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林甫罢相,李七郎岂不成了首席宰相?”
杨玉瑶不甘心地说道。
“李七郎现在就是首席宰相!他就算升任成右相,又有什么关系呢?主要是宰相的席位空缺,我们杨氏就有机会了。”
杨国忠不以为然地说道。
可以说右相是百官之首,但在权力方面,李才是首席宰相。
这种观念,现在人可能拗不过来,但几年后,朝野都会这么认为。
因为李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体系,胁迫了右相。
就像唐初的尚书左仆射为首席宰相。
现在尚书左仆射只是闲职而已,由大臣兼任。
“能成功吗?”
秦国夫人担忧地问。
杨国忠和李林甫有仇,但杨氏没有,相反,李林甫还很尊重杨氏。
“一定可以!趁著哥舒翰回京述职,我明日就将信件呈给圣人。早早成为宰相,对抗李七郎。”
杨国忠笃定道。
看李天天八面威风,他羡慕嫉妒恨。
他在李面前卑躬屈膝,就是为了有一天将李压制。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则五鼎烹。
为达成目的,杨国忠不择手段。
“那兄长怎么办?他还在李手中!”
绕了半天,他们又回到这个话题上。
“看李怎么下定论了。现在我们只能再求求贵妃,求求圣人。”
杨国忠没有大权在握,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需要等待李的动作后再决定。
不过杨国忠认为,圣人不会让李治罪杨。
……
事关重大,李亲自坐镇御史台,对杨锐进行审讯。
和李所料的一样,杨锐并不是一个硬骨头,被抽了几鞭子后,立刻老实交代。
他确实贿赂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给杨。
李得到通报后,并没有放过杨锐。
因为杨锐贪墨军户抚恤,并致残军户的行径太恶劣了。
他下令笞杨锐五十下。
必要将杨锐打得皮开肉绽,让他为所做的错误忏悔。
但正是因此次刑罚,又让李得到一些信息。
杨锐忍不住笞刑,才打了十几下,就将“我招”挂在嘴边。
杜甫继续审讯,牵连出其他。
原来杨锐还为原上洛郡太守牵线搭桥,使原上洛太守认识杨,赠予三百金。
这些黄金,自然是勾结龙沙河金矿的官吏,中饱私囊而来。
上洛太守赠予杨三百金,不代表他只贪墨三百金,这案子再次升级。
杜甫让杨锐在证状上画押,按照承诺,不再笞杨锐。
李看到状纸的内容后,立刻下令逮捕在长安等候调查的原上洛太守。
同时,李传令新任上洛太守王昌龄,逮捕龙沙河金矿官吏,搜索原太守的府邸、庄园,以得确凿的证据。
等全部罪状拿到手,再将此案向李隆基上禀。
……
翌日。
杨国忠和哥舒翰一起去求见李隆基。
他们将伪造的状纸呈给李隆基,说这是他们截获的信件,不敢大意,故向圣人禀告。
李隆基乍一看,只是李林甫与阿布思的书面往来。
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宰相私下结交胡人部落首领,是一种僭越。
李隆基不能忍受这样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哥舒翰做助理裁判员。
生气的李隆基将李林甫叫过来。
“拜见圣人!”
李林甫慢步到李隆基面前后,躬身拜道。
他不知李隆基为何突然召见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的事情了。
看到杨国忠在李隆基旁边笑里藏刀,顿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自天宝以来,韦坚、杨、杨慎矜、杨国忠、吉温等,等先后背叛他,并在他背后捅一刀。
他至今没弄明白是什么原因。
李林甫与李隆基相差两岁,但看两人的精气神,说他们差十岁也有人信。
政治上的失意,让李林甫衰老更快。
“看看这是什么?”
李隆基把“阿布思”的信件扔到李林甫的脸上,并斥道:“右相好大的胆子!”
李林甫见李隆基发怒,心中咯噔一跳,他知道事情出在这封信件上。
他只能捡起信件,颤颤巍巍地打开观看。
只有看到信件的内容,他才有机会辩解。
不过白纸黑字的信息,让李林甫面色惊惧。
突厥首领阿布思写给他的信件,他和阿布思并无交集啊?
这是陷害他结交边地胡人骑兵。
他第一时间想得是,阿布思与杨国忠勾结起来陷害他。
并没有怀疑此信件的真假。
这一切都在杨国忠的意料之中。
“圣人明鉴,阿布思污蔑臣,请召阿布思回来,臣与他对质。”
现在李林甫只能跪地向李隆基请求道。
“圣人,臣早说过了,右相会说自己被污蔑……”
杨国忠在一旁煽风点火道。
“不过是正常的书信,右相这么急干嘛?凭阿布思的数千骑兵,还想突破朔方军,来到渭水吗?”
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话,沉声说道。
自始至终,他没把阿布思这个部落酋长放在眼里,他只是对李林甫结交阿布思无比失望。
“老臣侍奉圣人二十载,一向兢兢业业,心中唯有圣人。不敢有其他心思,还望圣人明察!”
李林甫继续向李隆基磕头道,砰砰得响!
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自己失去圣人的宠信。
他了解李隆基,如果是以前,这种消息李隆基根本不会相信。
杨国忠能利用阿布思陷害李和安禄山吗?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李林甫只能通过苦肉计,让李隆基动恻隐之心。
“罢了!你先回去吧,以后不要与阿布思来往了。”
李隆基回想李林甫的二十年,一起有很多快乐。
当时的李林甫俊美又意气风发,现在满头华发。
再看李林甫一直用头碰著青石砖,苦苦哀求。
他于心不忍!
决定放李林甫一马。
“谢圣人!谢圣人!”
李林甫没有再辩,决定先退出兴庆宫,等圣人冷静一下,再调查阿布思的事情。
这一幕把杨钊气得牙痒痒。
他没料到老匹夫用苦肉计,让圣人不再追究这件事情。
杨国忠只能眼睁睁地看著李林甫一步一晃地离开。
……
浑浑噩噩的李林甫回到右相府。
此时,他的额头青肿。
刚一下马车,一个趔趄,幸亏有奴仆扶著,不要就栽倒在地。
本来身体就差,身心受到打击,让李林甫头晕目眩,看天地不知是方圆。
口蜜腹剑,玩弄权术是他的活儿啊!
现在竟被杨国忠这个小瘪三戏弄、陷害。
更悲凉的是圣人竟然相信。
李林甫越想越气,最后直接病倒。
李、李屿等儿子立刻从府衙回来。
而正在济生堂学医的李腾空也回到李林甫的膝前。
她为李林甫诊断,得知父亲不仅气急攻心,身体也积劳成疾。
她的医术还未达到悬壶济世的程度,即便慕道,即便知道父亲罪恶盈天,她还是请大唐第一名医,济生堂祭酒陈藏器来为李林甫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