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263节

  朱祁钰想让乌斯放弃文,使用汉文。

  问题这地方还不能打,没有油水,容易惹一身,关键区喇嘛对皇帝是比较尊敬的,没有必要强攻。

  “启禀陛下,我愿意留在南京,编写汉文佛经,传播我教。”

  朱祁钰当即下令,令工部选址,修建一座喇嘛庙,供桑普喇嘛翻译佛经。

  桑普十分开心,感谢皇帝。

  “喇嘛。”

  “朕正在推行,大明境内全部汉化。”

  “这样方便文化传播,方便彼此交流。”

  “何必隔绝一地,自成天地呢?”

  桑普虽是佛道高僧,同时也是政治人物。

  乌斯不是唐朝时候的吐蕃了,僧兵纵然有,几万人能打得过谁呀?大明一个县,人口都比乌斯人多!

  何况,乌斯旁边还有一个朵思呢。

  乌斯只能认大明为主,归入大明统治。

  “陛下,佛经皆是文,若翻译成汉文,难免词不达意,恳请陛下允许,佛经还用文。”

  桑普耍了个心眼,他没说乌斯,只说佛经。

  但乌斯都信佛,佛经不改,汉化就推行不下去。

  “喇嘛,不要小瞧汉文啊。”

  “中土佛教,也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如今传承了数千年,照样生机勃勃。”

  “而且,乌斯才多大呀?人口多少?就算全部信仰黄教,如何能和中土比呢?”

  朱祁钰说到这里,笑了一下:“大明收回交趾,难道喇嘛就不想去交趾传教吗?”

  “那交趾如今都信中土佛教,并不知晓黄教。”

  “不像朕,朕是受过大喇嘛灌顶的,自然是信仰黄教的。”

  “说起来,朕和您的师父是同辈的人,宗喀巴大喇嘛也算是朕的老师。”

  这位宗喀巴可是超级大佬,黄教的创始人。(就用这个称呼代写,大家明白就行)

  朱祁钰是扯人家的虎皮。

  “和中土佛教比起来,朕更信黄教啊,您是朕的师侄,有好事朕当然要想着你喽。”

  桑普眼皮子抽搐,我成你师侄了?能不能讲点礼貌!

  “喇嘛,看看草原上,如今有多少座喇嘛庙?”

  “四年前才有多少,您想必是心知肚明的。”

  “这都是朕汉化的结果呀。”

  “那交趾往西,是广袤的土地,都是大明的属国,未来都会如乌斯一般,并入大明的。”

  “全部都会汉化,用汉文说汉话。”

  “难道喇嘛只想在乌斯一地,称王称霸吗?”

  “那黄教怎么传?朕为你着急啊。”

  朱祁钰引诱他们汉化,进而出来传教。

  “陛下……”

  “叫朕师叔,不必见外。”朱祁钰占人家高僧便宜。

  像桑普这样的高僧,肯定是一心传教的。

  “师叔,您既出自黄教,难道不能允许黄教去交趾传教吗?”

  “看你说的,不是朕不允许,而是你们语言不通啊!师侄!”

  朱祁钰给他解释:“天下皆行汉文,唯独咱们黄教行文,你说如何通行?难不成让信徒,现学文吗?”

  “摆明了是鸡同鸭讲嘛,互相听不懂,词不达意。”

  “而中土佛教,全是汉文,如今已经找不到梵文了。”

  “咱们黄教,不能落后中土佛教太多啊!”

  “中间还有个道教,道教势力多大,您该清楚吧?”

  “即便朕贬斥了道教,道教在民间,依旧蔚然大观。”

  “还有伊教,可知伊教教主就在北京宗录司,日日为朕服务,期待朕允准其在国内传教。”

  “可朕不是伊教徒啊,朕有好事,当然得先想着咱们自己人啊。”

  “师侄,你说呢?”

  朱祁钰为了引诱乌斯汉化,煞费苦心。

  伊教暂时还是小众教派,和道教、佛教、黄教比起来,还差许多呢,但未来也不容小觑。

  桑普在思考,他在乌斯,地位尊崇,是有非常高的政治权利的。

  “师叔,请容师侄思忖一番,再传回乌斯内,请诸位高僧研读后,再给师叔一个满意的交代。”

  朱祁钰笑道:“这才对嘛,师叔怎么能害你呢?”

  乌斯汉化,让黄教彻底汉化。

  再将伊教彻底汉化,最后再将景教也汉化了,而编纂各教经文的权力在宗录司,他就等于攥住了天下教派。

  又探讨了一会佛法,朱祁钰让喇嘛去休息。

  冯孝匆匆进来,面带喜色:“皇爷,朝鲜军到了。”

  朱祁钰舒了口气。

  这回局面重新回到他的掌控之中了。

  交趾雨季过去了,第一封奏报送到南京,随着皇帝打开宫门,才送到他的手里。

  卢泓送过来的,是朱英的亲笔信。

  “印度医书?”

  朱祁钰脸上露出喜色:“陈嘉猷、周正方等人有功啊!”

  “送去太医院,让太医研读,先誊写一份,给谈妃送去。”

  “原来印度是这样的呀,很多个分裂国家,并不是大一统的国家。”

  其实,印度从来都没统一过!

  是带英帮他们统一的。

  甚至,国名都是带英给他们起的。

  朱祁钰并不知道,他以为次大陆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呢,毕竟大明对乌斯了解的也不多。

  乌斯汉化之后,大明必须派流官上去管理。

  如此才名正言顺。

  第二封,是王伟的。

  “这是新加坡?”

  朱祁钰惊到了,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小岛,马六甲王朝竟然送给了大明。

  “冯孝,传旨,满刺加国王甚是恭顺,赐姓郑,择一汉女嫁给其做王妃,再赐一百船货物,赐两千杆火铳,十门重炮,赐十万块,再赐十船纸、十船瓷器、十船丝绸。”

  “准许其国商贾来大明贸易,再让内阁择一贤臣,率队去满刺加,推行汉化。”

  这一连串赏赐,把冯孝给弄懵了:“皇爷,这么多赏赐?”

  “可知马六甲?”朱祁钰问他。

  “奴婢自然知道,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四次停在马六甲,马六甲位置重中之重,皇爷您总说。”

  “满刺加国王进献一座岛给大明,此岛可通行马六甲,是咽喉要道。”朱祁钰道。

  嘶!

  冯孝倒吸口冷气,满刺加是真下血本啊。

  其实想想也正常,如今东西贸易,没有多么繁荣,马六甲确实是要道,但不走船有什么用?

  而且,满刺加国王根本就不知道新加坡的妙处,这个地方还是带英发现的,之前都没人在意过这个小岛。

  “再下一道圣旨,勒令暹罗王,不允许进攻满刺加,违令者,捉其王入京!”

  满刺加想调和战争,那么朱祁钰就投桃报李。

  他必须好好想想,该怎么建设新加坡。

  “此地原名淡马锡,名字不好听,改叫新加坡。”

  朱祁钰斟酌道:“先移些人上去,修建一座要塞,传旨给工部,让工部派人去看,如何修建一座海上的要塞,作为大军的补给地、商船的中转地。”

  “此地是咽喉,务必经营好。”

  至于其他的租借地,朱祁钰不太在意,早晚都是大明的。

  得到新加坡,朱祁钰有点激动。

  以新加坡为基点,就能辐射整个东南亚,甚至南亚次大陆。

  大明就从陆权国家,变成海权霸主了。

  打开第三道奏疏,是朱英上的。

  长达数万字,朱祁钰看了半个时辰,才看完。

  朱英详细说了交趾的政策、执行、移民安置等细小的问题,事无巨细,全都呈报上来。

  就算他不说,交趾的御史和监察史也会说的。

  后面,则是对印度的看法。

  朱英认为,当收来印度所有文字记载,翻译过来后,全部销毁,让印度失去文明。

  窃取文明,西方玩的最溜。

  华夏多少文明被窃取走了?

  他甚至写了,建议将佛教的梵文经书全部销毁。

  “冯孝,你觉得此计如何?”朱祁钰给他看后半段。

  冯孝脸色一变:“皇爷,经文乃佛祖赐福,若销毁的话,对您声望是巨大的打击。”

  朱祁钰瞟了他一眼:“你是不是蠢啊,销毁是烧吗?”

  “烧了梵文,让天下骂死朕吗?”

首节上一节1263/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