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88节

  看着眼前的几道弹劾奏本,朱由校心里暗自道。

  杨镐的报捷文书是昨晚入宫的,今早就有弹劾杨镐杀良冒功的奏疏上来了。

  不过,这个也算是大明的特色了。

  正统三年,英国公张辅时不时的就人弹劾上一道,连朝都没法上了,偃武兴文的大幕正式拉开。

  从这天开始,京营武备不整,武勋被逐渐边缘化。

  正统十四年,正月,陈懋佩征南将军印,率京营及江浙诸路大军南下开始镇压邓茂七-叶宗留起义。

  七月,明英宗御驾亲征,土木堡天变。

  自此,朱棣留下最能打的军事集团几乎全军覆没,大明武勋在朝堂上失去话语权。

  从这天开始,大明就出现了一个怪象越能打,越有罪。

  宪宗成化年间,王越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三次出塞,收取河套,因军功获封威宁伯。成化十九年,汪直被贬,王越亦遭牵联,夺爵除名,谪居安陆。

  嘉靖年间,俞大猷屡升屡降。

  神宗万历早年,戚继光自称张居正“门下走狗”。

  同一时期,身处辽东的李成梁先灭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子阿台部,数次大败察哈尔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亥,计杀海西叶赫部首领清佳、杨吉。

  打的整个辽东的异族心惊胆战。

  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难以保全自身,李成梁养寇自重。

  天启初年,熊廷弼方才使得辽东局势暂缓,立马遭到朝堂上的连章弹劾。

  崇祯十二年,卢象升战死沙场不到一年,作为朝中唯二能练兵的大帅(杨嗣昌还在,但和孙传庭有冲突),孙传庭被下了诏狱。

  此时的大明,如果你在朝中没人,又不会养寇自重,那么能打,真的是种罪。

  “监察御史夏之令。”

  “佥都御史程正己。”

  “吏科给事中曹于汴。”

  三本奏章被丢在了地上,看向刘时敏,朱由校冷冷的道。

  “这三个人,让吏部看看辽东有什么空缺,调到辽东去。”

  “陛下,是贬斥,还是平调?”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眨巴了一下小眼睛问道。

  “平调。”

  闻言,朱由校嘴角勾出一抹冷笑。

  “调往杨嗣昌手下任职,既然他们敢在兵事上言事,那就先给朕证明一下他们懂兵,不说打仗,起码要会运粮。”

  “给杨嗣昌说一声,若是做的不好,直接上书弹劾即可。”

  “奴婢遵旨。”

  听到这话,刘时敏就知道,皇帝这是要整人。

  还不待刘时敏捡起地上的奏章,就听朱由校又道。

  “若是不去,直接以越权送刑部去。”

  “!”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就是一惊,连忙捡起地上的奏章就向外面走去。

  看着离去的刘时敏,朱由校眼神开始变的玩味。

  弹劾杨镐的奏章,肯定不止这三本,足足有十几本。

  但只有这三个人说杨镐杀良冒功,其他的都是在说旧事儿,说杨镐导致的萨尔浒之败。

  文臣弹劾武官,归根结底,这还是文官想要在兵权上插一手。

  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不然真当他喜欢吃白饭啊,没事干就和大头兵们凑一个锅里。

  现在,京营让他几次抽血改编,精锐入了亲军四卫,老弱病残入了城建营,算是掌握了京中的安稳。

  而对于边方,他这个皇帝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大明的将领们。

  他这个皇帝,就是将领们的后盾,绝对不允许打了胜仗就挨弹劾的事情发生。

  “既言军事,当懂军事,运粮为例。”

  看着刘时敏拿来的奏本上的批示,毕自严抬头好奇的看向刘时敏。

  “这是陛下批的?”

  “不是。”

  闻言,刘时敏连忙摇了摇头。

  “这是杂家按照陛下的意思批的。”

  “刘大告诉本阁,陛下的原话是什么?”

  “陛下的原话。”

  闻言,刘时敏眼神闪烁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四周后,才小声的对毕自严道。

  “若是不去,直接让刑部以越权治罪。”

  “阁老,陛下对他们妄议军事很是反感,想要办了这三个人。但杂家不能让皇爷以言而治官员之罪,就批了这个。”

  说着,刘时敏将手中的奏本递给毕自严,又道。

  “这样啊。”

  听到刘时敏的话,毕自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皇帝屡次三番的强调,要求官员谨守职责。

  这几个人还敢妄自弹劾杨镐,纯纯的就是在作死。

  “不若这样,再加几句。”

  思索了一会儿后,毕自严看着刘时敏道。

  “若再有想议军事者,需往辽东参赞军务,半年为期,若仍欲弹劾,再行上奏。”

  “这。。。”

  听到毕自严的话,刘时敏有些疑虑,这有假传圣旨之嫌啊。

  “辽东的熊廷弼、孙承宗屡次上奏,言曰辽东缺人。”

  看到出了刘时敏的疑虑,毕自严解释到。

  “周尚书在京中数次发文,想要调遣官员前往辽东,但回应者寥寥。”

  “用此之法,既可疏解辽东缺人之急,又可令朝官不再行此越权之事。”

  毕自严的意思很明确,朝官要弹劾是吧,去辽东前线看看,坚持上个半年再说话。

  让这些言官、清流、翰林们,亲自到前线吃上半年的寒风,深入了解下前线的艰难之后,再拿着证据回来弹劾。

  既堵上了朝臣们给皇帝、给内阁添堵的路,又能给辽东抽出人手,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好办法!”

  听到毕自严的话,刘时敏的眼睛就是一亮,当即道。

  “待杂家回司礼监再拟一道批红,送于毕阁老。”

  说着,刘时敏就拿起了那三道奏本,向外面走去。

  “嘿,这个刘时敏。”

  看着急匆匆而去的刘时敏,毕自严翻了个白眼。

  这刘时敏是回去重拟批红了吗?

  这是回去请示皇帝了。

  摇了摇头,毕自严又忍不住拿出了杨镐的捷报公文备份看了看。

  再想到兵部来公文说他们堂上的那口箱子,毕自严不由的皱了皱眉毛。

  血腥,太血腥了。

  斩首一百余级,俱是真虏。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杨镐令人快马加鞭的送了一个箱子回来,箱子里装着一百多块血淋淋的头皮,一个个都带着根猪尾巴。

  现在报功都不用脑袋了,改用头皮了。

  “这也太血腥了。”(本章完)

第288章 毕自严:何为天下大弊

  看到了让将三个说杨镐杀良冒功之人送到辽东转运司的圣旨后,周应秋亲自到内阁找上了毕自严。

  在这里,他又知道了另外一个消息。

  毕自严让所有说辽东军务的人,都要到辽东历练。

  内阁大堂上,周应秋一脸惊讶的看着毕自严。

  “阁老如此对待朝臣,就不怕幽幽人言吗?”

  “怕。”

  点了点头,毕自严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四十余岁,就坐上了吏部天官的后生。

  “但我更怕大明亡了啊。”

  说着,毕自严拿起手中的茶杯喝了一口道。

  “我上任内阁首辅这些天,一直在思考。”

  “人人都言,嘉靖之时,严嵩为首辅,人人都言父子为奸佞,朝廷打仗缺少军费,文武百官领不到俸禄,灾民遍地,却苦无赈济。”

  “然,诚如海刚峰所言:迩者严嵩罢黜,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

  这句话,是海瑞的《治安疏》中的原话,大概意思就是,严嵩被罢黜,严世蕃被砍头之后,满朝堂的人都说世界清明了。但实际上呢,朝堂根本就不是什么清明世界,和汉文帝时期差的远呢。

  当时的首辅是谁呢?是徐阶。

  “严嵩之后,犹有徐阶,徐阶之贪,比之严嵩更甚,江南十数万田亩,俱是姓徐。”

  “如此观之,何为忠,何为奸。何为清,何为浊。”

  “徐阶之后,犹有高拱,高拱之后,还有张居正。”

  “张居正以帝师之尊,携先帝遗诏,逆水行舟,变法图强,终归却落得个身死政消。”

首节上一节288/48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