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13节

  这应该是一名吐蕃将领。

  “吐蕃使者,此为我大唐左龙武卫大将军,河西、陇右节度使,大将军将代替圣人接见你们,有什么事情,大将军全权处理!”

  宦官林招隐向末结桑东则布二人说道。

  这句话让两名吐蕃人面色微变。

  这正是他们一直求而不见的李!

  他们已经知道,李是当今大唐皇帝最信任的边帅。

  他可以影响大唐皇帝的意志。

  “在下为吐蕃使团大使,末结桑东则布。”

  “在下为吐蕃使团副使,恩兰达扎路恭。”

  两人向李一礼。

  “二位使者难道已经决定将石堡城、九曲归还给大唐了吗?”

  李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后,徐徐问道。

  这两个都是影响吐蕃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

  李知道几年后,末结桑东则布会接替没庐穷桑倭儿芒成为吐蕃新的首席大论。

  然后在权力的位置上,与尺带珠丹发生重大矛盾,将一代雄主尺带珠丹杀死在赛马城。

  另一个是不次于论钦陵的吐蕃名将,不仅平定末结桑东则布的叛乱,还攻入长安,使吐蕃到达最强盛的时刻。

  虽然都很厉害,但李没有留下他们的打算。

  “赞普还未收到传信,请再给我们一些时日思考!”

  末结桑东则布很有礼节,他语气温和,向李恳求道:“唐、吐蕃两个,本是舅甥之谊,石堡城和九曲早就是我吐蕃的领土,大唐的条件,确实有些苛刻。这一次我们愿意杀犬马驴牛为誓,缔造青海之盟,永世修好。”

  他先是拖延时间,然后向李陈述吐蕃赞普很难同意将九曲和石堡城交出。

  “那你们还来打扰我大唐圣人?是不是以为自己是使节,就可以为所欲为?”

  李说话没有客气。

  这些人都是吐蕃的“鹰派”,李清楚他们心中在想什么。

  一旦吐蕃修整两三年,吐蕃在青海、九曲,将有更多兵力。

  “不敢,我们只是盼望两国和平,以免生灵再遭受涂炭。我们也希望大唐英明神武的圣人,能成天下之尊。我们也愿意以一位王子,迎娶大唐的公主,再现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友谊!”

  末结桑东则布一副老说辞。

  “文成公主和亲换来松赞干布的短暂和平,但金城公主入吐蕃,却让你们顺手将九曲骗走当嫁妆!这次和亲,你们想要什么?”

  李淡淡地说道。

  对于和亲,理性来说,确实有点作用。感性来说,李是嗤之以鼻的。

  “将军此言差矣,当初是贵国鄯州都督杨矩,将九曲作为两国重修于好的凭证,赠给吐蕃。”

  末结桑东则布坚持这么认为。

  “是非曲直,你们心里明白,我心中也清楚。杨矩因为此事,已经遗臭万年!九曲是我大唐的,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李语气强硬地说道。

  当初杨矩接受吐蕃贿赂,将九曲赠给吐蕃。

  要李说,就应该在史书上给杨矩列一传,让世人知道这种行径。

  “将军,此次我们大唐是带著诚意来的,我们吐蕃也可以将一名公主嫁给到大唐!”

  末结桑东则布还在坚持。

  他带著任务来,哪怕缓和一两年也行。

  当今要重整士气,消除对李的恐惧,调集更多兵马。

  末结桑东则布也有野心,没庐穷桑倭儿芒已经满头白发了,他希望将来能成为首席大论。

  “我再说一遍,九曲和石堡城归大唐所有。本来还想要小勃律呢,已经是对们格外开恩了。”

  李不为所动。

  “我吐蕃还有兵马五十万,只是不想双方两败俱伤。汉人讲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停下战事难道对你们不好吗?”

  恩兰达扎路恭忍不住向李说道。

  赞普不可能同意大唐的要求,但李给他们的压力太大。

  吐谷浑内部混乱,吐蕃九曲、青海的军民,提起李,就像是古代的邪神一样。小孩子听到这个名字,就不敢再哭泣。

  另外,西域投靠吐蕃的二十余国在听说吐蕃在河陇大败给大唐后,蠢蠢欲动,像是随时会反过来投靠大唐一样。

  恩兰达扎路恭,就是在漓水之战时坐镇赤岭山口的论悉诺逻,他知道军中传说李身高一丈,三头六臂,铜铃大的眼睛,还有著一张血盆大口,抓到人直接生吃了。

  现在看到李的面容,一时间以为他不是那个赫赫有名的李。

  身高六尺,却力雄万夫!

  一场场惨烈的战斗,血淋淋的教训,他们知道眼前的青年,就是那个听之胆寒的人。

  “战争很容易打开,却并不容易结束。不是我们不想国泰民安,是你们反复无常的次数太多,特别是尺带珠丹!”

  李说什么也要把这场战斗进行下去。

  除了边功外,还肩负著在天地裂变之前,将吐蕃彻底打残的重任。

  “将军无礼了!”

  见李诽谤他们的赞普,恩兰达扎路恭不能忍受。

  虽然他们君主制定吞并河陇的计划,但他们不会不承认自己有失信誉。

  “我只是陈述事实而已,也请你们给个痛快话,是否将石堡城和九曲交出来?否则,区区石堡城,我大唐精兵劲卒,顷刻间就能将其拿下。”

  李像是只要吐蕃不同意,会立刻回去进攻石堡城一样。

  “告辞!”

  见李硬气,末结桑东则布不打算惹事。

  他来看大唐田猎,主要看看大唐精兵的实力。

  他天真的以为,能从大唐禁军身上,看到边军的破绽。

  “慢!”

  李制止他们离开,扬言道:“怎么能不吃酒肉就离开呢?”

  他向宦官耳语一句,让他们准备肉食。

  宦官听到李话后,惊异地看著李,但他见李微微点了点头后,转身离去。

  李不放行,末结桑东则布和恩兰达扎路恭无法离开。

  他们被请到摆在露天的桌前,以为还有缓和的机会。

  不一会儿,宦官将一盘牛肉,摆在李面前。

  但在末结桑东则布和恩兰达扎路恭前,却一人放著一块骨头,这明显是牛骨,狗都咬不烂那种。

  “嘭!”

  “哪有大国通过羞辱使者,来觉得自己威风呢?”

  恩兰达扎路恭勃然大怒,拍桌而起。

  留下他们,就是吃一块骨头吗?

  这是把他们当狗!

  一向城府深的末结桑东则布也面有愠色地握紧拳头。

  对使节来说,这是奇耻大辱!

  “肉在南面,你们不去南面吃肉,而是来啃北面的硬骨头!这是我在羞辱你们吗?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而已!”

  李的座位在南面,末结桑东则布和恩兰达扎路恭的座位在北面。

  暗指大唐和天竺!

  纵观吐蕃历史,吐蕃也就进攻天竺寥寥几次!

  但和大唐死磕二百年!

  所发生战斗的次数,都不能用百去计算!

  喜马拉雅山虽然高大,但吐蕃一定可以通过山口和绕道过去。不见得比出高原,到达河陇还难。

  天竺气候温暖,也不是主要问题。

  至于文化差异,在这个时代是理由吗?

  究其原因,还是觉得大唐更富饶,资源更丰富,吐蕃受大唐文化影响,产生征服大唐的欲望。

  李知道南面那片土地的肥沃,往深处去一点,也有财富。

  吐蕃既然不开窍,那就让他开窍!

  此时此刻,恩兰达扎路恭和末结桑东则布明白李的意思。

  他们可不就是在啃硬骨头吗?

  即便有攻天竺,也只是小打小闹,他们将全国大量的兵力,都用来进攻大唐。

  以至于陷在泥潭中,挪不开脚。

  “骨头是硬,我吐蕃终能得到什么!”

  “嘭!”

  但恩兰达扎路恭是有性格的人,他起身从旁边捡起一块石头,猛得砸在牛骨上。

  牛骨应声而碎。

  恩兰达扎路恭抱起牛骨,大口吸食里面的骨髓。

  此举,基本确定是拒绝交出石堡城和九曲!

  下次见面,必是兵戎相见。

  李默然看著恩兰达扎路恭的举止。

  他细嚼慢咽地吃著盘中牛肉。

  战场上见真章,是看你们能打碎我的骨头,吸收我骨髓。

  还是看我能吃掉你们青海上的遍地牦牛!

  恩兰达扎路恭将骨髓吸食得干干净净后,与末结桑东则布一起离开。

  他们不再观看大唐的田猎,他们也没有资格观看!

首节上一节213/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