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20节

  他们的第一念想是不得了了!

  李家七郎的显贵,将无有比肩者。

  这非功高的显贵,而是救驾,圣人不会猜忌救他性命的人。

  待黄昏时刻,陈玄礼统计完毕“战利品”。

  圣人第一,太子第二,韦坚第三,庆王第四,安禄山第五……

  名次非常符合尊卑。

  或许在禁军围猎以后,名次就已经注定。

  李隆基下令庖厨,将猎物处理,或煮或烤。

  携带的美酒,全部拿出来,分给达官贵人和他们的家人。

  至于最辛苦的围猎禁军,他们是分不到的……

  狩猎前十名,都被赏赐金玉绢锦。

  李虽未有队伍,但李隆基赏赐李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他著重说明,这是田猎的赏赐,至于救驾有功的赏赐,回长安后加封。

  李林甫没有在宴会上打扰李隆基的兴致,他带著招牌式的微笑,从开始到结束。

  “启禀圣人,礼乐与征伐,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偏废。此次田猎虽圆满完成,但有不少田地被践踏毁掉。臣建议免去田猎范围内百姓的两年赋税,这样可以使百姓传颂圣人的厚。田猎不使百姓受损,是上古尧舜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李向李隆基建议道。

  这是他唯一可以为百姓做到的事情。

  他劝谏的时候,不会直言。会用美好的言语称赞李隆基。

  “准!宰相把这件事记下来。”

  李隆基举著酒杯,欣然应允。

  免去几百户百姓两年赋税,微微不足道。

  可这微不足道的事情,宰相和大臣们却不肯提及。

  这件事传到民间,百姓们皆称赞李。

第153章 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韦坚罢相

  篝火前,不断有大臣向李敬酒,漂亮的话语层出不穷。

  李无奈,只能浅尝酒杯。

  即便在宴会上,李也不会喝醉。

  好在关键时刻,李隆基将李召入大帐之中。

  这里只有杨玉环和杨氏姐妹。

  李隆基叫李来玩一个叫樗蒲的游戏。

  大家运气都不好,虽然呼了一晚上的“卢”,也未有几次全黑。

  等宴罢离开的时候,杨玉瑶请李入她帐中继续玩樗蒲。

  李假装喝醉,偷偷溜走,回自家的营帐区域。

  李玉莹还没有休息,追问李是如何把猛虎打倒的。

  她一直听说老虎是最凶猛的动物,历史上每一个打虎者都名留青史。

  李绘声绘色地向李玉莹讲解一番,使李玉莹激动得直扬拳头。

  她回去后可以讲给她朋友们听,引得她们惊叹和羡慕。

  翌日,大军启程回长安。

  两天后的黄昏,回到长安城中。

  在新一天的朝会上,李隆基以救驾有功,封李为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现在鸿胪寺长吏空缺,李隆基又让李领了鸿胪卿。

  李跳过开国县公,直接到开国郡公,食邑两千户。

  但李隆基特定李五百户实封。

  实封,则是食邑制度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与虚封相对。

  在唐代,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如李之前的清水县侯,别看是个侯,食邑千户,实际上就是一个虚名,听著好听。

  只会给一些赐田而已。

  包括李适之的宋国公,李林甫的晋国公,以及诸亲王,嗣王,他们封户都是虚的。

  唯有封爵加实封者,始食其所得封户之租税。实封是朝廷对官员的封赐,是一种顶级待遇,通过加实封的方式,受封者可以实际享有封户的租税。

  大唐吸取前朝教训,不会进行真正的食邑。

  即便实封,也不可能出现汉代那种“万户侯”。

  朝廷会挑选天水郡五百户百姓,其税收所得直接交给李。

  对于此次封赏,虽然大臣们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异常吃惊。

  李隆基一般加官进爵时挺爽快,但很少实封大臣。

  大臣们不禁在心中感叹,果然是功高莫过于救主。

  而且此次李又兼任掌赞导相礼的鸿胪卿。

  此为从三品,是李第一次兼任中枢文职事官。

  之前鸿胪卿由王忠嗣兼任,后来王忠嗣兼任御史大夫,鸿胪卿空缺,轮到李。

  鸿胪寺内有两名正四品的鸿胪少卿,平时日常事务,由鸿胪少卿和鸿胪丞处理。

  此时,李在官职全称为左龙武卫大将军,河西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大使,领鸿胪卿、西平郡都督,判武威郡事,兼陇右群牧、河西长行转运、河陇押蕃、河陇讨击、赤水军等大使,授上护军、银青光禄大夫,封天水郡公,实封五百户。

  虽不是官员之极,却皆是实权,让大臣们暗生羡慕。

  需知李才十八岁而已!

  如果李真能打赢吐蕃,他有多尊贵,不敢去想像!

  李没有沉浸在权力的喜悦中,他依然谨小慎微,等在家中陪伴父亲一段时间,会尽早回到湟水城。

  就在这时,长安将爆发一件大事。

  御史中丞杨慎矜在下朝后,弹劾韦坚与太子在猎场时于深夜丑时私会,似有密谋。

  随后,殿中侍御史卢铉、罗希,户部郎中王纷纷出来指证。

  他们请求抓捕韦坚的奴仆和太子的守卫进行审问。

  届时必然可以证实韦坚和太子半夜私会。

  李隆基十分震惊。

  韦坚是外戚。

  外戚与太子深夜丑时私会,还是在他旁边,这李隆基想起一些不美好的回忆。

  他立刻召韦坚到兴庆宫问话。

  韦坚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以为是有枢机议事。

  田猎发生的事情,早已被韦坚抛之脑后。

  韦坚来到勤政务本楼的时候,未发现李林甫,却发现一堆李林甫的狗腿子。

  心下奇怪。

  “圣人至……”

  得知韦坚来后,李隆基怒气冲冲地幕后走出。

  “拜见圣人!”

  韦坚等众官吏行礼。

  “左相,咸阳原深夜丑时,你和太子会面说了些什么?”

  李隆基没有叫平身,劈头就问。

  这么多臣子一起状告,他觉得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以为韦坚虽是外戚,但绝对忠诚于他。

  发生如此事情后,他脑海中自然而然将韦坚与太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圣人息怒,臣并未与太子私下会面啊!”

  一瞬间,韦坚脊背发凉,向李隆基辩解道。

  他不明白,以为过去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人知道,还传到圣人耳中。

  但韦坚只能咬死不承认与太子见过面,毕竟他当时只是到太子的营地,没有真正与太子会面。

  “当真!”

  李隆基眉头一皱,看向杨慎矜、王等人。

  这些人肯定有一伙在骗他。

  这段时间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启禀圣人,是左相麾下奴仆告的密。只要将那天随左相狩猎的奴仆抓起来审问,必可知道具体。”

  王站出来禀告李隆基。

  他的父亲与杨慎矜是表兄弟,受杨慎矜推荐入仕,但王真正的贵人是李林甫。

  若非李林甫的提拔,他也不可能受到圣人器重。

  如今王不仅仅是户部郎中,还兼户口色役使。

  “左相,朕在问你一次,到底有无这样的事情?”

  李隆基盯著韦坚。

  “臣想起来了,那天听闻圣人被猛虎袭击,臣本想去探望您……”

  韦坚心中大恨王,如果他的奴仆被拉出去审讯,必然有人扛不住。

  如此还不如坦明。

  他已经明白,是自己不小心又踩到李林甫的陷阱之内,一时间握著拳头,胸中闷气难舒。

  “朕怎么不知道你来过?宣陈将军入楼询问!”

  李隆基召见陈玄礼,如果当时韦坚前来,陈玄礼一定清楚。

  “启禀圣人,臣路过太子营地得知您安然无恙后,就不敢再打扰您休息!”

首节上一节220/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