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军战斗力强悍,就是封爵呀,爵位世袭罔替,传到明朝灭亡的。
如果实行推恩令,明军战斗力斩半。
别以为天下封国皆是明人,战争就没了。
大大相反。
未来的国际局势,远比全是异族要更加险恶,因为大家政治、经济、科技水平基本持平,而不是像后世各国,差距很大。
军事力量在未来争霸中,极为重要。
再说了,如果废了太子,那么立的就是商王朱见漭,朱见漭可是个马上皇帝,看看他的东欧打下多少领土啊。
这样的人当皇帝,大明就具有对外开拓属性,那么勋贵是不是就更加得到重用了?
按理说文官应该讨厌这样的皇帝。
但没办法啊,太子触动所有利益集团的逆鳞了。
单单管制一项,就让文体行业市值暴跌。
这些行业的背后金主是谁呀?就是站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啊!
文化行业,更是朝臣最重视的行业,这种管制,等于管制文人的喉舌,那是文官的根子啊。
好,就算可以不谈利益。
太子秉政思路,也和老皇帝背道而驰,老皇帝是任用老臣,相信老臣,更大的放权。
太子可不是啊,他继位后,会立刻排除异己,将老皇帝留给他的人全都除掉,大家也被逼得没办法了。
他们也管不了谁当太子,新太子如何是未知数,反正这个太子肯定不行。
朱祁钰看着这些跪着的人,眼中凄凉。
太子多么不得人心啊。
为什么把这些人都给得罪了呢?
太子就没一点好吗?
有的,他勤勤恳恳,日日早朝,没有错漏,治政水平也算可以。
可为什么天下人都反对他呢?
哪错了?
因为他触动了所有人的利益。
推恩令,勋贵讨厌他;擅改国策,文官讨厌他;眼睛不往下看,百姓讨厌他;什么都瞎管,商人讨厌他;无功无德,藩王讨厌他;甚至,在宫中肃贪整肃风气,宫人还讨厌他。
所以,这不是逼宫,恰恰又是逼宫。
朱祁钰眯着眼睛:“老夫八十七了,尚且没活够呢,你们都还年轻,怎么就活够了呢?”
“可上天不会再给我五十年了。”
“大明未来的路,我也管不了了。”
“贸然换国本,庞大的政务需要我来处理,可我现在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庞大的政务了。”
“就说换,换一个,真就比他强吗?”
“未必吧?”
朱祁钰摆摆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未来大明在何方,我管不了了。”
“诸卿,等我将死之时,给我备一匹马,让我效仿太祖皇帝,死在马上,我不想死在塌上,这是我这个老头子唯一的要求了。”
“散了吧。”
朱祁钰伸手让太监扶他,回屋吧。
“儿臣谢陛下宽宥!”朱见淇激动得快要疯了。
朝臣如此劝,都无法改变他爹的心意。
这下太子之位稳定了。
“请陛下早些休息,臣等皆跪伏在此,等陛下回心转意!”杨廷和一句话,让朱见淇如遭重击。
他慢慢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大舅哥,你非要逼死我吗?
老四登基,你能得到什么好处?
嘭的一声,殿门关闭。
朱见淇狐假虎威道:“刘健,你带着人出去,不要影响陛下休息!”
可刘健充耳不闻。
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若不逼老皇帝回心转意,太子御极之后,大家都没好下场。
“李东阳,你去。”
李东阳仿佛坐禅,自始至终没有说话。
直到被太子呼唤,他清了清嗓子:“老臣惧寒,殿下可否让人送来一件大氅?”
“你!”
朱见淇气得跳脚:“谢迁,去!”
谢迁则在打瞌睡,什么都没听到。
“好啊,你们都反了,都不听孤的了!”朱见淇越这样,越让人失望。
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如何能当这庞大帝国的主人?
其实朱见淇也怕得要死。
做了半辈子太子了。
如果被废,他是绝对活不了的,赐死,是最好的结局。
别以为他爹会舍不得,他爹无非担心的是朝堂稳定而已。
换做是他,他也不在乎,作为一个政治生物,他也能赐死自己的太子,而不会产生任何愧疚感。
胜券在握的太子,忽然发现文臣根本就不听他的。
这一刻真的慌了。
他却清楚,满朝文武担心被清算,一定会跪到底的。
哪怕他现在承诺不会清算,没人会相信他的,因为老皇帝将皇位禅让给他,他都不知感恩,这样一个无君无父的人,信用值为零。
以前任何事决定权都在他爹手里,可这次未必吧?他现在心里也没谱,也在思量对策。
气氛反而僵住了。
殿里的朱祁钰,深深叹了口气。
现在说换太子,实在太晚了。
他已经承担不了庞大的政务,换太子这个空窗期,他必须全面担负起朝政来。
而且,就算迎立老四继太子位,就算他愿意放弃东欧皇帝,回国继位。
可以后的政治问题呢?
因为太子和他犟嘴所以就废太子了,然后改立老四。
那么后世之君会不会有样学样?那大明岂不乱了套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帝王传承谱系的最稳妥的方式。
当年太宗皇帝多么喜欢汉王,最后也没有改立太子。
这里面还有太孙呢。
朱佑被册封太孙多少年了,难道改立老四,还要让他当太孙吗?
再说了,换了太子,太孙怎么办?
也一起杀了吗?
太子的其他儿子呢?
还有太子、太孙的党羽呢,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
他对朱佑倾注了全部精力的,朱佑比朱见淇肯定是强的,但强多少不好说。
前几年太孙乖巧懂事,可册封太孙后,逐渐本性暴露,可以说和朱祁钰预想中的皇帝所距甚远。
可以说,这是两个失败品。
其实百官请求改立太子的时候,他心中微微一动,真的动心了。
大明交给这样两代君主,他是不放心。
朱见淇资质不佳,但算得上勤恳。
可得权之后愈发猖狂,颇有小人得志之感,最重要的是,他在破坏朱祁钰立下的国策。
他一直强调,做皇帝要懂得收权,也要懂得放权,这一点朱见淇不会。
其次,宽松的政治环境,才能使得万业勃发,民间才能蒸蒸日上,大明没有强敌,国富民强,为什么非要搞得苦大仇深?
最后,做皇帝要把眼睛放在最下面,要看到下面的百姓需要什么。
他一句都听不进去啊。
这样的国君,是必然亡国的,纵然不是亡在他手,也必然埋下亡国的祸根。
现在的大明在他的带领下,和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这是一个极端开明繁荣的国家,这是一个从古至今最大疆土的国家,这是一个国际环境最恶劣的国家。
这样一个大明皇帝,没两把刷子是做不好的。
对皇帝的要求,变得极高。
不是之前的大明,放一条狗在上面,也能照常运转,也能维系二百多年国运。
现在不行的。
需要皇帝有胸襟,有能力,代代出大帝才行。
如果上来一个废物,大明必然在五十年内亡国。
因为,朱祁钰对世界的构架,是多强局面,像大楚、大商、大魏、大隋、大夏、大周、大唐、大楚等全是强国,只要给他们发育时间,五十年内,就会进入世界争霸的时代。
群狼环伺之下,大明如何妥善处理国际关系,做好带头大哥,这就考验执政者的高绝政治眼光了。
就算皇帝不会,必须得有大臣会。
而这个大臣,皇帝必须得用啊。
像年前,太孙朱佑说了一堆朝臣的缺点,王鏊刚愎,儿子贪婪;夏埙固执,听不进人言;张敷华纨绔,不守规矩;李东阳霸权,谢迁除了会和稀泥别的啥都不是;刘大夏完全是个权力动物,毫无底线;杨一清拿一个国家做实验,是个疯子。
没错,每个大臣都有巨大的弱点。
做皇帝就是掩饰他们的弱点,放大他们的优点,才是一个好皇帝,没有人是完美的,上位者的用人之道就在这里,放大优点,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而不是皇帝去防着他们。
皇帝若防着大臣,那用他们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