭。

  李光弼也想了解更多,于是善待俘虏史思义,亲自为其松绑,使他真心归顺,得知史思明的动向和具体兵力。

  他知道不能和史思明的骑兵硬碰硬,聚兵回到常山城中防守。

  不久后,史思明率二万骑兵直压常山城下,不由分说,直接攻城。

  李光弼用按军入守、以逸待劳的计策,坚守常山城。

  他将属下兵马分为四部,以擘张弩五百连番射敌。

  这样“列队之法”,使强弩一波接著一波,没有间断。一番防守后,燕军还未摸到女墙,就死伤数千人。

  史思明对城墙上李光弼大骂,不得不停止进攻常山城,将军队移驻远处。

  李光弼见叛军士气懈怠,军容不整,出城南,夹滹沱河列阵,威胁叛军。

  史思明倚仗较近的饶阳有援军,仍休整士卒,企图再战。

  一天后,饶阳燕军五千人果然来援。

  李光弼的探马探查到燕军的行踪后,派轻骑数千隐藏行迹,截杀援军。

  当五千燕军援军在野外埋锅造饭时,遭到唐军轻骑突然袭击,几乎全军覆没。

  史思明得到这个消息,大为恐惧,立刻率领主力骑兵撤退。

  但史思明不甘心,又暗中派奇兵切断了唐军的粮道。

  想使李光弼的军队无法得到太原的粮草。李光弼见招拆招,令麾下将领击退截断粮草的叛军,轻而易举将草料运回常山城内。

  无计可施的史思明只能退兵,将河北郡县所有的兵马聚集在一处,再与李光弼决一死战。

  接下来的结局,也就众所周知了。郭子仪率领朔方军来援,于九门城外,大破史思明、蔡希德等两万叛军。

  史思明和蔡希德等将狼狈逃窜。

  他不得不向洛阳的安禄山求援。

  使安禄山支援史思明一些精骑和新兵。

  好在郭子仪、李光弼没有乘胜追击,得到朝廷的军令后,收拾辎重退出井陉。

  “杂胡伪帝,不会长久。现在不是考虑他的事情,而是我们要如何去做?”

  “先前圣人下诏回长安勤王,现刚出井陉,秦王的军令就再次到达……”

  郭子仪没有戴兜鍪,他席地而坐,抓著黑白参半的头发,非常烦恼。

  武举状元及第的郭子仪在早年的时候并不顺利。

  从军三十年,因机遇和运气,虽有立功,但没有卓著的大功,以至于在将星闪耀的大唐并不出名。

  特别是王忠嗣灭突厥以后,塞北宴然,郭子仪在十几年,无立功的契机。

  人们总是把目光放在李拜相前的河西、陇右,以罢相后的安西、北庭。

  但郭子仪的优点非常突出,他善于治军,整训优异。又能公平公正,深受士卒信赖。

  如此,才会有大臣举荐郭子仪为朔方帅,收朔方军。

  但此时此刻,郭子仪陷入两难之中。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郭子仪是忠君爱国的,是以安禄山叛乱以后,全心全意地收整兵马,前来河北。

  谁都知道,李是发动政变,攫取权力的“权臣”,如董卓无异。

  但人们更清楚,是李隆基后期的昏庸,宠信杨国忠和五杨,使国家到达千疮百孔的地步。

  自李隆基在潼关失守,选择弃长安万民逃跑的那一刻起,无数百姓的意志,就不在李隆基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李政变虽然引得一部分王公贵族、文人士子口诛笔伐。

  但李在平民百姓中的风评出奇的好。

  这是李自天宝二年以来积累的威信。

  人们看到的是李惩奸除恶的一面,人们看到的是敢于对抗杨氏的小相公。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李背叛李隆基,但没有背叛百姓社稷。

  那英雄之气,那变法图强,让李自始至终被百姓唱诵。

  在对朝廷和李隆基失望后,有些文人士子成为李的死忠,拥护李的政策。

  这也是郭子仪内心矛盾的地方。

  如果他忠于皇帝,麾下军队就像无根之萍一样,没有朝廷的钱粮支持,不能长久。

  至于安禄山的招揽,从来不在郭子仪的选项在内。

  他和李光弼一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投靠安禄山这个没有口碑的杂胡。

  “秦王的天策上将是圣人亲封,军令如山,我们只能按照秦王的军令,再次回到河北,截断安禄山的退路。”

  李光弼停止踱步,他看向西方,面色惆怅。

  李光弼继承王忠嗣的风格,不喜言谈,沉著勇悍,他是一个十分纯粹的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和郭子仪不同,李光弼与李接触许多次。

  在李任丰安军使,出征草原的时候,李光弼作为李那一路军的“军师”。

  李血战高坡,得以存活,全靠李光弼的策应。

  李曾对李光弼说过“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句话虽未流传当世,但印在李光弼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跟随李,参加过大非川之战,知道李的强大,说其为神将,毫不为过。

  当得知李从西域起兵的消息后,李光弼一直难以接受。

  在为人上,李没有瑕疵,他认为李没有反叛的理由。

  现在李光弼似乎明白,李拜相所做的一切,就是理由。

  他在营帐中踱步,看起来焦躁不安,表面上在骂安禄山,实际上心中已经有决定。

  “可我们都是圣人封的元帅,被寄予厚望,难道要我们也背叛圣人吗?”

  郭子仪唉声叹气地说道。

  他也知道李的神威盖世,但他不想看到李大权独握,甚至成为皇帝。

  虽然国家还是大唐。

  但小宗代替大宗,礼制名存实亡。

  “秦王和安禄山一比,虽……唉,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我虽是胡人,却也懂得天策上将和秦王的含义。”

  “但我世代为唐将,大唐是我的国家,既然国家下令,我肝脑涂地便是。像周处、祖逖一样,即便战死,也能名留青史;如果后退,会是不尊军令被杀的结局,无法死得其所。我相信秦王是民心所归的。”

  “就这样吧,不论郭帅是否同意,我都会带著士卒出井陉,进攻赵郡。”

  李光弼向郭子仪表达他的决心。

  “李将军都这样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若平定叛乱后不死,功成身退便是!”

  郭子仪拍了一下大腿,站起身来。

  二人一商计,出井陉布局战斗,旨在一举收复河北,策应朝廷。

  在进入井陉之前,郭子仪、李光弼在一起对军队进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他们明确国家大义,表示服从天策上将的军令,不久后,天策上将会派遣使者运输金银珠宝,按照军功奖励将士。

  全军都十分振奋。

  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麾下猛将如云。

  如仆固怀恩、王思礼、李国贞、李光进、张昕、宁景璇、吕鸣岳、杜从政、唐朝臣、窦觎、陈回光等。

  在分配将领领军的时候,每一支军队都能严格执行军令。

  五月下旬,李光弼和郭子仪率领军队肃清了常山、赵郡的叛军。

  九门城之战余威还在,一连十几个县向唐军投降。

  随后,李光弼、郭子仪攻击博陵郡,连下数座堡垒,到达史思明驻守的定州城。

  一番试探攻击后,李光弼和郭子仪得知叛军的援军到来,准备暂且放弃攻击,向常山撤退。

  表面上是因为无法攻破定州城,又得知燕军援军而来的撤退。

  但史思明咽不下这口气。

  连著两次大败给李光弼,这是他的耻辱。

首节上一节714/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