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204节

  李是攻击一方,那样死伤惨重。

  他组建多马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我相信七郎。”

  李隆基微微点头后,又问李:“七郎觉得该如何堵住那些同意求和者的口嘴。”

  李听这话,心里无语。你的老办法不是贬几个官吏,震慑其他吗?

  但李隆基问他,他沉吟一想,缓缓说道:“吐蕃在开元二十九年,夺走石堡城。九曲之地也是吐蕃诈骗而来,让他们交出石堡城,还我九曲之地,就同意吐蕃求和。圣人这样告诉大臣们。”

  “对!石堡城和九曲是我大唐的,谁敢反对,就是居心叵测!但吐蕃一定不会同意,这样开战就名正言顺。其他国家使节也不会说什么!”

  李隆基觉得李建议很好,茅塞顿开。

  明日朝会的时候,就以此堵住幽幽之口。

  李和李隆基聊到李适之,李表达孝心的时候,李隆基突然脸色一变。

  “圣人这是何故?”

  李小心地询问,以为他说错话了。

  “再过几日,就是我二郎的祭日。朕甚是思念他们!”

  李隆基看到英武不凡的李,想到自己曾经的几个儿子。

  很后悔杀死他们!

  李听得汗毛竖起,李隆基口中的二郎一定是前太子李瑛。

  好好的,怎么说这些送命题呢!

  不过话又说出来,正是因为信任李,才对李说这些难以启齿的话。

  三子血洒东驿,已经成为满朝文武的禁忌,谁也不敢提。

  仿佛李隆基从来没有过这三个儿子一样。

  “前太子与诸王,虽铸成大错,但圣人是慈父,思念也是人之常情!”

  圣人问话,李不得不答,只能安抚一声。

  李相信这一刻,李隆基是真心思念李瑛、李瑶、李琚。

  但并不妨碍当初李隆基杀死他们。

  因为活着的人是太子,死了才是他的儿子。

  太子,对他的权力有威胁,就必须死,古代太子逼宫,甚至如商臣弑父那样的例子都有。

  李隆基是一个猜忌的人,一旦被怀疑,蛛丝马迹都能被他在心中坚定认为。

  所以李处处小心谨慎。

  “我常因此惊醒,该有什么办法吗?”

  李隆基问李道。

  意思是总是噩梦梦到李瑛等人。

  “圣人可效仿汉武帝建筑思子宫,向天下证明圣人的宽广与慈爱。”

  这么大的事情,不做噩梦才奇怪呢。

  李觉得李隆基在这方面与李世民差太远了。

  即便他的老祖宗李承乾被实锤造反,也只是被贬。

  李瑛案,实打实的冤案。

  但李不能吐露,那样是刺激李隆基。

  即便李隆基心里怀疑李瑛案,也不会让人重新调查。

  这份愧疚,会带入他的噩梦之中。

  “七郎所言极是。朕会令人建筑思子台!”

  李隆基觉得李的建议极好。

  经过此事后,他更信任李,觉得李也能和高力士一样,为他在另一方面分忧!

  “范阳安将军三日刚至长安,他虽然能力比七郎不及,但有一片赤诚的忠心。明日朝会后,朕会引荐你们认识!”

  李隆基话锋一转,又向李说道。

  “多谢圣人,臣也听过安将军的大名。”

  李心中一怔,安胖子竟也在长安。

  这次巧了。

  但李知道安胖子比他还能舔李隆基,是一个为了权势,甘愿扮成小丑,脸都不要的家伙。

  李做不到这一点!

  若论能力,安禄山肯定有的,就是掌握六种蕃语这一点,在后世都算难得。

  安禄山心中清楚得很,只要李隆基对他放心,他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时候不早!随朕一起就食后,再回家看望宋国公!”

  天色将晚,李隆基留下李就食。

  这个时候,杨玉环的姐妹已经回去,只有杨玉环陪着一起。

  李隆基隐晦地提醒李,明日朝会说出思子台之事。

  李应答,而后高力士送李出宫!

  已是夜晚,长安坊门皆闭。

  鼓绝人散,九衢唯月。

  但李却可以通行,坊门为李而开!

  (本章完)

第146章 和亲,与韦坚决裂

  宋国公府。

  天色已晚,李适之、李和李玉莹还在挑灯等待。

  管家赵宗一直在门口看着。

  当李的白马停在宋国公府门前的时候,赵宗立刻回去通禀:“七郎已归!”

  奴仆们连忙上前为李牵汗血宝马!

  “七兄!”

  李玉莹飞快地跑出来。

  一别又一年未见。

  远隔山水,无尽的思念。

  到现在,她也只能听从远方传来的故事,与其他的士女一样。

  “玉莹亭亭玉立,出落成大姑娘了!”

  李每次回来,都能明显看出李玉莹的变化。

  对于唯一的妹妹,李也喜爱得紧。

  “幸好有七兄的威名,不然此次回来,七兄就看不到玉莹,玉莹也看不到七兄了。”

  李玉莹刚与李见面,欢喜与激动一瞬间落下,突然间,泪水无声无息地流下脸颊。

  她语言变得哽咽,颇为委屈。

  “玉莹这是怎么了?”

  李不解,明明是久别重逢高兴的时刻,为何露出这样的神情?

  这时,李适之走出来!

  “孩儿拜见父亲!”

  李向李适之一拜。

  “玉莹,为父有事向你阿兄说,你早点回去休息,明天阿兄下朝,再与你玩耍!”

  李适之将李扶正后,向李玉莹吩咐一声。

  李玉莹虽然不情愿,但她还是听从李适之的话。

  不比懵懂的时候,男人们都要以功名为重。

  李适之说完,带李进入前厅之内。

  “父亲近来身体可好?”

  李最先问李适之的身体状况。

  “为父能吃能喝,悠闲自在,好得很!”

  李适之笑着向李回答。

  “父亲,刚才玉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李这才问李适之刚才李玉莹的反常举动。

  “韦左相有一名亲信大臣,不久前上奏圣人将玉莹封为公主,与契丹王和亲。还好圣人在朝堂上没有立刻同意,事后为父去兴庆宫,向圣人陈述玉莹年纪尚小,不懂事,圣人很痛快的没让玉莹去和亲。而是选择外孙女为静乐公主,和亲契丹!”

  李适之向李说道。

  圣人也是看在他们一家的面子上,没有为难李适之。

  长安的王公之女,都知道嫁给粗鄙的胡人不好,特别是如契丹、奚族这种连个城池都没有地方,去了就是受风沙之苦,没有任何娱乐。

  哪像长安,可以去公主王府,观看蹴鞠;可以让去参加各式各样的宴会,观看才子们吟诗作赋,观看舞蹈。还有射覆、投壶、樗蒲等等游戏。

  以及逢年过节的时候,各种游玩赏乐。

  大唐与契丹的关系又不是很好,天宝元年王忠嗣刚打败契丹、奚联军。

  契丹反叛大唐,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

  所以宗室女子、外戚女子都对和亲敬而远之。

  就像与静乐公主一起,和亲嫁给奚王的宜芳公主一样,马车离开长安时写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这种的离愁之句。

  但被选中,皆迫不得已。

  李隆基肯定不舍得用自己女儿去和亲,必然会在宗室中挑选。

  “韦坚这是想干什么?”

  李得知事情的原因后,怒不可遏。

  他知道历史上天宝四载,李隆基以外孙独狐氏为静乐公主,嫁契丹王李怀节;甥杨氏为宜芳公主,嫁奚王李延宠。

首节上一节204/4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