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以和收场。
却燃尽了很多国家的国力,比如大明,大明的国力就被榨干了。
也有国家藏小心眼,没有使出全力。
比如乾国。
在吕宋和谈签订之后。
乾国忽然出兵攻打凤殷和代国,仅用了三个月,就吞并了两国,乾国成为非洲第一大国。
大汉也是这样,趁机翻越撒哈拉沙漠,吞并北岸的几个小国,并且联合乾国,吞并了代国。
又联合出兵,吞并了崇国。
非洲大陆上,就剩下两个强国,大汉和大乾,彼此虎视眈眈,准备独霸非洲大陆。
北美洲也是,大顺灭国、豫国灭国、襄国灭国。
北美洲就剩下三个霸主,夏国、越国和燕国,禹国则保持中立,不敢搀和进战争里去。
南美洲还好一点,只有荆国灭了。
大洋洲也不消停,吴国被灭,大陆上只剩下国和周国。
趁着全世界战乱的时候,大明迅速回血,积攒的商品出口各国,快速恢复战后秩序。
这次瓜分大明的战争,大明战损700万人,赔进去的钱不计其数。
大萧条、金融危机,将近十年的战争,大明的元气真被榨干了。
幸好,全世界各国都参战了,并没有一个国家当老银币,等到各国消耗得差不多了,出来捡便宜。
也幸好,黄海填海工程成功。
北方加高工程成功,青海省能够种地了,乌斯的气温回升,导致雪山大规模融化,下游水资源充沛。
国内种植的粮食,勉强够62亿人食用。
因为战争,大明共有1.7亿人不幸罹难。
主要是炸弹轰炸。
战后的大明,满目疮痍,想恢复元气,起码需要三十年时间。
这场战争,反而让明人活明白了,不生孩子,省着孩子到这世上遭罪。
从正德七年之后,生育率暴跌。
战争让大明失去了信心。
到了正德十三年,六十多亿人口的国家呀,出生人口居然只有1700万人,低得令人发指。
可朝廷没工夫管这些了。
生育率降低,对恢复战后重建有好处的。
别说民间没信心了,朝中也没信心。
这一战,把大明的精气神打没了。
无比富强繁荣的大明,却被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围攻,长达七年的战争,让大明变得无比衰落。
世界霸主还是世界霸主,因为世界都衰落了。
但再也回不去之前的繁荣了。
世界总人口120亿人。
一场战争过去,人口暴跌到了101亿人,一共有19亿人罹难,战争实在太恐怖了。
世界经济,退化到了景泰五十年左右。
大明退化到了景泰六十年。
最可怕的是人们没了信心。
都不想活了。
即便战争结束,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还是没结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轰炸机跑到腹地,轰炸平民。
战争简直太残酷了。
正德十四年,朱厚关起门来,不理会纷乱的世界,切断和世界的联系,积极恢复大明经济,重新建造被轰炸为废墟的城市。
可是,重建得花钱呀。
钱从何来?
还得从权贵身上想想办法。
结果,就发生了明中第六大奇案!
927283491进群
第二章别等啊
(本章完)
第463章 明中六大奇案:第六案,溺水案
正德十四年,腊月二十七。
身体一向很好的正德皇帝忽然传出病重的消息,有流言说,正德皇帝泛舟于太液池,不幸落水,引发的重病。
纯属糊弄鬼呢,寒冬腊月的,太液池早就冻住了,泛舟个屁啊。
就算大明气温变暖,该上冻也得上冻啊。
再说了,朱厚从来就没去太液池泛舟过,他不会水,游个屁湖啊。
他今年刚好七十岁!
七十岁老头寒冬腊月的去太液池上泛舟,去滑冰还差不多。
他一天忙得都快死了,天下大战刚息,战后工作超级多,国内民生问题压在他的肩膀上,他整天愁眉苦脸的,哪有功夫去泛舟啊。
可是,就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的皇帝,忽然就病了,病来得极快,到了正德十五年正月初三,朱厚就病得说不出话来了。
太子朱载在床边伺候,不停垂泪。
乾清宫里都是眼睛,朱厚不敢说话,只是看着他的长子。
他长子今年才四十八岁,不应该让他提前承嗣帝位的,他还太年轻,心智不坚定,也缺少秉政的经验。
他年轻时候,巡视过地方,又督抚过地方,在中枢秉政三十多年,五十六岁登基,基本什么都懂了,什么都看开了。
上面还有一个不靠谱的老爹,他比任何人都懂,皇位多么来之不易。
可他的儿子太顺了。
他还想再磨练十年,才让他继位呢。
老皇帝多么有先见之明啊,六十岁继位,干个十五年左右,是最好的时间。
人老成精,且不会被欲望左右,政治火候掌握得也恰到好处。
这样的人才能带领大明往前走。
可是,他忽然就病了,他确实溺水了,是洗澡的时候睡着了,呛着水了。
可笑吧,堂堂大明皇帝,洗澡的时候睡着了,几十个伺候宫人都是瞎子吗?
直到他呛了水,才把他捞出来。
治了一天,他就中风了,不能说话了,距离他病倒,到今天,才过去七天!
他嘴巴不好使,但脑袋还清楚,可乾清宫的人都盯着他呢。
他很想告诉自己的儿子。
可他不敢说。
朱厚忽然明白了,老皇帝为何不出养心殿半步,他也明白了,皇宫里才是真的危机四伏。
那些危险是看不到,却真真实实存在。
越看不到越危险,越恐怖。
这些年,上面有朱祁钰、朱见漭护着,他过得太安逸了,已经忘记了宫中危机四伏的时候了。
正因为这样,他才过于相信自己的身边人。
这个世界上,鬼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
再忠诚的人,也会变质的。
难怪他爹有弘治中兴的美名呢,难怪他爹能活得那么舒坦呢,原来他爹肯将利益分给下面的人,所以那些人才愿意吹捧他。
原来,当好皇帝这么难。
原来,被骂得狠的都是好皇帝。
被歌功颂德的,都是坏蛋。
老皇帝没将这道理教给他呀!
他现在才懂!
太晚了!
朱厚抓着儿子的手,眼中流泪,懂了也晚了。
可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人的一生,他不是贪图享乐的人,他是最像他曾祖父的人,但他没有朱祁钰那么坏。
搞政治的就是一个屎坑。
朱祁钰是坏得冒脓的那个,他能把所有人玩弄手掌之间,靠的是不要脸,靠的是他比别人更坏,谁也没他坏。
朱厚和朱祁钰比起来,明显不够坏,偏偏他还头铁,去做触犯别人利益的事。
朱祁钰敢做,因为他会给大多数人带来新的、更大的利益。
每一次都是,改革,是新一轮洗牌,而跟着朱祁钰改革的人,都会赚的盘满钵满。
一个行业被朱祁钰推翻后,他会用一个新的更好的行业替代。
最关键的是,朱祁钰分钱分得公平。
他永远吃小头,把大头给那些跟他孤军奋战的人,保证这些人的忠心。
所以,朱祁钰看似处处头铁,其实只是表面头铁,心里是很软的,看看今天的权贵,不都是跟着他混的吗,他们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朱厚逼着人家掏钱,却不给人家捞钱的机会,人家能不恨死你吗?
借钱可以,刀架脖子上也没问题。
朱祁钰没少这么干。
关键是,他没学会朱祁钰怎么善后的,朱祁钰是借一块还十块,顺便还发个官给你干,送你一世美名,好不好?别说刀架脖子上,就算把割了他,他也愿意。
朱厚属于是拆东墙补西墙,不,他没补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