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34节

  有李的加入,吐蕃骑兵瞬间崩溃。

  除了上百名吐蕃骑兵投降,其他尽被斩杀。

  “留下一百人负责将俘虏、战马,以及受伤的兄弟,押送回积石城。其余人与我继续追击!”

  在得知吐蕃的兽旗逃离,衙将彭任率四百骑在追击后,李必须跟进,哪怕已经天黑。

  巡著痕迹,全速追击十余里,就听到有战斗的声响。

  是唐军精骑在不远处又牵制住吐蕃的残兵。

  李下令跟进,唐军围堵掩杀,将一名名吐蕃士兵砍倒。

  面对数倍于己的唐军,吐蕃骑兵再无反抗,又有上百名吐蕃士兵投降。

  “启禀将军,末将请求再次追击。刚才一交锋,有数十骑逃跑,末将怀疑他就是此次领兵的吐蕃万夫长。另外刚才我们看到有大量吐蕃牛车,往南而走。”

  追击的骑兵衙将彭任向李回禀,并请求道。

  吐蕃的万夫长,必是吐蕃的千户所之长,是吐蕃贵族。地位如同大唐的一郡太守加大军主将。

  如果能俘虏,或者击杀一名万夫长,绝对是一等的军功。

  “既然敌军万夫长已经快骑逃离,只数十骑没有什么羁绊,我们已无法追上。如果深追,吐蕃宛秀、百谷两城,以及九曲牧、农所屯之兵,会赶来支援。”

  “不过吐蕃的牛车缓慢,无法逃离。我们追击将牛车俘获,不失为一件军功。”

  李拒绝彭任追击吐蕃万夫长的请求,追上的概率微乎其微,还会置于险地。

  再说一个万夫长不足以让李激动。要擒就擒吐蕃的元帅,甚至大论。

  大论,即吐蕃大相。

  吐蕃大举亮兵,若赞普不在,必有大论坐镇。

  “遵命!”

  听到李的吩咐后,众将一起领命。

  吐蕃要抢夺唐军麦子,需要大量车子拉运。

  车子的速度与战马相比,差之远矣。

  李在星夜中分探马数十,探查吐蕃车子的逃亡路线。

  仅仅两刻钟,就有探马回禀:“西北三里外,发现许多车子,有大概三百名吐蕃骑兵护卫,还有一些吐蕃步兵驾车。”

  “辛将军,你率轻骑迅速驰前截住。”

  “南将军,随我率精骑将吐蕃护卫骑队击垮。”

  李连下两道命令。

  “遵命!”

  在探马的引路下,李不一会就见到吐蕃的车队。

  一辆接著一辆,最少有四五百辆,排成长龙。

  吐蕃人心急,把牛车当马车飙。

  虽然拉车的牦牛体型大,但拉车的速度和马比不了。

  吐蕃骑兵见势不妙,自顾自逃之夭夭。

  吐蕃的步兵也只能持长矛依车防御。

  李见吐蕃骑兵懦夫,立刻改变策略,以号角为令,让辛云京去追击吐蕃骑兵。

  唐军精骑截在前方,勒令吐蕃步兵投降!

  吐蕃步兵没有投降,他们用车将自己围起来,准备负隅顽抗。

  李下令精骑对黑夜中的吐蕃步兵抛射。

  “咻咻咻……”

  “啊……”

  “哼……”

  伴随著箭矢破空,吐蕃士兵的惨叫和像猪叫一样的牦牛声,此起彼伏。

  唐军不断抛射,吐蕃士兵没有反抗的余地。

  抛射十轮后,李下令冲过去。

  吐蕃士兵躲在车后瑟瑟发抖的时候,披铁甲的唐军下马战斗。

  李率先跳到一辆车上,手持横刀,左劈右砍,连断长矛,瞬间进入吐蕃步兵阵中。

  亲卫跟进,铁甲精兵纷纷跃上,将吐蕃士兵杀得乱窜。

  半刻钟都不到,有吐蕃士兵丢下武器跪地投降。

  过一个半时辰,辛云京引著二百余匹战马回来。

  那些吐蕃护卫队,只有数十人逃跑,辛云京觉得不值得深追,所以返回……

  五千字大章,还有五千字等会发。

第110章 李适之罢相

  夺麦之战,除了吐蕃主将逃跑,可谓是大获全胜。

  一般野外战斗,主将不想死,很难擒获。即便全军覆没,主将往往能逃脱。

  从今以后,吐蕃人再想把积石军屯区当成“吐蕃麦庄”,就要好好掂量一下。

  李下令打扫战场。

  包括车子,吐蕃士兵散落的刀、矛、箭矢。

  被射死的牦牛、战马也放在车上,皮革可以用来制作甲胄,肉可以犒劳参战的士兵。

  一切收拾完毕,李下令回积石军。

  毕竟这里“名义上”是吐蕃的国境。

  夜半子时,骑兵们回到积石城。

  积石城外的战斗也已经结束。

  唐军步兵团团围住,吐蕃骑兵几次冲击无望,接连被死伤后,最后有一千吐蕃士兵投降。

  再坚强的勇气,也比不上被主将抛弃的绝望。

  在赞那率兵逃离时,被围的吐蕃人就已心碎。

  翌日一早。

  积石城内外,飘荡著马肉和牦牛肉的香味。

  特别是马肉,士兵们吃几天都吃不完。

  大热天的,很快就会腐烂。

  达化被屠城没几年,这附近又无百姓。

  想送给其他军,时间也来不及。

  只能督促士兵们一天三顿都吃马肉。连积石军城中的奴仆,都被允许吃马肉。

  “张三,此次陌刀之战。领会到什么了吗?”

  吃牦牛肉的时候,李询问张兴。

  昨日张兴陌刀战,李看在眼里。

  勇力、勇气,张兴都具备。

  但最终阵形却乱掉。

  虽然那时已经奠定胜势,但这著实不应该。

  当然,李没有责怪张兴的意思,这是张兴第一次统领陌刀,即便他上,也不一定比张兴做得更好。

  他希望张兴能摸索出更实用的陌刀战术。

  将来得以统帅五百人,甚至上千人的陌刀军。

  李对这种兵器寄予厚望。

  “呜…..末将认为陌刀如果再多一些,完全可以应对大量骑兵。我们昨日之战,配合一般。而且大部分陌刀手都未找到发力的技巧。还有末将最后太冲动,只想著自己冲锋,忽略其他陌刀手,让陌刀队伍散乱。”

  张兴抱著一大块牦牛肉,几口下咽后,向李回答道。

  他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也找出军队的缺点,以后加以改正。

  改良后的陌刀为诸军新组。这个时候李嗣业刚从军安西,还未钻研出陌刀之技。

  李第一次将辅助的陌刀队,般上主力营。

  “以后的陌刀队,人皆配四马。骑术还是要练一下的。”

  李点了点头,向张兴提醒。

  “人皆四马,不是远行的探马吗?”

  张兴好奇为什么步兵要配战马。

  “以后陌刀军要随骑兵征战,有时候还要独自征战。四马中,一匹为坐骑,一匹为备骑,一匹为负重甲、陌刀,一匹负粮草、水等行军之物。这样可以跋涉千里,斥候遇敌,则下马备战。”

  李向张兴回答道。让张兴心中有准备。

  他还会优先给陌刀军安排马匹。

  “将军之言,让末将大开眼界,末将一定努力训练陌刀,研习陌刀战马之术。”

  张兴很期待将来陌刀的规模。

  “南八,听说你杀死一个千夫长,还是兼贵族官职的千夫长,我会在皇甫帅那里,为你请功!”

  李转而又赞叹南霁云。

  和万夫长不同,万夫长很多都是吐蕃文官、贵族,千夫长多雄壮于众。

  此战唐军共杀死六名千夫长,有两名因为冲的上头,被强弩射死,有两名步兵围攻死。李挑死一名,南霁云杀一名。

  “末将愧不敢当,将军之勇,冠绝古今!”

  南霁云和李比过,一招都无法接下,自然谦虚。

  因为李的天生神力,让李在持枪持槊的时候,起势迅猛,给人一种压迫感,在来不及反应的时候,槊刃已至。

  “不必说这样的话,将来我们会一起富贵的。”

  李笑了一笑。

  大唐猛将,无疑是王忠嗣为首,因为王忠嗣多次在万众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但李不好与王忠嗣比试。

首节上一节134/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