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说不定他也会被牵连!
他甚至怀疑李这个阴险的小贼,等著他上当呢!
说李现在造反,太不符合逻辑。
说难听的,就算是造反,也不可能是上任两个月就造反。
更何况李的家人都在长安。
……
湟水城。
丘山铁矿事宜安排好后,由安重璋坐镇威戎军,重新让铁矿进入正常状态。
不久后,李会重派计吏。
同时,李让安重璋设下陷阱,准备逮捕那些买铁的不法之徒。
如果是商人,让他们十倍奉还,还不起就抄家。如果是胡人,没收全部资产,身上资产不够,让亲近者来赎。如果是吐蕃人,就当战功来抓。
以充实陇右府库。
之前向李坦白的壮汉,李信守承诺,赦免其罪,给予三贯钱,让他回蜀地老家。
李在威戎军的举动,很快就传遍陇右诸军。
虽然李的理由很充分,但许多将领不敢担保自己会听监军的,还是听节度使的。
从积石军使到威戎军使,众将都知道李之前规定的军令,不是开玩笑。
如果再犯错误,下一个被革职的,可能是他们。
李回到湟水城的时候,郭全竟还在叫嚣让李死无葬身之地。
但李把郭达虎抓回来后,郭全的话语明显有气无力。
李不可能放郭达虎,郭全心虚了。
他只求圣人能做出英明的决定,在收到他的密函后,立刻派特使来湟水城将李处死。
但他注定无法等到那一天。
七天后,长安的诏书先至,李隆基给予李特权,将郭全收监。
“嘭!”
李带著亲卫来到郭全豪宅,一脚将其大门踹飞。
亲卫执剑,鱼贯而入。
郭全豪宅中的羽林卫想要阻拦,却被李呵斥:“奉圣人诏令,郭全私吞国器,诬告上将,收回其节令,罢免其陇右监军的职位,暂时收押湟水,待特使来审理。”
羽林卫听到诏令,不敢再上前,他们的职责是保护监军。
但现在郭全已不是监军。
“这不可能!”
郭全现身的时候,刚好听到这句话,他面如土色,口中喃喃:“我从小伺候圣人,圣人怎会不信任我!”
“一定是假的,李假传诏书,将其抓起来。”
郭全突然抬头,状若癫狂地大叫,他用手中节杖指著李。
但羽林卫无动于衷。
动的是李的亲卫,他们将不断呼喊的郭全按住,夺走圣人的节杖,呈给李。
李掂量一下节杖的重量,然后交给后方的佐吏,让他们收入府衙,待特使来,交给特使。
郭全的豪宅中金贵之物甚众,奴婢过百。
但李没有去动,他将奴婢交给西平郡长史上官青,又令士兵封锁其豪宅。
这是铁证如山!
第118章 献给李帅金字告身
李的神策队已经招募一百三十五人。
但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神策队都留在节度使府衙。
平时都在府衙内的校场训练。
李回自己府中的时候,只会带二十余骑拱卫周身。
清一色黑色明光甲的神策队,腰间挎著宝剑,马侧放著牛皮弓囊,马弓插在其中,弓囊旁边还有箭囊。
另一侧则挂著一柄锐利的长枪。
如此队伍过街,总是会让行人们驻足,他们知道此年轻的将军,是当今陇右军的主帅。
短短两个月,陇右平民百姓,无不感激李。
因为在这两个月,豪强大户,纷纷关闭大门,不敢剥削佃农,更不敢欺凌百姓。
大族子弟行走在路上,也要夹著尾巴做人。
地方官吏亦不敢多向百姓索要苛捐杂税。
他们生怕被李抓住把柄,再出现临海、余姚那种恐怖的结局。
李不是普通的官吏,如果是普通的官吏,豪强被逼急定要杀死李。
但李掌握整个陇右的兵马,随便找个理由,就能将犯上的豪强族灭。
这一日,李正准备前往府衙办公的时候,一名青年拦在李的马前。
他一身粗布衣,背后背著一个皮革裹著的东西,应该是一柄剑或者一柄刀。
“何人胆敢拦路!”
神策队拔剑戒备。
李在队伍中心,就算是有人想用强弩射李,也难以命中。
“我想成为李帅的亲卫……”
那青年开门见山地向李喊道。
“我的亲卫有还有不少名额,每三日都会试验一次,如果能通过,就为我之亲卫。”
李示意亲卫收剑,并向这名青年说道。
看样子他也是一名游侠。
李一直强调,侠是一种精神,为国家大义拍案而起,为一个承诺付出一生。
真正的游侠不会去欺凌人,李还是比较欣赏的。奈何当世许多什么都不会的人冒充游侠,坑蒙拐骗。
“我参加过考验,可骑射未通过。但我最擅剑术,两相击剑,无人匹敌!”
青年坦言道。
“在马上战斗,剑不可行。需弓箭和长兵器致胜。这也是为你们的性命考虑。”
李婉拒这名青年。
自马蹬和马鞍出世,真正的冲阵骑兵,都是长矛、长枪、马槊等长兵器。
只有以骑射为主的轻骑,才配横刀,目的是追击敌人的时候近战。
正面冲锋,拿刀剑和拿枪矛战斗力差距巨大。
所以好剑术能受游侠景仰,却在战场上几无用处。
李不可能无缘无故收这名游侠为亲卫,如果起这个头,对那些力量过关,骑射未过关者,很不公平。
“我不强求李帅收纳,但如果我献上一枚金字告身,能否成为您的侍从!”
青年意料之中,如果只是这样而收纳他,那就不是大名鼎鼎的李将军了。
“郎君知道金字告身代表著什么吗?”
李面色凝重地反问这个青年。
吐蕃的“告身之制”中,告身是吐蕃官吏、将士身份的象征。
吐蕃有“六告身”之说。
分别为瑟瑟、金、金涂银、银、铜、铁。
又按告身的大小,分为六等十二级。
其中瑟瑟是一种宝石,大唐称其为玉字告身。
金涂银是吐蕃词汇颇罗弥的翻译,大唐一般称其为金涂银告身。
告身是一个牌子上镶嵌金石铜铁等,挂在身上显著的位置上,有的会不要牌子,戴在手臂上。
哪怕是最普通的铁字告身,也只有勇士可得。
一般金字告身都是吐蕃的万夫长,以及吐蕃军中大将,且必须是贵族出身。
另外吐蕃与大唐的边境处,也以千户所设有军,有类似于军使、节度使的官职,大唐将其译为军使、节度使。
吐蕃军使也有可能有金字告身。
所以李才会吃惊这游侠会说这样的话。
哪怕是次金字告身,也能以此获得丰厚的战功。
“我明白,三个月内,我必献上金字告身,成为李帅的侍从。”
青年郑重地说道。
“以个人而言,这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不需因为成为我的亲卫而铤而走险,要珍重自己啊!”
李看这青年勇气可嘉,遂劝他一句。
“这不算是难如登天。请李帅等我消息!”
说完,青年扭头离开。
李摇头笑了一下,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许这年青人觉得不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李帅,他是名动河陇的游侠廖峥嵘,据说他的剑术快若闪电,势如雷霆,无人能敌!”
一名曾经游荡在河陇的亲卫向李说道。
“廖峥嵘有什么事迹,能名动河西、陇右?”
李好奇地询问。
“回李帅,开元二十九年时,吐蕃一队骑兵入境,追击逃难的百姓。他引诱吐蕃骑兵下马,杀了十几个吐蕃士兵,又从容离开。”
这名亲卫回答道。
“廖峥嵘既有此事迹,他为何不告诉我呢!薛错,去将廖峥嵘追回来,我以他曾经的义举为由,召他为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