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64节

  “朕也信佛啊!”

  “不会建一座宝塔,把梵文供奉在宝塔里呀?不允许人看即可,当做古圣物供起来,不就好了?”

  “等几百年后,印度退化成野人,咱们再拿出来看,说是华夏先人的文字,他们也不知道!”

  还能这样?

  冯孝发觉,这个办法好啊。

  “而且,整个中南皆信佛。”

  “朕将这些圣物,建寺于中原。”

  “让那些虔诚的信徒来中原朝拜。”

  “那么这些土地,就永远脱离不了大明了。”

  朱祁钰心情很好:“佛教的起源地,竟然不信佛了,真是愚蠢。”

  “大明就是佛教的中心,天下信仰者,皆该来大明朝圣!”

  “谈妃不是要捐一座庙吗?”

  “朕出资,在北方建庙,去印度请梵文经书来做镇寺之宝,将佛教的一切,都搬来大明。”

  一听皇帝要建庙,冯孝眼睛亮起:“皇爷,在京师建?”

  “京师寺庙太多了,在附近建。”

  其实,喇嘛庙的中心,是在南京。

  从太祖皇帝开始,就在南京多建喇嘛庙,后来的皇帝,也都在南京建庙,让乌斯喇嘛来南京。

  但朱祁钰不止建庙,还允许他们传教。

  只要他们汉化,什么条件都可以谈嘛。

  朱祁钰沉吟道:“以后经书翻译,无论各教,刊印的经书,必须附带大明地图,写上:华夏之土,一寸不可缺。”

  “让宫中画地图,画完之后呈上来给朕看。”

  “每一寸疆土,都给朕画进去。”

  冯孝不懂,画这个有什么用啊?

  这叫民族自豪感。

  只要疆土深入人心,无论信仰什么的人,都会知道自己是华夏人,不会忘记自己的根,而疆土也就不会丢了。

  关键信仰,是非常可怕的东西,一定不能埋下任何分裂的种子。

  务必让各教人士,首先把大明视为自己的家,然后才是信仰,如此一来,肉永远烂在锅里,不管谁当皇帝,领土不会丢了。

  “送去内阁。”

  三道奏疏,朱祁钰全部看完,让人抄录一遍后,送去内阁。

  翌日早晨。

  叶盛受宣诏入宫。

  朱祁钰将陈舞阳上的奏疏给他看。

  “可知这江都知县熊瓒?”朱祁钰对此人没多少印象。

  “微臣知道,臣主持京察,其人评级还算不错。”

  叶盛道:“但其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在本地风评很差。”

  “臣多方了解后,发现此人的确是块硬骨头,但不会当官,无法政通人和,当好一任父母官。”

  没错。

  想当官,其他能力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和同僚相处的能力,毕竟很多工作,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联合工作的,而不是谁能一锤定音的。

  情商是很重要的。

  而那些情商低的,要么是能力超级强,否则都没法出头的。

  熊瓒能力不知道如何,但脾气太臭,导致他不容于官场,是以蹉跎不得志。

  朱祁钰颔首:“没错,大明处处是人情世故,不会处理,是当不好这个官的。”

  “去交趾吧,去交趾当知府。”

  “那里还是一张白纸,没什么人情世故,看看他的本事,有能力就提拔,若是眼高手低之辈,就算了吧。”

  叶盛微怔,此人是入了皇帝的眼了。

  “臣没有意见。”

  朱祁钰点点头:“这个卢仁生供述的,你怎么看?”

  养济院之事,着实有些棘手啊。

  “陛下,臣以为卢仁生所言是事实。”

  “民间重男轻女之风极重,若奸猾百姓将女婴送去北京,让您来养。”

  “您养一年两年行,可养五十年一百年,内帑钱财再多,也会被这些人给榨光的。”

  “陛下,臣以为此案就此了结便是。”

  叶盛说的是实话。

  三十万孩子,皇帝能养得起,三百万呢?年年都有三百万张嘴等着皇帝投喂,国家干脆当孤儿院算了。

  问题是,孩子这么多,必然会出现虐待等事,皇帝的声望极为容易遭到打击。

  朱祁钰颔首:“叶卿说的是实话啊。”

  “朕的内帑虽然有钱,可以挥霍。”

  “可等有一天,内帑没钱了,斗米恩升米仇,朕养得起时,他们叫朕爹爹,养不起时就会揭竿起义。”

  “闹到最后,朕里外不是人。”

  这才是人心。

  “当时朕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

  “如今才知道,为何历朝历代无人管无人问,主要是不敢管啊。”

  “但朕既然管了。”

  “就管到底吧。”

  朱祁钰莫名其妙的转折。

  叶盛刚要劝,皇帝却摆摆手:“听朕说完。”

  “叶盛,可知朕为何非要养天下孤儿啊?”

  朱祁钰走下御座,站在叶盛的旁边:“因为朕想推行教育,让天下秀才去当教师,怕是难以成行啊。”

  “朕就想着,将这些孤儿,培养成医者、老师、计相等基层人才。”

  “等他们成年后,放到基层去。”

  “为朕效力。”

  说到这里,朱祁钰嘴角弯起:“明白朕的深意了吗?”

  “皇权不下乡。”

  “朕非要让皇权下乡,而这些孩子,就是朕的爪牙,为朕下乡,开辟一条通道,让朕彻底掌控这天地。”

  叶盛苦笑:“陛下,您只要放开吏员限制,皇权自然就下乡了。”

  “再说了,皇权下乡,需要负担过重的行政成本。”

  “户部能支撑十年,但能支撑一百年吗?就算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呢?”

  “终究是负担不起的呀。”

  朱祁钰拍拍他:“朕明白,但孤儿该养还得养。”

  “只是设下些限制。”

  “若有父母,故意遗弃婴孩者,男女拆分流放,男去宁夏,女去交趾。”

  “你觉得如何?”

  叶盛苦笑,这皇帝有时智计百出,有时却净出昏招,关键他还明白,却总是同情心泛滥。

  明明一个极为阴狠的皇帝,却莫名泛滥同情心。

  真让百官难做啊。

  “圣上……”叶盛不同意呀。

  这限制根本就没用的,人只要能钻到空子,就不会走正道,哪怕面临着杀头的风险都不在乎的,何况只是移民?

  “叶卿,听朕一次,试行十年,如何?”朱祁钰商量他。

  “就十年,若十年后成本太高,就请陛下不再养孤儿。”叶盛苦笑。

  朱祁钰重重点头。

  “陛下,微臣还得劝您一句。”

  叶盛有些不满:“您爱民如子,但也该知量力而行。”

  “这一年,国朝在做多少事啊?一年做的事情,比过去一百年做的都多。”

  “民间思想转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您不停拿出新事物,朝廷上下忙得连轴转,人人都心有不满,反而会让人心向背。”

  “没人理解您的苦心的,陛下。”

  还是劝他要缓,要慢,做事不能急不能过快。

  “朕听进去了。”

  “做完这些,暂时就不做其他的了。”

  “叶卿,您来监督朕。”

  “朕肯定不突发奇想了。”

  “如何?”

  朱祁钰还得商量叶盛。

  “但愿您说到做到,臣知道您是大明好,是为天下好,但要给天下人一个喘息的时间呀。”

  “是是是。”

  朱祁钰笑道:“那就说回正事?”

  “还是移民的事。”

  “戴士诚出海几天了,还没消息传回来,朕心里没底。”

首节上一节1264/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