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807节

  欧信反复复盘,是从林灏忽然污蔑和维开始的。

  他走出大帐,海平面的晚霞灿烂。

  庄芳挂在木杆子上,迎风摆动。

  已经没气儿了。

  不是他,能是谁呢?

  想不通啊。

  欧信不思考他,而是打算按名单抓人。

  林灏口中,整个广东官场,就没一个好的,虽然有污蔑的可能性,但必须要抓起来严审。

  还没办事,他就感受到了巨大的阻力。

  他毕竟是将军,只会打仗,这种事该厂卫来办的。

  此刻只能硬着头皮硬上。

  先抓,再审!

  再禀报圣上,请厂卫来办案。

  而在京师,毛衣在民间快速传播。

  羊毛价格水涨船高。

  因为供货困难,导致毛衣价格居高不下。

  朱祁钰不止没干涉。

  所有厂卫审查后的商贾,都被送了张毛纺厂牌照。

  持此牌照,可在全国各地开一家毛纺厂,免一年商税。

  算是补偿。

  这就导致了毛纺厂雨后春笋般开起来。

  朱祁钰还让皇家商行公布纺织毛线的工序,让所有毛纺厂都学会。

  京师地价高、人力贵,又有皇帝这只大老虎,鬼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割一刀。

  所以,他们看中了天津三卫。

  天津三卫设在三角淀岸旁,原直沽。

  之所以选择此地,一是此地近海,万一北方来敌,可以随时装载上船就往南方跑。

  二来是距离京师近,能在京师做生意,还免于被皇帝收割。

  三来,则是靠海的地方,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至于海盗嘛,懂得都懂。

  大批商贾挤到天津三卫办厂。

  朱祁钰干脆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把直沽、大沽、北塘,卫河沿线的所有土地全都划给天津。

  撤天津三卫,改为天津卫,简称天津。

  天津三卫移一卫屯守大沽,在大沽修建炮台,防范倭寇。

  “陛下,为何要设天津?”

  养心殿里,喝茶的胡觉得多此一举。

  “老太傅,您发现没有,近来京师空间逼仄,夜间空气污秽,黑烟滚滚。”

  “再拥挤下去,整个京师怕是要爆炸呀。”

  朱祁钰苦笑:“说到底,都是朕的错。”

  “强迁天下商贾,强迁诸王及其姻亲,强迁江南文人入京,又征召民夫修缮紫禁城。”

  “导致京师人口高达四百多万!”

  “先不说粮食,就说柴火都不够烧啊。”

  “不知道今年要冻死多少人。”

  朱祁钰叹了口气:“朕做事太急了,才有此祸啊。”

  胡跪在地上:“陛下所行所作,皆是为国为民,不曾有半分私心,您圣神文武,上天必受感化,求陛下万莫自责。”

  “当初老太傅就劝朕,是朕着急了呀。”

  朱祁钰让他起来,苦笑道:“所以,朕要在天津,再设一大城,分担京师压力。”

  胡看着地图:“为何选天津呢?天津距离京师太远,又靠海,很难发展起来的。”

  为难大明的除了北方胡虏,还有倭寇、海盗。

  海边是非常不太平的。

  朱祁钰站起来,指着京师、香河、武清、东安。

  “您看,朕打算沿线建一批大城。”

  “发展商业。”

  “这样一来,京师就和天津连成一条线了。”

  朱祁钰笑道:“等靖清海盗,朕就重新用海运从南方运粮,而天津,就成为最重要的一环。”

  “这样一来,运河的压力减轻,海运河运并用,就不必年年耗费巨资,梳理运河了。”

  “也是这些商贾跑去了天津,不然朕也不会匆匆建天津的。”

  王也站起来,站在地图前,指着大沽:“若发展天津,必在大沽和北塘设下炮台,防备海盗。”

  “天津三卫,您可移两卫,填充大沽和北塘。”

  “留下一卫,屯守天津即可。”

  “还要练水军,起码不让倭寇上岸造次。”

  朱祁钰颔首:“就依王爱卿之言。”

  “诸卿,李秉和陈泰给朕一个大惊喜啊。”

  他让冯孝把奏章拿来,给重臣们看看。

  今天外面下了一场冻雨,到中午了,雨还没停。

  就取消了早朝,在养心殿奏事。

  于谦生病了,今天没来。

  养心殿里很暖和,火炭烧着,都穿着毛衣毛裤,手里捧着热茶,暖洋洋的。

  胡看完后,逐一传阅。

  “陛下,这石灰咱们一直在用呀,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胡诧异道。

  陈泰这位建城高手,又改良了古代水泥。

  其实,初代水泥,早就在明初就广为使用了,明朝修建城池、长城,都用石灰弥缝。

  洪武朝用石灰、秫粥增加城砖和条石之间的凝固度。

  “老太傅,您仔细看看。”

  朱祁钰笑道:“因为夫役陆陆续续返乡,城池暂停修建,陈泰闲来无事的时候,就琢磨这石灰配方。”

  陈泰用黏土和煤渣、陶土碎片等等,配以生石灰,调制成糊状。

  再用火炕烘干,碾磨成粉。

  石灰粉就制成了。

  但这样的石灰粉凝固过快,他就加入糯米和石膏粉,延缓凝固速度。

  新一代石灰粉就制成了。

  可以算是水泥,但不是工业水泥。

  只能是原始版的。

  “这个陈泰倒是有才华。”王赞叹道。

  “传旨,陈泰制作石灰粉有功,赐铜符一枚,表彰嘉奖,令其再接再厉。”

  朱祁钰破例赏了一道铜符。

  胡却道:“陛下,是否恩赏过重?”

  “千金买马骨!”

  朱祁钰道:“而且,建城、修路是重中之重,大明想永远控制漠北,就一定要控制好道路。”

  “陛下所言甚是。”

  胡轻轻点头:“但这种石灰粉造价甚高,只能用于弥缝,不能修路,太贵了,负担不起呀。”

  “老太傅莫急,经验是要慢慢积攒的,过些年自然会厚积薄发。”

  说到这里。

  朱祁钰站起来,走到地图前:“诸卿,很多古城都消失了呀!”

  “曾几何时,代表着华夏辉煌历史的城池,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朕每每看地图时,都觉得十分可惜。”

  “你们看,这里是丰宁,这里是承德,这里设赤峰。”

  “朕打算在赤峰往北。”

  “几条河交汇的地方,重建邺城!”

  “邺城乃是齐桓公初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却毁于隋文帝之手。”

  “历史原因朕也不想多说了。”

  “原址没必要再建,图耗民力,没有意义。”

  “朕打算在此地,兴建邺城,在此重建邺都,再现曹魏繁华!”

  他选的地方是赤峰往北。

  过了翁牛特旗,叫扎鲁特右旗的地方。

  “陛下,在如此荒凉地方重建邺城?”

  王忍不住了:“邺城乃华夏重镇,却跑到草原上去了,若后人看史书时,岂不造成混乱?”

  “曹魏建都于草原上?”

  “那曹魏是汉族呢?还是草原民族?”

  “华夏历史究竟发源在哪呢?”

  这话让人啼笑皆非。

首节上一节807/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