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37节

  “在皇上的眼里,大明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两人聊的正嗨的时候,李永贞回来后,示意两个手艺人开始干活。

  只见他一挥手,就有几个壮汉上前,抖开两张渔网,裹在了早已脱去上衣的二人身上,缠至身后用木棍绞紧。

  虽然二人都不算太胖,但身上的肉也一块块的被从网眼里凸显了出来,勒得两人是脸色涨红。

  而后,老早就等着片人的两个“手艺人”上前。

  这两人,一个叫刘一刀,一个叫刘二刀,是兄弟两个,都是锦衣卫衙门里审讯的好手,这次让他们来片人,哪可以说是大材小用。

  而在两个受刑人员的旁边,还站着一群特意被“请”来观刑的人。

  这些人,是太医院的太医。

  这是朱由校对太医院的一次敲打。

  明朝的太医,与其说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不如说是训练有素的刺客。

  对此,朱由校表示,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拿冯三元这边来说,只见刘一刀挥起其薄如纸的小刀,刀法极其娴熟。

  旁边一个弟子高声唱着刀数。

  “一刀、两刀、三刀。。。”

  而在冯三元的后面,则有刘一刀的徒弟控制着鱼网的松紧。

  虽然皇帝对于割多少刀没有要求,只要求不能伤到内脏。

  但刘一刀觉得,就冲这两人贪的那些个银子,这起码要割上个一千刀啊。

  台上唱一刀,台下的文武官员就是一哆嗦,仿佛这一刀刀的割在他们的身上。

  随着刀数越来越多,冯三元已成了一个血人,台下的官员大多不忍的掩面。

  谁能想到,一个月前,还和他们同列朝班的同僚,今天就已经在这架子上待割了。

  靠在前排的官员们眼睁睁的看着,冯、顾二人有着一声声精神的闷吼,到两人的神经已经麻木,再到仿佛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

  看着柱子上绑着的哪两个血人,围观的大臣、太监、宫女大都被吓的面色惨白,更有甚者,当场将中午填肚子的哪点儿东西吐了出来。

  一直到最后,当特邀嘉宾,太医院的太医们,按照特殊要求,亲手从冯、顾二人身上摘下一个个器官,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文华殿前的盘子内。

  一众大臣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头皮发麻,仿佛是鹌鹑一样的低着头不敢说话。

  短短一个时辰,冯顾二人就被削的只剩下个骷髅。

  “陛下有旨,将这此二缭的内脏,用酒水泡好,用琉璃瓶封上,在京中各部巡展。而后将此二僚的骨头,油炸过后,以铁钉相连,悬于大明门之上。众朝臣需要每日前往观瞻,引以为戒。”

  “啊!”

  前面,李永贞的话还没说完,后面就已经有官员被吓晕了过去。

  皱着眉头看了那边一眼,各内廷的太监都没说话。

  皇爷说过了,观刑失仪,不算失仪。

  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那边,李永贞接着说道。

  “陛下有旨,各部官员,入殿等候。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入后堂议事。”

  求追读,求推荐票,求投资。

第47章 度支司

  2023-12-11

  “臣等恭请圣安。”

  “奴婢等参见皇爷。”

  得到已经剐完的消息后,朱由校就将西游记丢到了一边儿,准备接下来的廷议。

  我说了廷议,但没说开大廷议啊。

  小廷议也是廷议嘛。

  看着相比于平时,略显拘谨的朝臣,朱由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开廷议,真当他是好欺负的吗。

  明朝的廷议,哪是廷议?

  明朝的廷议分为两个阶段。

  土木堡之变前,谁敢搁朝堂上瞎哔哔?

  当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不会杀人啊。

  而土木堡之变发生时,正统十四年,午门血案,当着监国王朱祁钰的面,朝臣们锤死了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自那之后,廷议就成了朝臣的领地了。

  后面,据说还有弘治年间,李梦阳当殿夺了卫士的金瓜锤,锤了弘治小舅子张鹤龄的事情。(此事不知道真假)

  但是现在,朱由校在这文华殿前,用活剐的手段弄死了两个奸臣,就是告诉这些朝臣。

  看看你有几个脑袋,够来欺负我年龄小的。

  “平身吧。”

  挥了挥手,示意众人起来。

  而后,这些人分部门、内外廷,在会场中分两列站队。

  “第一件事情,就来议一议,这内帑出银给新设的盘账衙门的事吧。”

  朱由校开头的一句话,就给这场廷议定下了基调。

  “启奏陛下,《诗经》有云,泾以渭浊,其。这是说,泾水与渭水相较,才显的浑浊。外廷诸臣,虽偶有劣迹,出现如冯、顾二人者,然毕竟是少数。”

  “而内廷太监则可谓是劣迹斑斑,就如先帝遣高淮于辽东开矿、征税,然其爪牙廖国泰虐民激变,他诬捕诸生数十人。诬劾辽东总兵马林,又扣军士月粮,以致前屯卫、金州、松山等地戍军哗噪,他本人则是奔逃回京,诬奏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激起辽乱。”

  “有此前车之鉴,臣以为不该派内侍到外廷来,还是要泾渭分明一些。”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新到任的工部侍郎袁应泰。

  他是从前权辽东巡抚,对于辽东的事,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虽然吧,袁应泰说的是实话。

  但却是将在场的四个大都给得罪了一遍。

  高淮乱辽这事,是能拿到这种场面来说的吗?

  果然,听到他的话,署工部印的另外一个侍郎王永光转头看了其一眼,眼神中具是惊叹。

  你这从辽东回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彪的慌啊。

  你咋回京的不知道啊?

  这个时候居然敢这么得罪内廷的太监?

  不怕人给你穿小鞋啊。

  “袁侍郎这话说的,就仿佛吾等都似高淮那奸贼一般。”

  果然,就算平时不外露声色的刘时敏都有点儿发怒。

  “自陛下登基以来,特意令内廷兴建养功庄,让我们这些残缺之人老了有个去处,谁还会去贪啊。”

  “启奏陛下,奴婢以为,这外廷的账,是该要盘一盘了。”

  刘时敏的话音刚落,前内帑掌印太监,现在的内财府掌印杨成秀。

  “自萨尔浒大败以来,辽东各地要钱要粮,神祖皇帝驾崩前,感慨国事,特发内帑银两百以资国用。然,辽东依旧上书,言辽东疲敝,要朝廷发粮发饷,更有甚者,要内帑发还高淮所收之银一千万两,以安抚辽东人心,既然袁侍郎说我们这些太监乱了辽东,那就请袁侍郎说说,我们是如何从辽东收了一千万两啊。”

  一次被两个大太监回怼,袁应泰顿时有些慌乱。

  “陛下。”

  就在袁应泰慌乱之时,还是兵部侍郎张鹤鸣站了出来,给他解围。

  “这若是再设一衙门盘账,臣担心会令部务更加烦杂,恐会耽误了辽东战事啊。”

  “哦?担心耽误了辽东战事。”

  这时,是魏忠贤得到了刘时敏的示意,出声道。

  “我怎么听说,兵部遭了贼啊。”

  “嗯?”

  听到这话,包括朱由校在内的众人都一起看向了他。

  “一派胡言。”

  闻言,张鹤鸣出声喝道。

  “我兵部统辖五城兵马司,若是兵部遭贼,那这京城还有几个地方是安全的。”

  “外贼容易防备,但这家贼可是难防啊。”

  听到张鹤鸣的话,魏忠贤冷笑道。

  “今天你们兵部开衙,就没发现少了个主事吗?”

  魏忠贤说着,从袖子中拿出一锭十两的制式金花库银,放在了桌子上。

  “昨晚,本督公巡视北镇抚司后,路过兵部衙门,抓到一个形迹可疑之人,怀揣十锭银子,好奇之下,将其带回东厂询问,他居然说,是来归还犒赏银的。”

  “你!”

  听到魏忠贤的话,张鹤鸣与韩顿时冷汗直流。

  失踪的那个兵部主事是东林的人,听了韩的话,去还犒赏银的。

  “查实了吗?”

  听到魏忠贤抓住了个兵部的家贼,朱由校转头问道。

  “回皇上。”

  闻言,魏忠贤当即拱手道。

  “怀揣库银,在兵部衙门后门被抓,奴婢连刑都没动用,他就全招了。”

  “看样子,这外廷也出贼啊。”

  听到了魏忠贤这话,朱由校觉得差不多了。

  “那此事就定下了。”

  “重设度支司,掌管会计军国财用,兼理仓场。”

  “设正卿一人,正二品。”

  “司监一人,从三品,由内廷派人充任。”

  朱由校刚说完,在场众人就是一惊。

首节上一节37/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