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京中,要刻苦学习,莫要因为一点小胜仗,便自骄自满。”
“只有学习才能提高自己,每日还需三省吾身,为父教导的,你一刻都不准忘。”
“为父的资质很差,这辈子也就混个伯爵。”
“但你自幼聪慧,为父又对你严加教导,你的未来,不可限量,为父希望你能成为名臣良相,名帅大将,流芳百世!”
陶成不停叮嘱。
陶鲁哭着点头。
“见到陛下,万勿代替为父,向陛下问安!”
说着,陶成对着紫禁城跪下:“微臣陶成,谢陛下提携之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恭恭敬敬行三拜九叩大礼。
陶鲁泪如雨下。
因为又来圣旨催促,他不能回家拜别母亲,必须马上上路。
他还要押解重要俘虏,和一些被阉割后的孩子,这些孩子要充入掖庭。
还有镇国军兵卒给家里寄的信。
以及一些广西特产,是方瑛献给陛下的。
他率领队伍,浩浩荡荡北上入京。
他一步三回头。
想再看一看父亲,再看一看家乡,再回来时,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宫中。
朱祁钰收到耿九畴送上来的暗账。
耿九畴跪伏在养心殿里。
“贪腐就是贪腐,哪来这么多理由?”
朱祁钰语气不善。
但看完孟鉴的供词,又结合厂卫的调查,竟有几分唏嘘:“孟鉴倒是大公无私,把所有锅都抢过来,扣在自己头上。”
“然后一死了之。”
“其人确实有才华,朕还外放他去做一任督抚呢,可惜了。”
“孟鉴已死,就不要深查了。”
“留个身后名吧。”
“唉,几十万两银子,竟都不够花销的,他家都干什么了?”
朱祁钰忽然问:“耿九畴,你跟朕说实话,你一家一年花销多少?”
“回禀陛下,微臣不曾算过,但估摸着,要百万两银子。”耿九畴小声道。
“这么多?”朱祁钰讶然。
“陛下,孟鉴说的对。”
“官员都有自己的排场,就如微臣现在是户部尚书,比之前,光在排场上,每月就多花上万两银子。”
耿九畴小心观察皇帝的脸色,才道:“近来微臣又纳了个小妾,妾室家里也要给些的。”
“还有家族中的亲戚,外家的亲戚,逢年过节的,都要走动的。”
“家中的小厮丫鬟,都要打点的。”
“以及门亲故就,都要走动。”
“微臣家里算是节省的,否则一年得几百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着实把朱祁钰吓了一跳。
别以为养那些下人,都是纸片人,那都是吸金窟。
哪个不用银子照顾到了,都不会忠心办事,有些明知道贪,也得装作不知道。
驯养下人,掌握人心,不是件容易事。
“就算朝中提高了俸禄,那也是该贪还得贪啊。”
“朕上哪弄钱,一年给他们发几百万两银子去啊?”
朱祁钰知道,只要当官,就得贪。
不然怎么体现和百姓不一样呢?
优越感从何而来?
贪来的。
“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朱祁钰问。
“回禀陛下,户部已经是虫豸成群了,既然查了,就一查到底!”
“把户部那些老油子全都赶出去。”
“启用新人,重新整饬户部。”
耿九畴是想当真的户部尚书。
他也在猜皇帝的心思。
皇帝没处罚张凤,就说明皇帝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
“朕打算改制。”
朱祁钰的目的,是抓住阁部。
而不是处置一些贪污犯。
让他们把钱退回来即可。
换上谁,还不一样贪污?
只要把钱吐出来,国库丰盈,皆大欢喜。
本人则去新建的省份任职吧。
耿九畴眸光一暗,就知道,皇帝没有大刀阔斧的意思。
“耿卿莫急。”
“六部改制,和清查贪污,并不冲突。”
“户部按照职能,拆分成户籍司、农业司、财政司、军需司、仓储司和杂司六司。“
“户籍司管户籍;”
“农业司管田土;”
“财政司管税赋、收支、俸禄等等;”
“军需司管军饷、军械等等;”
“仓储司管天下仓库;”
“杂司管其他。”
朱祁钰缓缓道:“把六部的清吏司拿出来,单独成一司。”
清吏司是各部里面负责监管地方的。
自己监管自己,有用吗?
耿九畴听出来了,皇帝要利用改制,彻底收权。
“右侍郎担任各司主官,左侍郎负责协助尚书处理公务。”
“在司下设局,把六司再进行详细划分,划分成各局,让郎中去做各局的主官。”
朱祁钰已经想很久了。
如何收文官的权柄呢?
改制,收权。
“陛下深思熟虑,微臣没有意见。”耿九畴能说什么?
只能说皇帝太过于贪权。
过于贪权,容易招来祸患啊陛下。
“明日早朝再议,朕先跟你通个气儿。”朱祁钰笑道。
翌日早朝上。
惹得巨大反响,朝中多数人反对。
“朕详细划分了内部职能,有错吗?”朱祁钰轻描淡写地问。
奉天殿内顿时消停了。
大家屁股底下都是屎,不经查的。
皇帝现在打出清查六部的旗号,就是等着看谁赞成谁反对,反对的就查,一查到底。
“陛下,细分职能确实可以。”
胡苦笑道:“但陛下又要清查六部,又要改制六部,北方在打仗,南方也在打仗。”
“陛下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朝臣也是有数的。”
“您能不能等哪方消停了,再执行下一个决策呢?”
没错。
朝臣一个个累得脚打后脑勺。
还心中恐惧,不知道哪天就被干死了。
皇帝简直不把朝臣当成人用。
“老太傅此言有理。”
朱祁钰笑道:“那就改制结束后,休息一段时间,朕不折腾了。”
这话谁能信?
“此事就定下来,具体如何划分,阁部重臣再商量,年底之前改制结束。”
朱祁钰一锤定音:“尤其是清吏司,朕打算用都察院、监察司、清吏司,做纠察天下的职责。”
“具体的,阁部重臣再议,议好了递上来,朕看完再行商议。”
不给朝臣反对的余地。
“对了,李瑾又传来捷报,其大军已经到达和林,朕也在犹豫,是不是该停下脚步,消化现在占有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