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他研究最多的就是距离大唐边境最近的宛秀城。
“慕容将军,九曲内吐谷浑若有胡部在,就由你麾下劝降。必须煽动士兵,干掉那些吐谷浑领兵的贵族。向吐谷浑普通士兵保证,不久后就会杀光九曲吐谷浑的贵族,那些贵族的所有资产,一半分给他们。”
李向慕容曦皓吩咐道,同时也是对吐谷浑部承诺。
吐谷浑部被这么欺负,还一直没造反。
一是因为开元末的那次造反,被没庐穷桑倭儿芒镇压得太惨,二是贵族把持得太深。
把贵族和贵族的爪牙杀光,吐谷浑百姓才能真正解脱。
有机会再去青海南部,干掉吐谷浑小王,将整个吐谷浑部收复。
“末将一定将此事做得令李帅满意!”
慕容曦皓拱手说道。
李点头,又交代一些其他事宜。
当晚在积石军城中休息。
第二日,清晨。
王难得率领临洮军,南下至积石军城。
李率领亲卫加入队伍。
和王难得、岑参、高适等一起,迅速向南奔袭……
与此同时,积石军城中,一辆辆战车被推出来,里面载著各种攻城器械。
积石军五千步兵,在两千骑兵的拱卫下,向宛秀城的方向而去……
慕容曦皓的七千吐谷浑军,在积石军后面跟著。
入九曲,他们两军在未遇到敌人之前,互为犄角最好。
临洮军最起码都是一人双马,领先他们行军速度太多。
李的战略目的很明显。
突袭!
先控制洪济桥,以及桥前的树敦城。
切断赤岭、青海入九曲的咽喉桥梁。
然后再由内的横扫九曲。
“南八,率领五百轻骑,追杀我军前方的一切吐蕃探马。”
在到达大唐边境前,李向南霁云吩咐道。
“遵命!”
现为临洮军副使的南霁云领命后,选五百良马轻骑,分成五十队,一人双马先跃入吐蕃境内。
值此关键时刻,吐蕃自然在边境游弈许多探马。
当他们看到唐军“探马”入境后,第一时间竟是呼叫支援,准备杀死唐军探马。
但不一会,吐蕃探马就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唐军十人一队,队伍太多。
南霁云率领轻骑飞奔迅速,很快就围住数队吐蕃探马,将他们一一射下马。
这些唐军轻骑如遍地的饿狼一样,疯狂追杀吐蕃的探马。
只有少数吐蕃探马逃走,将信息告知宛秀城守将。
“现赤岭东山口,青海都在打仗。连羽林禁军都调派到青海去对付李,唐军应该不会进攻九曲吧!”
宛秀城守将疑惑。
他再次派遣探马折戟,还是决定将消息传递给在百谷城的吐蕃的另一名大论,论悉颊藏。
论悉颊藏的权势虽不如没庐穷桑倭儿芒,但亦是吐蕃举足轻重的人物。
作为大论,所有的夏、冬盟会,他基本都有参与。
特别是在天宝三载,也就是吐蕃的木猴年,论悉颊藏在吉之晓玛园主持冬季盟会,颁布治军之达令。
吐蕃三大论其中两位在前线,说明吐蕃对李的重视。
但吐蕃料想不到唐军是一人双马突袭。
每过一个时辰,就进行一次换乘。
一直以跑步状态,不惜马力。
滚滚的铁甲洪流从南而下,震天动地。
至下午时,唐军从宛秀城前奔袭过去。
“这……天哪!”
“唐军怎么这么多战马,他们要突袭哪里?难道是屯田和牧场?”
“不好,我九曲除了吐谷浑和白兰羌,骑兵不会超过三千。这如何是好!”
宛秀城的守将知道情况危机,但城中只有不到四千守军。
他们不敢出城。
甚至此时向论悉颊藏传递消息也晚了。
本来宛秀城附近驻扎有羽林千户所,但现在羽林禁军已经离开九曲。
“未见吐蕃的羽林禁军,应该是被调到青海了。还想著到达洪济桥之前,要有一场恶战呢!”
李率大军离开宛秀城已经百里,直至黄昏,也未见所谓的“羽林禁军”。
他一直计划著要与吐蕃羽林军厮杀一场,看看他们是否配得上羽林之名。
不过李也知道,应该是青海的牵制,让吐蕃羽林禁军离开九曲。
这样最好,能使他通行无阻地到达洪济桥。
唐军如此阵势入九曲,吐蕃的步兵在未聚集起来前,根本不敢拦截。
“点五百弩兵,跟随本帅先一步抢占洪济桥。”
即将到达洪济桥的时候,李向王难得吩咐一声。
队伍中五百弩兵出列,随李和亲卫一起,暂时脱离大部队,奔向洪济桥。
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李到达洪济桥。
吐蕃还忙著向论悉颊藏传信,根本不知道唐军已经奔袭到洪济桥前。
此时,雄阔宽广的洪济桥,吐蕃士兵并不多。
东面的桥头只有一些平时监护桥梁的吐蕃士兵。
有城池已经知道唐军入九曲,但未想到唐军的目的是洪济桥。
这些守桥的吐蕃士兵在夜色中只听到马蹄声。
他们以为又有过桥者,准备上前询问……
但李晟带著数十亲卫,直接策马杀到桥头……
第179章 天生神力,力托城门
“不好!是唐军。”
当李晟率骑临近时,吐蕃士兵终于看清从黑暗中冲出者的样貌。
一个个身披大唐明光甲,戴著面具,在黑夜中显得冰冷无情。
守卫洪济桥的吐蕃士兵已经来不及去思考唐军为何会来此,他们第一时间想的是放下拦桥的栅栏。
同时呼唤洪济桥旁木屋内的吐蕃士兵前来支援。
“噗嗤!”
但马匹冲突之势已经难以挡住,李晟持长枪跃马在前。
一名吐蕃士兵被一矛捅死。
“嘿!”
又有两名吐蕃士兵攒刺而来,想将李晟这个佩戴面甲的人刺下马。
“铛!”
李晟回拨一下,两杆长矛直接被挑开。
“噗嗤!”
趁此时机,李晟探身直刺两枪,将两名吐蕃士兵刺死。
见栅栏即将合住,李晟立刻翻身下马,挑死两名合栅栏的吐蕃士兵。
其他的神策卫也纷纷下马,参加剿灭守桥吐蕃士兵的情况。
特别是廖峥嵘,他本就是大唐顶级剑客,下马持剑步战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噗嗤!”
长剑在他手里,如银白色的飞龙在夜色间起舞,寒芒全部汇聚在剑刃上。
接连数名吐蕃士兵脖颈流血,被廖峥嵘手刃。
“铛!”
守桥的百夫长已从木屋中冲出,他穿著锁子甲,向廖峥嵘刺来。
廖峥嵘用剑一别,将长矛拨偏。
金铁之音后,他又猛地一刺,直接刺入吐蕃百夫长的左眼。
在吐蕃百夫长的惨叫声中,廖峥嵘抽剑将其踹飞。
“咔……”
在此期间,李晟已经下马,本就没合完全的栅栏,被他一下挑开。
几名神策卫一拥而上,将栅栏守住。
此时,李已经率领其他骑兵亲卫奔来。
“分二十人与我一起去洪济桥的另一端。”
李扬声一喝,直接骑马从栅栏口穿过,并跃马洪济桥。
洪济桥是一座木桥,虽然看起来宽阔广大,但行走的时候还是要悠著点。
李可不敢派太吐司兵上洪济桥。
此桥建造于唐中宗景龙四年,大唐以金仙公主嫁奁使吐蕃得河曲九曲之地为“汤沭地”。吐蕃便在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尕马羊曲一带的黄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