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历史上,封常清去洛阳时对战叛军可谓屡战屡败。
这不是封常清无能,领著一群没经过训练的新兵,和一群如酒囊饭袋一样的禁军,能打过叛军那才叫奇怪呢!
李从未轻视过燕云铁骑的威力,燕赵一带,民风彪悍,自古不乏勇猛之士。
更何况安禄山采取放纵士兵奸淫掳掠,这使得叛军战斗力最少提升一个档次。
李在河陇的老部下,之所以那么多“二五仔”,就是因为历史上河陇军在与范阳平卢军碰撞之下一败涂地,导致有许多将领投靠安禄山。
虽然有李隆基微操的原因,但叛军以少胜多,战斗力是实打实的。
李要赶在河陇军前去平叛前,将河陇军截留。
河陇军是李的根基之一,不能失去。
这也是李策划李适之和兄弟姐妹们逃离长安的原因。
一旦李掌握河陇军的事情泄密,杀红眼的李隆基,会像是处死安庆绪和荣义郡主一样,处死李适之和李奕。
“我等听从李帅的安排。”
封常清对李自愧不如,他会反驳别人,但他不会怀疑战无不胜的李。
与李谈论军事的时候,封常清总是被李的胸襟和战略眼光所折服。
李的彪炳战功,古代的名将都难以企及。
“龟兹王,焉耆王,疏勒王,你们也知道我此去长安会如何。我希望你们能约束自己的兵卒,管理好自己国家,听从大都护府的召令,使西域安稳。”
“如果我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你们可自作主张。我不希望我活著的时候,安西北庭会出现动乱,否则严惩不贷。”
李向龟兹王白霸等王说道,这是在警告他们。
他只要活著,这些国家老老实实,充当大唐的后勤。
李最放心的是于田国。
因为尉迟胜已向他表忠心,一旦出兵玉门关,他就会将王位传给弟弟尉迟曜,他本人作为一个将领,为李统帅好一万西域骑兵。
让这一万西域骑兵成为天水王的尖刀,像安西北庭军一样骁勇善战。
“天将军放心,您的伟大绝无仅有,您的神威盖世,受世人所崇拜。我们对您的忠诚,像是高山一样,永不动摇。我们国家的勇士会拼尽全力,助您完成大事。等您再次执掌权柄,我们会相约到长安拜见天将军!”
龟兹是西域最大的国家,白霸代表诸王酋长起身向李表示到,看起来一片赤诚。
李要是死了,他们肯定要自寻出路。但只要李活著,他们皆不敢有异心。
“清臣,大军启程后,开始向敦煌城运输粮草、牛羊牲口。任何胆敢不听命令者,先斩后奏。”
李又向颜真卿吩咐道。
粮食先运送到敦煌,再顺著河西走廊,向凉州城转运。
虽然其间会消耗许多粮食,但他只需要支撑一年,他还会从其他渠道获得粮食。
“遵命!”
颜真卿拱手说道。
这大半年里,他已经转变心理,辅助李到底,哪怕死去,也无怨恨。
已如李所料,安禄山叛乱。
天下一定需要李这样的人重整山河,再现盛世。
“诸将僚属,各司其职。此时此刻,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完成清君侧,凌烟阁上,会有你们的姓名,也会如陈平、曹参一样在史书上单独列传。封侯拜将,光耀门楣。”
“我们为大义,是为正义之师!入玉门关后,诸军约束军纪。奸淫掳掠者,斩!”
“传令下去,任何士卒可向我举报违法军纪者,一旦证实,官升三级,赏赐十金……”
李站起身来,言语铿锵有力地说道。
他既许诺荣华富贵,又要求严肃军纪。
李对士卒的厚赏,是古今未有的。
只要有能力,哪怕是一刚入伍的小卒,都能封侯拜将。
“誓死效忠李帅!”
大堂中的将领、僚属面容一凛,齐声说道。
散会以后,李吩咐后勤,连续两天,犒赏三军。
他还会将从波斯得到的金银珠宝运送到凉州城,随时会赏赐有功劳的士卒。
李在这期间,又召来柘枝镇守使鲁炅、葱岭镇守使论惟贞,吩咐一些事宜给他们。
等李稳住局势以后,会派遣一名大臣,到河中坐镇调度。
李认为颜真卿是非常有才干的,也有军事才能。
他又对颜真卿交代关于波斯帝国的事情。
一旦大食帝国进攻,颜真卿不需要请示,直接向葛逻禄、突骑施诸部传达命令,与葱岭军、柘枝军、河中联军一起进入波斯支援。
李给予波斯军队数千套锁子甲,三千具淘汰的擘张弩。
希望波斯军能多抵抗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军资不是没有代价的,波斯用大量的粮食和铁铜换取。
颜真卿深感李对他的信任,发誓拼尽全力,让李没有后顾之忧。
北庭都护府那里有颜杲卿主持,也不需要过多担心。
十一月二十五日,龟兹城外原野上飘荡著雪花,似玉屑一样纷纷扬扬。
清晨,李身披帅甲,在亲卫的拱卫下,最后一次犒劳全军。
完毕以后,他慷慨陈词,陈述出兵的迫不得已和无奈,并许诺这次战后,会出现几百个将军,会从跟随他士卒中挑选。
士卒都很振奋!
李赏罚分明,早已深入人心,士卒认为自己只要立下功劳,就能成为将军中的一员。
心皆发誓,要在战场上拼命。
中午的时候,士卒们吃完烤羊肉,李将袁思艺推出来,杀死祭旗,表示已经没有退路,也表达决心。
“啊……饶命!”
“噗嗤!”
在袁思艺求饶声中,亲卫的大刀落下,袁思艺人首分离。
“清君侧!清君侧!”
“李帅天威!李帅天威……”
数万士卒的大喝,惊空遏云。
那回荡的声音,飘荡愈来愈远……
整个龟兹城都在战栗。
商人都知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就要来临,他们短时间内将生意低迷。
“出发!”
李下达军令。
由碎叶军使来率领碎叶军先行出发。
来本和郭子仪一样在家守孝,经李劝说,重入军中。
中军紧随,只是前军以急行军的速度与中军拉开距离,并派遣轻骑探马,截留任何从玉门关、阳关进入的人员。
包括李的天策卫,西域骑兵在内,一共五万骑,皆有马匹,并携带干粮、牛肉干。
其中李的亲卫,一人双马。
其余军大多都有百分之三十的备用马。
新修建至玉门关的道路上,存储有粮草,士兵们停留的时候,可以补充食物。
李计划最少日行一百二十里,尽快到达玉门关。
此行跟随李的还有封常清、岑参、刘眺、独孤峻等上百名僚属。
这些僚属许多都是进士明经出身。
只要千里迢迢投靠李,他都会接纳,哪怕没有位置,也会引为门客。
留在安西北庭的僚属也有数十人,他们与一些刀笔小吏负责西域的正常运行。
李骑在白马上,在道路旁目送士兵离开。
前军以后,是中军骑兵快步奔行,他如风雪中的雕像,岿然不动。
身上落满雪花!
士兵们看到屹立在雪中的李帅,更加动容,充满斗志。
直到两个时辰后,所有的骑士和工匠、军医等车队才从李身边经过。
李没有第一时间跟随中军步伐,他让天策卫不要跟随,独自骑著白马,到达龟兹城东门之下。
城楼上,裴灵溪、姜月瑶等女在目视著向城门而来的夫君。
远方密密麻麻的骑兵如一条长龙一样,向雪雾的深处挺近。
天地一片白色,只有白马上,身披盔的李。
他们互相凝望,彼此深情。
李没有下马,没有言语,眼中诉说著一切。
少顷后,李向裴灵溪、姜月瑶等女挥了挥手,然后调马离开。
望著李的背影,她们泪眼婆娑。
再次见面,也不知什么时候。
随著颜真卿等僚属的回城,一排排马蹄印,很快就会被风雪抹平。
与龟兹聚集的大军出征的同时,远在天山。车神塞、李嗣业、刘单、程千里等率领经略军、龟兹军、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共计四万士卒,东进向伊吾。
之前这些士卒一直在天山牧马,现战马膘肥体壮,正是出山的时刻。
北庭和安西差不多,只在北庭三军中挑选五千士卒留下,防备北方的胡人小部落打秋风。
在天山和瀚海一代,有不少汉族百姓,李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
整个西域正规军八万骑,附属军一万骑,足够李的预期。
更多的仆从军,让他们充当后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