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贤,何为愚?”
随着毕自严的诉说,整个内阁大堂陷入了寂静。
在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坐下,毕自严才算是对大明的状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大明烂了,烂的触目惊心。
他现在想要弄清楚,大明的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了。
“前番经筵之时,我为陛下讲《礼记》。同时我也在思索。”
“观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四朝,何为天下之大弊。”
“在陛下乎?”
说着,毕自严看向周应秋。
“不在。”
闻言,周应秋当即摇了摇头。
说是四朝,但实际上就三朝,泰昌那一个月走马观灯一般,就没定下个啥大事。
而前面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可以说将皇帝执政方式玩了个遍。
嘉靖早年,皇帝励精图治,国势一时兴起。
但宫里闹出了不少的破事之后,嘉靖就开始了遥控治国。
嘉靖末年,海瑞抬棺上书,说天下之大弊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
隆庆年间,穆宗是个甩手掌柜,皇帝开始透明,垂拱而治,但天下依旧是一片生民苦楚。
万历早年,张居正借助皇权,鞭笞天下,方才有了一时的清明。
但张居正一死,万历斗不过朝臣,就开始了自己的摆烂之举,大明就开始在下坡路上直奔。
“下官以为,天下大弊在于朝堂。”
看着眉头紧锁的毕自严,周应秋拱手道。
“昔年,张太岳《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材疏》有言,今且一年矣,臣等体访各官,卒未能改于其故,吏部亦未见改黜一人。良以积习日久,振蛊为艰,冷面难施,浮言可畏,奉公守法者,上未必即知,而已被伤于众口,因循颓靡者,上不必即黜,而且博誉于一时:故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对于如何投机,周应秋是相当的有心得。
搞新政,特别是模仿当年张居正的新政,那当然是要对当年张居正的东西有了解了。
为此,他专门上书请到古今通集库里查阅过库档。
“我为吏部尚书以来,拔擢州官,罢黜庸才,受了不知道多少的弹劾。”
“以我之见,天下大弊在于朝堂,在于朝臣缺少毕阁老一般的务实。”
“你呀。”
闻言,毕自严伸出手指了指周应秋,摇了摇头。
“你方才问我,是不是怕怕幽幽人言。”
“有你方才的这些话,我就不怕了。”
“陛下励精图治,毕阁老忠心体国,大明必不至有亡国之祸。”
说着,周应秋将手中的奏本放在毕自严的身前。
“这是吏部对那三人调动的奏章,还望毕阁老票拟。”
“好。”
闻言,毕自严提起毛笔,就在周应秋的奏章上写了个拟准。
周应秋今天这来,就是给他纳投名状的。
看到毕自严写完了票拟,周应秋又忍不住问道。
“首辅可知,陛下为不许朝臣妄议兵事?”
“。。。”
听到周应秋的话,毕自严抬起头看了对方一眼,而后提起笔,在铺桌子的宣纸上写下了一个人名。
“胡惟庸!”
看到这个名字,周应秋就是一惊。
“阁老的意思是?”
“文官对武将喊打喊杀,让陛下很是不安。”
看着眼前低伏着身子的周应秋,毕自严小声的道。
“李进的《昭示奸党录》,你可听过。”
“自是听过。”
“如今,陛下意图再振武事,重启勋贵,若是文官与武勋交集太多,就又是一场祸事。”
眼神隐晦的看着周应秋,毕自严道。
“可他们这是弹劾啊。”
闻言,周应秋还是有些不能理解。
“世事时移,有的事,不能光看以前,你还要看现在。”
“国初之时,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主持国事,生杀废黜之权,俱在其手。”
“胡惟庸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李佑,两家是姻亲,胡惟庸与李善长,与淮西的那群武勋走的太近了,这才招致了灭族之祸。”
“大明偃武兴文两百余年,万历之初,以平倭著称的戚继光都自称为张太岳的门下走狗。”
说着,毕自严突然转移了话题。
“我曾读过一本书,说的是武后与唐太宗的事。”
“据传,唐太宗曾得一马,名曰狮子骢,可日行千里,然此马性烈难驯,常人难以驾驭。太宗问何人可驯,武后请太宗赐三物,一曰鞭,二曰锤,三曰刀。”
“太宗不解其意,武后言,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刀刃断其喉。”
说到这里,毕自严表情严肃的看向周应秋。
“欲扬先抑,欲擒故纵。你怎么知道那些人弹劾武官,是想要杀马,还是想要驯马呢?”
“下官受教。”
听到毕自严的话,周应秋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连忙拱手到。(本章完)
第289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
毕自严,或者说皇帝对于敢妄言辽东兵事官员的处理方式一传出,翰林院上下就安静了下来。
皇帝再次证明了,在军事上,别乱哔哔。
三个人京官做的好好的,皇帝一句话就给送道辽东转运司去证明自己了。
而相应的,还有毕自严后续推出的言事辽东任职大礼包,辽东废卫设府,好多地方缺少官员呢。
清流文官们怕什么?
怕的就是这个,君相一心。
君与相,一旦走到一起,那满朝堂的官员们都要遭到“剥削”了。
特别那个相还是个实干派的。
“这些天,京里有什么传言?”
手中拿着把铣刀,在削木头,朱由校向身后站着的魏忠贤问道。
“回皇爷,都是些不堪入耳的话。”
伸着脖子看了眼皇帝手中的东西,魏忠贤小声的到。
“不堪入耳?有多不堪入耳,说出来让朕听听。”
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朱由校笑着问道。
“皇爷开了经筵后,京城有很多人说毕阁老才学不深,并无帝师之才。”
“连带着,也有人说皇爷不学无术。”
“不学无术?”
听到这个词语,朱由校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朕要是用术,有他们哭的。”
说着,朱由校放下手中的东西到。
“还有呢?”
“还有就是,说陛下闭塞言路,穷兵黩武,此乃亡国之兆。”
“亡国?”
听到这话,朱由校撇了撇嘴,转头看向刘时敏。
“刘伴,你知道外臣为什么说朕闭塞言路吗?”
“奴婢愚笨,哪里懂这些?”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微微躬身而后道。
“大伴,你说呢?”
“奴婢。”
微微转头看了眼刘时敏,却发现对方在摇头,魏忠贤方才道。
“奴婢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但刘时敏知道。”
将手中的木头放下,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转头看向两个大太监。
“请皇爷恕罪。”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脸色一变,当即跪了下来。
“大智若愚,大忠似奸。”
指了指身前的两个人,朱由校摇了摇头。
这两人,一个自保MAX,一个忠诚MAX。
“外臣想要的,无非就是三件事,听政、听讲、听劝。”
“奴婢垂听皇爷圣训。”
看到皇帝这个样子,刘时敏连忙出声道。
“好啊,朕今日就与你们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