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一家独大,八部六寺两院形同虚设。
杨一清走后,这种制度被进一步魔改,根据欧洲的议会制度进行的魔改,变成了金国内阁制度。
金王是有权利更换首相的。
金国第一任首相也有意思,为了获取民间支持,他提出政务公开制度,朝廷的财务、政务,要对公众公开,公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下子,这任首相就坐稳了位置。
从那之后,首相变成了百姓在朝廷的代言人,金王想抢回权柄都抢不回来了。
这种制度一直用到现在,三十年换了三个首相,金国蒸蒸日上,俨然成为南美霸主国。
而这项制度,老皇帝颇为欣赏,大明从景泰六十五年开始,也要进行政务公开,朝廷所有一切都要公开,接受百姓监督。
这就让唐王不能理解了。
这天下到底是朱家的天下,还是百姓的天下呢?
金王是迫不得已,被杨一清给坑了,到现在权柄也收不回来,当一个废物点心,日子可不好过。
老皇帝是怎么想的?
怎么处处站在百姓角度上考虑问题,一点都不维护统治呢?
然而,金国百姓却非常支持他们的王,金王朱见湘在民间极受拥戴,也算聊有慰藉。
大明所有大藩国里,唯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是金王朱见湘。
然而。
朱佑在金国最大的感受是,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按理说,这种选上来的,应该为票箱子干活,谁选他他就帮谁,才对呀。
其实并没有。
因为金王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得不到金王满意,是可以否决的,重新再选。
金王所有权柄,就在这一票否决权上。
在景泰五十九年的时候,金王进一步抄袭了欧洲制度,把选票扩大到全体金国百姓。
这可出事了。
金王得不到权柄,大臣也别想得到,直接砸锅了。
很显然,金王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不满,明明我是皇帝,结果被干成了傀儡,我可是金国开国皇帝啊。
当年被杨一清一忽悠,军权忽悠没了,再一忽悠,政权也没了,就剩下一票否决权。
他成了所有藩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被宗室所有人嘲笑。
他当然要反击了。
制度改不了,就改票箱子。
大臣们都给金王上疏,请求金王收回成命。
可金王不管那个,必须要改。
他提前放出风去,民间直接狂暴了,谁不想掌握政治权利呀?他们根本就不懂选票是什么玩意儿,以为自己当村长了呢。
民间支持,打乱了朝中布局。
景泰六十年之后,就出现了众议院和参议院,民间也出现了票箱子。
老百姓才发现,不是当村长啊?是一张选票啊?这玩意有啥用啊?
确实没用。
如果不分上下议院,还有点用,分了之后,毛用没有,就是个形式。
这就是金国首相厉害。
见招拆招,破了金王的绝地反击。
从那之后金王就老实了。
老老实实当个贤王吧,当周天子吧。
但朱佑肉眼可见的是金国上下氛围非常好,政治氛围宽和,经济发展自然是不差的。
按理说,这种票选出来的,党争很厉害的,就像晚明的浙党、宣党、东林党。
其实没有。
也不看看首相是谁,这东西完全看政治背景的,谁政治背景强大,谁上来就没问题。
换个政治背景薄弱的,问题就大了去了。
金国第三任首相,是杨一清的儿子。
杨一清在国内也是财部尚书,位高权重,影响小小一个金国,有什么难的?谁敢给他下绊子啊。
金国上下也抓住了政通人和的时机,铺设铁路,快速工业化。
父子俩,一个在金国当首相,一个在大明当尚书,自然互通有无,立刻发现了电气革命的契机。
金国也是第一个开始电气革命的国家。
就这一次时机,会让金国受用终身。
奈何他的任期快到了。
纵然他再厉害,功绩再大,也不能连任了,民间百姓最大的忧虑,就是下一个首相,还会如他这般贤明吗?
这七年,是金国发展最快的七年。
也是金国弯道超车,成为南美经济霸主的七年。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金国的经济总量是101亿,排行世界前十,朝廷财政收入达到了2.1亿,是藩国第一。
金王对拿回权力,多少有些死心,金太子可没有。
金王有十四个儿子,金太子对拿回权力孜孜不倦,而其他儿子,却只想谋求一块自己的封地。
若无朝廷支持,金王拿回权力的概率不大。
所以,金太子想和朱佑一起,去求老皇帝帮忙。
但朱佑认为,可能性不大。
老皇帝早就知道金国实行议会制,也知道金王是傀儡,并没有说什么,朝中杨一清,更是太子党。
太子登基后,权柄必然经久不衰。
金国的政局是他的一次大胆实验,必然要看到实验结果,未来是否会在大明内实行,都是未知数,估计中枢都想看看。
也就金太子异想天开。
区别于唐国没什么娱乐业,金国的文体行业都非常发达,随处可见的球场,随处可见参与的民众。
报纸行业,在金国特别有市场。
金国每天能售出10份报纸,是人口总数的三倍有余,证明百姓都有看报的习惯,买的还不是一份报纸。
月销售杂志数字,近8000万份,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年销售书籍数量,可达5000万本。
这些数据说明金国学习氛围好,国内家庭比较重视教育,积极获取知识和新闻。
体育氛围好,说明金国上下注重身体健康。
根据统计,金国境内共有200万家武馆,武术风靡整个金国。
武术是金国国民最喜欢的健身活动,其次是足球和篮球。
因为武馆横行,让金国的治安并不好。
景泰六十一年,有议员提出议案,金国应该实行禁枪,从景泰五十五年之后,枪击案年年增加,民间枪支泛滥,意味着社会治安差,而武馆横行,民风彪悍,未必是好事。
民间也有文人呼吁禁枪。
像大明就是严格禁枪禁弩的国家,国内治安安全位居全球首位,而藩国中几个禁枪的国家,国内治安都非常好。
这几年,金国首相聆听各部门的意见,也在制定禁枪法案。
只不过,国民还在开垦亚马孙雨林,雨林里还有野人和叛军活跃,所以适当放开枪支管控是可以的。
而且,金国野生动物泛滥,大型动物较多,明人往死里吃也吃不光。
等冰箱生产出来,就是野生动物绝迹的时候了。
因为金国人吃不完,大明人帮他们吃,八十亿明人帮他们吃。
关于野生动物,相关专家也在呼吁,藩国效仿大明,保护野生动物,禁止猎杀、捕杀野生动物。
可藩国没一个听的。
大明保护野生动物,是迫于无奈,明人太能吃了,老鼠都能想办法吃掉,如果不保护,大明境内野生动物估计都得灭绝。
从景泰五十年开始,大明禁止民间捕猎,发展动物养殖业。
想吃就吃肉食的,别吃野生的。
像大洋洲、美洲、非洲是不可能停止捕猎的,这些地方都没开发,凶猛野兽遍地都是,不捕杀人类就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老皇帝也没听什么专家的屁话。
保护雨林,也是为了保护氧气。
其他的都不太管。
而金国禁枪,极有可能造成野生动物泛滥。
金国首相提出,禁枪法案,预计十年后实行,就是景泰七十五年正式实行,利用三年时间,收取民间的枪支弹药,彻底实行禁枪。
为此,金国内阁和美藩十一王进行沟通,认为美洲该同时禁枪。
美洲十二国,枪击案发生频繁,朝廷都很头疼。
但每个国家发展不平衡,很难统一时间。
经过讨论决定,用十五年时间加快发展,再用五年时间收缴枪支,也就是景泰八十四年的时候,美洲十二国完成禁枪法案。
十二国国主同时签署法案,正式确定下来。
禁枪,可谓是众望所归。
(本章完)
又审核了
等一等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