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看你,中枢不插手。”
朱祁钰给年富最大的权限。
年富叩拜谢恩。
李瑾才正视这位吏部右侍郎,湖北督抚。
以后他的人,可就仰韩雍、年富鼻息生存,是不是该打好关系?可文武泾渭分明,皇帝对此极为敏感,他该如何讨好年富呢?
“年富,湖北江河纵横,又是九省通衢,你要多建造船厂,沟通水运,做好水运的中转站。”
“湖北富裕起来,并不困难。”
“但有两个困难,朕比较担忧。”
“其一,湖北人口稀少,万亩良田撂荒,强迁河南百姓填充湖北,并不容易。”
“朕建议你从江浙、江西、迁出一批人口,再怀柔本地土人,化土为汉。”
“正好,白军驻扎在龙虎山,朕会令锦衣卫入主江西,犁清江西。”
“到时候,自然会拆分出一些文学大家、士绅大族,可入湖广安置。”
“江浙人爱从商,只要湖广有利可图,便能吸引江浙百姓主动迁居湖广。”
“河南人丁繁茂,但徭役极重,朕会酌情迁一部分进入湖北,你要妥善安置。”
“再安置流民,建造城市,王府抄出来的财货,你要懂得花掉,钱财放在官府的仓库里,是没有用的,只有在市场上流通,那才是钱货。”
“建造城市、房屋,修缮街道等等,便给干活的百姓一点钱财,你酌情给,去户部多多带几个计相去,记住别给太多,人心贪婪,给多了便不易控制了,也不能给少了,给少了就缺少积极性。”
“用好九省通衢的地理,湖北富裕起来并不难。”
“其二,朕担心你裁撤军户后,不能妥善安置。”
“军户为大明奉献几代人,如今要裁撤掉了,你必须面面俱到,不能寒了人心。”
“想继续从军的,便招入三军,年龄大的也可做炊事、养鸡养鹅等杂事,尽量安抚,不能说裁就裁了。”
“不愿当军户的,多多分良田,他们祖辈便为大明卖命,为老朱家人抛头颅洒热血,朕不能令他们寒心。”
“军户转为农户的,必须令他们成为当地的小地主。”
“反正湖广空旷,多多分地,再给他们在乡上、驿递、官府安排些职务,那些吏员尽可裁撤,有罪的该杀就杀,但军户必须妥善安置。”
“尤其是有战功的,即便年老,也可留在军中,在军中设一讲武堂,由这些老兵给新兵蛋子讲讲课,给发一份军饷。”
“年富,你要理解朕,有些人不能随便裁撤,尤其是为大明立功的功臣,朕绝对不能令其寒心。”
“所以裁撤卫所,难之又难,你一定要谨慎,慎之又慎,千万别闹出乱子。”
朱祁钰反复叮嘱。
年富也犯了难了,按照皇帝说的,这些军户可就是大爷了。
人向来是给点阳光就灿烂,把他们供起来,他们可就不干人事了,人心贪婪。
他本想快刀斩乱麻,直接裁撤了事。
“陛下,若田土不够分,该怎么办?”年富小心翼翼问。
“田土哪有够分的?”
“就算现在分的公平,等到了下一代,照样不公平。”
“优先分军户,再分移民、流民,最后分罪人。”
朱祁钰斟酌着道:“你可鼓励农人从商,九省通衢的好地方,商业本该极为发达,用商业取代农业。”
“商人一概不分田,家中有田的商人,该杀的该抓的抓!把田土分出来,安置农人!”
“用不了多久,朕就会取消对商人的限制,允商人后代参与科举……”
“陛下万万不可!”年富立刻打断,便要开展长篇大论。
朱祁钰摆摆手:“放心,只是给商人一点希望,总限制人家,他们对大明归属感很弱,不然也不会投靠瓦剌,帮着瓦剌打自己的家园。”
“干脆,给他们点希望,让他们给大明卖命。”
“总之你要记住,优先级,先是军,后是民,其后才是士绅、大族、商人。”
他这样的政策,会把军户惯坏的。
但任何政策,都有偏有向,他以后要征战天下,自然需要大批的军队,为他卖命。
自然要给军人最高优先级,令民间产生以从军为荣的风气,鼓励百姓从军。
而不是好汉不当兵的懦弱风气。
“微臣遵命。”年富松了口气,磕个头。
又道:“陛下,微臣想裁撤钞关,微臣以为钞关影响商业发展,对商业发展有害无利。”
这就是文官的洁癖了,对太监天然的怨恨。
但钞关收来的银子,可是要进内帑的。
是皇帝的基本盘。
朱祁钰竟点点头:“随你,碍着你的事了,就裁撤吧,朕不管,朕允你湖广三年免税,夏税秋赋都不收,商税……免一年吧!”
大明的税赋真的是多如牛毛,不说农业税,商税就有门摊、酒醋课、油榨、白酵、纸课、水碾、杂物、窑治、契本工墨、房屋赁钞、树株等等等,实在太多了。
在重农抑商的年代,明朝的商税税收,反而支撑起朝堂财政。
“微臣谢陛下天恩!”年富磕头谢恩。
“把票号开到湖广去,以后就不用拿银子换来换去了,方便。”
“朕从宫中给你挑个合你心意的镇守太监。”
“湖北水多,水匪也多,你多多操练水兵,多多剿匪,训练兵丁,不必怕损失,朕给你兜着,练出纵横天下的水兵,功劳不亚于大治湖北。”
“年富,近身多带侍卫,朕从养马军给你拨人。”
“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做的这些事,会触动地方势力,他们会想方设法杀死你。”
“湖北天高皇帝远,朕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朕赐你天子剑,你以为能杀的人,一概杀掉!”
“你,给朕全须全尾地回来!”
朱祁钰站起来,拍着年富的肩膀。
年富匍匐在地上,哽咽道:“微臣一定大治湖北后,早日回归中枢,为陛下出谋划策。”
“去吧,有困难随时密奏于朕,朕帮你解决。”
“该杀的人别含糊,用天子剑杀!”
“也不必怕中枢责问,朕给你撑腰。”
朱祁钰极为看重年富,真心舍不得年富离开。
“微臣必不负圣上天恩,微臣拜别陛下!”年富恭恭敬敬三拜九叩,才离开乾清宫。
朱祁钰才看向李瑾:“多派几个贴心人过去,务必保护年富的安全。”
本来要从京营调人的,朱祁钰却改变了想法。
养马军是他的人,派去保护年富。
一方面是保护,另一方面也是监视,他若有不臣之心,就传旨处死。
“微臣遵旨!”李瑾磕头。
朱祁钰让他起来:“李瑾,你说朕把朱永派去湖南,他会听话吗?”
李瑾神色一凛。
皇帝废了夺爵英国公,又闲置成国公一脉。
其中原因,无须赘述。
如今皇帝却想启用朱永,这是什么意思?
“朕跟你说实话吧,薛密奏,两广土人蠢蠢欲动,他担心土人会趁着两广空虚时造反。”
“所以朕打算派人坐镇两广,朱仪和朱永都可。”
“可朕又不放心他们。”
“你俩是朕的肱骨,朕什么话都能和你俩说。”
朱祁钰格外看重李瑾和陈韶。
“谢陛下厚爱。”
李瑾却想多了一层,皇帝要扶立他做土木堡一脉的领头人,那就必须和成国公一脉做切割。
所以让李瑾说成国公一脉的坏话呢。
“微臣以为,勋臣之中有诸多可用人才,未必要用朱永。”李瑾顺着皇帝的心思说。
“那你说可用谁?”朱祁钰看向他。
李瑾想自告奋勇,转念一想,皇帝是想启用方瑛了,却没有合适的台阶,所以让他说出这个名字呢。
“回陛下,微臣建议南和伯。”
“方瑛?”
朱祁钰面露不愉:“罢了,你们先回去吧,此事到此为止。”
李瑾摸不着头脑,皇帝不就是在暗示他,启用方瑛去广西嘛,怎么拍马腿上了呢?
朱祁钰盯着他的背影,嗤地笑了一声:“倒是会揣测天心。”
没错,他想启用方瑛。
但不能直接说出来。
但朱仪和朱永,该不该启用呢?
留在京中碍眼,闲置又显得他不近人情,不如踢到天边去,让他俩为自己效命,还不用担心他俩造反。
“伺候朕安枕吧。”朱祁钰抻个懒腰。
活动活动,准备睡觉。
“冯孝,告诉许感,宫里盯紧了。”
朱祁钰低声道:“盼着朕死的,不知凡几,宫内给朕盯紧了,谁有异动,立刻抓起来丢进内狱,严审。”
“记住了,你们的富贵,可都系在朕的身上呢。”
“朕没了,你们也得给朕陪葬,王振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明皇帝,住在乾清宫里的,少没活过四十岁的。
“奴婢遵旨!”冯孝吓得趴在地上。
他太知道其中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