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40节

  虽然这个职位上有节度使,下有军使显得很尴尬,但这却是将来晋升的必要途径。

  “安乡军虽人疏城少,但却是牧监重地,所以镇西军镇守在罕城内,平夷守捉在石门山一带驻扎、巡视,西南又有振威军作为犄角,来抵御吐蕃和其属国吐谷浑的侵扰。”

  “高太守可假意向吐蕃投降,引他们入安乡郡。”李向高秀岩说道。

  “属下一介武夫,请将军告诉属下该如何去做。”

  听起来很好,但高秀岩心中没有概念。

  他一切听从李的安排。

  接下来,李向高秀岩说出心中的计划。

  他与高秀岩有间隙,吐蕃的探子能查出来。

  等会李再以“失礼蛮横”为由,将高秀岩贬为安乡郡别驾。

  高秀岩气愤不过,让家奴去联系吐蕃,并率领郡兵控制安乡城,将此边塞重城献给吐蕃。同时,控制边塞的烽火、戍堡,让吐蕃能轻松进入边境,到达安乡城下。

  控制安乡城,吐蕃进可过漓水(今大夏河)上的桥梁,直入精华地带,劫掠大唐的马匹;退可背水防御,如同石堡城一样,再在大唐国境立一钉子。

  镇西军是大军,共有兵一万一千人,其中八千人驻扎在罕城,三千人驻扎在罕城西二百余里黄河边的盐泉城。

  平夷守捉在罕城西南四十里的漓水西岸,管兵三千人。

  安乡郡是边郡,有郡兵九百余人。

  告诉吐蕃控制郡治罕城不现实,但控制南面门户安乡城,放吐蕃过漓水,还是很容易让吐蕃相信的。

  等吐蕃大军进入安乡一带,李会调集数军,对吐蕃军队进行一次围歼。削弱吐蕃的有生力量。

  李觉得吐蕃为报积石军之仇,一定会转向安乡郡,因为占领安乡城,就可以以此为据点,劫掠唐军的牧马监。

  就算被识破,对李也没有损失。

  “属下愿听将军的安排。”

  高秀岩也觉得可行。

  “好!我会先上书贬你为别驾。同时让人在安乡郡宣扬你蛮横失礼惹怒我,做好准备,随时听我吩咐。”

  李知道全部筹划好,可能要一两个月后。

  “遵命!”

  高秀岩拱手。

  安排好这些,李离开安乡郡,快马返回湟水城。

  只要李一至,皇甫惟明就可以离任。

  三天后,湟水城节度使府衙。

  李接受新的鱼符,同时领新官服,盔甲。

  在圣人特使和监军郭全的见证下,皇甫惟明将双旌双节交由李保管,同时将陇右节度、支度、营田等印转交李。

  李正式加冕为上将。

  “恭喜七郎,以后就要称你为李帅了。”

  圣人特使离开后,李与皇甫惟明在堂中会面。

  世事无常,李所说真应验了,韦坚拜相,他成为兵部尚书。

  毫无疑问,兵部尚书比节度使更为尊贵。前提是掌兵权者无谋反之心。

  皇甫惟明显然没有这样的心思,重入朝堂,成为尚书,超乎他的意料。

  他希望有机会再进一步。

  “我也要恭喜皇甫尚书。”

  李笑著向皇甫惟明回复道。

  这次调动,是两个人都满意的结局。

  “我原先的幕府,会带走几人,七郎还需要再选新的幕府成员。”

  皇甫惟明提醒李。

  他的幕府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跟他这么多年,他自然要举荐到兵部为官,到长安也能更好的享受富贵。

  如果幕府成员留下,李不用,那就显得皇甫惟明无情无义。

  节度使幕府和职事官不同。

  不论是判官、推官、掌书记、巡官、行军司马,亦或者典军、都虞候等等,都是没有品级的官职。也算是一种“差遣”官。

  但一般节度使都会给幕府官吏,举荐一个职事官,标榜身份。

  事实上,新任节度使,很少会去用前任节度使的幕府成员。

  “即便留下,我也不会亏待他们。”

  李客套一句话。

  实际上,李准备利用这次组建幕府的机会,招一些有才者入幕。

  “哈哈……”

  皇甫惟明只是笑一下,他知道这是客套话,遂又小声说道:“七郎,监军郭全从小就伺候圣人。这样的人,就算看不惯他,也千万不可得罪。”

  “我懂得轻重。”

  李点了点头。即便知道这些监军没一个好鸟,但也会尽可能地将其如菩萨一样供起来。

  想了想,李也对皇甫惟明提醒:“皇甫尚书要慎重与太子交往,否则会惹人非议,李林甫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您、韦左相、以及我父子的把柄。”

  历史上的皇甫惟明太天真,明刀明枪地跟李林甫对著干,这如何可行?

  “李林甫弄权,我一定将他斗倒。”

  皇甫惟明现在自信心爆棚,他相信以他和韦坚的能力,能和李林甫斗一斗。

  “斗李林甫要先剪除他的羽翼,比如吉温、王、罗希、卢铉等人,特别是吉温,此人号称‘若遇知己,南山白额虎不足缚’,他堪比武周时的酷吏,手段颇多,请左相把他整死。”

  李知道皇甫惟明自大,以后不能轻易与皇甫惟明见,该说的都告诉他。

  今后若是和韦坚一起没斗过李林甫,李只能选择和他们切割,哪怕是落井下石,李也要先保全自己一家,有机会再给他们报仇。

  “这吉温口气这么大,我会记住他们!”

  对于李的建议,皇甫惟明还是要尊重的。

  皇甫惟明又告诉李一些陇右诸将的特点,以及营田、支度的处事方式?

  仅仅三日后,皇甫惟明迫不及待地离开湟水。

  他还押送著一批吐蕃俘虏,顺便向李隆基献俘。

  李亲自送皇甫惟明一行离开湟水,并走马数里。

  回到节度使府,李第一时间召司胄参军宋澈,他掌管军中甲胄兵器,并且甲胄兵器的修理、锻造,也归他管理。

  “拜见李帅!”

  司胄参军宋澈见李后,向李一拜。

  “免礼!现在府库中铁甲还有多少套?”李询问道。

  “制式鱼鳞甲大约两千件,明光甲大约三千件。还有一些缴获敌人的扎甲、锁子甲一千五百件。”

  宋澈向李细致地回答道。

  “仓库中陌刀有多少件?”

  李又问。

  “禀将军陌刀二百余柄。”

  宋澈回答。

  “湟水城是否有兵器匠人能打造陌刀?”

  加上原来的两百柄,才四百柄。真正的陌刀军,最少还有一柄是备用。

  有的陌刀砍一场战斗可以修复,有的陌刀一战直接报废。

  “有这样的工匠!”

  宋澈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匠人团队拥有打造新式陌刀的技艺。

  现在他们被安排打造刀枪。

  “匠人打造一千柄陌刀大概需要多久?”

  李关心这一点。

  他知道,今年肯定难以完成。

  “每柄陌刀十人一起打造,也需要五天以上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好铁。”

  宋澈有些为难,他们陇右几年才弄四五百柄陌刀。

  其中一部分装备陌刀队,一部分备用。

  以湟水城匠人的能力,怕是三年都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召集更多匠人,实在不行,召民夫当帮手。我会向朝廷申请好铁。另外,我还需要打造一种护面,五十步外,箭矢难以射穿;还有防止撞击的内甲,最起码准备五百套。”

  李知道有困难,但一定要在一年内,将真正的陌刀队组成。

  “遵命!”

  宋澈领命。有李的承诺和命令,他只能放手去准备。

  这一日,李下令诸军主将在半个月后,到湟水城议事。

  同时,李让张兴拿著他的军令,到诸军挑选陌刀手。

  包括原本的二百名陌刀手,有一半都要遗憾退场,他们不足以到达李设定的标准。

  长六尺阔壮者,负米一百七十斤行三十步。

  这样的人才可以入选陌刀手。

  李给陌刀手的军饷待遇是其他士兵的两倍。

  他相信七万五千人的大军中,能找齐五百人。

  对于幕府,李写信邀请丰安令刘晏来当他的判官,邀请现在还年轻的杨绾当他的行军司马,邀请岑参当他的推官,邀请高适当他的掌书记,邀请安重璋当他的押衙,邀请车神塞当都虞候。

  其实判官有两个名额。

  在刘晏到任前,他还要任命一个判官帮他处理日常事务。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诗的能手,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恰恰是边塞。这里能触发他们的灵感。他们在历史上都有节度使幕府的经历,证明他们能胜任这样的职位。

  如李白和杜甫,李是不会让他们埋没在这里的。

  李将邀请信件,带到长安,由李适之帮他传递。

  如高适这种现在还和李白杜甫漫游梁宋,估计很长时间才能收到他的信件。

首节上一节140/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