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43节

  刘晏也收到李的信件。

  主事判官,比小小的丰安令好太多了。

  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选择去陇右才是上选。

  他与李熟识,李风采无双,一直让他记忆犹新。

  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事的李亲自书信,刘晏不能不给面子。

  现在丰安县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他呆在丰安县也不过是等待下一次调任而已。

  思考一天后,刘晏就以此向朝廷辞职,待新任县令赴任,他就离开丰安县。

  刘晏离开的那一天,百姓们为他刻碑记功,之前徐建鱼肉丰安,而刘晏却宽待百姓,抑制豪强。

  他从来不督导赋税,但百姓的赋税没有违期的。可见他治县有方。

  ……

  太原。

  “为父真是感慨不已啊!我只是太原府籍籍无名的少尉,竟然被陇右李将军推荐为都虞候。”

  一间住屋内,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在为一名壮汉洗脚,非常细致有耐心。

  这名壮汉就是车神塞,少年是车神塞的儿子车光倩。

  他们是典故“囊萤映雪”其中一个主人巴士胤的后代。

  车神塞在灯烛下又看一遍信件,连陇右节度使的印章都在上面,这绝不是开玩笑的信件。

  都虞候,可是节度使的亲信武官,判军中刑罚,前途不可限量。

  如朔方都虞候李光弼,已经被王忠嗣提拔为右厢兵马使。

  “阿爷,是那个擒拿双可汗,上马陷阵,下马赋诗的李将军吗?”

  车光倩浑身一激灵,向车神塞问道。

  朔方的粮食就是从太原运送过去的,他早就听过那种令人血脉喷张的故事。

  “不错。就是这位闻名天下的李将军,他以十七岁之龄,拜为上将!”

  车神塞也无比向往。虽然有传闻李残暴如酷吏的消息,但那都是文人的无病呻吟。将领们无不佩服李。

  因为李年轻,现在人们都拿李和霍去病做比较。

  “阿爷您名动陇地,武功高强,兴许是李将军听说您的事迹,所以才要召您入府。”

  车光倩很聪慧,他联想到这点。

  他们一家曾经住在陇西,那里汉、胡杂居,经常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斗。

  在六年前,车神塞在街上看到两名胡人在殴打一名汉人。

  身为汉人的车神塞非常愤怒,他冲过去三拳两脚就把那两名胡人打死。

  那两名胡人有部落在汉地,车神塞为躲避追杀,不得已带著全家逃到武功。

  随后,车神塞又在他父亲车仙政的举荐下,到太原当一个小武官。

  “兴许如此!我成为陇右都虞候后,那个胡人部落就不敢再报复我,我们一家也可以回家乡。真是荣幸啊!倩儿将来一定要报答李将军的恩遇!”

  车神塞也觉得唯有这样的解释。

  幸好他来太原后,一身武力未曾荒废。他感觉自己焕发第二春,如果有可能他会请求李将军让他上阵杀敌。

  别看车光倩已经十二岁,但车神塞也才三十岁出头而已。

  “等孩儿长大,也从军陇右,与阿爷一起。”

  车光倩不仅为车神塞洗脚,还为车神塞捶腿捏背,以尽孝心。

  其实车光倩刚来太原没多久,他十岁那年,独自一人从武功县徒步到太原,跋涉千里看望父亲。

  他到太原后,白天习文练武,晚上侍奉父亲,无微不至。

  这种孝心,让太原府的官吏、将领都很称赞。

  ……

  高适与李白、杜甫,一起去王屋山拜访司马承祯,寻找求仙之法。

  但他们不知道司马承祯已羽化登仙九年,白跑一趟。

  这哥三个也就杜甫自我反省“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知道这是无法成真的事情。

  李白长安失意后,对道家更热衷,所以杜甫这个“奉儒守官”的人,才会与他们一起疯。

  送信的人找不到高适,只能将信放在高适经常去陈留城中。

  在李白与杜甫继续东进的时候,高适刚好在陈留收到这封信件。

  高适对军中又爱又恨,开元中后期,他在幽州军中待过一段时间,张守圭隐瞒败绩,诸军贪污腐败,让立志立功的高适看清现实。

  离开军中,他立刻写下不朽的《燕歌行》讽刺,几乎映射了当今边军中的普遍现象,如贪功、欺凌、腐败、享受酒色、隐瞒战败。

  “陇右军应和幽州军不一样,李将军能惩治豪强,为民除恶。绝对不是纵兵为祸的人。承蒙亲邀,许下重职,我这就前去。”

  高适刚和李白杜甫分别。

  李白说长安权贵中,李是少有对他以礼相待,且笑谈幽默之人。

  纵然对军队失望过,但高适从未放下对从军的期待。

  正如他年轻时所作的“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科举不第,能被李将军赏识,让高适激动不已。

  他向陈留令郑砚告别,另外还带著南霁云的家书。

  他策马西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写一首诗,表达他的意气风发。

第115章 招募游侠,组建“神策”

  湟水城。

  “安将军,据说你的家族非常擅长养马。”

  八月初,在河西当小将的安重璋应召成为李的押衙。

  安重璋,就是历史上的李抱玉,因安史之乱立下功绩,被赐姓李。

  他是安国栗特人。

  擅长养马也是祖上载授下来的手艺。

  “是的,我族中兄弟,一眼可以看出马的优劣,知晓什么样的马相配,能诞生良马。”

  安重璋向李回答道。

  安重璋是汉化的栗特人,早在遥远的北魏时期,安重璋的先祖就从西域搬迁到中原。

  他的祖父安兴贵在李世民时代,毛遂自荐坐镇凉州。

  安重璋以为李是看在他祖父面子上,才将他引为亲信。

  “劳烦安将军将你的兄弟召至湟水,我举他们为官,在陇右养马。如果可培养出良马,使马匹数量增多,将来当个五品官是没问题的!”

  李想要会养马的人才,特别是现在让柳锡引进西域种马。

  安家世代出名马,李想试试他们的能力。

  “谢李帅,末将这就书信召兄弟入湟水城。”

  安重璋很高兴。他也希望兄弟能光荣。

  大唐的马政,是“经国要政”,养马并非贬义词。

  “举安将军为押衙,并非安将军的才能只限于此。待再有军使空缺,就由你去领军了。”李看好安重璋的谋断,对他承诺,也是让他做好准备。

  “末将必肝脑涂地,报答李帅知遇之恩。”

  安重璋再拜,热泪盈眶。

  他已经不惑之年,一生即将倏然而过。

  在人生迷茫的时候,李能赏识他,让安重璋感激涕零。

  李与安重璋谈论完后,让小吏为他准备住所。

  节度使府衙事务还是很忙碌,就等李所召的其他人入幕。

  “将军,又有京畿游侠想请求您收为亲卫。”

  薛错来府衙向李禀告。

  这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

  自李成为上将后,不断有游侠请求成为李的亲卫。

  因为跟著李,穿著华丽的明光甲上战场,更能凸现游侠的个性。

  “湟水城游侠聚集得差不多了,告诉那些京畿侠少,战场不是只凭借一腔热血,更不是靠拼刀剑。善骑善射,且能负两石米的游侠,可以成为我的亲卫,如果不能就赐酒让他们回家。当然,他们如果想加入军队,随时欢迎。”

  李向薛错吩咐一声。

  他的亲卫不多,加上薛错和罗兴,只有十一个人。

  别的节度使,亲卫动辄百人。

  但李选亲卫,第一就是敢死,第二就是有勇武,然后才是骑射。

  所以李经常将自己所得赏赐,转赏给亲卫。

  成为李的亲卫,不论生死,最起码家人衣食无忧。

  京畿侠少,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安每天春天“看花马”的游侠,这些游侠大多都是富贵人家,不乏王公子弟,他们嫖娼、赌博、斗殴,五毒俱全。与酒囊饭袋无异!

  另一种是真正习武练剑的游侠,他们多是良家子,条件可以,但不富贵。他们仰慕古代的剧孟、郭解,行侠仗义,酒剑相伴,他们几乎贴切王维《少年行》中“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中的少年游侠。

  但王维也描述过这样勇猛游侠的悲哀画面“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如果真有这样的勇猛游侠,李会接收为亲卫。

  只要斩敌数量足,拜为将军都可以。

  薛错听李的吩咐后,立刻来到节度使城外,将李的话告诉来湟水城的游侠们。

  这些游侠非常大胆,他们将剑用皮革包著,随身携带。

  不过在这边郡,只要不亮兵器,官兵就不与他们计较。

  游侠们辗转湟水城多日,每日都能看到李带著甲骑,去节度使衙门,他们非常羡慕这些甲骑能与大英雄李一起。

  虽然李会因为游侠不远千里来,赐酒给他们。

  但游侠来湟水城,是为了当李的亲卫,希望有朝一日和李将军再演绎一次“大雪满弓刀”的壮志豪情。

首节上一节143/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