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第131节

  夏之白看了袁珙一眼。

  姚广孝笑着道:“这是浙东的袁珙,天下相法第一。”

  “目前为燕王殿下效力。”

  夏之白上下打量了袁珙几眼,似乎听说过,但并没有太大印象。

  他拱手行礼。

  夏之白似乎对朱棣的人手并不太关心,反而更关心这些火炮的情况,他手放在火炮上,再度问道:“军中可有精准的火炮手,能做到指哪打哪?”

  朱棣等人面面相觑。

  这是火炮。

  又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哪有那么容易指哪打哪?

  火炮的弹丸多大,不同弹丸也有不同,根本难以精准控制,能保证在二十步之内,都算得上是精准了。

  朱棣冷声道:“你当真是不懂火器相关,火器跟火药相关,本就难以控制,能够稳定发射出去,并造成一定的杀伤,就很是不俗了,若是能做到指哪打哪,那蒙古铁骑早就闻风而降了。”

  夏之白道:“军中应该有能打的相较准的吧?”

  “这自然是有。”朱棣一脸自傲道:“我朱棣对于军事是十分重视的,对于火器也同样重视,特意从上千名士卒中,挑选出了合适的火炮手,他们每一个都是精锐。”

  “但他们不是每一个都能打的准。”夏之白道。

  夏之白缓缓走了回来,双眼望着朱棣,笑着道:“殿下手中可有制造火器或者维护火器的工匠?”

  朱棣点头。

  夏之白道:“那我可以明确的说殿下对军中事务不太关心,若殿下真的关心军中事务,自己军中的火器火炮接连出现炸膛,而且数年没有得到改进,就该把这些工匠问责。”

  “如果只是少数人不能打得准,那或许能说明是人的问题。”

  “但这么多人,就只有少数的人能打准,那便说明是火器的问题,火器问题竟能让殿下引以为傲的军队,在非战争状态减员,而殿下不仅没有察觉,甚至还不以为然,这便充分说明了,殿下对军队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关心。”

  “殿下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军功。”

  “只是自己的成就。”

  “为将者,在战术战略方面,没有太多进展,全靠他人排兵布阵,在治军方面,军纪不严,上下放松散漫,对于士卒的伤亡更是满眼漠视,你手中的大军之所以能打胜仗,并不是他们有多强,而是蒙古现在太弱。”

  “再加上是大明的这些士卒悍不畏死。”

  “但拿着这么多将士的血去打赢的战争,当真值得吗?”

  “我觉得不值。”

  “因为殿下本可以做的更好。”

  “提前推演好战争的后续,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至少进退有据,对具体的排兵布阵,有明确的方案,让士卒也能聊熟于心,那岂不是能更大程度减少军队伤亡?谋而后动,一直是兵家领兵之法,但殿下似乎根本没得要领。”

  夏之白淡淡的摇头。

  他负手而立,双眸盯着朱棣,笑着道:“我虽不才,若是能领兵五年,靠着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只需掌军五年,同样的军队,面对殿下的大军,只会是屠鸡宰狗。”

  “因为殿下的一举一动都在我推演之中。”

  “夏之白!”听到夏之白的话,朱棣彻底怒了,只听得‘锵’的一声,朱棣将佩刀拔了出来,傲然道:“你既然对本王这么不服,那本王就成全你,你我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一场。”

  “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胜我如屠鸡宰狗!”

  朱棣也是恼了。

  从来都是他看不起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别人看不起自己了?

  还是在他最骄傲的军事上。

  夏之白哈哈一笑,眼中露出一抹轻蔑道:“殿下若只有争强好胜之心,那便说明殿下不适合待在军中,更适合待在乡里,去跟民间的地痞流氓,做一些斗鸡走狗的事,那岂不更加痛快?”

  “你”朱棣怒目而对。

  夏之白冷笑道:“殿下战略战术没有,情报相关没有做过,大的方面不知,小的方面也不抓,就连最基本的军纪,尚且领兵不严,这让人如何能信服,殿下是一位优秀的统帅?”

  “也敢问殿下平时治军在何处?”

  “莫不是今天来时的那番排场?在打赢摇旗呐喊,亦或者隔三差五带着士卒出去打猎,或者去跟蒙古的探子交手一二,再洋洋洒洒大摇大摆的回来,亦或者就是简单的操练一些军队,喊喊口号?”

  “若只是如此。”

  “那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实在令人堪忧。”

  “大明立国才十八年,军队就已滑坡至此,也就如今蒙古势颓,内部矛盾不断,这才给了大明军队乘胜追击的可能,但以后呢?大明的强盛都是徒有其表,若是这层窗户纸,在日后被人捅破了,那岂不成了万人捅?”

  “那时谁人能来拱卫大明山河?”

  “靠下面的士卒吗?”

  夏之白轻叹一声,眼神变得严肃。

  他的目光从朱棣、姚广孝等人身上一一扫过,淡然道:“殿下,你领兵这么久,可曾去问过底下的将士,他们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吗?”

  “打仗对他们而言意义何在?”

  “殿下问过吗?”

  一语落下。

  原本热闹的大营瞬间安静下来。

  全场鸦雀无声。

  底下的士卒全都面露茫然。

  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打仗的意义何在?

  他们知道吗?

  不知道。

  他们是军户,以往都是听朝廷调令,朝廷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他们没得选。

  但他们真喜欢打仗吗?

  不喜欢。

  他们好像是不知道打仗的意义,打赢如何,打输又如何?

  早年是驱逐鞑虏,如今蒙古人都北逃了。

  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北伐?

  建功立业?

  他们就一小卒,能建什么功?立什么业?

  朱棣姚广孝等人也愣了。

  他们自然清楚,打仗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那是军功,那是功绩,更是莫大的荣誉,也是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但这仅限于他们少数人,对于大多数将士而言,打仗是没有意义的。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拿自己的命积极拼杀?

  想到这。

  朱棣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夏之白收回目光,他重新站到大军面前,镇定道:“你们很多人都不清楚在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但我可以告诉你们,为什么你们会在这里,为什么你们要参与跟北元的战争,为什么这一战必须要打。”

  最近被现实生活中的事弄麻了,一天只睡几个小时,明天开始恢复正常更新。

  (本章完)

136.第136章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第一更)

  136.

  北平的风是狂野的。

  北平的大营此刻却是异常的沉寂。

  没有声响,没有躁动。

  只有无尽的沉默。

  朱棣不知何时从战马上下来了,手中并没有持着战刀,手里唯一抓着的只有马鞭。

  姚广孝和袁珙对视一眼,眼神十分的凝重。

  他们如何察觉不到,在夏之白的几番问询下,场中的气氛已经变了。

  之前大营众将士,对夏之白是十分不屑跟鄙夷的,而在夏之白这接连问询下,或许朱棣、丘福等将领,依旧是不以为意,但下方的士卒却已有所动摇。

  夏之白关心的事很细微。

  也很无趣。

  并不涉及什么军事大政,也不涉及什么军事机密。

  只关涉士卒,也只关心了士卒安危。

  夏之白缓缓去到了演武台的高台上,没有经过任何人的允许,但朱棣却也没有阻拦,只是亲眼看着夏之白走上去,他一人独自面对着数千将士,一袭灰衫随风飘动,给人一种飘逸脱俗之感。

  立身于演武台。

  夏之白朝朱棣等将领微微拱手,又朝着下面的士卒微微拱手。

  他沉声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你们都是军户出身。”

  “基本也都是贫苦百姓出身。”

  “在成为军户之前,你们大多没有土地、没有房子,备受地方地主、商贾、官吏的欺压,也亲眼见过蒙古人的暴虐,在那种民不聊生,天下凋敝的状况下,你们绝大多数都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这时陛下的大军到了。”

  “或者说陛下的义旗到了,们中很多人望风而动。”

  “投了军,从了戎。”

  “也是从那时起,你们开始了军旅生涯。”

  “那时的你们为谁而战?”

  “为了当今陛下,为了自身荣誉?还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

  “都不是。”

  “那时候的你们是为自己而战。”

  “为了推翻黑暗残暴的暴元,为了让自己今后能吃上饭,穿上衣服,拥有田地,有自己的房子,而这一切,只要上阵杀敌,朝廷都会赏赐给你们,所以那时候的你们人人争先,也全都悍不畏死,因为你们是熬过那非人的生活的。”

  “知道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正因为此。”

  “在陛下的统帅下,大明以十五年时间,荡涤群雄,戡定祸乱,平一天下,建混一之功。”

  “大明立国的同年,元顺帝弃都而逃,蒙古统治中原的时代彻底结束,明朝夺回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华夏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但也是从这时起。”

首节上一节131/2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