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54节

  这始皇帝能忍,儒生虽然没有造反,但这就是有反意。

  最终始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颁布挟书令,焚烧诸子百家的书籍,他老师就这样受到了波及因为藏书被杀,陆贾也是家破人亡,只有他逃南郡乡村才躲过了一劫。

  逃难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谁也没有想到徐凡会在秦国实力如日中天的时候起义,并且波及整个天下。

  陆贾明白乱世已到,他想办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发现自己的家乡已经是暗流涌动,他当即散尽家产组织起一批流民,想要攻占城邑,以此为资本投靠义军。却没有想他组织的上千流民被秦军打得一败涂地。只有不到300人跟着自己逃到了这里。

  王道:“你既是读书人就跟着本官做事吧,战事你就不要掺合了。”

  陆贾着急道:“你义军可是仁义之师,怎么能做出吞并人曲部的事情,”

  王道好笑道:“就你这群饿浮也能算曲部,听本官的劝,战场不是你这种人待的地方。”

  陆贾坚定道:“秦吏杀害我全家,此仇不报枉为人子,在下请求加入义军。”

  “本官会向将军上报,让你成为大军的向导。”王道满脸同情的看着陆贾。

  虽然陆贾没有说自己的故事,狭书令这场浩劫,天下的读书人都躲不过去,王道要不是有老师孔鲋庇佑,下场只怕未必会比他好多少。

  “你是陆贾?”一个义军军官开口问道。

  陆贾马上行礼道:“小人正是。”

  “我是义军先锋军司马景涛,你知道南阳郡的内情?”

  陆贾马上点头道:“南阳郡郡守名为殷吕,都尉李军,郡监军王宏,他们三人接是关中人,几个月前上国柱将军歼灭王离,李由8万秦军之后,整个南阳郡上下大骇,郡守殷吕开始扩编军队,修筑城池,现在整个南阳郡有3万秦军,大部分都驻防在宛县,叶县因为在边境,有3000秦军。”

  颍川兵团军营。

  景涛从陆贾得到的情报很快传到义军高层当中。

  徐凡看了看之后交给季心。

  季心看完之后道:“和属下得到的情报差不多。南阳郡的其他城邑好攻克,唯有宛城城高池深,是天下前十的坚城,城内有大量的工匠,防御工事完善,现在有近3万秦军驻防,难以强攻,只能智取。”

  倒是英布不以为然道:“秦吏倒是想要守,但宛城的士兵却未必愿意死战,只看各路义军攻城略地,有坚城阻挡住这些义军了吗?

  邯郸曾经抵挡住几十万秦军,但还不是被张耳上万人攻克,临淄是齐国的都城,田儋指挥几万人一日就攻克了。”

  “我们义军是楚国的军队,秦吏想要阻挡我们,但城内的百姓可是盼着我们解救他们,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会为秦国死战的,将军只要把大军带到宛城之下,想必就会有内应给我们打开城门。”

  邓忠笑道:“以我义军现在的气势,只怕杀到宛城城墙下,那些秦吏就会把城池献出来。”

  宋留也跟着笑道:“以南阳此时的局势,我军一杀到,百姓和豪强就会支持我们,只怕轮不到那些秦吏献城。”

  不怪宋留如此自信,这种事情已经在其他各国出现,赵国,燕国,齐国就是有一人带头,几十万百姓豪强支持,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几十座城市,想来他们更不会意外。

  其他义军武将也是这个意思,宛城虽然城高池深,但他们却不认为宛城能阻挡义军的进攻。

  徐凡不满意:“每次战斗就是要未算胜,先算败,不能总是把战争寄托在敌人的愚蠢,或者是内应当中。大家难道想要学习武臣,田儋他们,赢了不知道赢在什么地方,输了不知道输在什么地方,一场大战就把家底败光了。”

  英布等人如此骄傲自满让徐凡不满了,徐凡一直认为秦末和楚汉争霸这段时间,各方的军事实力是在下降,不如战国事情,而这其中秦国的军事实力下降的是最快。

  只看战国末期,想要歼灭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极其困难,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粮草断绝赵军才败了,秦灭楚之战,前后打了两年,项燕也是因为粮草断绝才败的。

  到了楚汉争霸时期,动不动出现以少胜多的战争,这虽然和秦末武将天赋异禀的军事才能有关,但也和各方势力基层军事人才的匮乏有关,几十万大军动不动就一战被击溃,而后一个国家就覆灭了。

  这种事情在战国更本不能出现,即便实力最弱的韩国也是被秦国逐步吞并的,当时各国的军事人才极其充分,组织也极其严密,想要打出以少胜多,一触即溃的战争非常难。就像赵国在长平之战被坑杀40万士兵,但依旧打赢了邯郸保卫战,击退了燕国的入侵。充分展示了一个军事古国的坚韧。

  对应的就是秦末的各路诸侯,简直是一盘散沙,一战灭国者比比皆是。

  徐凡自然不想成为武臣,田儋这样一盘散沙的势力,而像要像战国事情的古国一样,组织严密,政体充满韧性,他不要求英布这些人打出以少胜多的惊人战绩,只要求他们不要犯傻,被敌人一战击溃。

  想到秦末爱夜袭的章邯,屡屡以少胜多的兵仙,勇不可当的霸王。徐凡对自己手下的这些杂鱼没有多少信心,他手下当中只有季布,英布两人历史留名,其他不出名的武将,下场想也知道。贫庸的武将就要按照贫庸的武将来练,对他们来说少出错就是胜利。

  徐凡这番严厉的话,让义军的高级将领都面面相窥,都陷入思考当中,这个时候参军张良道:“将军先进攻叶县,以叶县秦军战斗力来估算宛陈秦军的战斗力。”

  季心道:“这方法可行,要是叶城一战被我军击溃,则说明秦军战斗力不强。”

  徐凡点头认可了这个想法。

  始皇帝36年7月27日。

  义军的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出现在叶县之下。

  而后徐凡命令大军修筑营地,徐凡亲自带领这些武将,要他们壕沟要深挖,拒马要多布置,营地的防御设施一定要充足,能够应对如何危机。

  英布等人都不理解,即便要谨慎,但他们对面又不是30万秦军,只是3000秦军,何必如此谨慎,英布等人认为自己是在做无用功。

  徐凡却批评道:“当初李由要是谨慎一些,营地扎的结实一些,也不至于被我们一战歼灭,你们不光要想这自己的胜利,也要看到敌人的失败,想想自己处于李由的局面会不会也失败,这样对照来改进自己的缺陷。”

  “诺”众将道。

  始皇帝36年7月28日。

  义军5万大军兵分三部,英布和田藏各自带领1万士兵在东西两面城墙牵制敌人,徐凡则带领主力进攻叶县北城墙。

  “咚,咚,咚!”义军战鼓震撼天地,校尉宋留带着1万义军士兵缓缓走出义军军阵当中。

  宋留对都尉贾布道:“现在是我们报效将军的时候了,等会我带军攻城,你带领本部人马以弩箭压制城墙上的秦军。”

  贾布道:“诺!”

  而后贾布的大军以雁形阵在宋留部左右两翼,两路大军2500人被排列成为了三横队列,大军走到150步范围止步。

  贾布拿去一张弓弩,拿着一个刻度板,以大概45度高度射向叶县城墙。

  这是徐凡弄出来的东西,弓箭手的培养极其困难,徐凡就用弩箭手。

  但想要射的精准,即便是弩箭也非常困难,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炮瞄刻度,于是也做出一个这样的刻度表,每15度为一个单位,用刻度尺来控制全军弩箭射的角度,达到覆盖射击的目的。

  身为后世人更加看中远处火力的优势,要是可以把敌人消灭在进攻路上,徐凡是会用长箭压死敌人了。

  而且徐凡也有这个优势,这个时代不管是弩箭和是弓箭都没有成为战场上的主流武器,原因也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复杂,什么武将不重视,弓弩威力差,这都不是。

  主要原因就是封建王朝没有钱,别的朝代徐凡不清楚,但在秦末一支精良的长箭价格是1斗粮食,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会有高有低,但却不会相差太远。

  想想万人大军一轮就可以射出1000石粮食,结果却只消灭了了了几十个敌人,古代大将的内心是什么想法,他们的皇帝又会是什么想法。

  以现代几千乃至几万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来举例,封建时代的战场虽然距离近,但也不差多少,按用1000支长箭消灭一个敌人,那你好不如用这100石粮食收买这个敌人。

  弓箭的性价比极低,是这个时代放三箭就白刃格杀的主要原因,实在是刀枪剑戟更是有性价比。

  但徐凡这个穿越者却靠着后世先进的经验,把长箭的价格打下来了。

  他在后世经常看什么解压视频,其中就有做木杆的视频,两根高速铁棒一摩擦,一根原木就变成了木杆,特别解压。

  而后徐凡找大铁锤也制造出这样的模床,现在义军的长矛,长箭干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做出来的。

  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徐凡的长箭价格被打到了只有原本价格的三分之一,这还是箭头铁的价格没有打下来。等义军高炉建设成功,生铁价格下降,到时候一升米就可以制造出一支长箭,徐凡会让这个世界的土鳖,见识见识什么叫火力不足恐惧症。

  当然即便是现在的义军每个弩箭射也配备了上百支长箭,足够镇压叶县秦军。

  “咻!”弩箭越过150步的距离射进业县城墙当中,在另一边军司马曹性也和贾布一样射了一箭,两人的弩箭都射上了女墙。

  贾布和曹性几乎同时叫道:“以刻度三为标准,三段射击。”

  得到命令之后,两部弩箭手几乎以同样的角度,密集的长箭发出骇人的厉啸突然射向了城墙右边。

  “咻咻咻!”上千支长箭完全覆盖住叶县的城墙头。

  “举盾防御”如此密集的长箭,秦军只能躲在女墙和盾牌下面。

  “咻咻咻!”义军一轮弩箭完之后,后面的士兵接着射击。

  守城秦军刚刚想要探头,却没有想到又一波弩箭射过来了,结果他们再次被义军压的抬不起头。

  “咻咻咻!”三轮弩箭射过来,秦军士兵现在只能瑟瑟发抖的躲在城墙后面。

  宋留看到秦军士兵彻底被义军的弓弩手压制住了,他拔出长剑大吼一声道:“兄弟们,杀!”

  而后整个人一马当先,带着攻城士卒飞奔向前叶县城墙。

  士兵们快速跟上宋留,秦军因为被弩箭射压制,根本没有阻碍宋留他们,士兵们迅速架起了云梯,几十架云梯钩在城墙上。

  “兄弟们,上!”宋留接过一面盾牌,第一个冲上了云梯。

  这个时候秦军将领才反应过来,一脚一个的踢向自己的士兵道:“不要躲了,叛军杀过来了,给乃公把他们挡住。”

  这个时候城墙上的秦军才想起丢石头砸云梯。

  “砰砰砰!”有好几架义军的云梯被秦军摧毁,宋留却幸运的躲过一劫,但他快登上城墙的时候,秦军才发现了他,顿时几支长矛同时刺来,秦军想要用长矛刺死宋留。

  “咻,咻,咻!”曹性却一直在关注宋留这里,当发现他危险的时候,他马上接连射杀了宋留前面的秦兵。

  看到自己前面的城墙出现空缺,宋留大吼一声用尽权利力气快速登上城墙。

  忽然登上城墙的宋留,吓了秦军一跳,两个秦兵刚相围上来。

  “杀!”宋留两刀杀了这两个秦兵,四周几十个秦兵居然被震慑住了,不敢向前包围宋留。

  而这个时候不断有义军士兵从云梯登上城墙,他们快速和宋留组成一个小小的包围圈,护住云梯后面的城墙。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给乃公杀!”秦军守将看到这里的情况当即带领亲兵围杀过来。

  但四周的秦兵却像局外人一样,面对守将的责骂,他们不但没有向前,反而躲在城墙角落,让开了位置,让秦军守将和宋留厮杀。

  “杀!”宋留带着十几个义军士兵冲向了秦军守军,十几个士兵就好像下山猛虎一般锐不可当,宋留长剑所指,更是所向披靡,手下绝无一合之人,秦军守将的亲卫很快被杀光,只剩下守将一个人在抵挡,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义军士兵紧随其后跃上城墙,在城墙上抵抗的秦军变得越来越少了,守将更是被十几名义军士兵包围,砍成了血人,直接倒下了。

  “兄弟们,杀下去,去打开城门!”宋留大喊道。

  上百登上城墙的义军跟着宋留呼啸杀去,整个叶县北城墙被宋留他们杀的七零八落,义军从城墙上面直接杀下城墙,杀到城门口,这一路上秦军根本不敢阻挡。

  冲杀到城门口之后,宋留他们打开了城门

  “轰!”的一声巨响,叶县高悬的吊桥轰然落下,巨大的城门发出吱啊的声音,城门被打开。

  “杀敌!”贾布兴奋的带领余下士兵齐声欢呼,蜂拥而入。

  叶县北面沦陷,秦军士气崩溃,纷纷向义军投降,俘虏的士兵超过了2000余人。

  义军军阵,季心等高级将领看到叶县被攻克,纷纷大喜道:“将军,这些郡国秦军果然不堪一击呀!”

  只有张良不敢想象眼前这一幕,迟疑道:“这真的是秦军?南阳郡可不比其他郡县,这里沦陷了50余年,当地的百姓只怕都忘记了楚国了,为什么秦军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不怪张良如此怀疑了,当年灭韩,南阳郡兵也是主力之一,他是亲眼看到过秦军的战斗力的,他不敢相信3000秦军守一座城池,连一日都没有守住。

  义军的战斗力虽然有点超乎他的想象,但秦军战斗意志之差,也超乎了他的想象,这战斗力连他们韩人都不如,要秦军只有这样的战斗力,他凭什么能灭六国。

  求收藏,订阅和月票

第132章 ,让豪强交税和杀人诛心

  徐凡知道后世的历史,反而明白秦军的战斗力应该在始皇帝末期就已经衰落了。他对张良解释道:“这是始皇帝把秦国这根弦给绷断了,秦国一切制度都是为战争准备的,当天下一统之后,始皇帝就应该拆除这套体制了,设计一个适合和平时代的国家政体。”

  “但始皇帝浪费了这十年时间,他不但没有拆除这套体制,或者说这套体制能放大他的权利,让他不愿意拆,历史给他的答卷,他没有写好,现在轮到他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始皇帝也放大了这套体制的缺陷,没有富裕的国家,军功受爵的优势没有了,没有士兵是愿意去草原或者是岭南的,始皇帝却依旧按照秦国的惯性,四五年发动一场战争,它的缺陷就开始反噬秦国了。”

  即便是后世发达的工业国家,总体战之后,也会有一段衰落时期,所以每个进行总体战的国家都会在战争结束之后,快速结束这样的体制,因为这种体制消耗太大了,即便是工业国也很难承受反噬。

  而秦国进行了上百年的总体战,以前吞噬关东六国能减缓反噬,但之后就只能秦国自己承受了,但历史已经给出答案了,秦国承受不住这样的反噬,一个强盛的帝国不到三年就土崩瓦解。

  经历了叶县之战后,徐凡他们了解了南阳郡兵的战斗力了,战斗意志极差,秦军根本不想拼命,其战斗力和当初王离部,李由部可谓是天差地远。

  所以接下来命令邓忠分散曲部,以千人为一队攻占南阳军其他郡县,并且快速安抚地方上的百姓,而徐凡则带领4万大军直杀向南阳郡核心宛城。

  南阳郡,县。

  王强带领上千士兵来的这里的时候,当地的秦吏早就跑了,只有一些本土的豪强战战兢兢的带着一些酒水和粮食打算劳军,虽然义军的名声极其好,但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普通的百姓自然是对义军夸奖了,说义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不欺负人,不祸害百姓,对经历了战国乱世的人来说,这样一支军队就是传说故事当中的王者之师了。

首节上一节54/261下一节尾节目录