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762节

  到了正德三年,金融危机得到了缓解。

  可是,舆论却骂死了朱厚,正德皇帝直接变成了个昏君,而弘治皇帝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代明君。

  三年前没人信的弘治中兴,现在反而有点信了,大家都开始相信朱佑是个好皇帝了。

  就如正统帝那样: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个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哦,他是一个好人。

  朱佑呢?

  他一手制造的金融危机,让皇家资产暴增,为了给其他儿子铺路,他不遗余力地窃取国家资产。

  为了获取好名声,他带着所有人一起搂钱。

  坑了全球一百多亿人,到了正德朝,反而变成了一个好皇帝了。

  也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哦。

  干活的都是坏蛋,不干活放飞自我的都是好皇帝。

  这都什么逻辑啊,关键还有人信。

  朱厚也懵逼了。

  他明明在救市啊,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金融市场稳定了,货币市场稳定了,生产秩序正在恢复,市场前景正在变好……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怎么他爹变成好人了,他变成坏蛋了?

  他明白了。

  原来舆论掌握在官员手里。

  朱佑能带着他们搂钱,所以朱佑是好皇帝。

  朱厚呢,逼着他们掏钱,所以朱厚就是坏蛋。

  这一刻,他也明白了。

  为什么老皇帝要把舆论权放到民间去。

  只有在民间,才能听到真声音。

  只有在民间,才能削弱文官的权力。

  只有在民间,皇帝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

  朱厚才知道,世祖皇帝多么英明。

  奈何,一手好牌被他爹打得稀烂。

  朱佑年轻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老了老了变成了这样,当上皇帝后更是放飞自我。

  为了身后名,带着朝臣一起搂钱,没谁了。

  他唯一做的不错的地方,是皇权没丢。

  他没傻比呵呵地把皇权拱手相让,这可比哄堂大笑强多了,哄堂大笑把皇权都让出去了,能不是好人,能不是好皇帝吗?

  国内危机成这样。

  国外能好到哪里去?

  这场持续十年的大萧条,榨干了全世界的元气。

  正德四年,土耳其上的辽国和韩国打了起来。

  隋国和卫国(巴比伦帝国)开战。

  世界乱象已生,战争是缓解萧条的唯一方式。

  而且,距离朱见漭所说的二十年,已经又过去三年了,全世界已经进行了二十三年的能源竞赛、军备竞赛,为战争已经做足了准备。

  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老一辈人早已凋零。

  厚字辈的,都是老年人了,如今锋芒毕露的是载字辈和翊字辈的。

  正德四年,国际还是小摩擦。

  到了正德五年,大元对法国宣战。

  大元皇帝朱佑樘,在正德四年病逝,初登大宝的朱厚照,自封为天命大将军,兵锋直指法国。

  法国皇帝朱佑,早在弘治十三年的时候就死了,如今坐法国皇位的是修仙皇帝朱厚。

  朱厚已经坐了十年皇帝。

  这十年来,法国拿下了对面的英国,偷偷移民去冰岛,占据了冰岛,大明在欧洲的遗产,都被法国拿走了。

  这几年,法国想恢复全盛时期领土。

  哦,这个全盛时期,说的是原法国,路易家族的领土,不是朱家的,但现在路易家族的法国的法统,在法国。

  这话挺绕的。

  反正法统就在朱厚手上。

  他现在想收回来所有领土。

  也不打算跟着大元当孙子了,在正德三年的时候,朱厚登基称帝了,成为法国大皇帝。

  他特意加了一个大字,区别于其他皇帝。

  当时大元皇帝朱佑樘病重,没时间管他。

  所以,到了正德五年,朱厚照对朱厚宣战,发起了攻击。

  朱厚照VS朱厚。

  值得一点要注意,朱厚年纪小,小朱厚照16岁呢,当皇帝时间也早,但朱厚照应该不会被溺死了。

  这对兄弟间的争锋,让西欧彻底乱起来。

  同年,赵国对商国宣战,东欧也开始战争。

  大明理应可以独善其身的。

  朱厚也做好了恢复经济的准备,并且一再在国际上承诺,大明充当调停宗主国,并不会主动参战。

  结果,在正德六年,秦国和晋国,对大明宣战,魏国对大明宣战,宋国对大明宣战,周国对大明宣战……

  诸多邻国,同时对大明宣战。

  这让朱厚措手不及。

  根据他的推算,大明可能会多几年备战时间,用这几年接别的国家的军事订单,缓解国内的金融危机。

  却没想到,各国都打仗了,大明还无法独善其身。

  朱厚被迫积极参战。

  论打仗水平,他连他父亲朱佑都不如,但还是赶鸭子上架,开战。

  他效仿祖父宪宗皇帝,御驾亲征。

  朝中官员苦劝,因为朱厚没有过战争经验,而且大明是四处开战,战场不是就在一处,皇帝御驾亲征,其他战场谁来统筹?

  皇帝还是该坐镇中枢,统筹战争即可。

  朱厚还是听劝了。

  可战争却大大超乎他的预料,本以为战争会在两到三年内结束。

  可到了正德九年,战争还在拉扯。

  战局规模越来越大。

  参战人数越来越多,如今大明参战人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万人。

  经济方面,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可消耗的却是大明国力。

  朱厚焕想集中力量,打垮一个国家,先打垮印度,重新掌握印度,把粮食掌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在正德八年,大元和法国讲和,联合出兵,增援印度秦晋两国。

  在正德九年,孟加拉海战,大明海军惨败。

  四大水师被打垮了一支。

  从弘治元年开始,大明就积极建设海军,每年都要投入海量的军费,建设海军。

  这几年不停演习,却没想到,自家海军这般不堪一击,在家门口被干翻了。

  这场海战失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美太两大洲国家也开始参战。

  本以为是世界大战,最后变成了瓜分大明的战争。

  大明需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敌人。

  全怪朱佑搞得大萧条,让大明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朱佑死了,舒服了,留下个烂摊子。

  正德十二年,大明总出兵人数达到了1200万人,燃烧的经费高达1500万亿。

  等于说,大明每年的全部财政收入,全部投到军费中去,还不够呢。

  大明还能坚持,靠的是国家底蕴。

  战火烧到了边疆省,波及百姓上亿人。

  经济也在短暂小高潮之后,就开始全面滑坡,因为海上全是军舰封锁,大明的商船无法出港,等于说外贸全部被切断。

  仅靠国内经济内循环,支撑战争费用。

  全世界各国,也是咬牙支撑。

  大家赌的就是国运。

  大明败了,天下各国就能靠侵吞大明回血。

  如果藩国败了,大不了再等二十年,再来吃一次便是。

  大明也得咬牙苦熬。

  这几年,朱厚肉眼可见的衰老,他现在都快拿刀逼着权贵,把钱拿出来,砸到战场上去。

  因为实在没钱了,国库、内帑空空如也。

  要么加派给百姓。

  要么割权贵的肉。

  朱厚不敢搜刮百姓,因为这几年民怨很大,民间对朝廷已经非常不满了,几乎每年都有上百起造反发生,大明已经七十年没有过造反了。

  权贵的肉也不能随便割,都是欠条,等着战胜再还。

  正德十三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算是告一段落了。

首节上一节1762/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