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第281节

第 352 章 夹心饼干大理寺少卿

  大殿中,老朱高坐在龙椅之上,朱标则站在老朱左手边,学士刘三吾坐在右边的书案前当记录。

  都察院右都御史詹徽、刑部尚书魏泽与大理寺卿薛三人则摆案坐在龙椅阶下的正中。

  顾晨则端端正正地站在正中间,苏婉盈微微低头站在他身侧,其余人则都跪在地上。

  不同的是如老爷子这般有身份的人虽然是跪着的,可好歹是背是直的,而陈骢这类人只能保持磕头的姿势。

  詹魏薛三人看过状纸,脸色都难看得不得了。

  詹徽把状纸递给魏泽道:“魏大人乃是刑部尚书,此等大案,定需魏大人先说话才是。”

  这个顾晨真是不消停,怎么尽给他们找麻烦事呢?

  魏泽扯了扯僵硬的嘴角,然后又把状纸推给了薛。

  “大案理应由下而上,层层审判,还是薛大人先说罢。”

  詹徽这个老狐狸想坑他一把,他才不会掉坑里去呢。

  三人中薛官职最低,他看到这个烫手的山芋就连忙推辞。

  “此等大案,下官年轻经验少些,还是两位大人先说说吧,下官听着也能学着办事儿。”

  这种场合但凡说错话站错队,那等待他们的便是麻烦,所以三人都想让对方去说话。

  事情到了最后,还是詹徽这个劳模愿意身先士卒。

  谁知他还没有开口说话,就见皇帝忽然想起了什么,和颜悦色地同苏老爷子说起闲话来。

  “咱记得你,洪都之战,你是最先给明军捐粮的,二三十年过去,不知老爷子今年寿数几何?”

  官员面面相觑,这么严肃的地方陛下你搁这叙旧?

  合适么?

  苏老爷子也很受宠若惊,立刻恭恭敬敬地道。

  “陛下记得臣这般微薄之身,臣实在是受宠若惊,洪都之战不过是尽民之本分略献绵薄之力罢了,何劳陛下惦记?”

  拍完马屁,老爷子这才回答道:“回陛下的话,臣今年吃八十一的饭,已经是个不中用的人了。”

  八十一还没从县衙里头退休,可见朱屠夫的扒皮程度。

  当然,也是老苏自己不愿意退休,白拿一分俸禄还能受到尊敬,谁还愿意退休回家呢?

  “八十一了?”老朱很有些惊讶,他以为这老爷子才七十呢:“快,给老爷子搬个椅子坐着。”

  见苏老爷子要推辞,老朱直接道:“我朝上下对老人皆要尊敬,光曦,快扶你岳父大人坐下。”

  “待会儿问话的时候也不必起身,坐着回话便可。”

  他这般礼遇苏老爷子,更令百官在心里头纷纷开始站队,对一会儿要帮谁说话大约都有了数。

  见众人脸色变幻莫测,达到目的老朱这才看向好大儿点头,朱标了然地看向三法司的领头人物。

  “开始吧。”

  这时顾晨已经扶着老丈人坐下,回到自己的位置等待问询,詹徽憋了大半天才憋出一句。

  “遭遇刺杀也该逐级上告,你在江西遇刺便应先告县衙,再告府衙,再告大理寺卿,你为何直接敲登闻鼓?”

  越级上告挞五十,虽然顾晨显然不可能干这样蠢的事,可詹徽免不得还是要再问一问。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万一老顾此次就湿鞋了呢?

  那他岂不是就能看笑话了?

  “詹大人说的对。”顾晨等的就是他的这句话,直接道:“我就是先递状纸于永丰县却石沉大海,而后又递状纸于南昌府,依旧石沉大海。”

  “最后递状纸于大理寺,却依旧石沉大海听不到音儿。”

  “所以这才别无他法,携全家敲登闻鼓于午门前,请求陛下为臣子、为我八十岁的老岳父做主。”

  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给人留下胡作非为的话柄?

  自己给自己挖坑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干呢。

  听到自己的名字,薛手心便开始疯狂冒汗。

  瞬间就被冷汗浸透了后背,眼珠子也疯狂转动起来。

  詹徽不可置信看向他:“薛大人,有这事儿吗?”

  薛咽了咽口水怕得要死,心虚之貌溢于言表。

  詹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痛心道:“这么大的事儿,你居然也敢瞒下?”

  早让他知道这事儿他就散播消息,让老顾死在半路上多好,这样江南那边的人死了不说。

  老顾也不用回来碍自己眼,这岂不是双赢的事儿?

  薛哪里敢说话,还是老朱拍桌子推动事情进展。

  “薛,顾光曦所言可属实?”

  不中用的玩意儿,怎么这就吓到了,他又不会吃人。

  薛忙从案前起身转过去,噗嗤一声便跪了下去。

  “顾大人所言属实,只因牵扯属实过广的缘故而犹豫斟酌,本想今日朝后面见陛下私下奏对,这才……”

  当然不是这样,他是想问问顾大人到底怎么想的再说,谁知道顾大人直接闹这么大的。

  打的他真是措手不及,完全都想不到应对之策。

  “什么?私下奏对?”闻言,老朱不由地怒目而视道:“为何要私下奏对,咱有没有说过状纸必接?”

  哪怕知道现在是在演戏,老朱还是有些生气。

  江南那帮人就那么尊贵,刺杀当朝吏部尚书都需要斟酌协商。

  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这朝堂又是谁的朝堂?

  薛无话可说,只得结巴道:“臣……臣知错……臣……”

  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乖乖认错就得了呗。

  他可怜巴巴地看了眼朱标,期望太子殿下能替他说句话,朱标接收到信号倒是也没有含糊?

  “父皇,依儿臣看,薛虽有错,却也可以理解。”大明最贤储君,朱标依旧唱着红脸登场道:“这涉案名单牵扯二十多家大家族。”

  “这么大的罪过,这些家族门下,又有那么多官员、贡生与读书人,谨慎斟酌也是应当。”

  薛是个好官儿,以后还能用,自然要替他解围。

  顾晨也跟着道:“太子殿下说得是,江浙士人占朝廷大半朝的数量,薛大人不过一介北方士人,势单力薄的,怎敢相抗呢?”

  薛本来挺埋怨顾晨的,可听了这话却被深深共情。

  顾大人是明白他心里苦的!!!

  可顾晨此言一出,除了感动的薛以外却是堂寂静。

  虽然顾大人说的是实话,可是这种心照不宣的事,直接说出来真的好吗?不觉得不好看吗?

  老朱怒道:“薛,你当真是因此,才暗匿不发的?”

  见陛下语气不好,薛吓了个哆嗦,一边在心里叫苦连天,一边琢磨这话应该怎么回才好。

  回是吧,显得他懦弱不能办事,回不是吧又没有更好的理由。

  而且这会儿还没有时间,让他能够仔细思量。

  “回陛下,臣无用,臣怕牵扯甚大,请陛下恕罪。”

  不管了,懦弱便懦弱吧,总比实话实说被打成党争要好得多,懦弱不过就是罢官免职。

  若是因党争治罪……

  薛想都不敢想!!!

第 353 章 惧之未敢受理

  顾晨对他的回答很满意,他就是要将薛惧怕江浙士绅形象展示出来,顺理成章地让他那帮人被清算地更惨。

  “岂有此理!”老朱果然很是不悦,恨铁不成钢地道:“你可是咱大明朝的大理寺少卿,收得是咱给的俸禄,吃的更是百姓供养之粮。”

  “你又不靠那帮人吃饭,他们一无官二无权的,你怕他们作甚?难道他们还能罢你的官不成?”

  他亲封的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居然会怕几个乡绅地主?他这个皇帝的老脸都要给丢尽了!

  薛只好不停地求恕罪,而顾晨却看到了未动笔只顾眉头紧锁的刘三吾,于是便看了朱标一眼。

  要不说他俩默契十足呢,朱标理解顾晨的眼神之后,便立刻看向刘三吾,温和地提醒道。

  “刘大学士,这些可都记下了?”

  光曦的意思他明白,若是不将此事记在史册之上。

  让后人知道大明如今的处境,怕是不会理解他们后来为何大开杀戒,说不定还会有许多骂声。

  刘三吾虽然是湖广人士,可在这家伙看来湖广、江西、江浙几地都属江南,觉得没必要闹得这么难看。

  可他只是个记录官儿,并没有改变几方人的敌对的本事,所以只得在太子的提醒下提笔如实写道。

  “……吏部尚书顾晨遇刺上告苏友文为首二十余家江浙士绅,大理寺少卿薛惧之未敢受理。”

  短短几句话写出来,在场的江南官员都觉有些颜面扫地。

  还有些清白之人,此时已经开始埋怨苏友文等人坏了他们的风评和名声,羞耻的表情溢于言表。

  詹徽问过第一个问题,魏泽这才想好第二个问题。

  “请问顾大人,这状纸上的名单,你都是如何确定的,可有证据?无论人证物证都可。”

  还不忘提醒道:“亲属、仆人、好友等不能为人证。”

  若是这些人可以是人证的话,那这世上的案子都得乱套。

  “自然是有的。”顾晨微微侧头,指着依旧保持磕头姿势的陈骢道:“这便是刺杀我的刺杀头儿。”

  “陈骢,你立刻同陛下太子还有诸公详细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不许添油加醋也不许隐瞒。”

  开玩笑,他没点儿证据能闹上来吗?

  陈骢为了家人能活命,自然是无话不说问什么答什么。

  而且还生怕答少了,为了证明事情的真实性索性还把赃款都带了来,可这玩意儿也不能服众。

  詹徽更是道:“不过是些金子罢了,怎么证明这金子是名单上之人给的,这只能作为旁证罢了。”

  金子上又没有刻名字,怎么说得清楚到底是谁家的钱?

  “这倒也简单。”闻言,朱标立刻便提出建议:“即刻派人去这些人家查,只要他家金子与此金一样,那就说明这金子是出自他们之手。”

  “而且这些金锭都长一个样子,一看就是批量所制而成,绝对不只只有这么一箱子。”

  这陈骢不是还说了么,这还有一千多两黄金未付呢。

首节上一节281/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